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會讀繪本,孩子不喜歡閱讀?一個關鍵點,讓閱讀簡單有趣

2020-12-06 雪兜魚

今天一個朋友問我:「孩子現在三歲多了,還是不喜歡看書,繪本買了一大堆,孩子翻兩下就扔一邊了,不知道該怎麼引導了。」

我這個朋友遇到的困難,應該在大部分的媽媽身上都遇到過:希望孩子愛讀書,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看到孩子可能感興趣的繪本,就趕緊下單買回家,希望能藉此引起孩子讀書的興趣,但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書是買了不少,但孩子對書的興趣卻沒有增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家長總是希望通過不同的書的內容,來試探孩子可能的興趣點,總想讓孩子自己形成對讀書的渴望,而忽略了自己的陪讀與引導作用。

俗話說「沒有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

不是孩子不喜歡閱讀,而是覺得閱讀沒意思,如果家長平時也沒有閱讀的習慣,想讓孩子自己去主動閱讀,就更難了。

所以,對於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做的是否到位。

想讓孩子愛上閱讀,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就是首先要讓孩子覺得閱讀有意思,願意去接觸和嘗試,引起了興趣,才能形成愛好。

所以,無論是小寶寶只翻不看,還是大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家長都不要制止或責備,孩子已經邁出了一小步,家長此時需要做的就是鼓勵,無論什麼使用什麼方法,能讓孩子對書感興趣即可。

這裡,主要針對吸引小寶寶們的繪本閱讀興趣,做一個拋磚引玉的分享。

那麼怎樣」讀「繪本,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呢?家長們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角色扮演主要是通過使用玩偶道具的演繹,或者孩子參與扮演的方式,把繪本作為腳本,「演」出來。

比如說《媽媽抱抱》這個繪本,講的是小葵由於媽媽總是抱著弟弟,她也想要抱抱,就離家出走了,路上碰到了很多的小動物,都想讓她抱抱,小葵抱著這些小動物們,越走越累,摔倒了哇哇大哭,最後,動物們的媽媽和小葵的媽媽,都把他們開心地接回了家。

在讀這個繪本的時候,我是充分利用了家裡動物玩偶,書中每遇到一個小動物,我就會抱起一個小動物,跟著書中的節奏,演出主要故事情節。兜寶小時候,是我在演,兜寶長大了,就換成了她來演小葵抱著這些小動物。

除了表演繪本情節之外,還可以降低難度,只需要在每個角色說話的時候,用玩偶來展示講述即可,就像演木偶劇或者手偶劇似的。

當然,對於這些玩偶道具,也沒必要完全與繪本中出現的一致,可以用某些物品來代替,像《十隻小猴加油》,我就是用樂高積木來當做小猴的,這種替代其實也正好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符合他們喜歡玩假裝遊戲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更直觀的讓孩子感受數字的變化。

總之,無論是表演情節,還是玩偶道具講述,最終的目的都是吸引孩子的興趣,都只是繪本閱讀的一個輔助手段。

2、音樂融合繪本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語句簡單、重複性高、韻律強。對於這類的繪本,我們就可以通過輔助樂器、改編歌曲等的方式,讓孩子感受韻律,引起興趣。

例如《棕熊棕熊你在看什麼》,家長在讀的時候,就可以配合搖鈴、沙錘等小樂器,讀出韻律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還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播放一些背景音樂,增加閱讀的感受性。

3、拓展遊戲遊戲,是每個孩子最喜歡的,也是孩子學習和發展的主要活動來源。

所以家長們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吸引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不僅提高孩子的參與度,還能鍛鍊孩子的思考和動手能力。

例如,之前提到的角色扮演,讓孩子參與進來,提高孩子的想像力、決策能力等。

通過做手工、畫畫等的方式,讓孩子對繪本有更深刻的認識。

例如:《點點點》和《變變變》,這兩個繪本是講顏色的,兜寶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在她接觸顏料後,我就帶著邊看書,邊演示書中的顏色變化,結果孩子更喜歡看這兩本書了。

再例如《好餓的毛毛蟲》,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個毛毛蟲以及各種食物,一起玩起來。

4、學習他人經驗有的家長會覺得以上都太麻煩了,很多東西自己也想不到,怎麼辦?很簡單直接的一個辦法,網上直接搜索」(繪本名)教案「即可。

如今繪本教學作為幼兒園的一個課程,老師也會盡心去準備。所以他們的繪本教案,我們可以去參考,看看老師是如何設計活動的。

每個家長和孩子,對繪本閱讀的目標和要求都不一樣,所以這些教案,只是一個參考和啟發的作用,還需要家長」因地制宜「來進行調整。

網上也有很多的繪本教具,家長也可以搜索看看,可以從中得到些啟發。

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中提到:

「繪本更重要的作用是,通過讓孩子感受歡樂和喜悅,打動其心靈,從而留在他們的心底。唯有打動心靈的歡樂才能成為生存的力量,促進孩子的成長。」

所以,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讀繪本不要有任何的壓力,沒有必要總想著讓孩子從中學到什麼「有用」的信息,只要他們覺得閱讀是快樂的,就夠了。

相關焦點

  • 「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明顯,尤其是在這三點
    其實,孩子上小學後所表現出的差距,都是從幼兒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只不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時期對孩子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所以家長沒有注意到而已。就像讀繪本,很多家長都覺得繪本中的內容簡單,連字都沒幾個,讀不讀都沒什麼差別。但其實,這就是一種誤區。
  • 每天都給孩子讀繪本,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想得太簡單
    每天給孩子讀繪本,不一定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養成,堅持只是一方面,保持孩子的興趣才是關鍵。我們可以從 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閱讀之樂和尊重孩子三大閱讀權利這幾個方面來激發和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
  • 機械地閱讀再多也不會給孩子帶來快樂 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有些老師也會提倡,家長和孩子多在一起閱讀繪本,既改善親子關係,又能給孩子做好語文啟蒙教育。甚至親子共讀繪本還有輔導班,由專門的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怎樣閱讀繪本。家長興致盎然,還會打卡,一個月下來倒是能讀了不少繪本。有的孩子對看書比較有興趣,有的孩子沒有,親子共讀的行為可能也就堅持打卡一個月,家長的耐心有限,過了這一陣,可能就投入到了其他的學習活動中去了。
  • 乾貨掃盲|讀繪本≠分級閱讀,孩子應該讀哪一個?
    如今各位寶媽寶爸們都知道讓孩子從小讀繪本,以求在繪本的薰陶中提高英語水平。可是「讀繪本」就能學英語嗎?繪本和分級讀物有什麼區別?英語啟蒙應該怎麼選?今天小毛君就會大家梳理下,繪本和分級讀物有什麼不一樣。什麼是繪本?
  • 讀繪本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家長如何讓孩子愛上讀繪本?
    對於很多爸媽而言,他們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歡讀書。最近,有一位90後的媽媽就講了自己如何「套路」孩子讀書的。有一次,女兒生病媽媽急忙帶她去醫院。由於人比較多,她們只好呆在等待區。如果是新書,她都會從頭看到尾,不放過一個細節;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故事,她則會與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可有的孩子媽媽卻稱,自己也曾試著讓孩子去讀繪本,但他們總是沒看兩頁就做其他的事了,一點看書的興趣都沒有。其實,看書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這位90後媽媽在女兒會坐時,就讓她把讀書當成吃飯、睡覺同樣重要,而且睡覺時必須給孩子閱讀。
  • 孩子還不識字怎麼閱讀?家長需要知道的不識字幼兒的啟蒙閱讀法
    前幾天和我一個在教育機構工作的朋友聊到,現在應試考試加大了對孩子閱讀能力的要求,很多家長來到機構想要諮詢的都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問題,而且包含了很多幼小的繪本閱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閱讀是孩子在識字基礎上去進行的,而且太小的時候就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沒什麼用,其實不然。
  • 帶1歲孩子讀繪本太難?巧用4個閱讀技巧,快速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慢慢幾次之後,孩子就知道繪本是很有趣的,就不會那麼排斥了。2、看到一半跑走了有些孩子,一開始會專心地跟著父母看,可是過不了幾分鐘就分神或者跑走了。父母經常會覺得這孩子專注力怎麼這麼差呀?基於此,我們對帶1歲多的孩子讀繪本的效果就應該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和期待,不要過分地追求看了多少本書,只需關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是否愉悅、全情投入即可。2、最好在固定的地方閱讀這算是一種閱讀的儀式感吧。
  • 繪本閱讀 家長講 孩子看
    在「親子閱讀」成為不少家庭「必修課」的同時,有家長對於該怎麼給孩子讀繪本產生了疑問。記者了解到,不少家長對於怎麼給孩子讀繪本都莫衷一是。有的家長認為,「指讀」可以讓孩子快點識字,這樣孩子就能快點自己看書了。有的家長認為,繪本應該由家長念給孩子聽,讓孩子通過聽覺接受信息後,在腦海中自己描繪故事畫面,來鍛鍊孩子的想像力。
  • 孩子總要求「重複讀繪本」?別覺得不耐煩,有助於孩子自我成長
    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總是要求"重複讀繪本"的背後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無釐頭的要求,一個故事明明聽了好幾遍了,許多段落孩子都可以搶答出來了,可是孩子還是會要求媽媽繼續念給他聽他喜歡看的那一集動畫片,孩子也會反反覆覆的看上好幾遍,其實孩子這樣做並不是變得固執了,也不是孩子不願意接受新鮮的事物,
  • 3步親子閱讀法,教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愛上閱讀
    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讀繪本的習慣,但也有些父母深感疑惑,繪本就這麼薄薄的一本,圖畫少字數少,一會兒就讀完了,孩子好像什麼也沒學到。而且繪本也不便宜,不知道繪本的價值在哪?其實要讀出繪本的「價值」,我們首先要知道繪本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其次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然後運用方法把繪本的價值讀出來。繪本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特具魅力的語言世界。它可以給孩子帶來歡樂,帶來力量,帶來智慧。它是大人與孩子溝通的橋梁,讓父母與孩子的心靈走得更近。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掌握這6個方法
    孩子的爸爸平時下班很晚,只有寶媽一個人下班的時候能陪孩子一會。本想在睡前給孩子讀繪本,但是,孩子跟奶奶跟習慣了,晚上睡覺也不願意跟著她。家裡的老人如果年齡比較大,很難對孩子進行閱讀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老人識字少,看不清字等原因。什麼時間開始訓練孩子的閱讀呢?
  • 孩子不喜歡閱讀怎麼辦?有可能是你選錯了書
    不久前,樓下一家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機構掛牌營業,沛澤喜歡閱讀,我也很好奇,這家閱讀機構到底是做什麼的,便帶著他一探究竟。簡單地說,就是給孩子提供閱讀的地方,並由專門的老師陪讀,給孩子解讀經典名著。看到不少家長來諮詢,其中有一位是沛澤的同學的媽媽,她對我說:「我家孩子不喜歡閱讀,都說以後語文是重點學科,我想讓孩子來這培養一下閱讀習慣。」
  • 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世界更精彩,家長用這7種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從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給她讀繪本,到3歲左右已經培養起了很好的閱讀習慣,孩子每天不聽我給她讀繪本就不睡覺,整個幼兒園期間,她每年的繪本閱讀量達到了1000本左右,平均下來每天3本。大量的閱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孩子上小學基本沒有閱讀障礙,看圖寫話可以說是駕輕就熟,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強,個性開朗又大方,很容易跟別的孩子打成一片。
  • 用錯方法會讓孩子遠離圖書,要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孩子為啥不喜歡閱讀?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多讀書,多閱讀,而孩子為啥就不喜歡閱讀呢?不愛體力勞動的我肯定選擇讀書。看著父母幹農活的艱辛,更加堅定了要好好學習的念頭。如今是電視開一整天,在看電視和閱讀之間選擇,十之八九寧願看電視。如果孩子閱讀,父母在那看電視,覺得辛苦的是孩子自己,和看電視比較,讀書肯定是一件辛苦的事。這樣的閱讀是不情不願,效果大打折扣。
  • 親子閱讀專家分享怎麼給孩子讀繪本,孩子更智慧!家長可收藏
    有孩子的家裡都會購置很多的繪本,可是,媽媽們一邊購買一邊心疼,為啥我的孩子就不愛讀呢?為啥孩子到現在還不能自己流利的複述呢?為啥孩子聽故事的時候都不提問題不好奇呢?今天子玲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作為專業的親子閱讀指導師我一般是如何跟孩子來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
  • 孩子真的喜歡讀繪本、聽故事嗎?其實他想要的是你
    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1很多媽媽問,「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呢?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懂,但他們就是喜歡那裡面的人物,線條,顏色,以及當下聽到的那個故事。 他們可不去想這個有沒有用?自己懂了還是沒懂。 而且我發現,孩子讀繪本聽故事。不僅僅是因為喜歡,而是喜歡這種父母陪伴的感覺。
  • 一年級的孩子認字少、不會讀題、學習成績差!家長如何教孩子認字
    文丨小書蟲媽媽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不會讀題、閱讀理解能力差,影響學習成績,產生厭學情緒?這是正在上一年級的侄女遇到的問題,這可把哥哥愁死了。哥哥後悔地說,如果讓孩子早點多認識漢字就好了,上小學後,大人小孩都輕鬆!這可能是很多一年級孩子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