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教育威信的建立除了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外,主要取決於教師本身的主觀條件,即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威信是出自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學生對教師的信賴和尊敬。所以,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到底應具備些什麼樣的素質條件,才有助於教師教育威信的建立呢?【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
一般說來,教師的威信主要受專業素質、人格魅力、評價手段、師生關係等四方面因素的制約。
1.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如果教師在其所教學科方面不具備應有的豐富知識和熟練技能,那麼便不能指導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難以得到學生對教師起碼的資格認可,並因此而不能「鎮住」學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權威首先是專業權威。
2.教師的人格魅力。熱情、和藹、誠實、謙遜、守信、公正等人格特性可以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有助於教師威信的樹立與提高。而冷漠、粗暴、虛偽、傲慢、失信、偏袒等人格特性則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不信任感。這樣的教師即便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也難以被學生認可。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成為學生的權威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成為「人」。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所謂能力不足,責任可補;責任不夠,能力不能補。【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
3.教師的評價手段,包括教師對學生評價的時機是否適當、評價的場合是否適宜、評價的強度是否適中、評價的方式是否合適等。這些都關係到評價的效果,影響著學生對教師所做評價的接受程度,並因此而影響到教師權威的建立與鞏固。許多教育實踐證明,教師有時就因一次評價錯誤或評價不當而從此在學生面前永久性地喪失了權威。
4.師生關係。師生關係良好時,教師所施加的影響即便是錯誤的,學生也能樂意接受,儘管這種接受常帶有盲目性;師生關係惡化時,教師所施加的影響即便是正確的,學生也難以接受,甚至根本不接受,儘管這種不接受帶有反抗性。以上四個因素對教師權威的影響程度因學生就讀階段的不同而呈現出差異,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見,隨著學生就讀階段的變化,評價手段對於教師權威的影響程度逐步降低。這反映著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及獨立意識的不斷增強。與之相反,教師的專業素質的影響程度則逐漸上升,反映出學生對於教師的知識與技能的要求不斷提高。而人格魅力對於教師權威有比較重要的影響,其變化幅度不大,反映出學生對於教師作為「人」所應有的品質的較為恆常的要求。至於師生關係的影響程度則相對較小,變化幅度不大。這是因為在小學階段,學生過於看重教師的評價手段;在高中階段,學生則極為強調教師的專業素質;而在初中階段,教師的評價手段、人格魅力和專業素質受學生重視的程度又都維持在較高水平。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建立在教師優良素質之上的教育威信,是教師從制度上、形式上的權威向現實上的、實質上的權威的轉變。唯有此,教師才能得到學生的真正認可。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