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項目簡介
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蒙古族人歷來打獵、遊牧經濟為主,為適應生產和地理環境,其服飾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翁牛特旗這塊寶地元代屬弘吉剌部,入清以後屬翁牛特部,解放以後蒙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也隨著歷史發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色。近代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飾保留著科爾沁、巴林地區服飾的款式風格和縫製工藝。翁牛特旗蒙古族男女服飾有年齡和季節的區別。中老年人不穿有鮮豔色彩的服飾,兒童、青壯年的服飾色彩鮮豔,種類繁多。
阿旗蒙古族傳統服飾
蒙古族傳統服飾,包括服裝、靴子、帽子、腰帶和隨身攜帶的飾品等。其中,有男女老少之別。這些又分四季服裝,有單布長袍、夾長袍、棉長袍、皮長袍、坎肩兒和馬褂等。靴子有棉製和皮製兩種,根據季節變化增減氈制和布制襪子。帽子也分四季,搭配在不同的服裝上。腰帶用絲料、布料或熟皮做成。隨身攜帶的飾品有蒙古刀、菸袋、煙荷包、白布手巾和褡褳等。
衣服皆右開襟,鑲對扣或排扣。男服多為寬領大袖,講究肥大,多鑲單邊。女服鮮豔而美觀,在肩周、大襟和袖口縫製花草圖案,單布長袍和夾長袍鑲繡花邊或金銀絲綢邊。女式服裝和靴子,用彩色絲線繡製圖案。男式布料靴子,繡制雲勾和印花圖案。繡制時,採用刺繡、盤繡和鏤空等方法。圖案內容豐富,做工精細,是蒙古族服飾的最大特點。在傳統上改進的新式蒙古族學生裝和工裝,具有樸素、簡潔和時尚等特點。
由於蒙古族部落眾多,居住地區廣闊,傳統服飾具有全蒙古特點以外,還有各部落服飾的顯著特色。
非遺傳承人
巴拉嘎日瑪簡介
巴拉嘎日瑪,女,蒙古族。1959年7月出生於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現巴拉奇如德蘇木中諾爾嘎查。她從母親、姑姑和姐姐學習了蒙古族服飾縫紉技術。19歲開始,獨立製作蒙古族傳統服飾。2000年,在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開辦了自己的蒙古族服飾製作店。
三十多年來,巴拉嘎日瑪至少製作了兩萬件蒙古族服裝,培養了一百多名徒弟。她製作的蒙古族傳統服飾,被通遼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收藏。她還代表自治區和國家,多次參加國內外傳統手工技藝展覽,展現了蒙古族傳統服飾的風採。
2014年,巴拉嘎日瑪稱為「蒙古族服飾」項目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
稿件來源:非遺辦 編輯/劉勇元 楊達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