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認為徐凝的《廬山瀑布》是「惡詩」,你認為呢?

2020-09-03 醉東楓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瀑布,是廬山奇觀之一,著名的有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廬山瀑布,亦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因此,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詩客吟誦過廬山瀑布。

這其中就有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仙」李白,李白是唐朝著名的驢友,經常到全國各地旅遊,尋山問水,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就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尚未遭遇仕途打擊的李白意氣風發,正執劍掛酒四處雲遊天下。在出遊金陵途中,他第一次來到廬山,見到了聞名遐邇的廬山瀑布,瞬間被其磅礴的氣勢所感染,遂寫下煌煌名篇《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流傳極廣,享譽極高,千百年來,不光是歷代文人墨客,連普通百姓都會以萬分崇敬地心情來拜讀這首作品,並且被詩人瑰麗出奇的想像力而折服。雄武浪漫,朦朧壯麗,可謂字字珠璣,不僅完美詮釋了何為「高度誇張」的文學,千年來還為廬山瀑布招攬了無數遊客。如今一提起廬山瀑布,腦海裡首先浮現的就是李白的句子。

然而,這首詩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它引發一系列的爭議,甚至會讓作古多年的李白也始料未及。即便李白的想像力再豐富,也不會預料會有這樣的反響。在李白寫完這首詩之後,廬山瀑布成為了唐朝詩人的禁區,沒有人敢在詩仙面前班門弄斧。直到百年之後,有一位叫做徐凝的才子,以《廬山瀑布》為題,重新寫了一首詩: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這首詩裡,「虛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寫出千仞山壁,飛泉直落,氣勢顯得十分震撼壯闊;更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從聲音上寫出了它雄偉壯闊的氣勢。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三四兩句化動為靜,把瀑布比成白練,鑲在青青的山色中間,從色彩和視覺上又寫出了新奇和柔和。

這首詩,在當時,人們的評價很高,一時轟動詩壇。據《古今詩話》記載,白居易做杭州太守時,舉薦江東舉子張祜、徐凝等人赴京會試,張祜自負詩名,爭當「解首」,徐凝不服,要當場賽詩以決勝負,於是徐凝寫了這首《廬山瀑布》。詩成後,包括白居易在內,「一座盡傾」,白居易還當場讚嘆說:「賽不得!賽不得!」可見徐凝這首詩是公認的上乘之作。

但宋代大文豪蘇軾,對徐凝的《廬山瀑布》,便是非常不客氣的嗤之以鼻,更是寫下了諷刺之作《戲徐凝瀑布詩》: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蘇軾認為,廬山瀑布是上天賜予的,古來只有謫仙的詩才能配得上;瀑布每天飛濺的泡沫不知有多少,都不想去洗徐凝的惡詩。

對於徐凝的《廬山瀑布》和李白《望廬山瀑布》這兩首詩,明人楊基《舟抵南康望廬山》 的評價就很中肯:

「船頭春山重回首,世上虛名一杯酒。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

我非常贊同楊基的評價:從語音平仄來講,李白的詩更加流暢,朗朗上口; 從詩的氣勢來看,李詩「疑是銀河落九天」想像奇異,氣勢磅礴;徐詩的「白練」「破青山」雖有誇張,卻無顯然不如銀河的氣勢足。 從藝術特色或者修辭學來講,兩者各有千秋,分別受到蘇軾和白居易的欣賞。李白的語言整體生動無比,徐凝的「白練飛」「界破青山色」也是難得的佳語,尤其是一「破」字,可謂把語言用活了。從思想角度來講,「一道界破青山色」,很有禪味,那什麼是有禪味呢?是空寂,是靜止。徐凝能夠把聲勢浩大的動態的瀑布,寫出了禪味,所以在悟性上是勝一籌的。

總之,關於徐凝《廬山瀑布》和李白《望廬山瀑布》詩的爭議,鑑賞者各執一詞,喜歡的能夠找出理由,不喜歡的也能找到依據。不過作為讀者來說,每個人的生活閱歷欣賞習慣不同,未必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一道菜好不好吃,當然是靠自己的味蕾,榴槤即使再名貴,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

相關焦點

  • 徐凝《廬山瀑布》詩新解
    到了北宋時期,蘇軾卻對徐凝《廬山瀑布》詩進行了酷評。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遊廬山,「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雲徐凝、李白之詩,不覺失笑。旋入開先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為徐凝洗惡詩。』」蘇軾把李白詩推崇得無以復加,對徐凝詩則是全盤否定。
  • 李白徐凝兩首廬山瀑布詩 被蘇軾一褒一貶 您喜歡哪一首?
    前言上一篇文章《一場高考移民的鬥詩活動,為什麼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說了徐凝因一首《廬山瀑布》詩勝過了張祜。但是這首詩在蘇軾的眼裡,被拿來和李白是對比,竟然被批評成了一首「惡」詩。在杭州宴席上的詩人們自然都知道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既然大家對於徐凝的《廬山瀑布》如此嘆服,可見當時的人並不認為徐凝的詩是」惡詩「。蘇軾又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把這兩首詩放在一起評價呢?
  • 徐凝寫詩能力如何?《廬山瀑布》被蘇軾罵為惡詩,寫牡丹被稱頌
    實際上,徐凝在唐憲宗時期小有名氣,「憲宗元和中即有詩名,方幹曾從之學詩(方幹唐朝一詩人,傳世作品不少)」,深得大詩人兼太守白居易的賞識,經常和白居易往來,一起喝酒聊天,暢談長安往事。 方幹在律詩方面造詣頗高,能做方幹的老師,徐凝作詩的能力自然是不錯的,那麼他作詩能力到底如何呢?
  • 徐凝的《廬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你喜歡哪一首?
    同為唐詩,同為寫廬山瀑布,為何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千古神作,而徐凝的《廬山瀑布》卻被蘇軾稱為惡詩?如果沒有蘇軾拿著兩首詩一較高下,單獨去看的話,哪一首更好? 大都都知道,肯定李白的好。 可是好在哪裡?徐凝的「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在和白居易的詩會中也是豔驚四座,拉了張祜的臉子的,為什麼卻不能和李白的抗衡? 我們具體分析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如不知。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李白意味著什麼?李白這個名字就意味著盛唐的半邊天。曾經有人說過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更有人說李白是酒中仙,是謫仙人。______《望廬山瀑布》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相信大家小學的時候都已經學過了,這首詩就是非常經典的七言,這首詩的大氣磅礴,仙風道骨,簡直是詩句中罕見的。無論是其中的三千尺,還是落九天,都體現出了李白的磅礴大氣還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有一個小詩人想要超越李白,他甚至對李白有些同行相妒的情節。一位詩人叫徐凝,當時李白已經逝去很多年了。
  • 李白和徐凝的《望廬山瀑布》,看蘇東坡如何評價
    蘇東坡一次遊覽廬山,當讀到徐凝的這首《望廬山瀑布》時,卻很反感,於是寫了一首詩來嘲諷徐凝,說他不知高低。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蘇軾的這首詩題目很長,簡稱《戲徐凝瀑布詩》。他說這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就是天帝的安排,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古以來也就只有謫仙人李白配得上來吟詠它。
  • 這首《廬山瀑布》,白居易說直追李白,蘇軾評為惡詩,您怎麼看?
    廬山開先瀑布徐凝這首詩的第一個推崇者是白居易,白居易認為徐凝這首詩,不可超越,比肩李白。有人認可白居易的看法,說李白的詩和徐凝的詩,都是不朽之作,「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卻不這麼認為,他寫了一首絕句表達自己的看法,題目是《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美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戲做一絕》。
  • 徐凝「瀑詩」的大氣象
    張祜說:「僕題《甘露寺》詩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勢景來』。又題《金山寺》詩有:『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徐凝說:「你這些詩好是好,可哪比得上我的『萬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張祜一時「愕然不能對」,當時滿座皆傾。白居易當場判徐凝詩為第一。  但是後來蘇軾一番「戲」評,使徐凝的《廬山瀑布》一落千丈。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這首詩太有名了,連帶著廬山瀑布也就揚名天下了。其實,描寫廬山瀑布的唐詩有很多,前有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唐代:張九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後有徐凝:廬山瀑布唐代:徐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 史上最經典的兩首廬山瀑布詩,一首成絕唱,一首成「惡詩」
    唐宋很多名家都曾為之題詩,而其中最出名的只有李白和徐凝的兩首詩。只不過這兩首詩,一首被譽為千古絕唱,另一首卻被嘲笑為「惡詩」。李白此詩既優美嫋然、又不失雄壯,短短四句詩就極盡廬山瀑布其美其勢,被後世讚譽為「古今絕唱」,至今都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再來說徐凝的《廬山瀑布》,徐凝是中唐詩人,頗顯冷門,不多大家一定聽過他的一個千古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
  • 宋代文豪蘇東坡嘲笑徐凝寫的廬山瀑布詩:惡詩永遠洗不了
    根據蘇東坡寫的《東坡志林》記載,蘇東坡有一次在廬山遊玩,看到了唐代李白和徐凝兩個詩人寫的廬山瀑布詩。李白寫的那一首,就是著名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唐朝詩人徐凝的這首詩,白居易讚賞,而蘇軾卻說是惡詩。
    徐凝詩風樸實,富有情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是其名句,這首《廬山瀑布 》也很不錯。賞析:《唐摭言》記載:白居易做杭州刺史,以詩取士。著名詩人張祜說:「解元一定是我」,徐凝不服,問:「你有什麼佳作?」張祜巴拉巴拉說了一通自己得意之作,徐凝說:「非常不錯。然而,我有一句詩『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你覺得怎樣?」
  • 蘇軾罵徐凝的《廬山瀑布》是「爛詩」,他的詩就比李白的高明嗎?
    但遺憾的是,詩人沒有正面寫過一句關於廬山的詩,或許是詩人已經同廬山美景融為一體了吧?陶淵明之後的唐宋時期,寫廬山的詩非常的多,但要說名氣,以及讀起來朗朗上口,莫過於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廬山瀑布的美景似乎專為詩仙所設,而詩仙的《望廬山瀑布》又為廬山美景增色不少。後人在仰望廬山的同時,也只能拜倒在詩仙的大筆之下。中唐詩人徐凝,似乎有點」不知高下「,他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結果被蘇軾罵為「爛詩」、「惡詩」不值一讀。
  • 史上爭議最大的詩,蘇軾批惡詩,白居易愛不釋手,明人說堪比李白
    首先李白和杜甫到底誰更厲害,詩聖和詩仙的稱號哪個更牛,爭論了那麼多年;其次初唐四傑的排名「王楊盧駱」,到底對不對,王勃排第一有沒有問題,討論了千年也沒個定論;再次辛棄疾和蘇軾的豪放詞,水平到底相差多少,沒上過沙場的蘇東坡寫豪放詞底氣真的不如辛稼軒嗎?凡此種種爭議,一般都是針對詩人水平高下之爭,對於某一首詩本身卻基本上是高下立判的。
  • 蘇軾寫《題西林壁》的由來和在廬山的筆墨風流
    因為前面遊記裡說了,山上寺廟的僧人都認識蘇軾,而且在開先寺有主僧向他求詩。其二是這首詩的第二句有其它版本為「遠近高低各不同」,也有人說是「遠近高低無一同」或「遠近看山總不同」,孰對孰不對呢?但從本篇遊記看,應是「到處看山了不同」對。一是文章印證,二是蘇軾確實在廬山到處看了不少山。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七絕,白居易卻認為輸給小詩人,蘇軾寫詩痛罵
    然而同行相見分外眼紅,就在太白逝去百年之間,有一位名叫徐凝的詩人再次遊覽了廬山瀑布,寫下了一首《廬山瀑布》,僅比李白少了一個「望」。 不過白居易歷來就對李白有所排斥和鄙視,還在晚唐著名的李杜之爭中瘋狂貶低李白,那麼這樣一個比試的好機會他怎能錯過呢?於是白居易認為徐凝的《廬山瀑布》比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更加出色!
  • 徐凝這兩首詩,唯美,連詩人蘇軾都來模仿
    《望廬山瀑布》,此詩還受到白居易的好評。徐凝這首詩雖然不及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那麼順暢,那麼誇張,那麼一氣呵成,但是他比喻誇張的手法也用得好,也有意境。然而蘇東坡卻對此不以為然。蘇東坡出生晚了徐凝兩百來年,雖然素不相識,但詩壇上是可以爭論的。
  • 白樂天稱好,蘇東坡稱惡,一首詩的評價怎麼會這樣上天入地呢?
    好詩還是惡詩——讀徐凝《廬山瀑布》詩廬山瀑布唐代詩壇,群星璀璨。在唐代,李白題詠廬山瀑布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早於徐凝大幾十年就傳頌於世了,徐凝敢亮出自己題廬山瀑布的句子,他想勝過的不只是張祜,更是想在李白跟前爭一席之地。白居易稱好(傳說白居易有「賽不得」之評說),眾人傾倒,徐凝當是非常得意——眾人誰不知李白名句,還為我叫好,那就是認可了我的一席之地。這是比爭得解首更大的榮譽。
  • 與蘇軾同遊北宋:蘇軾損徐凝,一個粉絲的挺愛豆的故事
    蘇軾的好朋友陳令舉被貶後,在廬山用60多天的時間,探訪廬山各處美景名勝,尋訪古蹟異人,寫了一本《廬山記》,這本書很有意思,裡面不厭其煩的詳細記錄了廬山的各處美景,故事,傳說,名人典故,蘇軾邊遊邊看好朋友寫的宋版廬山lonely planet,書中卷四將所有寫廬山的詩詞整理匯集的部分,其中李白和徐凝寫廬山瀑布的詩都赫然在列,蘇軾一看這簡直就是拿宋小寶和我偶像肖戰比顏值啊
  • 李白和蘇軾是如何成功為廬山代言的?
    顯然,徐凝的詩所鋪排的場景也不算小,但整首詩都是圍繞著瀑布在轉,未免顯得侷促壓抑,瀑布的氣勢本來如此,這樣的修飾就顯得過於真實而呆板,雖讓人如雷貫耳,卻只落得個畫面感。所以,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將景寫出了極致之美,讓人讀過之後,就有一種立刻就想去廬山的衝動,去看看是不是有那麼一條三千尺的瀑布,從銀河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