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在中國我們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俗,而在中秋節也同樣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月餅,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每當這個時候能夠回家的人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家,爭取在晚上的時候和家人吃一頓團團圓圓的飯,但是中國很多的傳統習俗雖然我們都知道,卻並不知道這些傳統習俗是因何而來的,就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吃粽子的,而端午節之所以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划龍舟的習俗,包括元宵節吃湯圓是一樣的,那麼中秋節吃月餅的這個習俗是如何來的呢?
其實中秋節吃月餅的這個說法是起源於古代的一個女人,並且這個女人也是我們現在都比較熟悉的一個古代的人物,說起來這還是一個古代的故事,月餅是圓圓的形狀,所以代表著團圓吉祥的意思,並且中秋節的時候天上的月亮是非常的圓的,所以一切現象都代表著一家人團圓,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相信在中秋節是有月神的,所以古代的月餅除了大家來吃之外,還有一個另外的意思,那就是需要用來祭拜月神,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除了月餅這一個叫法,還是有其他的叫法的,比如說胡餅,小餅樂團等等。
現在我們遇到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不管是公司還是學校裡,都會舉行一些活動來紀念這些節日,而有些節日國家也是有國家規定的放假節假日的,現在我們亦是如此,那麼對於古代封建的傳統來說,對於這些傳統的節日自然是更加重視了,尤其是皇宮當中這種節日到來的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了,中秋節的月餅,其實在古代已經擁有著悠遠的歷史了,月餅一開始稱為太師餅,太師餅一開始的形狀並不是和我們現在的月餅是均勻的圓的,而是那種中間厚外皮薄的,後來發展之後,月餅又變成了胡餅,這個時候的胡餅已經有了芝麻,胡桃等餡子。
而在而在唐代唐太宗時期,在京城的小販上已經開始有了做月餅賣月餅的生意,由此可見,到這個年代,月餅已經是開始廣泛流傳了,而月餅這個名字就起源於當時唐太宗的妃子,楊貴妃,當時唐太宗和楊貴妃在宮裡過中秋節吃月餅,在吃月餅的時候,唐太宗突然說到,這個東西叫胡餅不是很好聽,於是楊貴妃當時就冥思苦想在仰望看到交月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便說道,那就叫他月餅吧,於是從此中秋節吃月餅,這個名字就開始流傳了出來,不僅如此,當時製作月餅的人,還把一些傳說中的故事刻到月餅的上面,使月餅看起來又精緻又美味,所以月餅也成為了人們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食物。
隨著年代的推進,中國的經濟也是慢慢的發展,知識水平也是慢慢的提高,而月餅的花樣也是越來越多,做法也是越來越豐富,更有很多詩人以月餅為題材,創造出了很多具有意義的古詩,直到今天月餅也是成為我們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食物,更是我們贈送親朋好友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禮品,一到中秋節,現在市面上到處都是賣月餅的禮盒,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偉大的,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更是偉大的,而月餅的名字也是起源於古代楊貴妃的口中,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中秋節的團圓,希望遠在他鄉的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只要有一點點的希望,也要回自己的家裡和自己的父母團圓,因為,家和萬事興。#趣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