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李贏:萬物生長和虛霩

2020-12-18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李贏

一直以來,李贏被藝術界所熟悉的是她那些格狀結構的纖維類作品。她一直想找個機會向外界展示,那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在新氧藝O2art的全新個展《虛霩》上,她終於得到了這樣表達的機會。得益於新氧藝O2art負責人的一直以來的信任,李贏可以自由的表達而不受任何幹擾。

如果說去年她在素元的個展《凹凸》主要呈現是力量的穿梭湧動,將光這一虛物質實體化, 以便納入到空間裡力量的推壓分割體系。這次的個展《虛霩》則主要呈現是力量的禁錮與拓張,也將《凹凸》個展核心的「內外」概念在這次個展持續強化,她把個展中三個部分:「腔體」、「溶洞撕裂粘合」、「組織結構」之間的循環關係是力量在施力空間的過程,一併展示給觀眾。

「這兩個展並置在一起,你會更清晰為什麼我說調動『人』物質化身體反應與視覺化影響的心理意識,這些過程的跳動關係是我主要的工作重心」。

李贏將《淮南子·天方訓》中關於世界起源的論述把宇宙生成圖式描繪成:太始——虛霩——宇宙——氣——陰陽(天地)——萬物設置到這次個展的基調中。東方人關於時空概念的特殊感覺、感受是她一直想要用作品去述說表達清楚的一件「心事」。

「雖然宇宙只是個時空概念,時空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和物質一樣從來就有的。但關於萬物形成的大設想假定最初的狀態是清虛空廓,清虛空廓演化出宇宙,這個跳脫過程讓我著迷。抽離於身體,在想我腦中所想,意識的循環包覆與掙脫交替,那麼近那麼遠。」李贏解釋到。

李贏個展現場 作品 藤/ vine(局部)

由此基調而展開,李贏展現了這幾年來的一個創作框架:「腔體化的內廓蓄力空間」、「內外部世界的抗衡與撕裂這次呈現的溶洞形態」、「力量的消退/凝結的組織結構」,三大部分的循環關係。

作品跨度2015年至今,她說初看會以為和以往展出的格結構是不同系統,但其實內核圍繞都是相通的本源問題。展覽作品貫穿呈現拘束內廓的空間和開闊無盡的互為反轉循環,金屬、水泥、樹脂、竹木這些材料構結的形態互為禁錮鉗制而又依託支撐,形成社會症群似的關聯隱喻。

李贏在個展現場

「我一直在做的工作是做關係,創作主要是將作品敞開露出很多線頭,我會將這些線頭編製成立體的根莖結構,呈生長拓張的狀態。像格狀結構的起點是2007年《序》算我向公眾展示的這系列第一件,不同於傳統的處理辦法塑造空間,後來《時間》我開始在找視覺和物質帶來的力量和心理博弈關係,也就有了再後來《此時·何處》系列、《1165m》還有細絲系列等。粗細鋼筋到細微絲,調動『人』物質化身體反應與視覺化影響的心理意識,這些過程的跳動關係是我主要的工作重心。在這樣的框架下,你來看這次個展《虛霩》,就會發現我展出的作品跨度2015年至今,作品間的聯接關係卻猶如根系繁茂的同源內核。」李贏說到。

胚/embryo

2015 年

中L80 W110 H170 cm/

L100 W190 H90 cm/

L110 W170 H90 cm

玻璃鋼,鐵/GRP,iron

胚/embryo(局部)

《胚》是2015年李贏那會做的,她先做了個等大泥胚,然後將其翻制,而工具性的外模也進行了再翻制,若有必要會將外模的工具性外模再翻制……這種過程的複製循環,不僅是雞和蛋的複製再生循環,是迭代也是離源式的重生循環。這次的展示部分,可以視作截取了其中的運作環節。用金屬構件將胚體栓吊起來,而兩邊掰開的胚殼散倒兩邊,呈現力量的拽取過程,觀者腦補孕-撬-拽-棄-示……,一如世間生命的無休止更迭。凝視其過程,陣痛、傷痕沒有那麼不堪,就只是伴隨的發生。

躬-1/bow-1

2019 年

L100 W50 H100 cm

調配水泥,竹/ GRC,bamboo

與《胚》同個部分的是《躬》系列的兩件作品,繼續貫穿她認同的「意識和脊椎齊行」,也將之前提到相互鉗制、依託關係全然呈現。《躬-1》是自己在抓著一把竹子試圖去按壓固定時調動的身體經驗,竹子的張力和身體之間形成的博弈關係讓藝術家進入到肉身狀態,仔細體會自身身體張力極限,同時與外在物張力串聯在一起,將其也納入到體會的容積裡。這時游離於自肉身之外,開始在擴展身體經驗的外延。因自身之力感受外在之力,因外在之壓感受內在之壓,不是主動的沒有分別心,而是當外在和你自身處相依處境,通感是順延。

躬-2/bow-2

2019 年

L30 W20 H20 cm

調配土,發泡水泥,耐熱板/

blended polymer clay, foamedcement, heat-resistant plate

同時李贏還做了《躬-2》將兩塊「肉身」化的黏土來替換掉「我和外在物」的在場,將兩邊吸附靠攏,發泡水泥在一側的下面正好提示一側的壓靠,就這樣反過來藝術家又將《躬-1》的「我」用這得來的「肉身」替身替換掉了,並且還留有藝術家的施力痕跡。

虛霩/void & perspective

2016 年

L85 W30 H25 cm

不鏽鋼/ stainless steel

虛霩/void & perspective(局部)

展覽的同名作品《虛霩》,是一個弧形鏡面不鏽鋼半圍合磨砂、鏡面雙面組合。映照的虛擬,真實的映射,相伴相隨。沒法形成界域的劃定時,就像無限翻轉透洞的「腔體」,從維度空間的孔洞中拖拽出無限的循環,試圖區分「內外」卻註定是徒勞,不存在包含和被包含的恆定關係。這件作品被藝術家將其展示在人視角的牆角,與「人」形成一定的牽連關係,對比遠觀不確定所處空間(非純弧面映射的象是折斷拼合,像又不像的),人湊近中心越是欲看清,越是會迷離。由此概念生發,李贏在2016那年做了大件的《無-2》,和開始琢磨躸 (ji ) 系列。

躸(ji ) 系列-1 /alone-1

2016-2019 年

L 主70 W 主80 H 總240 (主100)cm

不鏽鋼,鐵/ stainless steel, iron

躸(ji ) 系列-2/ alone-2

2016-2019 年

L 主28 W 主22 H 總175(主40) cm

樹脂,鐵/photopolymer,iron

躸(ji ) 系列-3/ alone-3

2016-2019 年

L 主16 W 主14 H 總190 (主35) cm

樹脂, 不鏽鋼, 木/photopolymer,stainless steel,wood

躸(ji )系列作品是在《虛霩》相同概念下的。無限翻轉透空的類腔體,從維度空間的孔洞中拖拽出無限的循環,而形態上強化了互為禁錮鉗制而又依託支撐的視覺呈現。被翻譯成孤身一人,是也不全是,這裡指涉的是一種當與周邊事物之間產生牽連關係,不那麼輕易而舒暢,反襯出的一種矗立於蠻野的「獨」的狀態。「這也沒什麼殘不殘酷,浪不浪漫的,就是一種萬物從幼胎成長到一定成熟階段(也並不一定給予足夠成長成熟的時間),必將迎來的現實狀態,僅此而已。」李贏說到。

藤/ vine

2019 年

L180 W180 H70 cm

藤,金屬絲/ vine,metal wire

藤/ vine(局部)

第三部分即是外界所熟悉的李贏,格狀結構下的創作。作品《藤》的生長蔓延一直是李贏作品可頻繁讀到的信息,這次她索性將這種氣質更加直觀的呈現。她將一圈圈固定綁織,消滅了「起始終結」,也讓一腔婉轉奔騰顯得茫無頭緒。像極有時腦疼要炸裂的臆想,川流不息而不可遏制。「在想腦中想的內容,我將『在想』視作一種騰空遠觀的動態,剝離於現實層面的旁觀視角,而將『內容』視作動態後的凝結是種強行的收縮界定,而這個過程是疾駛的 更替的也是循環無解的。」李贏解釋到。

軀/Torso

2018 年

L150 W140 H95 cm

不鏽鋼,鋁/stainless steel,aluminum

《軀》也是藝術家以往展出較多的格結構類作品。李贏說她其實個人並沒這些限定,只是有些適合關聯展出而有些暫時沒展。這件《軀》創作於2017-2018年間,和這次一起展出的作品關聯明顯就拿出來了。她說這次個人項目的作品都不禁讓人聯想肉身的指涉,都存在空間「含/拓」的翻轉關係。這種關係不單在《軀》的主體部分體現,也體現在她將主體、(非看做平面化)底盤和圍網正負結構它們之間形成空間的拘束和切取。「我取的英文名叫『Torso』,有未完成、不確定等意思,提示看到的平面化其實是此消彼長的活動空間。」

李贏個展現場 作品 藤/ vine

此次展覽的三個部分的局部展示,不僅展現了李贏不同創作的爆發力,還展現了李贏在創作中對於各種力量來源此消彼長的拿捏。就像她所說的,「我不是單向的設計工作,我是有情緒波動的生命體。事情的發生、爆裂、影響,效應不在機械化的操作模式下,我只是個身體與意識都在勤奮聯接運轉的生命而已。所有的『面臨』有些會與這個生命體產生聯繫,有些則沒有,而沉積下來成為養分還是消耗都未為可知,姑且算是素材量到質的蛻變也需要周期,有些線索先發酵有些還在積蓄能量。」

躸(ji ) 系列-2/ alone-2(局部)

就像展覽前言裡寫到的那樣,「關於萬物形成的大設想,清虛空廓演化出宇宙,這個跳脫過程讓我著迷。抽離於身體,在想我腦中所想,意識的循環包覆與掙脫交替,那麼近那麼遠。」李贏說她想引出「肉身」和世間萬物好像就是如此的關係,「我是眾生其一,並不異於他人,我即眾生,眾生即我。而肉身是因意識的進駐,才感受到自身和他人的區分,也就是通過區別他者從而清晰化自身尊在,來源於此的分別心只是意識的存在顯現,而並不真正意味著自身就真實與他者區分開來。」

「虛廓」李贏個展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07-26 - 2019-09-06

展覽機構:新氧藝O2ART

展覽地址:北京順義MOMA萬萬樹別墅五期會所棟102

相關焦點

  • 《萬物生長》 給馮唐的一封信
    這樣明媚的北京春光,像極了我們人生中的青春,一回頭就只剩下了懷舊和唏噓,榮幸的是,筆者作為第一批觀眾看了由你的同名小說改編成的電影《萬物生長》,心中有不少感想,想說出來跟你討教。《萬物生長》當然屬於青春片的範疇,講的是一名8年制的醫科大學的學生在臨近畢業時,在一個夏天中發生的三段感情故事。 但《萬物生長》不同於以往青春片的是,它是從一個醫學院學生的視角來看待感情的,其中融入了很多從生命本源和生理本能來解釋人類情感的觀點,這一點,有別於以往的國產電影。 馮唐兄,知道你的小說直面人性,不矯情,不偽善。
  • 《萬物生長》影評:可是萬物終會凋零
    我記得《萬物生長》有這樣一個海報。  我在這張海報下看到了李玉。於是,我說,一定要去看這部片子。  因為我覺得,李玉的片子你錯過一部,對她來說,或者對關注她的影迷來說,都是一種觀影經歷的缺憾,一種想了解她的缺憾。或者,作為李玉的影迷,你不再完整。  李玉已經和範冰冰融為一體。
  • 萬物生長 馮唐作品淺析
    他的幾個長篇也很好,尤其是萬物生長,被導演李玉拍成了電影。並請來了範冰冰作為主演詮釋男主角「秋水"心中的女神。整部片子被李玉導演用自己的鏡頭感演繹了一群醫科大學的大學生的校園生活,還有男女主角朦朧的姐弟戀。不過讀過原著的人會覺得,和馮唐要表達的有點差距。
  • 孟夏之月 萬物生長
    寬假萬物,使生長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故立夏有兩重含義:一是時令上的概念,表示從此進入夏季;二是表示萬物至此時生長繁茂。《遵生八箋》說:「孟夏之月,天地始交,萬物並秀。」對於現代人來說,立夏只是一個季節轉換的時間點,對生活和工作沒有太大的影響。
  • 杜鵑夜啼,萬物生長
    杜鵑夜啼,萬物生長 穀雨有三候 一候萍始生 浮萍布滿池塘 旺盛生長
  • 桃子湖邊,萬物生長
    桃子湖邊,萬物生長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金慧 人們一次次出行,一次次從城市逃離,去遠方,去他鄉,只為尋找那一份心靈的悸動。 此外,桃子湖還實現了雨水和汙水的分流,湖附近的生活汙水通過排水管網進入汙水處理廠,湖水則全部為自來水和自然雨水。 整治後,桃子湖在一天天變美,讓無數學子和遊客沉醉。 「這裡令人心曠神怡,讓我將考試的壓力全部拋之腦後,還能給我帶來畫畫的靈感。」
  • 【COP15】「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COP15】「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2020-12-03 22: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為迎接COP 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於11月30日正式啟動,其中「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於12月2日正式上線(http://www.yntv.cn/special/2209.html)。
  • 在情感和社會之間的失衡——評電影《萬物生長》
    <<萬物生長>>這部電影是由範冰冰,韓庚主演的一部校園愛情青春劇.劇情講述了韓庚在醫學院與同院同學的曲折愛情,還有與早些進入社會打拼的範冰冰的愛情故事.也幫我們回憶了校園青春的美好時光.那麼這部電影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有什麼值得我們深思的呢?
  • 《萬物生長》今日上映 十張圖解析影片真面目
    《萬物生長》上映倒計時10天  搜狐娛樂訊 自4月7日以來,《萬物生長》,連續發布10張「上映倒計時海報」,且發布時間和倒計時數字一致,如倒計時5天的海報就在下午5點發。  海報上只有輪廓的男女其實是影片主演韓庚和範冰冰。在影片中,二人會有一段野外激情戲,非常火爆,這張劇照應該是來自這場戲。這場戲會是劇中二人情與欲的高潮。有這樣的戲份,《萬物生長》自然和原著一樣春意十足,而那句「看了會懷孕的電影」也意在指出這一點。再聯想到影片片名字體上的一群「小蝌蚪」,本片的尺度可想而知。  海報潛臺詞:《萬物生長》「春」意十足,尺度不小哦。
  • 柏林華語電影節入圍影片《萬物生長》
    柏林華語電影節入圍影片《萬物生長》中文名萬物生長外文名Ever Since We Love其它譯名張博宇,沈婷婷,李夢,雷恪生,呂行片    長105分鐘上映時間2015年4月17日(中國大陸)[2]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色    彩彩色/2Dimdb編碼tt4255554在線播放平臺愛奇藝電影《萬物生長
  • 《萬物生長》今日上映 十張圖片解析電影真面目
    海報上只有輪廓的男女其實是影片主演韓庚和範冰冰。在影片中,二人會有一段野外激情戲,非常火爆,這張劇照應該是來自這場戲。這場戲會是劇中二人情與欲的高潮。有這樣的戲份,《萬物生長》自然和原著一樣春意十足,而那句「看了會懷孕的電影」也意在指出這一點。再聯想到影片片名字體上的一群「小蝌蚪」,本片的尺度可想而知。海報潛臺詞:《萬物生長》「春」意十足,尺度不小哦。
  • 在美的生態裡萬物生長
    二者的區別在於管理批覆單位和業務範圍,以及由此而來的政策待遇。2015年,時任河南省美術館館長的化建國曾主持了一個全省民營美術場館的調研,並進開展省內基層美術場館隊伍的培訓,「當時許多場館辦展覽,在專業性上都相當欠缺。」摸底調研才發現,真正註冊的民營美術館很少。
  • 《萬物生長》這部電影被李玉的改編真徹底?
    電影《萬物生長》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醫科大學生秋水(韓庚飾)和宿舍好友厚樸(張博宇飾)、黃芪(楊迪飾)、辛夷(趙一維飾)在插科打諢、學習玩樂的過程中,靠寫武俠小說賺取零花。他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而今則和極度自律的女孩白露(齊溪飾)享受著校園愛情。
  • 《萬物生長》點映 李玉:這是我最「春」的電影
    《萬物生長》春光版海報  搜狐娛樂訊 (葛童/文 李楠/視頻) 4月7日,國產青春愛情片《萬物生長》受邀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點映導演李玉、監製及製片人方勵、原著作者馮唐、主演韓庚和齊溪到場和觀眾交流。  李玉細數和範冰冰的「春夏秋冬」  導演李玉、監製及製片人方勵、原著作者馮唐、主演韓庚和齊溪到場和觀眾交流,現場被布置成一個考場,主創們在映後輪番接受觀眾「拷問」。
  • 展覽丨「萬物是凝固的:蘇新平個展」在蘇博開展
    展覽丨「萬物是凝固的:蘇新平個展」在蘇博開展 2019-12-18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物生長》高校點映 範冰冰化身「愛情輔導員」
    所有女孩都應該記住這句話,用盡渾身解數和能力,讓跟你在一起過的男人,一輩子內心都無法安寧。」  談拍攝趣事  範冰冰:拍蹦極韓庚不要替身只要抱我  《萬物生長》是範冰冰和李玉的第四次合作,範冰冰直言以前每次都是演女主角,第一次看到劇本,反問李玉:「秋水怎麼是男主角?改成女的!」
  • 《萬物生長》太原點映 韓庚演繹醫學生版《麥田守望者》
    《萬物生長》太原點映 韓庚演繹醫學生版《麥田守望者》 2015-04-14 19:32:22劇組提供 攝    電影《萬物生長》14日下午在山西太原金逸影城超前點映,韓庚扮演的醫學生「秋水」和範冰冰展開一場姐弟戀。 劇組提供 攝    電影《萬物生長》14日下午在山西太原金逸影城超前點映。電影呈現出一種古怪、詩意又憂傷的氣質。
  • 馮唐經典作品推薦,《萬物生長》最受讀者歡迎
    《萬物生長》豆瓣評分:7.7作品簡介:「萬物生長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是《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而第三部是正在熱賣的《北京,北京》。《萬物生長》記錄了一位醫科學生秋水八年的成長經歷。主人公秋水是北京一所著名醫科大學的學生,從與兩個女人的關係中獲得了關於成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