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印社集團赴日舉辦「西泠雅韻·童衍方書畫篆刻展」
▲西泠印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譚飛致辭西泠印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譚飛在致辭中指出:西泠印社是一家國際化的金石篆刻學術社團,從成立之初就在中日文化藝術交流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百年社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中日篆刻書畫交流史。
-
西泠印社書畫篆刻作品首次在港展出
新華社香港4月8日電(記者 丁梓懿)「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暨歷任社長書畫篆刻作品展」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拉開序幕。這是西泠印社文物展品首次在港進行大型展出。 本次展覽共呈現105件藝術精品,包括西泠印社歷任社長與創社四君子的書法、繪畫、篆刻印章及印稿等作品,其中有76件為西泠印社歷年珍藏。
-
西泠印社
藝術節以「傳承金石文化,光大中華文明」為主題,組織和策劃了社員書畫篆刻提名展、社員藝術學術成果展、早期社員社史學術研討會、百年社史圖片展、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印文化博覽會、首屆手卷·楹聯·扇面書法展、丙戌秋季雅集系列活動等,共計五展六會,規模宏大,內容豐富。藝術節注重親民性、開放性、普及性,參與活動的海內外社員、展覽和論文作者、相關藝術院校師生、各地篆刻書畫愛好者、市民群眾達10萬人次。
-
詩書畫印——西泠印社理事陳墨
師從餘正先生,詩書畫印兼修。現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專著有《陳墨作品選》《唐韻朱痕-陳墨刻唐人絕句精華》等,編著出版《湖山鴻雪-歷代詩人詠西湖絕句印譜》《西溪流韻-西溪歷代詩詞印譜》《西泠文藻-西泠印社詩文聯語印譜》《西泠印社三十週紀念刋-注釋本》等。
-
《西泠印社》:印石篆刻裡的中華文化
2020年12月4日刊|總第2343期 從書法篆刻到金石印學,從西湖孤山到江南士大夫,百年來風雲變幻,而西泠印社仍堅守著,成為中國人文話語體系中繞不過去的一個文化刻度。
-
【重拾海派】上海篆刻與西泠印社的不解之緣
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提出「顧社雖然西泠,不以地域」(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組圖)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主要在上海生活,專注創作同時,出版多部學術書籍。(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組圖) 東方網記者周晏珵、徐程10月22日報導:西泠印社迎來110年社慶,今日舉行慶祝大會。雖然印社所在地及活動主要在浙江進行,但從第一代社長吳昌碩開始,它就與上海結下了淵源,不少身居上海的社員,為印社的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上海也成了除浙江外,社員人數最多的城市。 西泠印社1904年創建於浙江杭州西湖。
-
篆刻文玩——西泠印社名家沈繼良
書法篆刻師從西泠印社總幹事韓登安先生為先生門下之關門弟子先生故後復從海上書法篆刻收藏家朱孔陽先生學習隸篆書學山水畫師從樓辛壺子樓浩之先生從藝四十六年1993年加入西泠印社篆刻作品被日本篆刻泰鬥小林鬥細細盤點,竟有西泠印社社員、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微印」第三代傳人、浙江微雕研究會副會長、中醫醫師等多項頭銜,這些身份得來皆不易:西泠印社囊括著在篆刻、書畫領域擁有傑出成就的人物;浙江省精微雕刻研究會對會員有著精於微雕技藝的要求,而他已擔任副會長一職;醫師背負著救死扶傷的重要使命,得益於醫學世家的深厚積澱和傳承。
-
《西泠印社》:走近篆刻文化的傳奇歷史
紀錄片包含《君子》《大師》《師父》《衣冠》《兄弟》《刀法》六集內容,每集側重於不同主題的西泠印社故事,從杭州孤山出發,沿著印社中人的足跡問道中國。師父,是西泠印社的傳承與根本;衣冠,是西泠印社的形相與氣場。近期播出的《師父》《衣冠》兩集內容,聚焦西泠印社兩任社長的人生歷程與文化觀念,不僅引導觀眾進一步了解篆刻文化,引發關於文化保護、文化傳承的更深思考。
-
詩書畫印——西泠印社名家李瑩波
能詩、善畫,工篆刻,真草篆隸均有較高的造詣。著有《中國篆刻百家·李瑩波卷》《醉墨淋漓-李瑩波書畫》。現為西泠印社社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書法家協會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長沙師範學院書法專業教師前長沙崑曲研習社社長湖南大學博士在讀2018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獲得者入展及獲獎
-
書畫印三棲——西泠印社名家逯國平
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書畫和篆刻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展並獲獎。曾出版《逯國平篆刻集》,《逯國平山水集》,《怡然集》,《逯國平山水小品集》,《逯國平書畫小品集》等專著。入展及榮譽2006年參加《書法報.國際書法篆刻展》2006年參加《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五周年書畫展》2006年參加《紀念長徵勝利七十周年書畫展》2006年參加《首屆行書展》2006年參加《首屆草書展》2006年篆刻邊款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屆篆刻藝術評展
-
西泠印社當代名家走進雪竇山書畫作品聯展開幕
本報訊(記者餘建文 通訊員毛超崢 李鑫星)昨天下午,東方的微笑——西泠印社當代名家走進雪竇山書畫作品聯展在奉化城市文化中心開幕,展示奉化豐富而獨特的地域文化。本次聯展是2020雪竇山彌勒文化節的主體活動之一。
-
西泠印人·嘉禾印風——傅其倫書畫篆刻藝術
作品入選:全國刻字邀請展,國際書展,國際臨書展,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全國印社篆刻作品聯展、西泠印社二屆國際篆刻書法大賽…作品及論文散見於《書法》、《書法報》、《西泠藝叢》、《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專業刊物。
-
天下第一名社?中藝匯為你揭曉金石篆刻界的傳奇-西泠印社
篆刻是將書法與鐫刻結合起來的藝術,興起於前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是篆刻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可謂是人才輩出、流派紛呈。而誕生於光緒三十年的西泠印社,無疑是其中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
-
西泠印社第一位篆刻大師,其篆刻刀法有何獨特之處
說到西泠印社,可能還有的篆刻愛好者不知道。但是如果說到吳昌碩,那麼,篆刻愛好者肯定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吳昌碩還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長,同時也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位篆刻大師。吳昌碩被譽為「詩,書,畫,印」四絕,可見其在篆刻上面的造詣也是非常高的。
-
詩書畫印待客中外友人 西泠印社百年風華依舊
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社址位於西湖孤山。潘天壽的《蒲芝雙雞圖》。 西泠印社提供 攝 百年西泠,鴻儒來栖。建社至今,西泠印社共有七任社長,皆為藝術泰鬥。
-
西泠印社拍賣進京徵集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於3月18日至20日在其北京辦事處(北京建國門內大街7號北京光華長安大廈)舉行公開徵集暨免費鑑定活動。
-
吳昌碩與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現任副社長陳振濂對本報記者說,「另外,他的詩書畫印也給西泠印社樹了一個標杆,儘管當時其他社團也在做,但吳昌碩就是一個絕對的高度。一直到1927年去世基本都是他的思想行為主導著西泠印社。」吳昌碩出任社長之後,精英迅速雲集而來,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商承祚等均為西泠印社社員,楊守敬、盛宣懷、康有為等為贊助社員。
-
詩書畫印的守望——西泠印社走過一百一十周年啟示錄
2013年是西泠印社創建110周年。近日,記者走進這個百年名社,追尋其走過的歷史足跡。 從杭州西湖孤山南側臨湖一個月洞門進入,粉牆黛瓦、滴簷漏窗、館閣廬樓撲面而來。沿曲徑登臨孤山之巔的四照閣,整個西湖景色便奔來眼底。 四照閣內,茗香浮動。
-
吳昌碩,西泠印社創始人,篆刻第一人
吳昌碩,西泠印社創始人,篆刻第一人吳昌碩是西泠印社創始人,書畫詩印金石等文藝功夫自然了得。他自己也頗為自信,曾懟齊白石"學我皮毛而已"。吳昌碩的書法怎麼樣呢?年輕時離鄉到杭州、蘇州、上海等尋師訪友,晚年曾發起籌創"西泠印社",並被推為會長。
-
西泠印社110年社慶 99歲高齡社員每天堅持篆刻
這一天,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的西泠印社迎來110歲華涎,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名篆刻家匯聚西子湖畔「尋根」。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表示,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仍舊每天堅持篆刻。 西泠印社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創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