作為戰國第一美男,一生侍奉3位魏國君主,為啥他這麼受寵?

2020-12-13 時間簡史淺談

從中國歷史上看,美人為君王所寵愛,往往能左右一個朝代的命運,但有些美男子也不甘示弱,比如今天明月要講的「戰國第一美人」——龍陽君。

他先後侍奉過魏國三代君王,間接導致了魏國的滅亡,但在秦始皇滅魏之後,他卻不知所蹤,那個神奇的美人兒到底是誰?

原來他名叫龍陽君,是當時魏國君主魏安釐王的寵臣之一。歷史上記載,他因相貌英俊而受到魏王寵愛,但不久便顯露出許多非凡的才能:作為一個近侍,他劍術高超,曾數次保住了魏王的性命;作為一個外交大使,他經常出使其他國家,而且總是一絲不苟,可謂龍陽君本人絕非凡人。

而且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美女還是美男,只要寵愛自己的國君死了,那基本都是無稽之談,因為新國君的喜好是捉摸不透的。可是,在魏安釐王死後,龍陽君卻侍奉了兩個魏國的君主,為什麼只有龍陽君才能得到魏王的寵愛呢?那他究竟給魏王灌的是什麼迷魂湯呢?那將從一個故事講起。

有一天魏安釐和龍陽君坐船到湖心去釣魚,結果龍陽君釣到幾條魚之後,眼淚就掉下來了。魏王於是問:「愛卿有什麼不快的事?」於是龍陽君擦著淚說:「其實我並沒有什麼不快。」

魏王以為龍陽君有什麼不好說的,便命侍從把船劃到湖邊,讓左右侍從退去。於是魏王又問龍陽君:「這下就能告訴我你心裡想什麼了!」

於是龍陽君這才說:「其實我只是在釣到這些魚後流淚罷了。起初,我很喜歡釣魚,但是後來,我又釣到了更大的魚,只想把原來釣到的魚丟掉。如今我僥倖能夠為您效勞,可是天下還有許多美人,您也總有不高興的時候,到時候我要比別的美人更美一些,自然會被您當作一條小魚丟掉。」

魏王得知龍陽君傷心,長嘆一聲道:「愛卿錯了!寡人豈能是那種昏君?「於是魏王立即下令:「若有膽敢言寡人美人之人,皆斬之。」可見,龍陽君當時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使用了如此巧妙的手段,所以說這是他三朝不敗的秘訣。可惜,秦始皇滅魏後,龍陽君也不知去向,他的失蹤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謎。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魏國流失了六位頂級人才,讓四個國家崛起!
    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後的魏國又被稱為梁國。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 由於魏國地處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
  • 趙國第一位君主:瓜分晉國,任用良臣!
    在三家分晉後,趙烈侯成為趙國第一位君主。在趙國歷史上,趙烈侯的名氣可能不如趙孝成王、趙武靈王、趙惠文王等君主,但是,趙烈侯對於趙國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對於趙烈侯來說,在位期間瓜分晉國,任用良臣,奠定了趙國在戰國七雄中的地位。
  • 戰國第一霸主魏國是如何產生的?
    從魏惠王的爺爺魏文侯開始就已經顯露出魏國將會成為戰國時代第一大霸主強國。所以說魏惠王是他的祖輩父輩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能夠在他這一代力壓住秦國這個長期與戎狄部落作戰的國家。在晉獻公駕崩之後,獻公四子爭位,晉國公室大亂。而這個魏武子就在晉公子重耳手下做事。晉獻公二十一年,魏武子跟隨重耳逃亡,歷時十九年返回晉國,重耳立為晉文公。這時候的魏武子,在晉國的地位比他父親畢公高還要鞏固。自魏武子之後,一直傳到魏獻子,這個時候魏國將迎來第二波的發展機遇。
  • 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何總是留不住人才?
    在戰國的歷史上,魏國不僅是一個軍事強國,魏國同時也是一個人才強國。這是因為,在魏國剛剛從晉國裂變出來的時候,因為「李悝變法」的原因,在國內累積了數量相當多的人才。同時,「西河學派」的建立,也使得魏國有了一個穩固的人才培訓基地。
  • 魏國作為戰國時期霸主,為何不先把秦國滅了,免除後顧之憂?
    喝了這碗春秋的茶,幹了這杯戰國的酒,世上走一遭,豈不樂哉!戰國時代的初期,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吳起、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公元前334年,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成為戰國初期的唯一霸主。
  • 宋玉:他是戰國末期辭賦家,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一生未娶
    宋玉:他是戰國末期辭賦家,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一生未娶!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大家好,我是「秋風來綠葉變黃了」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 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霸主,為何在魏惠王手中走向衰落?
    公元前403年,魏趙韓三家分晉,也即魏國、韓國、趙國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為諸侯,再加上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在戰國七雄中,魏國因為地處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
  • 《春秋戰國》——魏國的衰落
    在這70年內,魏國的文治武功達到了強盛,戰國時期,正是由於魏文侯舉賢任能,天下儒生來了,法家來了,諸子百家都來了。魏國可謂是百家爭鳴的孕育之地,這在《左傳》中有詳細記載。賢人云集,諸如:李克(子夏學生)、魏成子(魏文侯的弟弟)、翟璜、西門豹、吳起(曾子學生)等。
  • 魏武奮烈 戰無不勝《榮耀戰國》魏國介紹
    禮包>> 下載>> 安卓下載>>對於魏國壓力極大的外部環境,相信在《榮耀戰國》中體驗過列國的玩家都有所體會,那麼作為魏國玩家應該如何發展爭霸?或許魏國的輝煌歷史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 《大秦賦》之秦昭襄王:他的一生,就是半個戰國!
    秦昭襄王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間,發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伊闕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等。秦昭襄王一生傳奇,創造了超1/3的春秋戰國史中的成語典故,看過上一部《大秦帝國之崛起》的人都知道嬴稷的故事,然而晚年的他除了高光時刻,也是有些許遺憾。不過,不管怎麼樣,秦昭襄王的一生,可以說就是半個戰國。
  • 為何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諡號卻為「文侯」?
    由於魏文侯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所以進入戰國以後,首先強大起來的不是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國,而是地處中心地帶的魏國。 吳起在用兵打仗上很有才能,雖然有點好色,但魏文侯用他為將進攻秦國,連拔五城,為西河守,一方為安。此外,如以西門豹為鄴令,以北門可為酸棗令,以翟黃為上卿,後來這些人均建功立業,為魏國的發達強盛作出了貢獻。魏文侯最重要的舉措,是起用法家人物在魏國實行變法。吳起、西門豹、北門可、李悝等都是法家人物。魏國的變法是在魏文侯的支持下,由李悝實施的。
  • 魏國由盛轉衰的歷史事件魏惠王遷都,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在開封的歷史上,魏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魏國是第一個在開封這裡建都的國家,也正是從此開始,開封漸漸成為了國內的重要都市。當時它還叫大梁,相信這個名字在戰國史上是比較出名的,魏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它更是早期的中原霸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有著極強的實力。
  • 戰國時期韓國的十三位君主
    韓萬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奪得晉君之位後,將韓原(今陝西韓城)封給韓萬作為採邑,因而以韓為氏。韓萬生韓賕伯,韓賕伯生韓簡,韓簡生韓輿,韓輿生韓厥,韓厥生韓起,韓起生韓須,韓鬚生韓不信,韓不信生韓庚。以上為春秋時歷代韓氏家主。戰國時期的開始年代,本文採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75年的韓氏家主為誰,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已不可考。
  • 魏滅中山之戰:魏國消滅中山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其中,就中山國來說,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趙國消滅中山國。對於趙國來說,在胡服騎射後開始崛起,並徹底消滅了中山國。不過,實際上,在趙國消滅中山國之前,這個諸侯國曾一度被魏國消滅。戰國初期,魏文侯派遣大軍越過趙國,消滅了中山國。對此,在筆者看來,就魏滅中山之戰來說,無疑是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的重要體現,也即其體現出了魏國在戰國初期的強大實力。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蒙驁,則輔佐了以上四位秦國君主。《大秦賦》中,秦國大將蒙驁生命垂危,秦王嬴政走到他身前,握住他滄桑的手,想著要安撫他,但老將軍堅定的眼神讓他難以說出口。 ~公元前240年),《戰國策》作蒙傲,戰國末期秦國名將。 司馬遷在《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中記載: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蒙驁本是齊國人,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從齊國來到秦國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
  • 戰國四大公子孟嘗君,孟嘗君與他的三千門客,孟嘗君的傳奇一生
    導讀:說起戰國四大公子,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四人雖有品行才能的優劣高下之分,但其作為一個政治符號卻已經深深地鐫刻在那段穿盪氣迴腸的歷史之中。而作為戰國四大公子第一人的孟嘗君,正是這種「公子模式」的開拓者和塑造者。
  • 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何如此強大?原因都是因為他的這個舉動
    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何如此強大?原因都是因為他的這個舉動魏文侯,戰國初期魏國君主,在位很多年,各方面的措施都讓魏國有了很大的發展。魏文侯的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對人才非常愛惜。否則,一個空殼君主即使他本人很有才能,也是沒有辦法讓國家發展起來的呀。正因為這個優點,才使得各方人才紛紛來投,國力日漸強盛,後來成為最強的國家。魏國期間,有一個叫段幹木的人,此人聰明絕頂,見識淵博,足智多謀,德才兼備,是個難得的賢士。他的個性很獨特,追求世外灑脫之事,不喜歡跟那些富貴的人交往。所以,當魏文侯得知此人的存在前去拜訪時,他竟然翻牆逃走。
  • 戰國初期本來弱小的魏國,怎麼就迅速稱霸了
    三家分晉,歷史進入戰國。而三家分晉,獲利較多的是趙國,魏國蝸居在晉西南,北邊被趙國壓制,西邊秦國虎視眈眈,東邊韓國也在興起,南邊的楚國是老牌勁旅。處在壓抑環境中的魏國掌門人魏斯,也就是魏文侯深深體會到,要麼等死,要麼衝出去。顯然,他選擇了後者。
  • 他,戰國第一美男,對陣戰國第一勇士,冥冥之中卻成就了千古姻緣
    他是當時天下第一美男子,又是戰國時期最後的大將,其與立花宗茂並稱為戰國最後的兩員大將。他就是戰國首屈一指的美貌之將——片倉重長。片倉重長乃伊達政宗家臣得兼景綱長子。當年德川家康為能儘快掃除豐臣家的勢力,使自己在有生之年儘快稱霸天下。
  • 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戰國時期,魏國可謂是人才濟濟,尤為著名的是吳起、孫臏、商鞅、張儀、樂毅、範睢、信陵君,這些人剛開始都是為魏國效力,複雜的魏國環境使得這些人遠走他國,紛紛投奔到魏國的敵國去,多數到了秦國。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首」,他曾在軍事上兩次大敗秦軍,曾率軍將秦軍趕到函谷關,在竊符救趙後因為害怕魏王責怪,便在趙國居住十年之久,等到魏國被秦國攻打之際再次回到魏國,後來因為魏王聽信謠言猜忌於他,使得信陵君沉迷酒色抑鬱而終,十八年後魏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