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龍泉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2020-10-18 曦和堂主人

元代龍泉窯瓷器的胎質比宋代的要粗厚,但仍很堅緻,白中閃灰,施釉厚,釉面不如南宋時潤澤,但很光亮,有很強的玻璃質感,呈黃綠色或蔥綠色。主要裝飾方法是劃、印、貼、堆塑、鏤空、點彩等。貼花分有釉、無釉兩種,多在碗、盤、洗的內心貼雙魚、小兔、荔枝、飛龍等,無釉的是元代新創品種,在碧綠的底心上凸起紅褐色紋飾,非常醒目。龍泉點彩和青白瓷相同,在釉面上隨意點染含鐵量高的塗料,經高溫燒成帶褐色斑點器物。

元代龍泉窯早期紋飾比較簡單,以後漸繁複。常見紋飾有折枝花、荔枝、蓮花、牡丹、蓮蓬、桃、龜、魚、兔、鳥雀、八卦、雲鶴、雲龍、雲鳳、月影梅、秋葵、靈芝、牽牛花、松竹梅等。這時期新添紋飾有四如意、八吉祥、八仙、銀錠、雜寶、山水等,還大量出現文字,如「張」、「天」、「福」、「壽」、「大吉」、「金玉滿堂」等漢字及「八思巴」文,因釉厚,紋飾不很清晰。

元代龍泉窯瓷器器型有盤、碗、罐、爐、執壺、洗、瓶、尊、高足杯、高足碗及人物塑像等。碗和盤多菱口或葵口,圈足施釉,足底靠圈足一圈無釉,中心有釉,俗稱「臍狀釉」。罐有荷葉形蓋罐、高裝蓋罐、雙系小罐等;瓶有梅瓶、環耳瓶、連座瓶、琮式瓶等;尊有鳳尾尊、獅座尊;塑像有觀音、達摩、佛龕等,人物的面部一般無釉,呈紅褐色澀胎。元代龍泉瓷器最大的特點是器型很大,胎體厚重。

元初 龍泉窯百條紋荷葉蓋罐 (一對) 成交價格:3,622,500 RMB

外銷青瓷—龍泉窯

元代在中國歷史上屬於非常強盛的一個王朝,但這個首次由少數民族貴族統治的一大帝國,其社會的文化背景相當複雜。執政的蒙古族文化根基較淺,它對陶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色彩和造型上。從色彩的審美習慣來說,蒙古人尚藍、尚白,隨著色彩愛好的轉移,青瓷已遠不如宋代興盛。但由於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瓷器大量出口,元代龍泉窯在南方仍是產瓷的重要地區,生產規模比宋代擴大數倍。

南宋龍泉窯青瓷追求瓷釉的色質美,至元代則大量運用刻花、劃花、印花、堆貼和鏤雕等技法。這時的貼花有滿釉和露胎之別,而露胎貼花則為元龍泉窯所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元代龍泉窯青瓷也燒制以鐵為呈色劑的褐色加彩器。這種裝飾為兩晉時制瓷匠師所首創,兩晉時青瓷的釉層和釉色都不夠理想,故不能充分發揮這種裝飾效果。元龍泉窯青瓷的釉層比較肥厚,厚釉在高溫下熔融時帶動了以鐵為呈色劑的彩斑流動,使之不覺呆板,於是產生了華麗的效果,促使這種裝飾構思得以表現。

元 龍泉窯牡丹紋梅瓶 成交價格:5,750,000 RMB

在元代的制瓷手工藝業中,龍泉窯是燒制外銷瓷的重要瓷窯。曾到過南洋數十國的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談到外國交易貨用瓷器諸條時,多次提起「廣州瓷器」或「廣州青瓷」。這些物證和文獻表明,龍泉窯青瓷也深受海外各階層人們所歡迎。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大量外銷,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在2016年11月30日香港佳士得2016秋季拍賣會上一對元龍泉窯「飛青瓷」褐斑蒜頭瓶,拍到了1206萬港元成交。就在2019年8月4日廈門保利春季拍賣會兩件元代龍泉窯拍品,元龍泉窯牡丹紋梅瓶和元初龍泉窯百條紋荷葉蓋罐(一對),分別以575萬人民幣和362萬人民幣成交,數據可見,一些精品元代龍泉窯可以拍得上百萬甚至少數破千萬的藏品,這類藏品多數流傳有序,製作精美。但元代龍泉窯市場至今大部分的在幾十萬到百萬之間居多,而且存世比較稀少,仿品居多。藏家購買時需謹慎。學會多看,少買。

元 龍泉窯「飛青瓷」褐斑蒜頭瓶 (一對) 成交價格:10,540,440 RMB

相關焦點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南宋中期以後,完全形成自己的特點,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稱於世,這兩種釉是龍泉青瓷中最名貴的品種。從工藝學角度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種「石灰鹼釉」。修內司窯瓷器是按北宋汝窯燒制,受上林湖窯影響。修內司窯後建郊壇下官窯,與龍泉窯沒有直接關係。而南宋龍泉窯沒有燒過官窯瓷器,僅是為皇宮燒過精美的貢瓷。
  • 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青花瓷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元青花器型碩大,工藝精湛,故宮和土耳其、伊朗均館藏元青花瓷器。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哥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燒好後開窯一看,瓷器釉全裂開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紋,有的像魚仔紋,還有的像蟹爪紋。心地善良的哥哥見此情景驚呆了,怎麼辦呢?只好拿到市場上去處理,沒想到一到市場,人們對這帶有裂紋的青釉瓷產生極大興趣,一搶而空,於是哥窯便由此而聞名天下。而弟弟仍燒造青釉瓷器,質量總是略遜於哥哥一籌,人們稱其為弟窯(龍泉窯)。
  • 曦和收藏語箋-元代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元朝統治時期,北方定窯,耀州窯已經走向衰落,鈞窯和磁州窯則繼續發展。元代鈞窯系的燒造中心仍是河南禹縣。這時期鈞瓷的影響比宋朝還大,燒鈞瓷的窯口在河南廣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個鈞窯體系。與宋代鈞窯瓷器相比,元代鈞窯瓷器流傳後世的數量較多,但其價值與宋均卻相差很大,主要是因為元鈞瓷胎質粗松,釉色僵硬,存世量多。
  • 曦和收藏語箋-元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成功地燒制出青花瓷器。中國國內現存各地傳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有200多件。這些瓷器多為平折沿,或花瓣形口,或圓形口,均具有成型規整不變的特點。 青花碗的製作也是多樣的,有大小之分。如土耳其所藏的青花雜寶紋大碗,碗口徑為40.5釐米。碗為花口,腹下收,圈足較小,碗形如此碩大且口沿為花口,變化自如,可見元代青花瓷器的燒造技術之高。元代小碗的燒造亦極為秀美,或為撇口,或為折腰,或為高足。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官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官窯和汝窯一樣,以釉色為美,沒有紋飾,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紋或邊稜。器型種類較少,除了盤、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銅器的造型,如長頸瓶、貫耳瓶、貫耳尊、獸耳爐等。宋室南遷後,在臨安(今杭州)建都。從已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窯瓷器的胎體呈深灰、灰褐、灰黃等色。胎有薄厚兩種,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片從斷面可看出施釉痕跡,一層一層很清晰。釉面溫潤似玉,也有比較光亮的。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開比較細碎的紋片。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南京博物院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一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製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標本。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
  • 曦和收藏語箋-清康熙五彩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它的最大特徵是: 1、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 2、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 3、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 4、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康熙五彩交易記錄及未來市場: 在中國陶瓷史上,成熟幹明代的五彩瓷器在清代康熙朝達到了歷史頂峰,進而為雍正、乾隆的官窯製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孕育出粉彩、琺瑯彩等新品種。可以說,康熙五彩堪稱我國陶瓷藝術中的瑰寶。但在國內拍賣市場上,康熙五彩卻長期「打醬油」,價值遭遇低估。
  • 曦和收藏語箋-明永樂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 曦和收藏語箋-越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到龍泉窯勃興時,越窯系就被龍泉窯取代了。 越窯系瓷器主要器型有盤口壺、雞頭壺、執壺(注子)、唾壺、虎子、穀倉、碗、格子盤、蛙盂、燻爐、硯、燭臺、耳杯、託盤、盞託等。薄胎,胎色淺灰或灰色,胎質細膩,表面光滑。通體施釉,釉薄而勻,釉面瑩潤,釉色多偏黃或偏青綠色。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鈞窯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數字銘文,並非所有鈞窯瓷器都有此銘文,這主要見於尊、盤、盆、奩和洗之上,其銘文在燒制以前刻上,一號最大,十號最小。此外,鈞窯瓷器還刻有宮殿使用銘文及乾隆御製詩的,多為清代宮廷工匠所刻。其銘文有「養心殿」、「長春書屋」、「重華宮」、「靜憩軒用」、「瀛臺」、「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齋用」、「虛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宮」、「凝暉堂用」等。字體工整,刻工精美。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單純的釉上彩有釉上紅彩和五彩,釉下和釉上彩相結合的品種有青花紅彩、青花黃彩和鬥彩。單色釉方面有甜白、紅釉、藍釉、灑釉、仿龍泉釉、醬色釉、低溫綠釉、孔雀綠釉、仿哥釉和仿汝釉,雜釉彩方面有刻醬彩和各種金彩器等。
  • 曦和收藏語箋-磁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 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
  • 曦和收藏語箋-元釉裡紅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釉裡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新燒成的一個品種,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銅的顏料進行繪畫,然後罩透明釉一次燒成,但高溫銅紅釉對窯室氣氛要求比較嚴格,鮮紅色最為難得。元代釉裡紅瓷器的胎釉特徵與同期青花器物的胎釉特徵一致,但器型較少。由於釉下紅彩燒成難度很大,圖案常有暈散現象,因此釉裡紅器物的紋飾也比較簡單。釉裡紅瓷器有三種不同的裝飾方法:一是釉裡紅線繪;二是釉裡紅拔白;三是釉裡紅塗繪。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定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宋代白釉顏色偏黃,唐代定窯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線轉折變化的積釉處,常呈現較明顯的青白色。這是區別唐宋定窯白瓷的重要依據。 宋代定窯白釉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所謂的「淚痕」。
  • 曦和收藏語箋-明洪武釉裡紅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在瓷器的燒制上,幾乎全盤承襲了元代的「匠籍制度」,在瓷局內設有行政機構和監獄等,並於開國之初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器廠,世稱洪武官窯。洪武帝需要以瓷器換馬匹用於戰爭,還要用瓷器擴大貿易和安撫鄰邦。
  • 曦和收藏語箋-宋代耀州窯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宋耀州窯瓷器的款識非常有特色。有一件青瓷小碗內印有「三把蓮」的款識,有的小碗內印束蓮三把,稱為三把蓮,同時在碗心印有「三把蓮」字樣,即圖案與文字的相互結合,有明顯的裝飾風格。宋耀州窯印花飛鳳紋碗,在紋飾間印有「政和」兩字。同時,宋耀州窯也有吉語款,見到的有耀州窯印花碗。耀州窯青瓷款字的一大特點是文字藏於圖案之中。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甜白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通過目前已知的文物考古資料,永樂甜白釉的主要特徵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把握:一是胎體的仰光透視,呈現出極為淺淡的粉紅色,但又與龍泉窯中粉青有極大區別。二是釉面積釉處(近底和底部較明顯)呈現蝦青色。 宣德早期釉面和永樂相同,極易混淆,但是宣德中晚期甜白瓷開始出現了特有的橘皮紋,所以遇到無款識的明代甜白瓷,均以橘皮紋判定永樂還是宣德。
  • 曦和收藏語箋-明正德青花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用呈色濃豔的青花料繪畫紋飾的瓷器,其紋飾往往仿宣德瓷的畫意。正德時期的嬰戲紋很多,同時,以阿拉伯文字裝飾器物是正德瓷器的又一大特點。 造型中最具時代特徵的是「正德碗」,其特徵是口微外撇,從口沿至足漸收斂,碗壁弧度大而深,圈足,又名「宮碗」、「宮式碗」。立器比較厚重,接胎痕跡明顯。瓶、觚類瓷脛部外撇後下收,像加厚一塊,而正德之前的瓶、觚類瓷器脛部只外撇不內收。碗、盤圈足稍高,直立或外撇,盤塌底。大件器增多,大罐、大葫蘆瓶漸多且出現了作為坐器的繡墩。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空白期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但傳世品中至今未見一件署年款的官窯瓷器,所見瓷器均為民窯所產,故學術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稱。學術界所稱原指官窯,並非民窯。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注意到了明代紀年墓葬的資料,在三朝紀年墓裡出土了一批民窯青花瓷器,特別是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鎮珠山以西明御廠西牆外東司嶺一巷道中,發現的大量明代正統官窯瓷器,品種有青花和鬥彩等,呈現出與宣德、成化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