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活動開講,首站在嶺南畫派紀念中學

2020-12-11 金羊網

「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活動開講,首站在嶺南畫派紀念中學

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朱紹傑  2020-07-1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朱紹傑 通訊員 馬漫漫

圖/主辦方供圖

7月17日9時,「倚劍丹青——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活動在嶺南畫派紀念中學進行首講。該活動以美育方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宣傳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愛國熱忱與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據悉,廣州藝術博物院將攜手高劍父紀念館,將「倚劍丹青——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展開,把嶺南畫派的愛國精神更全面、更廣泛地推廣與發揚。

李琰館長為學生解讀嶺南畫派

此次「倚劍丹青——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活動由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市海珠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高劍父紀念館、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承辦。

主辦方介紹,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繪畫藝術自古承擔著重要的教育功用,而嶺南畫派的精神,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民族同行,無論是在抗戰時期,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都湧現出一大批與時代同行的愛國作品。

嶺南畫派紀念中學在聽講座

主講人高劍父紀念館館長李琰以嶺南畫派代表畫家為例,講述他們以「藝術為家國」的民族責任擔當精神來創作繪畫作品,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將來學習前輩報效國家。

講座中,李琰從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先生的《東戰場的烈焰》開始,以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之光、陳金章、劉濟榮等畫家的代表作為例範,結合現實意義,解讀嶺南畫派畫家濃烈的家國服務意識,勉勵學子,讓嶺南美術精神在社會變革中生生不息,承擔起社會責任。

「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首講現場合影

本次主辦單位之一的廣州藝術博物院作為廣州最具代表性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院,下設有高劍父、陳樹人、關山月、黎雄才等嶺南畫派代表畫家的多個專館,具備館藏藝術品活化的資源。廣州藝術博物院此次聯合高劍父紀念館以「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的途徑方式活化館藏,宣傳嶺南美育美教功用,真正地踐行「藝術為大眾服務」這一宗旨,也展現出大館幫扶小館的社會情懷,同時起到藝術機構肩負社會責任的使命與擔當的示範作用。

講座最後,廣州藝術博物院名人館部主任林琳女士、海珠區文博中心主任羅湘君女士、高劍父紀念館館長李琰先生分別代表三館向嶺南畫派紀念中學贈送一批圖書。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廣州藝術博物院聯手多機構,開展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市海珠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高劍父紀念館、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多家單位聯合舉辦「倚劍丹青一一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首講於7月17日在嶺南畫派紀念中學開講。
  • 廣州市海珠區文博管理中心等聯袂舉辦愛國名畫進校園
    為弘揚嶺南畫派的愛國精神,廣州市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邀請廣州藝術博物院、高劍父紀念館等文博單位,在海珠區文化廣電旅遊局的支持下,7月17日在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開講「倚劍丹青一一嶺南愛國名畫」,並以此開始啟動嶺南愛國名畫進校園系列活動。
  • 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2015校園開放日通知
    ▲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  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原名廣州市第七十六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創辦於1968年,校址設在郊區太和鎮(現屬白雲區),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2015校園開放日通知  我校2015年繼續招收高中獨立批美術特色生、初中美術特色生,有意向者,請來電諮詢。電話:84416605、84420012,聯繫人:鍾老師、何老師  1、5月9日上午我校舉辦《他日成林》——嶺南畫派紀念中學師生美術作品展開幕式及招生諮詢活動。
  • 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50歲啦
    信息時報訊(記者 梁健敏 通訊員 何敏姬 餘靜喜)9日,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原76中)迎來了建校五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動。嶺南畫派畫家正在即興揮毫。信息時報記者 陳引 攝當天還未9點,學校操場上已經人山人海,其中,六名正在即席揮毫的老人分外引人注目,他們就是嶺南畫派「羊城九老」中的其中六老,分別是陳永鏘、葉泉、許固令、陳永康、招熾挺、陳孝能。在嶺南畫壇,這幾位老人被認為是當代嶺南畫壇的代表性人物,擅長山水、花鳥、人物畫,深切而廣泛地影響著中國的藝術後繼者。
  • 2010年嶺南畫派紀念中學高中招生簡章
    嶺南畫派紀念中學(廣州市第七十六中學)  以美促學 全面發展  廣州市第七十六中學創辦於1968年,2007年增掛「嶺南畫派紀念中學」校名。學校大力弘揚嶺南畫派精神,致力培養學生書畫藝術興趣。
  • 2020廣州海珠區嶺南畫派紀念中學招生地段範圍
    嶺南畫派紀念中學招生地段範圍:  海珠區實驗小學、昌崗中路小學、江南新村第一小學、江南新村第二小學、匯源大街小學。  學校介紹  廣州市第76中學是創辦於1968年的完全中學。2007年增掛「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2008年5月被廣州市政府批准成為廣州市市一級學校。2008年將在高中第二批招生。該校地處海珠區的商業中心,坐落在大型住宅區玫瑰園旁。  學校新教學大樓集課室、圖書館、實驗室、電腦室、各種教學專用室和辦公室、多功能綜合會議室於一體,環境整潔幽雅,是廣東省、廣州市綠色學校。學校計算機網絡暢通,教育教學設施齊備,功能齊全。
  • 許芳同志到嶺南畫派紀念中學檢查師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
    4月30日,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芳到嶺南畫派紀念中學檢查師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堅決防止疫情輸入校園,堅決防止校園發生集聚性疫情。
  • 2020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中考錄取分數線(獨立招生)
    廣州市嶺南畫派紀念中學2020年錄取分數  錄取類別:公辦  計劃區域:全市  戶籍生最低分數:575  戶籍生最低分數同分序號  獨立招生學校錄取情況:  獨立招生學校錄取完成後,仍剩餘部分自主招生計劃,市2中、廣大附中和市86中的宏志生班,培英中學的港澳子弟班,廣州美術中學和嶺南畫派紀念中學的招生計劃未錄滿。
  • 全球首次嶺南畫派畫家大規模集體「回家」
    基於首次《回家展》後持續熱忱的社會熱情極良好反響,也應海內外畫家及社會各界的要求,廣州高劍父紀念館將於2019年8月10日再次舉辦《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有聯展》,旨在持續弘揚嶺南美術的家國情懷精神,情系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們,並喚起每個中華遊子對家與國的認同感和自身文化自信
  • 劉春草大師與嶺南畫派、樂從本土文化
    區錦生主席說:「劉春草教授是嶺南畫派的傳人,從輩分算起來他是我的師叔,都是關山月老師的學子。劉教授是第二代嶺南畫派的傳人,而我則是第四代傳人。正因為大家同屬嶺南畫派,很有親切感。」區主席介紹,嶺南畫派的宗旨是:「關注社會,關注民眾。」筆墨隨時代而變化。
  • 嶺南畫派已故傑出畫家馮曼碩紀念展在廣州開幕
    嶺南畫派已故傑出畫家馮曼碩紀念展在廣州開幕 2019-06-03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廣州6月3日電(記者 索有為)「百年曼碩-紀念嶺南畫派名師馮曼碩先生書畫展」6月3日在廣州市黃花崗公園黃花文化館開幕,展出馮曼碩遺作55件,其中包括《孔雀圖》《淡黃楊柳舞春風》《鼎湖山飛瀑潭》等代表性作品,系首次集中展出馮曼碩眾多畫作的展覽。
  • 展訊:回家——第二屆嶺南畫派港澳臺及海外畫家聯展
    第二屆「回家展」,恰逢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本次展覽相較比第一屆規模更大、人數更多、範圍更廣、作品數量更為豐富,共有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76位嶺南畫派畫家參展,創同一畫派歷史之最。較去年首屆回家展,本次的展覽項目更是豐富多彩。畫展開幕前,8月9日將於東方賓館舉辦「紀念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愛國詩詞朗誦會暨回家畫家歡迎晚會」。
  •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原稱為「折衷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民族繪畫流派。嶺南畫派的形成和發展是與嶺南畫派的創始人、被譽為「嶺南三傑」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的傑出繪畫藝術活動分不開的。他們的主要藝術活動均在清未民初的廣州。中國繪畫,歷經唐朝二百八十餘年,吸收外來文化,發揮獨創的精神,承先啟後、至宋代人才輩出,名家蔚起,法備而藝精。
  • 嶺南畫派紀念館 嶺南建築大師造
    綠樹掩映中臨池而建的白色穹頂建築,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旦沐清暉夕披彩霞……來到嶺南畫派紀念館,會有一種踏入童話城堡的歡欣感。何況,館裡珍藏著嶺南畫派前輩名家們的諸多手稿、佳作,不時以文獻展、研究展形式拿出來「曬一曬」,更是讓人大飽眼福。
  • 現代嶺南畫派的佛教因緣——凡夫
    提起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的嶺南畫派,人們很自然地想到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和關山月等享譽中外的現代國畫大師及其繪畫作品,而很少會想到嶺南畫派與佛教之間的關係。其實,當我們翻開嶺南畫派的歷史畫卷,不難發現嶺南畫派的形成與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佛教因緣。高劍父是公認的現代嶺南畫派的重要創始人之一。
  • 感受嶺南文化,展現粵語魅力,石樓鎮組織開展「粵語進校園」活動
    為更好在地開展本次活動,石樓教育指導中心制定了《粵語進校園工作方案》,並制定活動評價方案,明確落實責任分工,動員各校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制定了評選「粵語進校園」優秀方案,評選優秀組織學校,評選優秀指導老師和突出表現學生,以樹立典型。做到活動有主題、有計劃、有方案、有落實,確保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各學校根據鎮指引,結合學校實際,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召開活動籌備會議,確定活動人員分工等。
  • 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集體「回家」 致敬先賢高劍父
    (右一)向高劍父紀念銅像獻花。   今年是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誕辰一百四十周年,高劍父紀念銅像當天在高劍父春睡畫院舊址「其命惟新」廣場落成,參展的嶺南畫派畫家集體向高劍父紀念銅像獻花致敬。小觀眾欣賞參展作品。 陳驥旻 攝  嶺南畫派自創始以來就是一個注重美育創新的藝術流派,故而嶺南畫派的藝術家身體力行高劍父所倡導的「為國家而藝術、為大眾而藝術」的家國精神和民族擔當。
  • 海峽兩岸嶺南畫派傳承人合辦畫展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嶺南畫派在誕生與成長過程中深受孫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不僅追隨著孫中山參加革命,還以藝術的革命參與到「改造國魂」的行動中,提出了「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的口號,成為浩浩蕩蕩的新文化運動在嶺南聲應氣求的一脈支流。
  • 海內外嶺南畫派傳人集體「回家」
    他期望,不久將來在廣州建成「歐豪年美術館」,為嶺南畫派「開枝散葉」留下生動見證。本屆「回家展」為期21天,共分為四大展區。除高劍父紀念館外,其餘三大展區分布在南粵先賢館、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高劍父藝術研究展覽基地等機構。其中,高劍父藝術研究展覽基地重點展出海內外嶺南畫派畫家的藝術交流作品,「嶺南畫派在海外研究」項目也將在參展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動。
  • 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優秀作品在重慶展出好評如潮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馮鈺)由王琦美術博物館和嶺南畫派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在王琦美術博物館展出以來,獲得當地美術界如潮好評。本展覽為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之一,首站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