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廣告靠什麼屹立江湖不倒

2020-12-17 公關之家

中國的洗腦廣告發展史長達二十年,儘管飽受詬病,但是洗腦廣告依舊頑強地存在,原因主要是通過不斷地簡單重複達到洗腦效果,除了這個最主要的原因,還有其他次要原因。

中國洗腦廣告鼻祖——燕舞

20世紀80年代中期,有這麼一則廣告語,幾乎大街小巷都知道「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這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洗腦廣告,可謂是洗腦廣告鼻祖。燕舞集團當年花費400多萬投資該廣告,並連續3年買下在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播出權,而且還是在新聞聯播之後的黃金時段。這在當時對於一個企業不是小數目,尤其是這筆花費還是廣告用途。雖然這個時候廣告業在中國突飛猛進,發展迅速,但是對於大多數比較傳統的企業來說,看不到廣告的商業價值。憑藉著洗腦廣告的重複傳播優勢和中央電視臺的渠道優勢,加之那個年代娛樂相當匱乏,用唱跳呈現方式來演繹廣告十分受觀眾喜愛等原因,燕舞廣告一經播出,傳播效果十分驚人,幾乎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會唱。一同火起來的還有燕舞小子苗海忠,一夜之間成為超級巨星。

燕舞的成功可以說是無法複製,在娛樂匱乏的年代品牌方看到了廣告的商機,用一種當時沒有的唱跳呈現方式來演繹廣告,並藉助渠道優勢、時間段優勢等優勢一舉成為中國洗腦廣告的鼻祖。拋開廣告效果來說,燕舞的產品本身並不算頂尖,但是在該廣告播出後,消費者便自然而然地把燕舞收錄機當成收錄機行業的領軍者,燕舞的銷量在當時一路走高,該則廣告可謂是功不可沒。

第一步:提煉為一句高度精煉的銷售語

提起洗腦廣告,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反應都是腦白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句廣告語可以說是伴隨著90後長大的。廣告片中的形象代言人,腦白金小老頭、小老太太在多年的廣告中換了多種造型,有比基尼、婚紗、民族服裝、草裙等等時髦的服裝造型,溢出屏幕的活潑感染著電視機前的每一個人,雖然那份活潑感過於誇張,且不具有真實感,但是這兩個廣告人物的形象已經植入在人們的記憶當中,深深印刻在90後的童年記憶中。洗腦廣告雖然惹人心煩,但是實實在在地為企業帶來了銷量上的增加,腦白金累計銷量已經上億。

腦白金的洗腦廣告同時還自帶「打臉」功能。腦白金的廣告帶火了「補腦」這個保健功效,實質上腦白金保健品並沒有廣告中說的「補腦」功效,食藥監總局打臉提示,中國現有的27類保健食品中,並沒有「補腦」這項保健功能,我國也從來沒有批准過任何具有「補腦」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當被消費者質疑腦白金中「腦白金」到底是什麼時,生產商對其的解釋是,人腦是由大腦、小腦、胸幹、腦垂體和腦白金體構成的。醫學權威又打臉表示,從生物解剖學上說,人體內根本沒有什麼腦白金體,所謂的腦白金體實際上就是松果體。洗腦廣告本著洗腦的原則做廣告,意圖是為了把產品銷售出去,但是自己填充一種本來就不存在的概念,用偷換概念的方式讓消費者誤以為腦白金體的存在是真實的,這樣做是不道德也是不建議的。

腦白金頭頂罵名,連續10年被評為「十大惡俗廣告之首」,甚至作為廣告圈的反面教材,一些廣告人也批評該廣告絲毫不具美感,毫無廣告邏輯可言,沒有任何廣告創意成分。即使人們對於腦白金廣告褒貶不一,但是腦白金卻依然是中國保健市場上的頭部產品,也是中國最賣貨的廣告,品牌知名度依靠洗腦廣告頑強的存在了國人的心中,長達二十多年。

腦白金洗腦廣告的成功首先來自於對於廣告的精準定位。在中國這個禮儀大國,中國人很看重人情,也很愛面子,所以送禮一定不能輸面子。腦白金產品的「兩面性」決定了銷量,首先定位為保健品的腦白金並不是剛需,但是定位為禮品來說卻是一種剛需。我國保健品市場本就存在著一種現象,就是「買的不用,用的不買」這種購買者和使用者分離的現象,腦白金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將本身作為保健品的自己定位為禮品,從而有效地將使用者和購買者銜接起來。看清了市場,定位清晰了,受眾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晰起來了。廣告中的那句廣告詞「孝敬爸媽腦白金」仿佛一下子擊中了電視機前的消費者,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逐漸進入老年化,老人在社會上的比例逐漸增加,如何更好的贍養老人成為了當時的中年人思考的社會問題,腦白金的出現雖然說不能解決這個社會問題,但是其具有的保健功效正對當時嚴峻的社會老齡化現象。腦白金廣告給自己定標籤「年輕態,健康品」,還標榜自己有「改善睡眠,潤腸通便」的作用,這兩個點觸中的群體就是中老年人了,點到了中老年人的痛處,銷量的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第二步:利用重複強調策略洗腦

洗腦廣告演變到現在,咆哮體是其一個顯著的特徵。以鉑爵旅拍和boss直聘為代表的咆哮體廣告被人們狂吐槽,這兩則廣告被評為是「廣告界差生」。鉑爵旅拍現在是上至八十歲,下至四歲小孩都知道的一個品牌,單從廣告傳播效果上來說,廣告似乎是已經完成了打造品牌知名度這個任務,但是在一片罵聲中建立起來的品牌知名度,真的能長久嗎?廣告創意方秉承著把「想去哪拍,就去哪拍」這句話傳達給消費者,這件事情講述清楚了,這支廣告的任務就完成了。姑且不論這句話的主觀意願性,這裡運用的是洗腦廣告的重複傳播策略,重複的最大作用就是對抗遺忘,讓信息存在大腦的時間更加長久,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宣傳手段。

第三步:洗腦廣告符合國人期望的逼格

回顧這兩則廣告中,不難看出廣告創意方想要傳達給受眾一種「記住這個品牌」的想法,這個目的現在來說是實現了,而對於飽受詬病的咆哮體煩人程度和廣告的逼格問題,創意方的回答是廣告不需要觀賞性。試著來解讀一下這句話,對於一個還沒有打出知名度的品牌來說,這個階段對於廣告內涵和深度可以不要有太多要求,當品牌的知名度建立起來了,再去深度優化廣告內涵,提升品牌逼格,這才是正確的順序,咆哮體的洗腦廣告把品牌方現階段的需求滿足了,給企業帶來了真正的經濟效應,這就是成功的廣告。

在這裡廣告創意方針對的是廣告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應,太過藝術性的廣告並不能為企業主帶來實質的經濟效應,只能滿足自己關於藝術的那點構想,而且是拿著品牌方的資金。藝術和商業本是不相矛盾的,藝術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商業。但是太具藝術性的廣告、逼格過高的廣告在中國的受眾是非常小的。中國獨特的社會環境決定了,中國沒有品牌,只有名牌。對於大多數藝術鑑賞性不高的受眾來說,廣告的價值並不是通過高超的表現形式讓他們覺得我買不起這個牌子,極具藝術性的廣告只存在資金雄厚、定位高端的品牌上。

說到廣告傳播和經濟效應不成正比的廣告,百雀羚《一九三一》首當其衝,文章爆款閱讀量和霸屏朋友圈的背後,是慘澹的營銷數據,3000萬+的閱讀量,百雀羚月光寶盒的天貓月銷量卻只有兩千多,轉化率不到0.0008。百雀羚《一九三一》從廣告傳播效果上說,是成功的,但是從經濟效益上來說,是失敗的。百雀羚作為國藥護膚品牌,其知名度已經打響,但是《一九三一》的出現是因為百雀羚想要實現品牌轉型、品牌升級,向年輕人看齊,打造一個更加年輕化的品牌。雖然《一九三一》經濟數據上的慘澹並沒有阻礙百雀羚品牌轉型的步伐,也讓廣大消費者看到了百雀羚越來越年輕的趨勢,但是卻成為百雀羚品牌轉型之路上的一個營銷敗筆。

第四步:傳播媒介具有強制性、壟斷性

洗腦廣告的投放媒介一般都是硬性的強制媒介,所謂強制,就是比如電視、電梯、戶外led大屏幕、地鐵廣告和電影院開播前的廣告,這些你不得不接觸到的媒介,不需要經過你同意的媒介,即使內心有牴觸,但偶爾也會駐足停留,並在內心升起疑問,「這個廣告我最近怎麼總是見到」。當消費者心裡有了這種疑問的聲音,廣告想要傳達的品牌烙印論就成功了,不管消費者此時對於品牌有什麼想法,吸引注意力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畢竟在流量為而王的時代,我們每天的注意力被各種時事新聞、明星八卦、社會消息所分散。

飽受詬病的洗腦廣告依然能夠屹立市場不倒,強制媒介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一個媒介長期承接洗腦廣告,其自身價值會降低,但是強制媒介不在乎自身價值降低問題,它們只在乎商業價值,即能看到的經濟價值,雙方各取所需。

第五步:引發輿論風波

之外創意為唯品會12月8日特賣大會打造的獨家123攻勢,引起廣泛爭議,原因來自於廣告創意方獨特的造勢手段。先是在微信這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平臺,由自媒體大咖咪蒙先發造勢,引起懸念,文章標題「嘿嘿嘿,裡面的內容不可描述……」讓人想入非非,文章內容卻只有123而後是3這個阿拉伯數字的無限疊加。然後轉到微博這個流量平臺,十幾位微博大v紛紛發布一樣格式的內容,「1.2.3.3.3.3……」,隊形出奇地整齊。而後,唯品會官方揭下神秘面紗,這場造勢是為了唯品會特賣大戶3折封頂的優惠而生,唯品會此次發布的海報也是純阿拉伯數字,3這個數字幾乎排滿了整個海報的版面,文案緊隨其後「你喜歡的品牌,3折封頂」。海報設計一目了然,無可挑剔,簡單直接地把唯品會的優惠力度傳達清楚。但是網友顯然對於這波營銷不買單,認為不是所有的吸睛和流量都是正向有效的,唯品會的這波營銷推廣方式沒有一點創意和美感,引發廣大網友的強烈不適感。當輿論已經逐漸發酵的時候,唯品會這時開始了第二波營銷毒藥,發布了一支長達十分鐘的視頻廣告,在這十分鐘裡,「3」這個數字幾乎全程霸屏,視頻結束前15秒,活動信息才稍稍露面。此時,社交媒體幾乎都在討論唯品會,但是罵聲幾乎是掩蓋了少許的誇讚聲音。

當唯品會此次的營銷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與討論的時候,且罵聲居多的情況下,這個廣告從傳播的角度來說就是成功的。其衝擊波的廣告營銷方式注重的是為企業解決實際的營銷問題,而不是創意的趣味呈現形式。短期來看活動的營銷目的達到了,消費者記住了唯品會在打折,很有可能完成購買,但是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而言,這樣洗腦的衝擊波式廣告還是越少越好。

洗腦廣告之所以存在,主要是運用了大量的重複強調策略,還有傳播媒介上的強制性和壟斷性。本質在於廣告方和企業主各取所需,出過很多優秀創意提案的廣告創意方製作這種簡單直接的洗腦廣告不是在自貶身價,而是出於企業的發展戰略著想,一個新型品牌要想讓受眾記住自己,提高品牌知名度,洗腦廣告是成效很快的,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如果要深耕自己的品牌文化,依靠洗腦廣告肯定是不行的,後期的廣告營銷策略應該更注重產出質量。洗腦廣告具有時代巧合性,受眾的鑑賞能力決定了這種洗腦廣告依然會長期存在。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

相關焦點

  • 關於洗腦廣告,我發現3個秘密
    ,我們依然能看到不少洗腦廣告。對於這些洗腦廣告的洗腦原因,品牌君總結了3點,供大家參考。品牌名重複多次營銷圈內有一個說法——15秒廣告內不說3遍品牌名就是傻波一!也就是說,能夠洗腦的廣告,往往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品牌名重複最多遍!
  • 今天你被什麼廣告洗了腦 論洗腦廣告存在必要性
    論洗腦廣告的源頭說起洗腦廣告,每一人可能都可以說也一堆。在我的記憶中,我印象最深最早的那個洗腦廣告就是「恆源祥,羊羊羊!」的廣告,這也許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最初的版本。在簡單粗暴的語言裡,在我幼小的童年裡,我記住這個品牌,也知道它做的產品和羊有關,產品都是絨線、服飾、家紡、配飾等產品,這也許就是洗腦廣告洗腦的功效。不同載體不同廣告隨著廣告媒體的變化,由之前相對比較單一的電視廣告,現在已經衍生出車載廣告、網絡廣告、電梯廣告。
  • 洗腦廣告不僅垃圾,而且無效!
    我當然贊同廣告的終標目標是效果,達成市場目標和產品銷售,但洗腦廣告的最大問題並非它的垃圾和無腦,而是無效。所以不要再故意曲解了好嗎?在這扯什麼審美和品味,請正視問題——洗腦廣告根本就沒有效果!01 知名度不等於有效這個道理太淺顯了——我知道你,不代表我會買你。
  • 山西的「懸空寺」,1500年風雨屹立不倒,真的僅靠幾根石柱支撐?
    山西的「懸空寺」,1500年風雨屹立不倒,真的僅靠幾根石柱支撐?相信曾經在古代就有很多世界奇觀等著人發現,其實在山西大同市的衡山就有這樣一群奇怪的建築,它們鑲嵌在萬仞峭壁上,背靠著大山,承載著無數危險的巖石,這樣精巧的結構也被世界評為岌岌可危的十大建築之一。
  • 童年「洗腦」廣告,一個比一個「魔性」,網友:又被洗腦了!
    童年「洗腦」廣告,一個比一個「魔性」,網友:又被洗腦了!哈嘍大家好,相信對於很多90後的童年來說,是有很多的回憶的,因為90後的童年經歷了很多的跨度,其中包括遊戲廳街機,網吧的興起,諾基亞手機的垮臺,還有安卓智慧型手機的火爆,可以說是什麼都體驗過了。
  • 洗腦廣告是怎麼煉成的?
    其實洗腦型的廣告並不一定是粗鄙不堪,它之所以會有洗腦的效果,其實是因為它在不斷地簡單重複,如果在廣告詞、押韻、旋律上朗朗上口,會更加強洗腦的魔性效果。可見在某種程度上,洗腦型廣告是極其成功的。洗腦廣告的本質——戈培爾效應其實洗腦型的廣告並不一定是粗鄙不堪,它之所以會有洗腦的效果,其實是因為它在不斷地簡單重複,如果在廣告詞、押韻、旋律上朗朗上口,會更加強洗腦的魔性效果。
  • 2019洗腦廣告大全
    第一次砸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腦白金廣告,第二次是2018年,BOSS直聘在世界盃的廣告。諸多廣告流派中,洗腦廣告一直面臨爭議,有時被認作直接拉動數據的利器,有時又會遭到反感,甚至被抨擊:文化垃圾。洗腦廣告被罵的越慘,品牌主越高興,這是一個流行黑火年代,和圈裡明星一樣,正兒八經上位不管用了,有人罵才證明你夠紅。
  • 你印象深刻的洗腦廣告是?
    洗腦廣告又上新了!整整一天,只要狂人踏進電梯,就能看到沈騰這個男人,對著我重要事情說三遍:「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OMG!他是偷窺了我的作息表嗎?)
  • 只有15秒的央視世界盃廣告,創意只能靠「洗腦」
    那麼,世界盃廣告成功傳播的背後,讓我們讀出了什麼?網際網路時代好廣告的三大「新標配」在這場世界盃廣告的「吐槽」中,用得最多的字眼當「爛」字莫屬了。絕大多數球迷認為,這屆世界盃廣告「沒有最爛,只有更爛」,放眼望去全都是毫無內涵的「魔性廣告」。
  • 那些年的洗腦廣告
    如今有了網際網路,刷劇可以快進,但還是有一個「加入VIP,免廣告」,不知道各位心中,有沒有一萬隻「羊駝」路過。01最早的魔性廣告廣告雖然早就有了,但是畢竟是伴隨著電子產品興起的。巧合的是,電子產品的興起,本身就和廣告有關!
  • 什麼洗腦廣告這麼煩人,卻讓我們過目不忘?今天我就遇上了!
    好奇地看了一眼,發現是一款當貝投影儀的廣告,一群人齊喊」當貝-- 當貝-- 當貝投影「,典型的洗腦廣告。說起當貝,家裡有智能電視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很多智能電視上都安裝了當貝市場應用商店。沒想到這款以軟體起家的品牌也開始做硬體了,還想出了這麼俗的方式來做推廣,當貝的運營為了KPI也是拼了,不怕出門挨打嗎?
  • 品讀水滸:孫二娘和她開的黑店為何能在江湖上經營多年屹立不倒?
    但實際上呢,孫二娘的這個酒店是葷素不忌,不管什麼人都照單全收,要知道,那些過路好漢們動輒就是要來個幾斤熟牛肉的,簡直供不應求,哪裡還有什麼閒工夫去管肉的來源。你張青說不殺和尚道士,結果魯智深差點在這變成了肥牛肉,另一個不知名的頭陀只剩下一身裝備。不殺罪犯,那孫二娘幹嘛要對武松一行人動心思?
  • 由史玉柱勾起的,盤點那些洗腦廣告!
    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巨人網絡,也不知道網路遊戲《徵途》,但多少聽說過那句廣告語: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句載得入廣告史史冊的廣告語正是史玉柱的傑作。腦白金廣告界,小編認為,論洗腦功力,腦白金認了第二,沒有人可以認第一。
  • 很多高檔商鋪無人問津,為何還能屹立不倒?
    租店面不花錢嗎?用人成本不高嗎? 顧客王女士表示,有一次她到市中心的一家高檔店鋪去買羽絨服,本來想在網上購買的,不過轉念一想網購的衣服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不如實體店合身。這樣可以試穿,可以當場檢查衣服有無破損和汙漬,但是一看價格,卻要3000多元,看來高檔實體店鋪的價格驚人,與線上網店相比,實在相差太多。
  • 對於那些瘋狂洗腦的電梯廣告,你怎麼看?
    那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洗腦廣告這個話題由於我們所處在一個信息化時代,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信息,所以廣告商就看中了這個商機,於是就設計出了很多的洗腦廣告。這些廣告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簡單粗暴的,有些甚至毫無美感可言,那麼這樣的廣告能被用戶所接受嗎?
  • 靠洗腦衝刺6000億?史上最「煩人」廣告,鉑爵旅拍在咆哮什麼?
    當然,所謂人的名,樹的影,鉑爵旅拍能夠一夜之間婦孺皆知,主要靠的,還是營銷。圖片來源:知乎用戶「來勁」另一大營銷殺器,洗腦廣告,則被鉑爵旅拍保留下來,知乎用戶「來勁」在上述問題下,列舉了蒙娜麗莎的廣告詞:「拍得好拍得好
  • 電梯裡的洗腦廣告,讓成年人有苦說不出
    這些廣告自帶BGM想一想,一個毫無意義的內容在你耳邊循環播放,哪怕再兩耳不聞窗外事,多多少少都會注意到。小魚兒毫不誇張,經過幾番洗腦,有時候自己還會忍不住哼起來。(黑人問號臉)說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洗腦廣告才是把這一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各種方式,只有一個目的:讓你記住。誇張反問式: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好吧,我被問得不知道了。
  • 「洗腦」的美食廣告,比旺仔牛奶更煩人,楊冪念溜溜梅也不算啥!
    如今看電視的時候,各種廣告可能比電視節目還要洗腦,尤其是許多美食方面的廣告,不僅播出的頻率高,廣告詞還特別的魔性!比從小就聽過無數遍的旺仔牛奶更加煩人!旺旺碎碎冰可以說是夏天的標配,他的廣告一到夏天就鋪天蓋地而來!
  • 古建築能屹立不倒,全靠它的支撐!
    其它古建築不一定能用這麼貴氣十足的材料,不然會被視為對皇族的不敬。故宮作為能屹立幾百年不倒的古建築,就被很多學者研究過,它的建築特點也應用在很多其它建築上。它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防震設計。現代建築防震,除了設計合理的建築結構之外,還會多採用輕質的建築材料。古時候則不然,那時候材料不如現在先進,人們只能在結構上多想辦法,於是就有了鬥拱的出現。
  • 世界盃洗腦廣告背後,誰才是最大贏家
    正如廣告教父奧威爾曾經說過:「絕對不要製作那些不願意讓你家人看到的廣告。」是讚美還是挨罵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熱搜體質。世界盃魔音洗腦廣告是一樣的思路。這類簡單粗暴的營銷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腦白金」「恆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