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

2020-12-20 歷史小心肝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

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最盛大的當屬春節,這是一個舉國同慶,全世界華人都不會錯過的節日。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就是中秋節了,每年的八月十五,大家都會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享受節日帶來的團圓和幸福。可很多人對於中秋節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吃月餅的層面,月餅是怎麼發明的,這個節日起源於韓國嗎?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冷知識一:中秋節命名之謎

按照中國農曆的劃分,一年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又詳細的劃分成3個部分,分別是「孟、仲、季」,而「仲」就是中旬的意思,八月十五恰恰是位於秋天的中旬,所以命名為「仲秋」,後來慢慢演變為「中秋節」。其實中秋節算得上是中國節日裡,別名最多的一個了,比如八月節,拜月節,團圓節等等,多達十幾個。

冷知識二:吃月餅之謎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在「月餅」沒有正式誕生之前,古人在過中秋節的時候,也是供奉很多糕點,因為這天需要拜月神,拜神怎麼能少得了貢品呢?於是就會拜訪很多小餅、團圓餅。到了唐朝,國力鼎盛,萬國來朝拜,很多外國使節紛紛把當地的特產獻給了大唐,其中就包括西域胡人的「胡餅」,其實就是胡人做的胡桃仁餡的圓形餅。

來自異域的胡餅很受唐太宗喜愛,還賞賜給楊貴妃吃。有一次中秋佳節,兩人一起賞月,又吃起了胡餅,唐太宗突然覺得「胡餅」這個名字難聽,而且在堂堂大唐王朝裡,有異國命名的食物,有損國威。機靈的楊貴妃看到天上的明月,立馬說道:就叫它月餅吧!唐太宗大喜,於是月餅就誕生了。楊貴妃能得到唐太宗的寵愛,的確是渾身上下充滿了魅力。

冷知識三:中秋節起源之謎

中國人在歡度中秋節的時候,就在我們國家不遠處的韓國,他們也會齊聚一堂,享受中秋假期,製作中秋美食。在韓國,中秋的假期和春節一樣,是放假天數最多的節日。近些年,韓國更是要把「中秋節」申遺,作為他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來過,難道中秋節起源於韓國?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小編查閱了相關資料。

韓國的中秋節是以「秋夕」節稱呼的,而秋夕這個詞就出自中國的《禮記》,可見離不開中國的影響。其次,韓國的中秋節一直流傳著嫦娥和后羿的故事,這也完全來源於中國。所以,中秋節起源於韓國的說法並不可靠,只不過是韓國一些學者居心叵測而已。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了呢?

相關焦點

  • 原來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這些中秋的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你以為中秋節就只是團圓佳節嗎?你知道「正宗」的吃月餅方法是怎麼吃嗎?吃個月餅=喝三勺油?中秋節只有月餅?有的地方可還要「剝鬼皮」哦……這些中秋小知識你都知道幾個?中秋節有多少個暱稱?至少10個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 中秋節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國慶節 也是中秋節 小樂子為小朋友們科普 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 中秋節有多少個別稱? 至少10個。
  • 月餅竟然是楊貴妃命名的?這些中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月餅竟然是楊貴妃命名的?……這些中秋冷門小知識你都知道幾個?快趁中秋到來之際一起漲知識!月餅竟是楊貴妃命名的雖然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月餅,尤其是五仁月餅,實際上月餅在古代非常受歡迎,尤其是五仁口味的(最早是七仁)。我國一直講究「民以食為天」,古人物質相對匱乏,過節意味著可以吃各種口味的月餅。
  • 2018年中秋節是陽曆幾月幾日?有關中秋節的幾個冷門知識,漲姿勢
    自從過了端午,大家就眼巴巴地盼望著中秋節的到來,一來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最重要的是有3天假期可以揮霍,譬如旅遊啦,宅家啦,當然與家人來一次團圓聚會也是極好的。那2018年中秋節陽曆是幾月幾號呢,大家習慣了說陰曆的8月15,而了解了中秋節陽曆的日子才好計算假期嘛。
  • 中秋節吃月餅,月餅是怎麼來的?竟起源於古代一個都熟悉的女人!
    其實中秋節吃月餅的這個說法是起源於古代的一個女人,並且這個女人也是我們現在都比較熟悉的一個古代的人物,說起來這還是一個古代的故事,月餅是圓圓的形狀,所以代表著團圓吉祥的意思,並且中秋節的時候天上的月亮是非常的圓的,所以一切現象都代表著一家人團圓,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相信在中秋節是有月神的,所以古代的月餅除了大家來吃之外,還有一個另外的意思
  • 這些中秋節冷知識,你了解多少?一起來「漲姿勢」
    這些中秋節的冷知識,你了解多少?02*圖源來自於百度百科中秋節的命名來源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圓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月餅命名——與楊貴妃有關?
  • 萬萬沒想到,昨天吃的月餅竟然是楊貴妃命名的
    根據資料記載,清代月餅口感更好一些,製作手法很精細。有趣的是,清朝喜歡吃大月餅。清代月餅有多大?據聞一個能重達20斤,存放5個月味道都不變。2:月餅竟是楊貴妃命名的?「月餅」到底是誰命名的?這個問題爭吵已久,不過最廣為流傳的版本是與楊玉環有關。漢朝之前,月餅叫小餅、宮餅、團圓餅,就是不叫月餅。唐代時,月餅還被稱作「胡餅」。
  • 12個中秋節冷知識,發現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裡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說起中秋節,大家似乎都不陌生,又放假,又吃月餅,秋高氣爽,心情美麗。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三巨頭之一,中秋節的內涵也是相當之豐富。格格盤點了12個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更全面的它。
  • 12個中秋節冷知識,發現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裡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說起中秋節,大家似乎都不陌生,又放假,又吃月餅,秋高氣爽,心情美麗。格格盤點了12個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更全面的它。>中秋節的命名是根據咱們傳統的農曆來定的,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所以中秋也稱「仲秋」。
  • 中秋節冷知識17則:冷知識和月餅更配哦
    因此陋習多借中秋節來索取財物,故稱「打秋風」。如,《儒林外史》:「張世兄來打秋風,甚是可厭。」05中秋節的主打食品,首推月餅。不過,月餅名稱不一,多有變化。據傳,楊貴妃覺得胡餅之名不雅,遂改其名月餅。不過,月餅之名並未因此固定。如,慈禧太后因「月餅」與「月病」音近,她身為女人頗為忌諱,遂改名為「月菜糕」。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難道這個習俗真的和楊貴妃有關係嗎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難道這個習俗真的和楊貴妃有關係嗎眾所周知,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其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 冷知識|八月十五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由來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當你在吃月餅的同時,你知道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嗎?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呢?月餅的含意又是什麼呢?其實關於月餅的由來主要與四個傳說有關:月餅的由來傳說1: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暴政,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計劃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了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了把寫有
  • 月餅本與中秋節無關,月餅的歷史比中秋節還要久遠!
    又是中秋佳節,各式各樣的月餅閃亮登場。中國人過節都離不開吃,每個節日幾乎都有"配套"的美食,可以說是吃貨們的福利。大家都知道月餅是中秋節時特有的美食,但實際上,月餅和中秋節本來不是"配套"的,也就是說月餅不是為了中秋節而創造的食物,月餅的歷史反而比中秋節的歷史還要長得多。人們普遍認為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的祭祀、祭月禮儀。
  •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學會這些知識,中秋節過的更有趣
    冷知識2中秋節有多少個暱稱?至少10個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
  • 你不知道的中秋節,古代月餅是祭品,五仁月餅是藥餅
    在2006年,中秋節被列入到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中秋到來之時,總是能勾起人們的思鄉之情。不少關於中秋的名人佳句千古流傳,比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些名句無一不是訴說思鄉思親之情,字字珠璣,樸素凝練,感情真摯,催人淚下,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中秋節的隆重。
  • 中秋節吃月餅了嗎?中秋和月餅的來歷知道嗎?和韓國還有點小關係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你吃過團圓飯吃過月餅了嗎?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秋和月餅的起源。據傳元朝末年,天下大亂,人們因為不滿蒙古人的統治希望恢復漢人江山,紛紛揭竿而起。劉伯溫就提議在月圓之夜起事,那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通知民眾的方法就是挨街挨戶送圓餅子,裡面塞上紙條,也就是今天的月餅。不過這僅是傳說,因為月餅一詞據考證出現在宋朝。蘇軾曾寫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意思呢就是月餅是因為形狀像月亮才如此得名。
  • 國慶長假終於到來了,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這些你知道嗎
    中秋冷知識科普盼望著盼望著,國慶長假終於到來了,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關於中秋佳節,你知道這些知識點嗎?中秋節的命名由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稱為仲秋,因此中秋也稱為仲秋。楊貴妃命名的傳說,某年中秋,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就開始在民間了流傳。《西湖遊覽志餘》中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月餅在明代才成為中秋必備的食物。
  • 【節日】貴商視訊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中秋冷知識你以為中秋節就只是團圓佳節嗎?你知道「正宗」的吃月餅方法是怎麼吃嗎?中秋節只有月餅?有的地方可還要「剝鬼皮」哦……這些中秋冷門小知識你都知道幾個?快趁中秋到來之際一起漲知識! 你知道,中秋節有多少個「小名」嗎?中秋節暱稱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 是時候掛燈籠,撕開月餅和剝柚子,中秋節就在這裡,不僅僅是月餅
    是時候掛燈籠,撕開月餅和剝柚子了-中秋節就在這裡。陰曆八月初十五,正值中秋節或中秋節,家庭齊聚一堂,品嘗秋收,燈籠並欣賞據稱是一年中最豐滿的月亮。該活動-主要在東亞和東南亞舉行-於9月13日舉行。這裡有一些背景知識和一些技巧,說明如何參加這一大規模的滿月派對。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中秋節在唐朝(公元618-907年)成為中國的官方慶祝活動,但是對於中秋節何時開始以及如何開始的問題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
  • 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都會想到后羿嫦娥悽美的愛情故事,月餅成為了家家戶戶團圓必備的佳節美食,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賞月吟詩作對,從而出現了「有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成為了中秋節獨有的韻味,除了吃月餅、吟詩賞月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