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越窯博物館: 宋代的越窯青瓷

2020-12-06 騰訊大浙網

越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青瓷窯系,從東漢初創一直延續到南宋初年,歷經千餘年,曾代表著中國青瓷燒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對我國其他地區乃至其他國家的窯業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其產品越窯青瓷極具特色、極富影響,贏得了「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等美譽。在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上林湖越窯博物館特邀謝純龍研究員,為大家系統地介紹越窯青瓷知識,與大家一同品鑑宋代越窯青瓷之美。

上林湖越窯遺址是我國公元2~12世紀創立的規模較大、遺存分布密集、保存較好的大型古代瓷窯遺址群,展現了越窯從創燒、發展、繁盛至衰落的整個歷史軌跡,被稱為「露天青瓷博物館」。精美的上林湖越窯青瓷不僅用於內需,而且是我國最早輸往海外的大宗商品之一,推動了中西方文化經「海上絲綢之路」實現的交流與融合。

1988年,上林湖越窯遺址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公布寺龍口和刀山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上林湖遺址;2013年國務院公布白洋湖、裡杜湖越窯遺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樣歸入上林湖遺址。三者統稱為「上林湖越窯遺址」。

上林湖一帶是唐宋時期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這裡燒造的秘色瓷代表了唐宋瓷業生產的高度成就,晚唐時此地設有「貢窯」,五代時設有「瓷窯務」,專事生產供奉瓷器。

上林湖越窯博物館地址:慈谿市橫筋線毛洋坪上林湖越窯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上林湖越窯遺址: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館」
    上林湖越窯遺址: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館」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9月09日10:08 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導採訪組來到上林湖,領略當年當地越窯青瓷的風採。 上林湖作為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朝廷曾先後在此設立「貢窯」和「置官監窯」,大量燒制「秘色瓷」,「秘色瓷」一度成為上林湖越窯精品的代名詞,代表了越窯青瓷生產工藝的最高成就。 上林湖越窯遺址的荷花芯唐代龍窯遺蹟,是當年越窯青瓷繁榮的歷史見證者。
  • 遊慈谿上林湖越窯博物館,感受越窯風採和唐宋青瓷文化
    浙江慈谿是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點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圍的古銀錠湖、杜湖、白洋湖地區規模巨大的青瓷窯場鑄造了唐宋時期越窯的所有輝煌,堪稱唐宋瓷都,所燒造的秘色瓷備受推仰,代相傳頌,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 青瓷大師走進浙江慈谿上林湖越窯博物館
    為傳承大師精神,弘揚青瓷文化,創新燒制技藝,發展青瓷產業,由中共慈谿市委宣傳部、慈谿市文廣局主辦,徐朝興文藝大師工作室、慈谿市上越陶藝研究所承辦,上林湖越窯博物館、寧波市陶藝教育聯盟協辦的「青瓷大師走進寧波」主題系列活動於7月12日下午在上林湖越窯博物館舉行。
  • 上林湖越窯青瓷文化節舉辦 文化部為越窯青瓷授牌
    浙江日報訊 在日前開幕的首屆中國(慈谿)上林湖越窯青瓷文化節上,文化部代表為慈谿越窯青瓷有限公司「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授牌,浙江中立越窯秘色瓷研究所同時授牌成立。首屆中國(慈谿)上林湖越窯青瓷文化節以「傳承弘揚青瓷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為主題。
  • 上林湖越窯青瓷亮相寧波文博會
    人民網寧波4月13日電  作為2018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場飽含千年古韻的青瓷秀12日在慈谿上林湖越窯博物館亮相,許多觀眾親眼目睹到當地工匠燒制的精美新秘色瓷,中斷千年的秘色瓷古法燒制絕技又被接續。 從東漢時期一直到南宋初年,越窯燒制青瓷的歷史長達1100餘年。
  • 上林湖越窯博物館:連結慈谿歷史與未來的文脈
    青瓷文化是慈谿最有代表性的傳統地域文化。上林湖越窯博物館作為慈谿地標,是貫穿慈谿歷史與現在,展望未來的文化脈絡。&nbsp&nbsp&nbsp&nbsp沿上林湖20餘公裡的湖岸,散布著從東漢到南宋的120處古窯址,這就是聞名中外的越窯遺址,它完整地展現了越窯從創燒、發展、繁盛至衰落的整個歷史軌跡,並保存有豐富的窯業遺存,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館」,也是寧波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 越窯青瓷文明範本
    7月21日,文明的碎片——「越窯青瓷標本展」在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共展出展品(完整器、殘器、殘件、殘片)共計700餘件,展出內容分為古陶發展、越窯紋飾、越窯銘款、越窯釉色(秘色瓷)和越窯窯具5個部分,分作2次展出,首次展出的為古陶發展、越窯紋飾、越窯銘款。
  • 曾拍賣286萬、唐宮廷秘色瓷、國家地理標保護產品上林湖越窯青瓷
    其中的觀音寶像就是被稱為秘色瓷的越窯青瓷!地理標誌文化:上林湖越窯青瓷一件宋代越窯秘色瓷拍出286萬元!世界著名藝術品拍賣行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情:一件直徑13.4cm的宋代越窯刻花粉盒,以158.7840萬元人民幣成交;一件口徑16cm宋代越窯秘色刻童子紋碗,以286萬元人民幣成交;三件(劃分高為25.3cm、22.2cm、30cm)一組三國越窯青瓷雜耍樂器俑,以154萬元人民幣成交。
  • 越窯青瓷:記憶與傳奇
    作為越窯青瓷的發祥地和中心產地,1000多年前,慈谿上林湖越窯生產的青瓷源源不斷地輸往大江南北,開闢了從明州通向海外的著名的「陶瓷之路」。  而今,在全國各地陸續出土的100餘件(組)各個時期的越窯青瓷遺珍首次回「家」,在寧波博物館展出。  「這是一次系統的、高端的、空前的中國越窯青瓷展。」
  • 最美窯址群——慈谿上林湖越窯考古遺址公園
    其中,遺址展示區位於上林湖西南側,包括荷花芯窯址、後司岙窯址和普濟寺遺址等展示點;管理服務片區位於上林湖南側,包括主入口、上林湖越窯博物館、上林湖越窯考古工作站、碼頭等,為遺址公園的運營和管理提供配套公共服務。
  • 沈建喬丨越窯青瓷上的銘文
    ▲「會昌七年改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 記之耳」執壺銘文 (847年) 上海博物館藏▲「中和三年四月十一日」銘文「張(詮)」款匣缽(883年) 上林湖後司岙出土▲「太平戊寅」銘文執壺 北宋(978年) 上海博物館藏(四)地名方位類
  • 沉睡千年的上林湖越窯遺址將以全新面貌亮相
    如何向世人更好地展示上林湖越窯遺址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順利完成申遺,那麼接下來就讓小慈向大家介紹一下申遺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在建的上林湖越窯博物館(暫命名)。  擁有千年歷史的上林湖越窯,以盛產青瓷而聞名遐邇。不論是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燒制工藝,還是在陶瓷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密切聯繫,都使上林湖越窯遺址備受矚目。
  • 上林湖越窯窯址或聯合龍泉、上虞申遺
    蒼翠的栲栳山麓,環上林湖及周邊的杜湖、白洋湖、古銀錠湖,方圓數十公裡,密布著自漢至宋的150處古窯址遺蹟。這就是國內外陶瓷專家公認的「母親窯」,被譽為中國最大的「露天青瓷博物館」——上林湖越窯窯址。
  • 盜掘128片上林湖越窯青瓷碎片,刑拘!
    今天下午,慈谿公安通報了一起案件:有人盜掘128片上林湖越窯青瓷碎片被刑拘。 慈谿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公園裡每一片殘留的碎瓷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但在8月4日下午1點40分左右,當地橋頭派出所接到文保員報警,稱遺址公園內有人在盜挖瓷片。
  • 千年之約——陳萬裡與上林湖越窯遺址
    1928年起陳萬裡為考查浙江青瓷,走出書齋「八去龍泉,七訪紹興」。先後發現了龍泉窯大窯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並在龍泉大窯村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田野考察報告《瓷器與浙江》,引起了世界關注,也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
  • 浙江工商職院留學生愛上越窯青瓷
    作為中外交流和友誼交融的紀念,他們繪成的瓷板畫還將由上林湖越窯博物館收藏。  12日當天,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中和樓大廳,一場青瓷展覽同時舉行,八稜淨瓶、蓮花碗、粉盒、瓜稜蓋罐、唾壺、花口盞等秘色瓷的典型器型在現場一同展出,讓在校師生大飽眼福。
  • 大唐青瓷:看越窯
    越窯青瓷不僅上貢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備受青睞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數度進貢皇室的珍品,而且還遠銷亞洲、非洲的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越窯的生產工藝對我國南北方眾多窯場和朝鮮半島、日本的青瓷生產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 讓八方來客感受越窯青瓷獨特魅力 慈谿打造「青瓷+」產業綜合體
    ~點讚收藏 轉發評論央廣網寧波4月12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邵瀅)2018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將於4月13日開幕,今天上午,慈谿分會場活動在寧波慈谿上林湖越窯博物館拉開帷幕。讓八方來客感受越窯青瓷獨特魅力 慈谿擦亮青瓷「金名片」越窯青瓷展精品薈萃、青瓷甌樂演奏會餘音繞梁、青瓷創意展銷人氣頗旺……昨日(4月12日),2018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慈谿分會場活動在上林湖越窯博物館開幕,慈谿端出的「文化大餐」,讓八方來客零距離感受到越窯青瓷的獨特魅力。
  • 盛世傳承——大唐青瓷:看越窯
    越窯的生產工藝對我國南北方眾多窯場和朝鮮半島、日本的青瓷生產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唐越窯青瓷劃花荷花紋碟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繁榮、昌盛的歷史時期,各類手工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瓷業生產出現遍地開花,相互爭豔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業格局。而慈谿上林湖地區是越窯中心產區,成為當時南方青瓷中心的傑出代表。
  • 越窯瓷器鑑定一:博物館收藏的東漢到三國時代越窯文物|真知堂
    越窯成名很早。所以收藏家往往多少收藏有幾件越窯瓷器。越窯的燒制年代,可能早到商周時期。從東漢到宋代的一千多年間,越窯窯火不歇,一直是中國古代青瓷的傑出代表。從本文開始,一共有六篇文字介紹越窯。圖片展示的均為博物館文物,東漢到三國時期的越窯瓷器。圖為蛙形水注,文房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