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珠美術館舉辦「風景與書」展覽

2020-12-16 光明網

  1月18日,一場以「風景與書」為主題的獨特展覽在上海明珠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邀請陳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等7位中外藝術家,圍繞這一母題展開精彩而多元的當代探索與創造。

  此次展覽共展出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等200餘件精彩之作,從「書籍之為藝術」(Books as art)的獨特視角出發,以自然和心靈的風景為底色,在新年開啟一場關乎書籍與藝術、時光與記憶的獨特旅程。「風景」與「書」是貫穿此次展覽的顯性議題,隱藏在其中或立於之外的「人」則是靈魂所在。

  踏入展覽序廳,首先所看到的是藝術家陳丹青創作的油畫作品《被書帖包圍的文徵明》。他用三聯布面油畫形式描摹王羲之書帖與文徵明山水畫冊,畫中有書,書中有景,景中有人,引用與再現層層疊疊。雖然於藝術家本人而言,在畫布上描摹畫冊,只是單純提出「為什麼要畫」這個問題。然而這種圖像引用卻關聯起傳統與當代,構建起風景與書與人的關係思考,詩意且耐人尋味。

  序廳裡隨之展開的,是日本藝術家清川阿莎美的「我們的故事」系列手工書創作。藝術家用色彩與線條在字裡行間穿針引線,通過刺繡將情節、記憶交織纏繞,使情感嫣然浮現於紙面,借通感之美喚起人們內心的故事。其敏銳而細膩的表達,令文本與圖像交互轉換,在書頁上呈現獨屬於自己的心靈風景。

  自然風景經由人的文字書寫、圖像創作,被傾注情感、映照神思,成為超越視覺經驗的人之心中意象。對於藝術家徐冰而言,「中國的繪畫是一種符號的結果」,所以他可以用立體材料來重構傳統山水畫,將其從紙本水墨的傳統媒介中分離。徐冰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的裝置作品《背後的故事:溪山風雨圖》以元代王蒙山水圖冊十開中之三幅為摹本,在空氣中調配光,可以說是一種「光的繪畫」。畫面存在於空影之中,「像風景的靈魂在與古人神交」。展覽中,徐冰的另外兩件作品《天書》《芥子園山水卷》也均為與古代傳統對話、與風景和書籍相關的創作,同時展現了藝術家當代的思辨與藝術語言。

  展覽的第二部分主要展出藝術家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的作品,涉及「西湖畔刷印的書籍」「西湖閨媛和名人的文獻」「西湖風景」三大子題。風景與書與人在此間交織於以「西湖」為代表的中國人文勝景,穿梭於從五代至今上下千年的悠長時空維度。其中嚴善錞的版畫作品,與近現代刷印的西湖風景遙相對話;楊小京的繪畫創作,本身便與古代書籍相關;周小英的題跋,更直接綴於書頁之上。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與思考討論了「書籍之為藝術」的議題。

  自2017年底開館至今,明珠美術館自主策劃舉辦了多場廣受好評的國際展覽,2020年的開年大展「風景與書」作為兩周年慶典展,追本溯源,尤為特別。明珠美術館執行館長及策展人李丹丹說:「明珠美術館策劃舉辦這場會古通今、散發著濃鬱書卷氣的展覽,以踐行開館以來一貫秉承的試圖打破藝術門類間藩籬與時空桎梏的策展理念,力圖用人文與思想之光照亮最經典與最前沿的藝術創作。我們希望通過策劃舉辦這樣一個獨特的展覽以及展期內的一系列高水準學術講座,引發人們對於書籍的藝術與歷史、文本與圖像、傳統與當代關係等議題的重新發掘與思考。」

  中國與西方美術史專家範景中應邀擔任「風景與書」展覽的學術主持,他評價道:「這是一次特殊的展覽,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創舉,它古今融貫,又古又今,又藝術又文獻。我們的文明史是書籍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我們生活的大地應該不斷美麗、不斷風景化的歷史。」

  明珠美術館以建立「無牆的美術館」與「流動的藝術學院」為理想,期望匯聚全球一流的藝術與創意資源,用藝術與文化為城市賦能。此次「風景與書」展覽期間,明珠美術館特邀範景中、白謙慎、胡曉明、呂澎、大衛·皮爾森(David Pearson)、楊光輝、萬木春、董捷等30餘位專家學者,從展覽主題引發延伸、深度挖掘,帶來內容豐富、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的高水準系列公益講座。此次展覽及相關活動獲得上海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的特別支持,也是聯動長三角區域文化合作的積極實踐。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顏維琦)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風景與書」盛大開幕
    漫遊東方,觀自然與心靈的風景自2017年底開館至今,明珠美術館自主策劃舉辦了多場廣受好評的國際展覽,2020年的開年大展「風景與書」作為兩周年慶典展,追本溯源,尤為特別。明珠美術館執行館長及策展人李丹丹女士表示:「明珠美術館策劃舉辦這場會古通今、散發著濃鬱書卷氣的展覽,以踐行開館以來一貫秉承的試圖打破藝術門類間藩籬與時空桎梏的策展理念,力圖用人文與思想之光照亮最經典與最前沿的藝術創作。我們希望通過策劃舉辦這樣一個獨特的展覽以及展期內的一系列高水準學術講座,引發人們對於書籍的藝術與歷史、文本與圖像、傳統與當代關係等議題的重新發掘與思考。」
  • 「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在上海明珠美術館展出
    人民網上海8月13日電 8月13日至12月1日,上海明珠美術館攜手巴黎博物館聯盟(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聯合舉辦了「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 展覽通過雨果波瀾壯闊的人生,首次向中國觀眾較為全面地展現這位「普天之下人類情感的大師」在文學、繪畫、裝飾藝術等多元領域的探索,感受隱藏在文豪光環背後、鮮為人知的生動側面與蓬勃創作。明珠美術館希冀藉由此次雨果主題展覽重燃經典、拓展新知,探討文學與藝術的跨界、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引發閱讀與思考。
  • @全體醫護人員,明珠美術館喊你們免費去看展了!
    當前展覽「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延至6月28日。圖說:護士節當天,思博學院護理專業師生在美術館裡參觀 官方圖國際護士節當日,明珠美術館在免票基礎上還為醫護工作者獻上獨家文創禮物,並發起倡議聯動新華發行集團旗下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衛生技術與護理學院,為護理專業的師生舉辦藝術專場活動,近60位師生分批參觀了目前正在進行的「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從跨越古今的書中風景
  • 上海明珠美術館8月盛大揭幕「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
    上海明珠美術館於2019年8月13日至12月1日,攜手巴黎博物館聯盟(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館),聯合舉辦「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此次雨果展規模空前,全方位立體展現天才人生,堪稱迄今國內最全雨果大觀。
  • 慕夏展、雨果展、風景與畫展……除了繽紛好展,這家美術館還探索了...
    &nbsp>■展廳現場上海明珠美術館於今年3月14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同時開始正式施行對醫護人員永久免票政策。當前展覽「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延期至2020年6月28日,已迎來不少醫護人員觀展。
  • 滬上文化新地標明珠美術館揭幕
    2017年12月29日,大眾期盼已久的明珠美術館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坐落於上海閔行區愛琴海購物公園的明珠美術館,由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與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合作創建,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歷時兩年親自打造。在未來,明珠美術館會作為上海最具文化底蘊與吸附力的地標之一,讓中國以及全世界喜愛藝術與閱讀的廣大觀眾享受最獨特、最盛大、最濃鬱的文化盛宴。
  • #文末有福利#「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明珠美術館重磅開展
    明珠美術館執行館長、雨果展聯合策展人李丹丹女士在致辭中說道:「明珠美術館是一個『有書店的美術館』,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辦雨果展,再合適不過,非常貼切地體現了明珠美術館文學與藝術相互滋養的獨特理念。此次上海明珠美術館舉辦「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展覽,還特別邀請著名歌手尚雯婕女士出任藝術公益大使,並為此次雨果展獻聲,錄製中英法三語語音導覽。
  • 泰特美術館最成功的展覽在上海
    英國泰特美術館最成功的展覽不在其倫敦四家展館中的任何一家,而是在中國上海。其在上海舉辦並於8月閉幕的」思想的風景:來自不列顛泰特的大師製作(1700-1980)」展,在短短14周裡吸引了六十一萬五千人次的觀眾,平均每天六千多人次。
  • 「時間劇場:翟永明文學與攝影展」在上海明珠美術館展出
    人民網上海10月21日電 2020年10月19日至2021年1月17日,上海明珠美術館策劃舉辦「時間劇場:翟永明文學與攝影展」。 詩人翟永明在「時間劇場」展覽開幕式致辭 翟永明表示,「時間劇場」是一個綜合性的展覽,逾越了劇場的空間概念,將縱向的時間變成了空間,把個人的點變成了時間的線
  • 新民晚報數字報-安藤忠雄建築回顧展鍾情上海明珠美術館
    上海明珠美術館正是安藤忠雄在中國的最新建築作品,安藤將光之建築的經典設計理念與美術館空間完美融合,通過別出心裁的空間設計為中國觀眾帶來獨一無二的感官享受。本月,這位建築大師在上海宣布,「安藤忠雄展·引領」將於12月在上海明珠美術館盛大開幕。  「安藤忠雄展·引領」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第一次在自己設計的藝術空間中舉辦建築回顧展。
  • 上海82家美術館中,哪家是「流量」之王?哪個展覽最熱?
    去年上海最受觀眾歡迎的美術館是哪個?哪一個展覽最熱?記者2月9日從市文廣影視局獲悉,2017年,本市美術館參觀人數為617萬人次,其中中華藝術宮以255人次萬位列第一。《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2017年10月28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展,截止2018年2月9日閉館,參觀總人數已達594984人,預計2月10日將超過60萬人次。該展覽也成為本市近年來觀眾人數最多的展覽之一。
  • 上海多家美術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 調整策展方向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多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不會提價或降低後續展覽的品質,希望能夠盡力「轉危為機」,持續將優質、多元的展覽推薦給更多觀眾。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 調整策展方向
    張曉菁告訴第一財經,在展覽重新開放之後會相應增加一些作品,讓此前已經參觀過的觀眾看到更新的作品,館方也正在考慮開設一個新版本的館藏展,希望給觀眾提供不一樣的觀展體驗。民營美術館方面,明珠美術館、寶龍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均推出針對醫護人員免票的惠民政策,根據已有展覽檔期安排,推出不同形式的聯票活動或是衍生品特惠活動,在推介展覽的同時激活觀眾的觀展意願和消費意願。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
    張曉菁告訴第一財經,在展覽重新開放之後會相應增加一些作品,讓此前已經參觀過的觀眾看到更新的作品,館方也正在考慮開設一個新版本的館藏展,希望給觀眾提供不一樣的觀展體驗。民營美術館方面,明珠美術館、寶龍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均推出針對醫護人員免票的惠民政策,根據已有展覽檔期安排,推出不同形式的聯票活動或是衍生品特惠活動,在推介展覽的同時激活觀眾的觀展意願和消費意願。
  • 同期展覽推薦 | 寶龍美術館
    寶龍美術館的創立目的是讓更多人民群眾領略文化魅力,通過對美的欣賞陶冶人的情操,啟迪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內涵,樹立更高的理想追求。作為一家民營非營利美術館,上海寶龍美術館著力於通過藝術展覽、學術交流、公共教育等全方面活動形式,讓美術館成為最佳的文化藝術展示和交流平臺。
  • 以花之名,明珠美術館八月盛開 | 25位國際藝術家、150+藝術作品
    2020年8月8日至12月6日,上海明珠美術館策劃舉辦題為「以花之名」(In the Name of Flower)的當代藝術群展,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25位重要藝術家,包括(按音序排列):艾敬、荒木經惟、希沙姆·貝拉達、畢蓉蓉、崔玄周、鍾愫君、洛朗·格拉索、何多苓、胡為一、蔣志、清川阿莎美、克拉拉·克莉斯塔洛娃、李明維、梁紹基
  • 「2020浦江兩岸風景展」亮相久事美術館
    人民網上海6月20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上海久事集團、上海久事美術館主辦的「2020浦江兩岸風景展」6月19日下午在上海久事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以黃浦江45公裡濱水岸線為表現對象,觀眾可以通過展出的84幅佳作中,一覽浦江兩岸的自然生態、歷史文脈、建設成就和城市風貌。
  • 風景與書丨我們的文明史是書籍、藝術的歷史
    由中國美術學院範景中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上海明珠美術館館長李丹丹策劃的「風景與書」大展,於滬上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動人的「西湖志」——圍繞著西湖風景和西湖文獻,展覽共展出陳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7位參展藝術家創作的書法、題跋、版畫、油畫、刺繡書籍等藝術作品200餘件,貫穿了古今當下西湖畔的名士佳人、情思才緒;交織著雕版孤槧、書畫題跋、裝置藝術等表現形式;訴說起作為藝術與文化符號的湖光山色與紙墨煙華。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41期):上海明珠美術館對醫護人員永久免票
    【合美術館推出「武漢『隔離』藝術計劃」】近期,位於武漢的合美術館發布了「武漢『隔離』藝術計劃」的作品徵集公告。本次作品徵集以「疫情」為背景,涵蓋架上作品、裝置藝術、手繪稿、漫畫、短文、散文、詩歌、海報、照片、視頻、音樂、動畫作品等多種形式。合美術館微信公眾號將根據投稿類型,不分先後順序,擇優在平臺進行發布。本次徵集直至疫情結束為止。
  • 上海新添明珠美術館 「安藤忠雄展·引領」12月開幕
    資料圖  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將第一次在自己設計的美術館裡舉辦個人的建築回顧展——「安藤忠雄展·引領」將於12月30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新華紅星國際廣場的明珠美術館開幕。昨天,安藤忠雄專程從日本趕來上海出席回顧展的發布會。  設計生涯中的「第一次」  上海明珠美術館由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與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合作創建,旨在打破藩籬,以國際化的視野,全年舉辦高水準的藝術展覽,組織豐富的藝術教育活動,推動學術研究,並開設以「藝術生活實驗室」為主題的藝術商店,引領滬上藝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