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瀑布,是廬山奇觀之一,著名的有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廬山瀑布,亦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因此,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詩客吟誦過廬山瀑布。
這其中就有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仙」李白,李白是唐朝著名的驢友,經常到全國各地旅遊,尋山問水,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就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尚未遭遇仕途打擊的李白意氣風發,正執劍掛酒四處雲遊天下。在出遊金陵途中,他第一次來到廬山,見到了聞名遐邇的廬山瀑布,瞬間被其磅礴的氣勢所感染,遂寫下煌煌名篇《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流傳極廣,享譽極高,千百年來,不光是歷代文人墨客,連普通百姓都會以萬分崇敬地心情來拜讀這首作品,並且被詩人瑰麗出奇的想像力而折服。雄武浪漫,朦朧壯麗,可謂字字珠璣,不僅完美詮釋了何為「高度誇張」的文學,千年來還為廬山瀑布招攬了無數遊客。如今一提起廬山瀑布,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就是李白的句子。
然而,這首詩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它引發一系列的爭議,甚至會讓作古多年的李白也始料未及。即便李白的想像力再豐富,也不會預料會有這樣的反響。在李白寫完這首詩之後,廬山瀑布成為了唐朝詩人的禁區,沒有人敢在詩仙面前班門弄斧。直到百年之後,有一位叫做徐凝的才子,以《廬山瀑布》為題,重新寫了一首詩:
這首詩裡,「虛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寫出千仞山壁,飛泉直落,氣勢顯得十分震撼壯闊;更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從聲音上寫出了它雄偉壯闊的氣勢。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三四兩句化動為靜,把瀑布比成白練,鑲在青青的山色中間,從色彩和視覺上又寫出了新奇和柔和。
這首詩,在當時,人們的評價很高,一時轟動詩壇。據《古今詩話》記載,白居易做杭州太守時,舉薦江東舉子張祜、徐凝等人赴京會試,張祜自負詩名,爭當「解首」,徐凝不服,要當場賽詩以決勝負,於是徐凝寫了這首《廬山瀑布》。詩成後,包括白居易在內,「一座盡傾」,白居易還當場讚嘆說:「賽不得!賽不得!」可見徐凝這首詩是公認的上乘之作。
但宋代大文豪蘇軾,對徐凝的《廬山瀑布》,便是非常不客氣的嗤之以鼻,更是寫下了諷刺之作《戲徐凝瀑布詩》:
蘇軾認為,廬山瀑布是上天賜予的,古來只有謫仙的詩才能配得上;瀑布每天飛濺的泡沫不知有多少,都不想去洗徐凝的惡詩。
對於徐凝的《廬山瀑布》和李白《望廬山瀑布》這兩首詩,明人楊基《舟抵南康望廬山》 的評價就很中肯:
我非常贊同楊基的評價:從語音平仄來講,李白的詩更加流暢,朗朗上口; 從詩的氣勢來看,李詩「疑是銀河落九天」想像奇異,氣勢磅礴;徐詩的「白練」「破青山」雖有誇張,卻無顯然不如銀河的氣勢足。 從藝術特色或者修辭學來講,兩者各有千秋,分別受到蘇軾和白居易的欣賞。李白的語言整體生動無比,徐凝的「白練飛」「界破青山色」也是難得的佳語,尤其是一「破」字,可謂把語言用活了。從思想角度來講,「一道界破青山色」,很有禪味,那什麼是有禪味呢?是空寂,是靜止。徐凝能夠把聲勢浩大的動態的瀑布,寫出了禪味,所以在悟性上是勝一籌的。
總之,關於徐凝《廬山瀑布》和李白《望廬山瀑布》詩的爭議,鑑賞者各執一詞,喜歡的能夠找出理由,不喜歡的也能找到依據。不過作為讀者來說,每個人的生活閱歷欣賞習慣不同,未必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一道菜好不好吃,當然是靠自己的味蕾,榴槤即使再名貴,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