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翁牛特旗、阿旗蒙古族服飾

2020-12-04 蒙古元素

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項目簡介

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蒙古族人歷來打獵、遊牧經濟為主,為適應生產和地理環境,其服飾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翁牛特旗這塊寶地元代屬弘吉剌部,入清以後屬翁牛特部,解放以後蒙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也隨著歷史發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色。近代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保留著科爾沁、巴林地區服飾的款式風格和縫製工藝。翁牛特旗蒙古族男女服飾有年齡和季節的區別。中老年人不穿有鮮豔色彩的服飾,兒童、青壯年的服飾色彩鮮豔,種類繁多。

阿旗蒙古族傳統服飾

蒙古族傳統服飾,包括服裝、靴子、帽子、腰帶和隨身攜帶的飾品等。其中,有男女老少之別。這些又分四季服裝,有單布長袍、夾長袍、棉長袍、皮長袍、坎肩兒和馬褂等。靴子有棉製和皮製兩種,根據季節變化增減氈制和布制襪子。帽子也分四季,搭配在不同的服裝上。腰帶用絲料、布料或熟皮做成。隨身攜帶的飾品有蒙古刀、菸袋、煙荷包、白布手巾和褡褳等。

衣服皆右開襟,鑲對扣或排扣。男服多為寬領大袖,講究肥大,多鑲單邊。女服鮮豔而美觀,在肩周、大襟和袖口縫製花草圖案,單布長袍和夾長袍鑲繡花邊或金銀絲綢邊。女式服裝和靴子,用彩色絲線繡製圖案。男式布料靴子,繡制雲勾和印花圖案。繡制時,採用刺繡、盤繡和鏤空等方法。圖案內容豐富,做工精細,是蒙古族服飾的最大特點。在傳統上改進的新式蒙古族學生裝和工裝,具有樸素、簡潔和時尚等特點。

由於蒙古族部落眾多,居住地區廣闊,傳統服飾具有全蒙古特點以外,還有各部落服飾的顯著特色。

非遺傳承人

巴拉嘎日瑪簡介

巴拉嘎日瑪,女,蒙古族。1959年7月出生於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現巴拉奇如德蘇木中諾爾嘎查。她從母親、姑姑和姐姐學習了蒙古族服飾縫紉技術。19歲開始,獨立製作蒙古族傳統服飾。2000年,在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開辦了自己的蒙古族服飾製作店。

三十多年來,巴拉嘎日瑪至少製作了兩萬件蒙古族服裝,培養了一百多名徒弟。她製作的蒙古族傳統服飾,被通遼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收藏。她還代表自治區和國家,多次參加國內外傳統手工技藝展覽,展現了蒙古族傳統服飾的風採。

2014年,巴拉嘎日瑪稱為「蒙古族服飾」項目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

稿件來源:非遺辦 編輯/劉勇元 楊達鑫

相關焦點

  • 赤峰市第三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在阿旗舉辦
    為展示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深入挖掘、傳承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11月28日,由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旗文化旅遊體育局承辦的赤峰市第三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在阿旗會展中心舉行。 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楊光,阿旗旗委常委、宣傳部長特木熱,旗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寶玉、根柱出席活動。
  • 我市舉辦第三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
    為了展示我市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深入挖掘、傳承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由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阿魯科爾沁旗文化旅遊體育局承辦的赤峰市第三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於11月27日至29日在阿魯科爾沁旗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 非遺|察哈爾蒙古族服飾
    服飾,對於任何一個民族,永遠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載體和文化符號。察哈爾蒙古族服飾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之一,作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察哈爾部的形象標誌,是察哈爾古老文化的縮影。察哈爾蒙古族服飾歷史淵源,積澱深厚,它反映了察哈爾蒙古人的心理素質、自然環境、民族節慶、婚喪嫁娶、宗教信仰、禮儀習俗、審美追求。它是察哈爾蒙古人特殊智慧、特殊技巧創造出來的生活必需品,是草原文化的集中展示,蘊含著蒙古族歷史、文化、風情、禮儀,似一部原生態的百科全書,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察哈爾蒙古族服飾是正藍旗蒙古族服飾的典型代表。
  • 北方遊牧民族——蒙古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的演變
    如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戰國時期東胡族的「人物車馬紋青銅飾牌」,其前面牽馬引領的胡人形象男子腦後垂一條長髮辮,身穿半長短袍,窄袖、束腰,下穿長靴;其後高輪棚車前面坐一車夫,形象、逼真地反映了當時北方遊牧民族的髮式、服裝,及駕車出行的情景。
  • 北方遊牧民族——蒙古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的演變
    如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戰國時期東胡族的「人物車馬紋青銅飾牌」,其前面牽馬引領的胡人形象男子腦後垂一條長髮辮,身穿半長短袍,窄袖、束腰,下穿長靴;其後高輪棚車前面坐一車夫,形象、逼真地反映了當時北方遊牧民族的髮式、服裝,及駕車出行的情景。
  • 赤峰:蒙古族遊牧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阿旗召開
    赤峰:蒙古族遊牧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阿旗召開 2014-07-24 10:44:00 導讀:近年來,阿旗以「蒙古汗廷文化」為主,積極打造「汗廷、宗教、草原」三大文化品牌,全力實施民族文化發展戰略。
  • 「旗縣區行動」翁牛特旗:全面啟動社會招商
    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暨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推進大會結束後,翁牛特旗第一時間分析全旗招商引資工作現狀,制定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全面啟動社會招商,為全旗轉型發展集聚磅礴力量。翁牛特旗金融和投資促進局項目股股長翁牛特旗金融和投資促進局局長
  • 璀璨奪目的阿魯科爾沁旗蒙古族服飾
    勤勞勇敢的蒙古族不但譜寫了震撼世界的歷史,也以特有的智慧創造了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服飾,形成了豐富多彩,精美絕倫的服飾體系。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2004年蒙古族服飾被列入國家民族民家保護工程試點項目,2008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4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阿魯科爾沁旗蒙古族服飾2014年被確定為蒙古族28個部落的傳統服飾的基本樣式之一,移交內蒙古博物院,作為永久性藏品,供展示研究之用。
  • 講述蒙古族服飾傳承 蒙元素亮相中國國際時裝周
    中新網北京10月25日電 25日,蒙元素團隊攜手內蒙古自治區婦女聯合會在北京舉辦了「草原繡夢巾幗匠心——內蒙古布絲瑰&蒙元素民族服飾時尚秀」,在2019中國國際時裝周上講述了蒙古族服飾傳承的故事。
  • 雪山蒙古族繡娘:改良傳統服飾 一針一線傳承民族文化
    【解說】今年60歲的娜仁其其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肅北蒙古族服飾」的傳承人,自小跟隨奶奶做傳統蒙古族服飾的她,已經是第四代傳承人了。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的肅北縣,是甘肅省國土面積最大,也是唯一以蒙古族為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服飾又稱為「雪山蒙古族服飾」, 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美麗阿旗」驕傲!阿魯科爾沁旗農業文化遺產在中國農業博物館精彩...
    2014年阿魯科爾沁旗草原遊牧系統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近期,中國農業博物館舉行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主題展覽,咱大阿旗的草原遊牧系統精彩亮相。具體是怎樣的?快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霓裳|龍鄉神韻——翁牛特部落服飾
    內蒙古地域遼闊,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28個蒙古族部落及豐富多彩的服飾。今天,小編接著給大家分享28個蒙古族部落的其中一個部落——翁牛特部落。新中國成立後,翁牛特左翼旗更名為翁牛特旗,其名稱沿用至今,由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所轄。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蒙古族人歷來以打獵、遊牧經濟為主,為適應生產和地理環境,其服飾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翁牛特旗這塊寶地元代屬弘吉剌部,入清以後屬翁牛特部,解放以後蒙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也隨著歷史發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色。
  • 林青霞趙麗穎等穿在身上的非遺,用旅遊傳承蒙古族傳統服飾文化
    內蒙古民族服飾是草原文化的瑰寶,承載著內蒙古獨特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審美取向和文化精髓。第十六屆蒙古族服裝藝術節錫林郭勒分賽區在錫林郭勒開幕。在長期的遷徙和歷史演變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服飾體系,在服飾色彩搭配上體現了遊牧民族獨特的色彩美學。男裝的顏色更強調深色女裝是亮色蒙古服是蒙古袍。
  • 蒙古族服裝服飾還隱藏著這些小秘密
    11月19日至21日,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總決賽舉辦。頭飾中的小秘密這是來自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民族服飾,要說它最大的特色,那就是頭飾,仿佛扇子一般從兩邊延展開來。這是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蒙古族傳統服飾。它最大的特點體現在衣服下擺,按照地區傳統,蒙古袍的下擺轉動起來必須要像一個小蒙古包一樣,烏拉特中旗蒙古袍的下擺可以說是所有蒙古族服飾裡最大的了。
  • 田斯琴:科爾沁蒙古族服飾的守護者
    中工網訊她多年來從事科爾沁傳統民族服飾文化傳承研究工作,為弘揚科爾沁民族傳統文化付出巨大心血。其創辦的民族服飾企業秉持「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立業宗旨,歷經二十多年發展,現已成為一個集民族傳統文化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營銷於一體的通遼市民族服飾推廣重點企業,產品行銷內蒙古東四盟及東北三省等地。  出於對科爾沁從民族傳統服飾文化的熱愛,田斯琴多年來收藏有蒙古族傳統手工藝服飾製品:科爾沁手工刺繡傳統服飾百餘套、頭飾、手工繡花靴子50餘件。另收集有大量文獻及圖片資料等。
  • 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總決賽:1700餘套服飾參賽
    圖為華美的蒙古族服裝服飾。 張瑋 攝  中新網烏蘭察布9月25日電 (記者 張瑋)25日,「亮麗內蒙古霓裳大草原」第十六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總決賽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開賽,來全國各省區的61支代表隊、1700餘套蒙古族服飾參賽。  據大賽組委會官方消息稱,本屆大賽經過3個月的預賽、初賽遴選,最終共有來自內蒙古、新疆、雲南、青海、吉林等省區的61支代表隊、1716套蒙古族服裝入圍總決賽。
  • 著名蒙古族青年歌手烏蘭圖雅走進莫尼山非遺小鎮,助力非遺傳承
    傳承非遺,健康生活。2020年6月20日、21日,從草原走向全國的著名蒙古族青年歌手烏蘭圖雅走進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遺小鎮」,與蒙古族傳統皮藝傳承人賈宏偉及布藝、麵塑等傳承人互動,並通過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宣傳草原非遺文化、敕勒川非遺項目,並熱情地與非遺傳承人現場互動。
  • 美輪美奐的蒙古族服飾,你認為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嗎?
    呼和浩特不僅有著風光秀美的旅遊資源,文化旅遊產業,特別是蒙古族服裝服飾產業更是蓬勃發展。為了深入的挖掘弘揚傳承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業和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提升內蒙古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以打造內蒙古精品文化和旅遊項目作為目標,推動蒙古族服裝服飾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呼和浩特每年都會舉辦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
  • 中華美邦以傳承與創新守護傳統非遺
    99公益日,美邦作為眾多配捐企業之一,企業創始人周成建發起募捐號召,為非遺國家素養教育募集資金,同時,美特斯邦威集團將通過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向全國範圍內非遺傳習所捐贈總價值不低於300萬元的服裝,助力國家素養教育課程開辦。
  • 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 樹立蒙古族服飾「國際範兒」
    【解說】9月26日,第十六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開幕。來自俄羅斯布裡亞特共和國、蒙古國、卡爾梅克共和國等國外蒙古族服服飾裝代表隊以及國內多地少數民族代表隊,在這裡共同展示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為蒙古族服裝服飾邁向國際前沿時裝領域助力。同時繽紛多樣的蒙古族服飾也吸引著各國嘉賓的目光,並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