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挖出10壇古酒,打開蓋子酒香四溢,專家:不能喝

2020-09-05 華夏史書

在水滸傳中,我們通常能夠看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局面,也為他們這種豪情而鼓掌。有時在武俠劇也能夠看到,英雄好漢動不動就會喝百年陳釀的女兒紅。喝過酒的我們都知道,十年陳釀已經是不得了,更不用說百年陳釀了。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專家挖出來了500年陳釀的美酒。

在南京有一座寺廟,這座寺廟的名字叫做承恩寺。這座寺廟已經建成了500年,是從明朝開始的。對它進行挖掘,並沒有發現高僧的舍利,也沒有發現奇珍異寶,但卻發現了十壇白酒。看到這十個罐子,專家們還在思考裡面會裝著什麼?有可能裝的是白酒,有可能裝著是其他的東西,怕裡面有什麼細菌。因此打開的時候,專家們都很小心。

當酒蓋剛一被撬開,濃香的酒味便肆意飄散開來,當酒的蓋子被完全打開的時候,整個工地上的工人全部都聚了過來,他們從來沒有聞過這麼香的酒,就連見過許多世面的專家也沒有聞到過這麼香的酒。

聞著這酒香,許多人的酒癮都被勾了起來,很想去嘗一嘗。就在大家想要動手的時候,被專家制止了。畢竟這是來自500年前的白酒,到底能不能喝還猶未可知,如果裡面還夾雜著細菌,喝了後可是有生命危險的。

媒體知道這件事之後,對這個事件進行了大篇幅的報導,很多人也都好奇明代的酒還能不能喝。有人指出,其實在明代,釀酒工藝已經十分成熟。明代釀的白酒,別說放500年,就是放1000年也不會發生變質。可是即便明朝的釀酒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專家們仍然堅持不讓大夥喝這酒,為什麼呢?

原來明代的釀酒技術雖然已經成熟,但是他們的密封技術並不是特別嚴格,不像現在密封技術已經非常先進。當時密封的手段比較拙劣,又埋在了土裡,加上土質的氧化,很多土的顆粒已經滲入進去,有些罈子甚至已經變形。這樣摻雜著泥土中水分還有泥土成分的酒,再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已經不能喝了。看著這500年的陳釀,卻沒辦法品嘗,真是暴殄天物呀。不過這也向我們證明了,酒真的是越陳越香。

相關焦點

  • 明代寺廟遺址挖出10壇酒,開蓋後酒香四溢,專家:不能喝!
    承恩寺,是明朝南京的一座寺廟,考古專家在對承恩寺遺址進行發掘時,從地下挖出了10個酒罈,一開蓋整個考古工地立刻酒香四溢,這些酒罈裡居然還裝著500多年前的白酒。不過,專家也說了,雖然這些酒很香,但是不能喝。
  • 10壇明朝老酒被挖出,一開蓋酒香四溢,專家卻說:酒有毒不準喝!
    南京對一座寺廟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時,酒香曾飄滿工地。原因竟是在考古期間,從地下挖出了10壇陳年老酒,這些酒的年齡也都高達500年。但該處遺址是一座寺廟,寺廟內怎麼會有酒罈呢?這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好奇。在開採挖掘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兩條道路,專家推測這可能是房屋地基,可能曾有條生意興旺的商業街位於寺廟旁,而這十壇陳年老酒,也可能是某個酒家的。這十壇老酒在出土的時候,是呈現梯形的,每個酒罈都高約40釐米,與我們在影視劇作品中見到的酒罈很像。考古人員發現它們的時候,起初以為只是空的罈子,不以為意。
  • 工地挖出一個銅壺,打開後酒香四溢,專家喝了一勺:好純正
    發現西漢古墓2003年,在西安郊區一處工地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的工作時,突然挖出了一個地洞起初工人們並不在意,但隨著挖掘的深入,他們發現一些類似古代文物的東西,於是趕緊通知給了相關的部門考古專家。專家匆匆趕來後對其進行探測,確定這裡存在著一座古墓,開始進行搶救性的挖掘。
  • 千年古墓中發現一壇酒,專家直接開壇喝一口,喝完之後卻滿臉苦澀
    到了如今,酒桌文化依然盛行,這不由得讓我們好奇:古人們喝的酒以及相應的酒桌文化會是什麼樣子呢?雖然我們的專家和學者們長時間以來進了了很多的考古工作,但是卻很少發現關於古酒相關的物品。不過也並不是說沒有,在我國上世紀80年代,曾經意外發現的一處古墓裡面,就很驚喜地發現了一壇酒。
  • 農村老漢嫁女兒,挖出深埋地下20年女兒紅待客,打開卻無人敢喝?
    農村老漢嫁女兒,挖出深埋地下20年女兒紅待客,打開卻無人敢喝中國是一個酒文化十分濃鬱的國家,飯桌上、宴席上,請客吃飯,外出應酬都能見到酒。酒對中國人來說意義深大,一些不好解決的事,酒桌上變得簡單。提及國內的酒,大家能想到的就是瀘州老窖、茅臺、五糧液等,而紹興的女兒紅也算一個。女兒紅,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事實上在古代,女兒紅一般是給女兒陪嫁的,父母將酒封好,埋在地下,之後才取出待客。當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做了。近日,在農村有人就親眼見證,一瓶深埋地下20年的女兒紅。周先生一朋友結婚,他受邀到鄉下去吃酒席。當時很榮幸酒喝到一瓶種20年的女兒紅。
  • 酒放得越久越好?考古發現千年女兒紅,喝完一口後,就倆字!
    酒放得越久越好?考古發現千年女兒紅,喝完一口後,就倆字!酒文化在我國的歷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古往今來,無論是文人雅客見面或是商場上的生意往來,都離不開酒這樣東西來促進兩者之間的感情。但是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印象中,酒永遠都是放得越久越好,提到一些年份古老的酒,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茅臺、杜康、女兒紅之類的,在考古發掘時,人們也會發現一些酒罈子。
  • 農村大伯嫁女兒,打開一壇20多年女兒紅,打開後大夥蒙了,沒人敢喝
    這種酒是紹興的一個傳統衍生出來的,在紹興的老百姓家裡如果有女兒降生,在女兒滿月的時候父親就會把一壇好酒密封埋入地下,等到女兒長大成人出嫁的時候便把這壇酒挖出來招呼賓朋客人,從此這種酒便被稱為女兒紅
  • 瀋陽出土2壇千年前的古酒,專家品嘗後說:一股土腥味
    常言道:「酒越陳越香」,如果能喝上50年前的酒,就是很幸運的事。今天要介紹的這壇酒,是考古專家挖掘出來的距今千年的美酒。瀋陽法庫的葉茂臺村村民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古墓,得知消息後,遼寧省博物館立即派人,對這座古墓進行了發掘,據現場出土的文物及器物,專家推測墓葬可能是遼國貴族,蕭氏家族的祖墳。
  • 農村大叔嫁女兒,挖出埋在地下20年的女兒紅待客,賓客卻不敢喝?
    說到國內的名酒,茅臺算一個,紹興的女兒紅也絕對算一種,女兒紅這種酒名字還有故事,在以前,父母會在女兒滿月的時候將酒封好埋在地下,等到女兒出嫁的時候,才會取出來用來招待客人,所以一般這種女兒紅都是埋在地下幾十年的,所以非常珍貴。不過如今已經很少有人這樣做了。
  • 讓考古專家驚喜不已
    連古墓裡面都能發現各種美食,甚至還有美酒,讓考古專家樂開了花!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古墓中發現的十大美食與美酒:一:滿滿一桌子食品曾經山西的一座古墓裡面留有一句話:「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此話對應此河北宣化發掘的遼代張文藻之墓正合適。考古專家打開古墓之時,千年前的主人好似早已備好滿滿一桌子美食,等待客人的到來。
  • 女兒出嫁,父親挖出20年前埋在土裡的酒,打開蓋,剛倒出酒呆住了
    女兒出嫁,父親挖出20年前埋在土裡的酒,打開蓋,剛倒出酒呆住了在我們國家一直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女兒出生的時候要釀一壇女兒紅埋到地底下,等女兒出嫁的時候在挖出來,要是兒子就叫狀元紅,也是要等結婚的時候在挖出來,隨著時間的流失,現在這個傳統也已經漸漸的淹沒在了歷史的河流中
  • 兩千年西漢美酒現身,專家嘗了嘗,咂咂嘴說了五個字
    由於這件青銅器封閉的非常嚴密,開口處還刷了一層厚厚的生漆,蓋子和罐體之間有扣子連結,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打開了銅鍾,將一塊鑽有小孔的玻璃蓋蓋在上面,用一根塑料管吸出了裡面的液體,一股翠綠色散發了濃鬱香氣的液體流了出來,飄溢而出的酒香讓在場者無不動容! 所有的考古人員都驚呆了,這不會是酒吧?
  • 施工挖出一個大陶甕,一件奇怪酒具卻令人驚訝,專家:酒令遊戲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人都非常的喜歡喝酒,特別是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酒絕對是必需品,而且必須要酒喝下去才算是給面子,除此之外為了增添氣氛,許多人都喜歡在酒桌上玩遊戲,就比如我們現代的人聚會喜歡玩「開心大冒險」遊戲一樣。
  • 保存了兩千多年的古酒,喝起來到底是什麼味道?
    1977年,考古學家在平山縣的中山王墓,挖出了兩壺保存良好的酒,酒的年齡已經有2200年,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但畢竟年代太久,當時沒有人敢品嘗。後來據說從北京來了一位考古專家,他冒著危險,喝了一口中山古酒。至於古酒是什麼味道,他卻沒有明說。
  • 酒是陳的香?墓中發現千年古酒,考古專家嘗過之後說了5個字
    據專家考證,早在夏商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製造白酒了。自從有了酒之後,許多文人墨客都對它情有獨鍾。曹操把它當成消解憂愁的一種手段,寫下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李白把他當成了創作靈感的源泉,留下了「鬥酒詩百篇」的傳說。
  • 考古時挖出一五彩人俑,不久後顏色脫落,專家喝止:不能挖了
    而考古專家們,之所以遲遲不願意打開秦始皇陵墓進行發掘,是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秦陵中水銀含量巨大,貿然打開一定會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如今的文物保護水平不夠,一旦開啟陵墓,很多珍寶難以妥當的貯存。雖然秦始皇陵墓沒有挖掘,但是作為他的陪葬品,秦兵馬俑可是舉世聞名的。
  • 緬甸挖出古獅雕像!考古專家猜測來自消失的著名雕像
    【緬甸中文網訊】實皆省消息,8月19日,敏滾宗教保護地區內,正在開展商鋪項目的工作人員,在挖掘地基時挖出了兩個巨大的雕像殘骸,工作人員初步猜測挖出的雕像殘骸與損壞的緬甸4大雕像古獅有關。停下手頭的工作後,工作人員及時通知了當地的考古研究管理局。
  • 考古出土的古代酒是否過期,能不能飲用?專家:先喝一口嘗嘗看
    酒在中國有著相當悠長的酒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限於技術與原材料,古人喝的酒肯定與咱們現在喝的有所不同。那麼,古人喝的酒一般都是什麼酒呢?古人的酒,味道好喝嗎?在1974年,由當時的著名考古學家馮永謙帶領的考古隊,在瀋陽周邊的葉茂臺遼墓中發現了用白瓷注壺盛的古酒。當時,周圍的工作人員都不敢判斷這是不是酒。如果按照正常的考古流程,當時就應該馬上對容器進行密封,然後迅速運到化驗中心進行化驗。然而,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如果運回瀋陽,壺中液體有在路上揮發的可能,如果這樣,就白白錯失了這一重大考古發現。
  • 三門峽出土的青銅壺內的西漢古酒,專家:不能喝
    日前,考古人員在河南三門峽後川村古墓群發掘出一個鵝首曲頸青銅壺,內有逾6斤黃褐色液體。經檢測,壺內液體為西漢時期的藥酒。壺內藥酒是否能喝引發熱議。9月21日,參與液體檢測的楊益民教授告訴新京報記者,因古酒在青銅容器內「窖藏」超過2000年,酒內鉛、銅等重金屬含量較高,「硬要喝的話對身體會有害。」
  • 伯伯挖出珍藏20多年的女兒紅,開壇一看傻眼了,客人:這能喝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詞叫做一壺老酒,而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酒放的時間越長,這壺酒就越有價值,也就越好喝,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這種風俗,如果說家裡面生了一個女兒,那麼他的父親就會在女兒滿月的時候,在院子裡種下一棵桂花,在桂花樹下,會埋上一壇的女兒紅,而這一壇女兒紅,只有在女兒出嫁的當天才可以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