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罵徐凝的《廬山瀑布》是「爛詩」,他的詩就比李白的高明嗎?

2020-12-10 逍遙子的書香視界

廬山自古就是文人騷客筆下的寵兒,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說:「餘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可見司馬遷曾經也被廬山所吸引。著名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更是對廬山情有獨鍾,據《晉書》記載,詩人曾「不為五鬥米折腰」掛印歸田,每每於廬山秀美景色中流連而忘返,一次朝廷徵召他做著作郎,但是詩人堅辭不就,他所熱衷的「唯至田舍及廬山遊觀而已。」「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千古名句,正是詩人在廬山下勞作時,怡然自樂的真實寫照。但遺憾的是,詩人沒有正面寫過一句關於廬山的詩,或許是詩人已經同廬山美景融為一體了吧?

陶淵明之後的唐宋時期,寫廬山的詩非常的多,但要說名氣,以及讀起來朗朗上口,莫過於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重在寫景,詩人一貫的」天馬行空,不落凡塵,氣勢磅礴「的藝術風格,在這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詩首句便不同凡響,廬山香爐峰周圍冉冉升起的雲霧,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化成了縹緲的紫煙,詩人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描寫,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緊接著詩人切入了正題,開始寫眼前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瀑布實在太美太震撼。可惜詩人所處的時代沒有照相技術,否者一定要多拍幾張照片,以示留念。但這對於天縱奇才的詩仙李白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詩人用一個「掛」字,化動為靜,將一條巨大如白練般的瀑布,永遠定格在了廬山的秀美山川之間,給人以無盡的想像空間,這種高妙的藝術手法比照相機的特寫鏡頭,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飛流直下三千尺」,詩人用動態的手法,將噴湧而出、高空直落、一瀉千裡、氣勢如虹的瀑布景觀描繪得極為生動,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此句字字鏗鏘有力,詩人的用字與瀑布的飛動,如同一曲自然天成的協奏曲,久久縈繞在世人耳際,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詩的最後一句,詩人以大膽而奇特的想像作結,「疑是銀河落九天」,恍惚之間,詩人的思緒已經在天上地下遨遊了一大圈,瀑布的美,在詩人筆下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廬山瀑布的美景似乎專為詩仙所設,而詩仙的《望廬山瀑布》又為廬山美景增色不少。後人在仰望廬山的同時,也只能拜倒在詩仙的大筆之下。中唐詩人徐凝,似乎有點」不知高下「,他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結果被蘇軾罵為「爛詩」、「惡詩」不值一讀。為此蘇大學士還專門寫了一首詩來嘲諷他:」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也許蘇軾覺得李白寫廬山瀑布的詩已是極品,後人再寫類似的詩,那就真叫獻醜了,所以寫廬山只能另闢蹊徑。那麼他寫廬山的詩就比李白的詩高明嗎?

我們來看下蘇軾的《題西林壁》。這首詩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體例相同,都是4句7言,但意趣卻是大相逕庭。到底哪一首更好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題西林壁[宋]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寫廬山的詩不同於李白的寫景,它著重在於說理。但此詩高妙的地方在於,將抽象的哲理寓於形象的廬山美景之中。

詩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將廬山的丘壑縱橫、峰巒起伏,做了一個概括性的描寫。遊山時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種看似簡單的賞景體驗,在詩人移步換景手法的描寫下,廬山的千姿百態卻盡收眼底。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了前兩句概括性寫景描寫的鋪墊,這兩句如有源之活水,簡直就是水到渠成,順手拈來,但是卻妙趣橫生。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道理用詩的語言寫出來真是妙不可言。

據史料記載,《題西林壁》這首詩,正是蘇軾在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期間,與友人同遊廬山時所寫。詩人一生宦海沉浮幾經貶謫,但他無不是以豁達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那種超然物外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望廬山瀑布》與《題西林壁》兩首詩,一個以大膽的想像,生動的寫景見長,一個以淡然高妙的寓理於景取勝,二者雖然意趣迥異,但是卻都是寫廬山美景的千古絕唱。

相關焦點

  • 徐凝《廬山瀑布》詩新解
    張祜心有不甘,臚列了自己不少佳作進行辯駁,但是徐凝終因《廬山瀑布》詩的助力而鞏固了解元地位。這則筆記影響很大,後來王定保《唐摭言》、王讜《唐語林》、李昉《太平廣記》、計有功《唐詩紀事》、尤袤《全唐詩話》對此都有輾轉抄錄。到了北宋時期,蘇軾卻對徐凝《廬山瀑布》詩進行了酷評。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遊廬山,「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雲徐凝、李白之詩,不覺失笑。
  • 蘇軾認為徐凝的《廬山瀑布》是「惡詩」,你認為呢?
    就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尚未遭遇仕途打擊的李白意氣風發,正執劍掛酒四處雲遊天下。在出遊金陵途中,他第一次來到廬山,見到了聞名遐邇的廬山瀑布,瞬間被其磅礴的氣勢所感染,遂寫下煌煌名篇《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徐凝兩首廬山瀑布詩 被蘇軾一褒一貶 您喜歡哪一首?
    前言上一篇文章《一場高考移民的鬥詩活動,為什麼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說了徐凝因一首《廬山瀑布》詩勝過了張祜。但是這首詩在蘇軾的眼裡,被拿來和李白是對比,竟然被批評成了一首「惡」詩。不過,在蘇軾的眼裡,這首詩和李白相比,就是一首低劣的作品了。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在徐凝出生時,大詩人李白(701年—762年) 已經去世2、30年了。
  • 史上爭議最大的詩,蘇軾批惡詩,白居易愛不釋手,明人說堪比李白
    首先李白和杜甫到底誰更厲害,詩聖和詩仙的稱號哪個更牛,爭論了那麼多年;其次初唐四傑的排名「王楊盧駱」,到底對不對,王勃排第一有沒有問題,討論了千年也沒個定論;再次辛棄疾和蘇軾的豪放詞,水平到底相差多少,沒上過沙場的蘇東坡寫豪放詞底氣真的不如辛稼軒嗎?凡此種種爭議,一般都是針對詩人水平高下之爭,對於某一首詩本身卻基本上是高下立判的。
  • 不知名詩人寫了首廬山瀑布,媲美李白,蘇軾卻不贊同,並大加譴責
    今天,我們就說說李白的「死忠粉」蘇軾,因為一位詩人也寫了首《廬山瀑布》,為了維護偶像,竟然大加譴責。李白曾經寫了首著名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這首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吧,它的意思是香爐峰上的陽光照在山上,像是升起了紫色的煙霞,從遠處望去可以看到瀑布在懸崖上面,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那麼高,讓人有一種錯覺像是銀河從天上掉落到了人間。
  • 這首《廬山瀑布》,白居易說直追李白,蘇軾評為惡詩,您怎麼看?
    有人認可白居易的看法,說李白的詩和徐凝的詩,都是不朽之作,「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卻不這麼認為,他寫了一首絕句表達自己的看法,題目是《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美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戲做一絕》。
  • 徐凝的《廬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你喜歡哪一首?
    同為唐詩,同為寫廬山瀑布,為何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千古神作,而徐凝的《廬山瀑布》卻被蘇軾稱為惡詩?如果沒有蘇軾拿著兩首詩一較高下,單獨去看的話,哪一首更好? 大都都知道,肯定李白的好。 可是好在哪裡?徐凝的「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在和白居易的詩會中也是豔驚四座,拉了張祜的臉子的,為什麼卻不能和李白的抗衡? 我們具體分析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如不知。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最後,說說廬山最出名的瀑布:望廬山瀑布作者:李白 (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太有名了,連帶著廬山瀑布也就揚名天下了。其實,描寫廬山瀑布的唐詩有很多,前有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唐代:張九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 蘇軾、李白、白居易、陶淵明都寫了廬山詩,你最愛哪首
    廬山,位於江西九江,以雄、奇、險、秀著稱於世。古往今來,不少詩人為它駐足停留、寫下詩篇,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與廬山的自然風光一起,構成了其亙古永恆的美。蘇軾、李白、白居易、陶淵明等詩人都曾留下千古聞名的廬山詩,你覺得哪首最好?
  • 李白的詩怎麼描寫廬山五老峰的?
    廬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山下溫度30度,山上因為雲霧、森林的遮陰,溫度只有20來度,在民國時期,就有日本、義大利、法國等來此建造避暑別墅,所以廬山牯嶺鎮的避暑別墅還是有很多的,但是真正的能感到廬山的面目,則是深入其中,來到山峰與山峰之間,或者正如蘇軾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
    李白的七言絕句非常出色。很多人讀李白的詩讀的大多也都是五言七言這樣的詩句,但他的詞讀的人不算很多。可是他的詞卻能和蘇軾比肩。他的七言律詩可以和王昌齡並列。不過很多人誇讚李白,都會稱他為一個全才,任何一個單獨的誇讚方式仿佛都不夠形容他。說幾句大家比較熟悉的像「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但是長大後仔細讀卻別有一番風味。
  • 廬山首現瀑布雲奇觀,網友:懷疑李白當年的詩
    廬山首現瀑布雲奇觀,網友:懷疑李白當年的詩 見過瀑布雲嗎?而就在近日,廬山也出現了瀑布雲! 瀑布雲確實相當壯觀,不少網友看到,都表示這是不是當年李白看到的「瀑布」呢?
  • 李白登上廬山 寫下一首新課標必背的古詩 詩中說它是最高的瀑布
    廬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內涵深厚。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 、 白居易 、蘇軾、王安石 、 黃庭堅 、 陸遊 、 朱熹等詩文名家,他們登臨廬山,留下了4000餘首詩詞歌賦。其中最熟悉的便是李白的佳作,已經編進新課標的必背唐詩《望廬山瀑布》。
  • 毛主席、蘇軾、李白、白居易、陶淵明都寫了廬山詩,哪首你最愛?
    廬山,位於江西九江,以雄、奇、險、秀著稱於世。古往今來,不少詩人為它駐足停留、寫下詩篇,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與廬山的自然風光一起,構成了其亙古永恆的美。毛主席、蘇軾、李白、白居易、陶淵明等詩人都曾留下千古聞名的廬山詩,你覺得哪首最好?
  • 李白和蘇軾都為廬山寫過詩,一人一首經典,你更喜歡哪一首呢?
    特別是李白極為喜愛江西的廬山,為此寫下過很多關於廬山的詩作,尤其是他的這首《望廬山瀑布》,通篇氣勢磅礴,寫得極為有氣勢;那麼蘇軾後來也去過廬山,同樣也寫過一首《題西林壁》,兩首詩都是寫廬山,但是很顯然意境不一樣。
  • 佳伊媽媽:蘇軾寫的廬山與李白筆下的廬山哪個寫的更好?
    佳伊媽媽說:「首先你們要知道李白和蘇軾他倆相差三百三十歲」。 大詩人李白最著名的一首描寫廬山的詩,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寫瀑布詩很多,為何李白《望廬山瀑布》能入選語文教材?貴在一字
    明堂賦》是為了謀求官位,這些詩都因為表達特殊的感情和願望所以才流傳千古,但是有一首詩就是李白無意間寫的所見所聞,不但流傳千古還年年入選語文教科書,這首詩就是《望廬山瀑布》。他在此開創了中國講學式教育的先河。廬山名勝古蹟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跡。
  • 同樣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的這首詩,千年來無人能夠超越
    無不流露了李白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望廬山瀑布》,便是李白筆下一首關於讚美祖國壯麗山河的經典詩篇。顧名思義,李白這首詩寫的就是廬山瀑布之景。對於《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主要便是以高度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像,將廬山瀑布的雄偉奇麗形象和氣勢,勾畫得出神入化。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歷來膾炙人口。
  • 李白被誤會了千百年?原來廬山瀑布是這麼望得,他的詩太寫實了!
    李白被誤會了千百年?原來廬山瀑布是這麼望得,他的詩太寫實了!近日,一位名為「柚子蜜航拍」的朋友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航拍到的江西廬山瀑布,他介紹說:「受最近降雨影響,江西廬山瀑布再次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壯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