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名社?中藝匯為你揭曉金石篆刻界的傳奇-西泠印社

2020-12-16 百家號

篆刻是將書法與鐫刻結合起來的藝術,興起於前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是篆刻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可謂是人才輩出、流派紛呈。而誕生於光緒三十年的西泠印社,無疑是其中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

說實話,中藝匯小編第一次知道大名鼎鼎的西泠印社既不是因為某位篆刻家、書畫家,也不是因為某個作品,而是通過南派三叔的小說《盜墓筆記》中的情節。

但是,當時的小編還只是一個高中生,只注意劇情和主角們的遭遇,對什麼西泠印社完全沒在意。直到後來,通過閱讀了解了一些近現代書畫家的生平後,才知道這個西泠印社有多厲害。

西泠印社由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四位被稱為"創社四英"篆刻家共同創立,原址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孤山南麓。整個印社的格局堪稱江南園林的佳作,印社內有柏堂、竹閣、仰賢亭、還樸精廬等,各種名人字畫隨處可見。西泠印社內還建有中國印學博物館,收藏曆代字畫、篆刻作品達六千餘件。

作為重要的文化藝術場所,西泠印社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憑藉"中國篆刻藝術"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除了上面我們所提到的小說《盜墓筆記》外,使西泠印社名聲大噪的還有西泠的歷任社長。

從第一任社長吳昌碩開始,幾乎每一位社長都是在中國近代書畫界文化界相當有名氣、有影響力的人物。自建社以來,西泠前後共擁有七位社長:第一任社長吳昌碩、第二任社長馬衡、第三任社長張宗祥、第四任社長沙孟海、第五任社長趙樸初、第六任社長啟功和第七任社長饒宗頤。平時喜歡書畫、篆刻的朋友,對這些名字恐怕是耳熟能詳了吧?不僅是這些社長們,來楚生、黃賓虹、潘天壽、厲良玉、傅抱石、錢君陶等名人也均與西泠印社有關。

我們從歷任社長和西泠所研究的對象,可以得知篆刻藝術與書畫藝術之間的十分緊密的聯繫。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西泠印社已經從一個民間學術交流團體發展成了國際性學術機構,在整個東亞、東南亞都頗具影響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中藝匯小編已經介紹過吳昌碩和啟功兩位社長,今後有機會還會陸續講到其他幾位社長,相信到時大家會對西泠印社有更深刻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銘刻百年興衰,《盜墓筆記》都蹭它名氣
    117年前,晚清動蕩時局中,四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個金石篆刻社團——西泠印社。此後幾代文人大家,於此社匯聚,成就了一段「天下第一名社」的傳奇。這不是一段亡國文人自比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壯史,而是一個關於「人」與君子的故事。
  • 《西泠印社》:走近篆刻文化的傳奇歷史
    近日,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在浙江衛視熱播。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泠印社》以細膩的紀實手法、深厚的人文情懷,展現西泠印社從建立到發展的傳奇歷史。紀錄片包含《君子》《大師》《師父》《衣冠》《兄弟》《刀法》六集內容,每集側重於不同主題的西泠印社故事,從杭州孤山出發,沿著印社中人的足跡問道中國。師父,是西泠印社的傳承與根本;衣冠,是西泠印社的形相與氣場。近期播出的《師父》《衣冠》兩集內容,聚焦西泠印社兩任社長的人生歷程與文化觀念,不僅引導觀眾進一步了解篆刻文化,引發關於文化保護、文化傳承的更深思考。
  • 【重拾海派】上海篆刻與西泠印社的不解之緣
    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提出「顧社雖然西泠,不以地域」(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組圖)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主要在上海生活,專注創作同時,出版多部學術書籍。(點擊查看東方網獨家組圖)    東方網記者周晏珵、徐程10月22日報導:西泠印社迎來110年社慶,今日舉行慶祝大會。雖然印社所在地及活動主要在浙江進行,但從第一代社長吳昌碩開始,它就與上海結下了淵源,不少身居上海的社員,為印社的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上海也成了除浙江外,社員人數最多的城市。  西泠印社1904年創建於浙江杭州西湖。
  • 紀錄片《西泠印社》為「西泠印社中人」立傳
    大部分寫文人結社的文章,都會提到杭州孤山上那個因地鄰西湖西泠而得名的印社。那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最負盛名的民間學術團體,不僅開中國印人結社之先河,社員更多為海內外名家,故有「天下第一社」之譽。 如果不是刻意去計算的話,很多內行的朋友常常會忘了西泠印社的年齡。
  • 西泠印社書畫篆刻作品首次在港展出
    新華社香港4月8日電(記者 丁梓懿)「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暨歷任社長書畫篆刻作品展」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拉開序幕。這是西泠印社文物展品首次在港進行大型展出。  本次展覽共呈現105件藝術精品,包括西泠印社歷任社長與創社四君子的書法、繪畫、篆刻印章及印稿等作品,其中有76件為西泠印社歷年珍藏。
  • 西泠印社110年社慶 99歲高齡社員每天堅持篆刻
    這一天,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的西泠印社迎來110歲華涎,來自海內外的300多名篆刻家匯聚西子湖畔「尋根」。作為西泠印社中年紀最大的社員,99歲的顧振樂先生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參會。他表示,雖然如今患有眼疾,但仍舊每天堅持篆刻。  西泠印社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創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
  • 紀錄片《西泠印社》為「西泠印社中人」立傳
    大部分寫文人結社的文章,都會提到杭州孤山上那個因地鄰西湖西泠而得名的印社。那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最負盛名的民間學術團體,不僅開中國印人結社之先河,社員更多為海內外名家,故有「天下第一社」之譽。如果不是刻意去計算的話,很多內行的朋友常常會忘了西泠印社的年齡。
  • 西泠印社全球海選15名篆刻高手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手機讀報  日前,被譽為「天下第一社」的西泠印社舉辦的「百年西泠·中國印」大型篆刻海選活動,該海選活動從海內外10個分賽區選拔出的180名參賽選手中再次選出50位,在杭州進行文化測試,決選出前15名優勝者當場被吸收為社員。
  • 原來是他們創立了名滿天下的西泠印社-西泠創社四英的故事
    西泠印社作為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印學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相信喜歡金石篆刻和書法字畫的朋友都相當的熟悉。西泠印社自創社起,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期間擁有七位社長,每一位都是不同領域的大家。大家知道當初創立了西泠印社的人是誰嗎?
  • 西泠印社
    日本篆刻界名家梅舒適特派弟子山下方亭組團到杭州參加開幕式,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以及韓國藝術界人士參加藝術節活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市委副書記葉明、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等陪同下觀摩了藝術節,對該藝術節給予高度評價。
  • 金石寄秋思——西泠印社八位名家攜「篆刻月餅」雅度中秋
    書法篆刻師從西泠印社總幹事韓登安先生,為先生門下之關門弟子,先生故後,復從海上書法篆刻收藏家朱孔陽先生學習隸篆書學,山水畫師從樓辛壺子樓浩之先生,從藝四十六年,1993年加入西泠印社,篆刻作品被日本篆刻泰鬥小林鬥盦先生贊為&34;著有《篆書五體大字典》《西湖名勝留痕》。
  • 《西泠印社》:印石篆刻裡的中華文化
    可以說,西泠印社不單是對篆刻技能的探討、對名家印石的珍藏,他們更關注文化、關注君子之道,關注擔當之道。 大時代浪潮中,他們對書法篆刻的保護與傳承,不是時局的逃避者,而是某種意義的「振臂高呼」。在金石的方寸世界中,他們立足於孤山,卻又不止於孤山。
  •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 的七任社長是誰?
    西泠印社的創立:1904年,浙派金石書畫家丁輔之、王福庵、葉為銘、吳隱等四人在孤山買地建房,修契立約,發起創建創立西泠印社。至今,印社共吸納有近600位海內外社員,入社者均為精擅篆刻、書畫、鑑賞、考古、文字等之專家。尤其是七任社長,德高望重,領袖群倫,均為金石書畫界巨擘。今天小編帶大家一同來欣賞七任社長的風採。
  • 西泠印社集團赴日舉辦「西泠雅韻·童衍方書畫篆刻展」
    其題材或源自吳昌碩先生經典名作,或為敬仰西泠先賢的感懷之作。作品詩、書、畫、印形式兼具,藝術風格豐富多樣,充分體現了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立社宗旨,猶如高士手中的古琴,奏出陣陣靈性清透、境界高遠的典雅之韻。
  • 金石延年—西泠印社海外社員頒證儀式暨歷代名家印譜傳拓展舉行
    陳振濂先生致辭陳振濂先生在致辭中表示,西泠印社與香港的緣分很深,香港是西泠印社踐行饒公倡導的「東學西漸」,令書法篆刻走向海外的第一站。自2017年西泠印社與香港集古齋共同創辦西泠學堂以來,這一優秀的平臺茁壯成長,在提升中華文化自信上發揮了作用。
  • 西泠印社四君子「古韻今聲」傳日本
    配合著西泠印社社史的陳列,觀眾可以體會「創社四君子」為弘揚國粹、苦心孤詣、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精神,並最終成就西泠印社印社傳承百餘年,歷久彌堅的傳奇歷程。呼應「四君子」創社史的呈現,西泠印社以社藏曆代印章原拓題跋扇面的形式集中呈現了一部生動的篆刻史。「古韻今聲——展」與的同場呈現,頗有深意。
  • 西泠印社:貫通古今精神文化
    西泠印社主辦了「篆物銘形——圖形印與非漢字系統印章」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內外專家學者50餘人,圍繞圖形印與非漢字系統印章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杭州提出城市國際化,對於百年名社西泠印社來說,正是奉行、發展沙孟海先生建設『國際印學研究中心』的契機。我們圍繞『域外印章』和『非漢字印章』兩個主題開了這個國際研討會。
  • 吳昌碩,西泠印社創始人,篆刻第一人
    吳昌碩,西泠印社創始人,篆刻第一人吳昌碩是西泠印社創始人,書畫詩印金石等文藝功夫自然了得。他自己也頗為自信,曾懟齊白石"學我皮毛而已"。吳昌碩的書法怎麼樣呢?年輕時離鄉到杭州、蘇州、上海等尋師訪友,晚年曾發起籌創"西泠印社",並被推為會長。
  • 亳州市:「西泠印社」來了 書畫篆刻愛好者看過來
    7月23日上午,西泠名家書畫篆刻作品展開幕式暨西泠名家作品現場捐贈儀式在市文化館舉行。通過本次公益性活動,西泠印社與我市文化藝術界實現了進一步的交流與溝通,對於提升藝術家們的創作能力和藝術水準具有重要意義。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社藏珍品件件驚豔!
    西泠印社創立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召集同人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時至今日,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宗旨,融詩書畫印於一體,已成為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社藏珍品件件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