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區法院發布關於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2020-12-15 澎湃新聞

雨花臺區法院發布關於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2020-12-08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雨小宣 雨花臺區法院

12月4日上午,雨花臺區法院召開「防詐騙 保民生 促發展」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20年以來本院審理的典型詐騙案件。

案例一

王某等五人針對老年人

實施幹細胞回輸產品詐騙案

(一)基本案情

2018年4月至12月,被告人王某等三人與希瑞幹細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希瑞公司)開展合作,銷售希瑞公司的免疫細胞和幹細胞兩種產品。2018年8月,被告人張某等三人加入,六人共同成立眾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眾義公司),並聘用解某、韋某等員工,形成較為穩定的詐騙組織。該組織成員以免費旅遊、參觀高科技項目等理由,將老年人誘騙至希瑞公司,在眾義公司員工與經銷商、業務員的相互配合下,通過參觀展覽、聽講座、「餐推」、填寫客戶分析表、「痛點」分析等預先設定的套路,對希瑞公司的免疫細胞、幹細胞產品功效進行誇大、虛假宣傳,誘騙老年人購買對治療和預防疾病無實際作用的細胞注射回輸產品,進而騙取被害人錢財共計477萬餘元。

(二)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等五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騙取被害人財物,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據此,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對其餘四名被告人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十一年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對五名被告人均並處相應罰金,責令五名被告人向本案被害人退賠經濟損失126.7萬餘元。

(三)典型意義

該案系以銷售保健品為幌子,有分工、有組織的詐騙老年人錢財的典型案件。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各類新事物層出不窮,但老年人信息獲取渠道單一,對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往往難以識破各類新式騙局。被告人抓住老人這一弱點,並充分利用老年人關注身體健康、希望延年益壽的心理,專門針對老年人實施詐騙犯罪。本院在審理過程中,把依法追繳被害人經濟損失作為重點,追繳回詐騙資金近390萬元,在嚴厲打擊詐騙犯罪的同時,及時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案例二

朱某等九人微信詐騙案

(一)基本案情

2018年4月至11月期間,被告人朱某為實施詐騙先後發展張某、江某等十四人為其直屬客服,直屬客服又發展下線為其下級代理共同實施詐騙。他們利用微信平臺,在朋友圈中發布大量虛假生活照片、視頻,虛構「高富帥」身份,騙取女性客戶信任,然後發布化妝品信息和抽獎活動圖片,以高額獎品誘騙客戶購買化妝品參加抽獎。隨後使用微信作弊軟體控制開獎過程,使被害人無法中到大獎,最後再將劣質、假冒的名牌口紅、香水等獎品郵寄給被害人,以此騙取被害人財物。其中,被告人朱某等九人逐漸形成固定詐騙集團,在微信上騙取不特定被害人財物共計人民幣約307萬餘元。

(二)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朱某等九人利用網際網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其中,被告人朱某、戴某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被告人劉某等七人詐騙數額巨大,九名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據此,以詐騙罪分別判處朱某等六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三年一個月不等,以詐騙罪判處厲某等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至三年三個月不等,對九名被告人均並處相應罰金。

(三)典型意義

不同於一般的詐騙犯罪,本案屬於以真實貨物交易為託盤進行網絡電信詐騙的行為,具有高度的偽裝性。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公認的「社會毒瘤」,其行騙面積廣、隱蔽性強、犯罪手法層出不窮,使普通網民防不勝防。本案嚴懲利用微信以銷售化妝品為名的詐騙活動,挽回了部分財產損失,維護了社會的良好秩序。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網購商品時,應當通過合法正規渠道,並注意對商品進行甄別,保留購買的記錄、信息等證據材料,遇到糾紛或者詐騙行為及時通過法律途徑予以解決。

案例三

侯某等六人至境外

組建電信詐騙集團實施詐騙案

(一)基本案情

2019年7月至8月間,被告人侯某與楊某(另案處理)等人合謀,組織、召集被告人黃某等五人組成電信網絡詐騙集團,出境至越南,利用虛假的網絡投資平臺軟體實施詐騙活動。六被告人利用微信、QQ添加被害人進入聊天群,各被告人分別在聊天群中扮演指導老師、投資股民等角色,通過發布虛假盈利截圖等信息,製造通過聊天群中「老師」的指導可投資獲利的假象,誘騙被害人向虛假投資平臺轉帳投資,進而騙取被害人的錢財,累計騙取他人財物448萬餘元。

(二)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侯某等六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網絡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物,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據此,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侯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對其餘五名被告人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十年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對六名被告人均並處相應罰金。

(三)典型意義

本案系境內人員在境外組建詐騙窩點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典型案件。由於我國境內始終保持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壓態勢,一些詐騙團夥轉移到境外,組建境外窩點招募人員詐騙境內群眾錢財,並將贓款快速轉移,導致被害人財產損失難以挽回,也嚴重損害我國國際形象,應依法予以嚴厲打擊。當前,隨著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國際合作的進一步開展,對境外詐騙窩點的打擊力度將持續加強,對在境外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也將依法酌情從重處罰。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雨花臺區法院發布關於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江蘇法院發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六被告人利用微信、QQ添加被害人進入聊天群,分別在聊天群中扮演指導老師、投資股民等角色,通過發布虛假盈利截圖等信息,製造通過聊天群中「老師」的指導可投資獲利的假象,誘騙被害人向虛假投資平臺轉帳投資,進而騙取被害人的錢財,共騙取他人財物448萬餘元。(二)裁判結果本案由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法院一審,現已生效。
  • 最高法發布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口罩詐騙案件為何高發
    央廣網北京4月2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日)發布第二批8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全部涉及防疫物資,包括非法經營、銷售偽劣產品、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招搖撞騙、詐騙等犯罪。
  • 江蘇高院發布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十大案例,有人冒充知名專家騙了324...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陳子秋 記者 顧元森)不法分子成立犯罪集團冒充醫學專家詐騙、冒充山村支教老師騙錢、虛構解凍民族資產詐騙……12月1日,江蘇高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3年來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情況,並發布了十大典型案例。
  • 10中3丨這次,南通這些案件入圍全省法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十大典型...
    10中3丨這次,南通這些案件入圍全省法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01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渣男」騙財騙色,一女子懷孕產子--藤縣法院公布詐騙典型案例(二)
    「渣男」騙財騙色,一女子懷孕產子--藤縣法院公布詐騙典型案例(二) 2020-12-17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法院發布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6月23日,省高院發布浙江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 湘西法院統一宣判毒品犯罪案件 發布3個典型案例
    湘西中院召開打擊毒品犯罪媒體通氣會。紅網時刻湘西6月23日訊(記者 李豔華 通訊員 周法)在「6.26」國際禁毒日即將來臨之際,為打擊和預防毒品犯罪,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毒品犯罪危害性的認識,在全社會營造拒毒、防毒、禁毒的濃厚氛圍,湘西全州兩級法院今天上午9時進行打擊毒品犯罪集中統一宣判活動。
  • 最高檢發布20個典型案例:嚴懲犯罪,保護孩子!
    12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從嚴懲處涉未成年人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檢察機關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檢察機關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目 錄案例一 重拳懲處 嚴厲打擊傷害無辜兒童犯罪(雲南) 案例二
  • 四川省高院發布2017年十大典型案例 網絡直播者假借慈善詐騙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吳柳鋒22日,四川省高院發布2017年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全國法院判決的首起操縱商品期貨市場案、四川省首起成功審結的汙染大氣環境案件,以及網絡直播者假借慈善詐騙等有影響力的案件均入選。在專業指引方面,2013年以來,省法院發布參考性案例41件,我省法院7件案例被最高法院作為指導案例發布,240餘件案例被最高法院各類專項案例採用,省法院案例工作獲得最高法院表彰獎勵10餘次。在社會指引方面,省法院積極組織發布產權保護、環境資源保護、毒品犯罪、保障扶貧攻堅、解決「執行難」等專題典型案例,以生動鮮活的案例及時傳遞司法正能量,推動相關領域法治建設。
  • 重慶二中法院發布三峽庫區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典型案例
    6月3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轄區兩級法院近3年來審結的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情況,並發布5起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典型案例,旨在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和法治意識,營造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更好地保護三峽庫區野生動物資源。
  • 三水法院發布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4月10日,三水法院發布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刑事案例2件、民商事案例6件、執行案例2件,涉及環境資源保護、商品房買賣、債權人權益保護、阻礙執行被採取強制措施等案件類型。
  • 最高檢涉疫情犯罪系列典型案例 背後的法治思考
    苗生明:的確如此,這四批典型案例發布後,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網友評論說典型案例「接地氣,發聲及時,打擊精準,維護穩定,戰『疫』有功」,感受到「戰勝疫情靠大家,法律法規保大家」;不少地方的公安、法院以及行政執法機關也紛紛轉發推廣和參考;法學界的專家學者給予了較高評價,引發了學界對相關法律適用問題的討論,有的律師朋友還從典型案例總結分析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刑事政策和合規建議。
  • 北京法院公開發布5個涉黑涉惡典型案例,「套路貸」「勞務黑中介...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微信消息,9月10日,北京高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3次新聞發布會,通報近階段北京法院掃黑除惡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部署。為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的指導作用和宣傳效應,北京高院徵集、遴選、確定了5個涉黑涉惡典型案例,現向社會公開發布。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中:涉疫犯罪典型案例的法治意義
    日前,在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第一批10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對於各級人民法院及時審理涉疫案件,依法嚴厲打擊涉疫犯罪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發布典型案例,及時指導審理涉疫犯罪案件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各地出現了一系列暴力傷醫、抗拒防控、制假售假、哄抬物價、藉機詐騙等違法犯罪案件,嚴重破壞了正常防疫秩序和社會秩序。在這種特殊時期內,有些涉疫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深受社會公眾的普遍關注。
  • 海澱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典型案例(下)
    12月2日海澱法院召開民間借貸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民間借貸十大典型案例今天就繼續為您帶來五個典型案例法官以案釋法為您解疑答惑海澱法院發布民間借貸糾紛典型案例6借款人涉嫌犯罪的,保證合同還有效嗎?辛某與張某系同村住戶。2013年,辛某在一家以「理財」為名的小額借貸公司擔任業務員。
  • 河南省法院發布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為企業家...
    □河南法制報首席記者吳倩記者王東通訊員趙棟梁/文圖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推進產權司法保護,8月23日下午,省法院召開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產權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如圖),通報了全省法院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發布了十大典型案例,為企業家創新創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 四川省法院發布十大典型案例:涼山「偽慈善」案入選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劉春華)1月22日,省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7年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大典型案例從全省法院去年100萬件結案案件中選出,有4件與網絡相關,包括去年曾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涼山「偽慈善」案。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重慶法院網絡空間司法保障典型案例(第一批)
    為充分發揮司法典型案例在網絡空間綜合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將《重慶法院網絡空間司法保障典型案例(第一批)》予以發布。典型意義本案系全國首例通過篡改網絡運動打卡平臺數據進行網絡詐騙的典型案例。網絡運動打卡平臺是近年興起的網際網路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事物,可以激勵普通民眾早起運動、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推動全民健身做實、做深、做細。
  • 輿情觀察丨揚州邗江區法院發布典型案例引發的爭議
    不久前,江蘇揚州市邗江區法院發布了5起勞動爭議典型案例,其中1例因其爭議性引發輿論關注。此案即為網絡熱議的兩名員工拒絕加班造成企業交貨違約而被判賠償企業1.8萬元。記者核實發現,該院發布的這則案例之前還有一案,且邗江區法院面對關聯案件在關鍵認定上存在前後不一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