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這些中秋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2020-12-21 澎湃新聞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

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是不是放假了很激動?

是不是早就備好想吃的月餅了?

是不是就等著晚上一家人一起賞月呢?

別急!

你以為中秋節就只是團圓佳節嗎?

你知道「正宗」的吃月餅方法是怎麼吃嗎?

吃個月餅=喝三勺油?

中秋節只有月餅?有的地方可還要「剝鬼皮」哦……

這些中秋小知識你都知道幾個?

中秋節有多少個暱稱?

至少10個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

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

又因圓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團圓節」等。

中秋的起源之謎——

和考試有關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

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

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

傳說——

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

史料記載,月餅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海淘鼻祖張騫出使西域,看到當地人用胡桃仁做餡,做出一種圓形餅,就叫胡餅。

實際上,唐代就出現了月餅,而舊時的「胡餅」怎麼就變成「月餅」的?

傳說竟和楊貴妃有很大的關係!

傳說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開啟了高調的秀恩愛模式——

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到了宋代就已經有荷葉、金花、芙蓉等口味。詩人蘇東坡曾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來讚譽月餅。

而明代時月餅才成為中秋的必備食物。《西湖遊覽志餘》記載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月餅怎麼吃?

切塊!每人一份

按照傳統習俗,吃月餅時,要將象徵圓月的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

沒有回家來的親人,家長要把屬於他的那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嘗,才算圓滿。

吃個月餅=喝三勺油?

沒那麼嚇人

每到中秋,總有一篇《吃一個月餅=喝三勺油》的文章在朋友圈裡刷屏:50克蛋黃月餅含量14克,按一勺油5克計算,這意味著吃一個月餅,等於喝掉三勺油。

這是真的嗎?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教授朱加進說:

我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建議,每個成年人油攝入量為1公斤體重對應1克油,其中,食用油為25-30克,其他為食物中的含油量。

以60公斤重的人為例,每天推薦的油攝入量為60克,50克蛋黃月餅含量14克,等於吃了一天23%的油,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嚇人。

中秋節有地方竟然——

「剝鬼皮」

你以為中秋節就只是吃月餅、賞月?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

這個來歷要追溯到元代。

相傳宋末元初時期,胡人滅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並對當時居住東南沿海一帶今為潮州的百姓實行殘酷的統治,而在潮州地區,「芋頭」與「胡頭」是諧音,故飽受欺凌的百姓以胡人之頭比擬為芋頭,將其當成祭品,對胡人統治者懷著刻骨仇恨,咬牙切齒地吃芋頭(胡頭)。

所以,中秋食芋頭,則寓意闢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中秋節放假

是現代人的福利?

早在唐代,朝廷就規定,中秋放假三天。

南宋時,中秋節有一天假。

而在元明清三朝,包括中秋在內的大部分傳統節假日都被取消。

直到現代,我國是從2008年起把中秋定為法定節假日。

怎麼樣,這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知道幾個?

你還知道哪些中秋小知識?

快來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來源:首都教育

編審:楊柳風

原標題:《原來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這些中秋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月餅竟然是楊貴妃命名的?這些中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你以為中秋節就只是團圓佳節嗎?你知道古人中秋竟然賞「蟾蜍」嗎?月餅竟然是楊貴妃命名的?……這些中秋冷門小知識你都知道幾個?快趁中秋到來之際一起漲知識!要知道嫦娥本身就以美貌著稱,少女拜月,是祈求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男子拜月則是希望自己可以蟾宮折桂,考取功名。月餅竟是楊貴妃命名的雖然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月餅,尤其是五仁月餅,實際上月餅在古代非常受歡迎,尤其是五仁口味的(最早是七仁)。
  • 原來中秋的起源竟和考試有關!這些中秋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今天是中秋佳節!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是不是早就備好想吃的月餅了?還是就等著晚上一家人一起賞月呢?過了這麼多年的中秋節,恐怕有些事你真不清楚。你以為中秋節就只是團圓佳節嗎?你知道「正宗」的吃月餅方法是怎麼吃嗎?吃個月餅=喝三勺油?
  •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最盛大的當屬春節,這是一個舉國同慶,全世界華人都不會錯過的節日。冷知識一:中秋節命名之謎按照中國農曆的劃分,一年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又詳細的劃分成3個部分,分別是「孟、仲、季」,而「仲」就是中旬的意思,八月十五恰恰是位於秋天的中旬,所以命名為「仲秋」,後來慢慢演變為「中秋節」。
  • 關於中秋的12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中秋節的那些冷知識中秋節有多少個別稱?至少10個。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每到中秋,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史料記載,月餅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海淘鼻祖張騫出使西域,從國外帶回來芝麻(當時叫「胡麻」)。
  • 關於「月餅」的冷知識,知道3個以上就是「大神」
    月餅則是作為「祭月神」的一種主要供品,月餅一詞最早收錄於南宋。但是,不管怎麼演變,是製作方法還是餡料在演變,唯一不變的是月餅的形狀,所以吃月餅一定要吃圓形的。第三,月餅要與家人一同分享月餅的圓形代表著闔家團圓,在中秋佳節,全家人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何其美哉。
  • 「月餅」的6條冷知識,您知道多少?
    月餅則是作為「祭月神」的一種主要供品,月餅一詞最早收錄於南宋。但是,不管怎麼演變,是製作方法還是餡料在演變,唯一不變的是月餅的形狀,所以吃月餅一定要吃圓形的。第三,月餅要與家人一同分享月餅的圓形代表著闔家團圓,在中秋佳節,全家人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何其美哉。
  • 中秋冷知識科普
    盼望著盼望著,國慶長假終於到來了,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關於中秋佳節,你知道這些知識點嗎?,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稱為仲秋,因此中秋也稱為仲秋。月餅是楊貴妃命名的傳說,某年中秋,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就開始在民間了流傳。《西湖遊覽志餘》中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月餅在明代才成為中秋必備的食物。
  • 這個「中秋」假期有點長!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都會想到后羿嫦娥悽美的愛情故事,月餅成為了家家戶戶團圓必備的佳節美食,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賞月吟詩作對,從而出現了「有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成為了中秋節獨有的韻味,除了吃月餅、吟詩賞月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
  • 「網絡中國節·國慶中秋」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國慶中秋冷知識吧
    月到中秋分外明,撞上國慶更歡喜。2020年這次特殊相逢的國慶中秋節,你了解嘛?關於國慶的冷知識,你知道哪些?中秋冷知識:1.傳說月餅是楊貴妃命名,直到明朝時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錄,這時候的月餅已是圓形且只在中秋節吃。
  • 萬萬沒想到,昨天吃的月餅竟然是楊貴妃命名的
    對於現代人來說,中秋國慶是下半年的第一個小長假。可你知道嗎?在這個中秋之夜,我們的祖先比我們玩得還High...中秋節熬夜又偷菜,這些竟然都是古人玩剩的?古代哪個朝代的月餅最好吃?根據資料記載,清代月餅口感更好一些,製作手法很精細。有趣的是,清朝喜歡吃大月餅。清代月餅有多大?據聞一個能重達20斤,存放5個月味道都不變。
  • 吃月餅也要上稅?月餅的名字是楊貴妃取的?今晚的談資有了!
    ——艾薩克·阿西莫夫冷知識泛指偏門的、瑣碎的、龐雜的知識跟事情換句話說一般人不知道,知道了也沒啥用時逢中秋佳節小編收集了這些有關月餅的冷知識為您奉上一道美味的知識佐餐~快來看看吧!就十分尷尬了冷知識之月餅的名稱楊貴妃:這裡還有我的事?
  • 中秋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多讀書總是有好處的~
    看來得讓我來一點冷知識,讓大家,冷,冷了個冷,一下下2.中秋節有多少個暱稱?答案是:至少10個。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每到中秋,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4.傳說,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      史料記載,月餅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海淘鼻祖張騫出使西域,從國外帶回來芝麻(當時叫「胡麻」)。當地人用胡桃仁做餡,做出一種圓形餅,就叫胡餅。
  • 中秋吃月餅,但你知道月餅的發明者是誰嗎?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 月餅這個名字是楊貴妃取的?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簫管樂中秋」。皓月當空的美景下,家人、朋友齊聚一堂,一起品嘗著香甜的月餅,賞月暢談,分享生活的喜樂,享受團聚的溫馨。一到中秋大家都知道要吃月餅的,但為什麼我們要在中秋這天吃月餅呢?是因為它長得圓像月亮嗎?今天,禮達給你科普下月餅的知識。
  • 這些中秋節冷知識,你了解多少?一起來「漲姿勢」
    這些中秋節的冷知識,你了解多少?月餅命名——與楊貴妃有關?相傳在唐朝,唐太宗和楊貴妃在月光下一起賞月吃胡餅。吃著吃著,唐太宗突然說:「這胡餅的名字怎麼這麼難聽呀?」在一旁的楊貴妃為了討皇上歡心,望著天上的明月,回答說:「那就把它叫作月餅吧!」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
  • 這個中秋有點「冷」,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真的了解中秋嗎?
    中秋和國慶節將至,巧合的是中秋和國慶還是同一天,有關專家表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21世紀,中秋、國慶「同天」的概率非常小,而這在21世紀僅出現4次,實屬罕見!上一次出現中秋、國慶同天是在2001年,今年也就是2020年又出現了一次,接下來還會在2031年和2077年再次出現!
  • 中秋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國慶節 也是中秋節 小樂子為小朋友們科普 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
  • 古代月餅最靠譜的三個來歷,你知道幾個?
    今年中秋節又要到了,在全家團圓的幸福時刻,最重要的項目是賞月和吃月餅。中秋節賞月,這個來歷就久遠了,在《周禮》中就已經有記錄。但月餅的歷史卻很年輕,至少被稱為「月餅」時的歷史,並不久遠。在此之前,月餅被稱為「胡餅」, 「太師餅」(江浙人紀念聞仲),「圓餅」,「小餅」和「月團」等。月餅究竟有什麼由來?人們卻知之甚少,普遍的印象是朱元璋八月十五起義,後來才有吃月餅的習俗。
  • 關於中秋的一大波冷知識,很多人都不知道!
    中秋佳節來了,又到一年賞月時。由於今年農曆八月「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曆十六,又將「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亮最圓時刻將出現在14日12時33分。不過天文專家表示,就肉眼觀測而言,中秋當天也一樣「珠圓玉潤」。在這花好月圓時,你可吃月餅了?和家人團圓了?
  • 關於中秋的10個冷知識
    我們從落地起就和家人一起過中秋,少說也過了二十多個,對於月餅、賞月、后羿嫦娥的傳說故事都爛熟於心。然而,中秋可是存在了千年的老節日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悄悄留下了許多小秘密,你可能並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關於中秋,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吧~1.雕西瓜,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