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 VS MoHI館長黃麗平

2020-12-05 澎湃新聞

回顧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 VS MoHI館長黃麗平

9月10日是「移民——劉博智華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實行付費參觀制的第一天。策展人黃麗平與趙聲良博士在展廳展開了一次對話,與觀眾分享「讀圖」的樂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對話|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 VS MoHI館長黃麗平
    對話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 VS MoHI館長黃麗平 2020-09-09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對話越眾歷史影像館館長黃麗平:看敦煌與深圳怎樣擦出火花?
    來源:讀特國際化都市深圳與古老的敦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一場講座帶你走進這個話題。日前,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與越眾歷史影像館館長、「移民——劉博智華人流散文化影像展」策展人黃麗平在越眾歷史影像館展廳現場舉辦一場以「相X相」為題的對話。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深圳就像古代的敦煌,多元文化在此交流互鑑
    來源:讀特9月10日下午,越眾歷史影像館在展廳現場舉辦了一場以「相X相」為題的對話,由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與越眾歷史影像館館長、「移民——劉博智華人流散文化影像展」策展人黃麗平擔任對話嘉賓,圍繞兩個機構以及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之間的共通點,與觀眾分享「讀圖」的樂趣。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講述「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
    本期邀請了敦煌藝術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博士帶來題為「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的講座,本次講座在嗶哩嗶哩網絡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不少敦煌藝術的粉絲圍觀。推動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1944年,在常書鴻領導下成立了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也是保護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慶陽北石窟寺等其它文物機構的綜合性文博機構。
  • 敦煌研究院迎來新掌門!趙聲良任院長
    趙聲良 資料圖敦煌研究院迎來新任院長。5月24日,甘肅省政府官網發布了《關於王克平等同志職務的任免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內容顯示,甘肅省政府決定:趙聲良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免去:王旭東的敦煌研究院院長職務。此前,4月8日,原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的王旭東接替退休的單霽翔,出任文旅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作《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主題講座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作《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主題講座 2020-06-17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雪中望莫高 澄淨入心田——訪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
    來源:海外網敦煌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 董洪亮攝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楊天榮攝敦煌莫高窟九層樓董洪亮攝常書鴻當年在敦煌的辦公室院子董洪亮攝11月12日,在敦煌研究院一間會議室,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趙聲良1984年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捨棄了家鄉雲南兩所高校的邀請,隻身赴敦煌工作。這一來,就是35年。「你是學中文的,就到《敦煌研究》編輯部吧。」當時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所長段文杰對趙聲良說。
  • 四方沙龍: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深圳關館開講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2020年「四方沙龍」於9月26日邀請敦煌研究院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聲良館內現場開講。他以《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為題,與現場及線上觀眾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現場分享四大內容開展敦煌藝術的傳承,就是在繼承傳統並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典範。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傳承與發展是文化遺產最大的利用
    【解說】12月10日,「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覽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出席活動時表示,敦煌與海南,分別位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要衝,共同見證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做客四方沙龍 敦煌藝術就是創新典範
    9月26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做客關山月美術館「四方沙龍」,帶來題為《敦煌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的學術講座,他認為,敦煌藝術,就是在繼承傳統並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典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中國藝術家對敦煌藝術進行了持續的探索研究,並在繪畫、雕塑、裝飾等領域取得了創新的成果。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人一輩子,擇一事終一生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人一輩子,擇一事終一生 2020-08-1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打造數字石窟博物館滿足更多遊客觀賞需要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展覽中向嘉賓介紹石窟藝術。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0日電 (記者 王子謙)「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10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談到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時說,敦煌研究院將堅持保護優先原則,通過打造數位化石窟博物館讓遊客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營造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宗教藝術寶窟。在旅遊旺季時,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到訪,對石窟保護造成較大壓力。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打造數字石窟博物館滿足更多遊客觀賞需要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展覽中向嘉賓介紹石窟藝術。駱雲飛攝中新網海口12月10日電 (記者 王子謙)「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10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談到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時說,敦煌研究院將堅持保護優先原則,通過打造數位化石窟博物館讓遊客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
  • 2020年遺產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將作《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
    屆時,將邀請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作《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專題講座,新華網在線直播。【主題】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時間】6月13日(星期六)上午10:30【地點】甘肅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主講人】趙聲良 敦煌研究院院長
  • 7月17日絲路大講堂|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敦煌情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千年莫高,人類敦煌對於世人而言,敦煌不僅是藝術的殿堂,更是精神的高地。而對於敦煌的守護者而言,敦煌是他們內心的歸屬和永恆不變的守護。 7月17日(周五)晚九點半,就讓我們跟隨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一起,來了解幾代敦煌守護人的《敦煌情緣》,敬請關注甘肅衛視!來源:絲路大講堂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專訪丨敦煌石窟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要處理好文物保護與旅遊開放的...
    10月20日,敦煌石窟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接受河南日報採訪時說:「文物保護、研究、弘揚三個方面,保護是第一位的。要處理好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係,必須在保護好的基礎上做旅遊開放。」  趙聲良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指出:『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進步應負的責任。』我們感到使命重大。」
  • 省政協理論大講堂特邀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講「莫高精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攝新甘肅客戶端蘭州6月3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省政協理論大講堂2020年第四講今天上午舉行,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應邀作「莫高窟人與莫高精神」的專題講座。講座中,趙聲良講述了以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薪火相傳,紮根敦煌,秉持「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的生動故事,帶領大家感受真實的敦煌,體會別樣的人生。
  • 對話|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一切為了石窟的永久保存與利用
    在敦煌學與絲路文化、石窟文物研究與保護等方面,敦煌研究院都是舉足輕重的研究與保護力量,結合近日公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絲路文物數字復原關鍵技術研發」與藏經洞發現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接受澎湃新聞對話時表示,經過幾代中國學者的不懈努力,中國敦煌學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國際敦煌學研究的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通過運用科學技術與數位化真實、完整、
  • 敦煌掌門人趙聲良:在莫高窟面前個人無足輕重
    大學時,也讀過一些關於敦煌的書。大三時,他從《中國青年報》上看到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杰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研究院現在人才「青黃不接」,急需大學生來莫高窟工作。 「那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去敦煌了。」趙聲良西裝革履,等待與記者相約的採訪。他戴著眼鏡,講話溫柔、和藹,回憶起一些往事,總是像個孩子似的笑起來。
  • 趙聲良新作《敦煌談藝錄》出版發行
    趙聲良新作《敦煌談藝錄》。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近日,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新作《敦煌談藝錄》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敦煌談藝錄》共收錄10篇文章,主要為作者根據讀畫所得而對一些問題的探討,內容涵蓋敦煌藝術的價值以及在中國美術史研究方面的意義、敦煌壁畫的原貌及誤讀、敦煌藝術與印度及中亞的文化交流、敦煌壁畫與唐代文化特別是與一些唐代畫家繪畫的比較問題、羅寄梅所攝敦煌石窟照片的意義、敦煌版畫及相關問題、依據敦煌壁畫來鑑定某些繪畫真偽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