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青瓷窯系,從東漢初創一直延續到南宋初年,歷經千餘年,曾代表著中國青瓷燒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對我國其他地區乃至其他國家的窯業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其產品越窯青瓷極具特色、極富影響,贏得了「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等美譽。在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上林湖越窯博物館特邀謝純龍研究員,為大家系統地介紹越窯青瓷知識,與大家一同品鑑宋代越窯青瓷之美。
上林湖越窯遺址是我國公元2~12世紀創立的規模較大、遺存分布密集、保存較好的大型古代瓷窯遺址群,展現了越窯從創燒、發展、繁盛至衰落的整個歷史軌跡,被稱為「露天青瓷博物館」。精美的上林湖越窯青瓷不僅用於內需,而且是我國最早輸往海外的大宗商品之一,推動了中西方文化經「海上絲綢之路」實現的交流與融合。
1988年,上林湖越窯遺址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公布寺龍口和刀山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上林湖遺址;2013年國務院公布白洋湖、裡杜湖越窯遺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樣歸入上林湖遺址。三者統稱為「上林湖越窯遺址」。
上林湖一帶是唐宋時期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這裡燒造的秘色瓷代表了唐宋瓷業生產的高度成就,晚唐時此地設有「貢窯」,五代時設有「瓷窯務」,專事生產供奉瓷器。
上林湖越窯博物館地址:慈谿市橫筋線毛洋坪上林湖越窯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