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中,專家發現被壓彎千年的青銅劍,剛拿出來劍身竟立馬彈直

2020-09-24 小曉書童

導語

說到秦始皇陵,大家能想到的應該就只有兵馬俑吧。不是我小看大家,而是因為兵馬俑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大到足以蓋住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其他寶物,以至於談到秦始皇陵,民眾的心裡就會自然而然的浮現出兵馬俑。

但是,今天我們不說兵馬俑,我們來聊一聊兵馬俑坑中的另一件寶物。

兵馬俑車俑

不知道我的粉絲們還記得我的上一篇關於越王勾踐劍的文章嗎?那把劍可謂是考古界珍寶,千年不鏽,千年之後竟還能傷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件與那把寶劍有相同之處的寶物。

秦劍出世

秦 青銅劍

1974年3月,秦始皇陵兵馬俑坑被世人發掘。規模宏大的秦兵馬俑讓世人為之震驚,而伴隨兵馬俑「出世」的其他文物,也在閃閃生輝。

據考古資料記載,秦始皇陵已挖掘兵馬俑坑中,發現了多種古代作戰兵器。其中包括短兵器劍、吳鉤、矛等,還有遠兵器弓、箭,弩機等。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之一——青銅劍。

兵馬俑考古現場

在秦兵馬俑二號坑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被高級軍官俑壓彎的青銅劍。那把劍與其他文物寶劍無太大區別,甚至還不如其他寶劍,因為這把劍被一座倒塌的秦軍官傭給壓彎了。正當考古專家為之遺憾時,奇蹟竟然出現了。

當考古人員取出這把被壓彎千年的青銅劍時,那把劍的劍身竟然奇蹟般的彈直了!要知道,自秦至當代,兩千餘年,而這把劍至少也被壓了千餘年,柔韌性居然如此之好,怎不讓人震驚!

秦劍身上的「秘密」

秦劍

在場的考古人員為它去除土鏽後,這把青銅劍竟然露出了光亮表面。後經科研人員檢測發現,此劍竟然經過了金屬純化防腐處理,在他的表面塗有10至15微米含鉻氧化物的保護層。

這裡就需要科普一下,現代鉻化處理技術,是德國和美國在20世紀分別獲得的發明專利。而且其技術防鏽能力一般,最多只能保持60年左右,然而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又是怎樣掌握鉻鹽氧化處理技術的呢?

同樣讓人著迷的還有,這把青銅劍的長度。

青銅劍一般是65公分左右,這還是算比較長的。因為它再長就容易折斷,因為材料畢竟是青銅,柔韌度不能和鋼鐵相比。而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的這把劍——這把94公分長的長劍,竟達到了青銅這種材料的極致!

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工匠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將青銅劍造的長而不易折斷的呢?

眾所周知,青銅劍的鑄造關鍵在於冶煉時向銅裡加入多少量的錫。

錫加少了,劍的韌性雖然好但是硬度不夠,劍無法磨出鋒利的劍刃;而錫加多了,劍的硬度雖然好了,可以磨出鋒利的劍刃,但劍的韌性下降了,在使用中容易折斷。

面對這些在當代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工匠,通過常年的摸索,竟然得到了銅錫的最佳配比,這個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和韌性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結語

還記得近日倒塌的那座塔,完工不到兩年,竟然塌了,而旁邊那座古人修建的塔,矗立百餘年,屹立不倒。

古人的智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無論是青銅劍上的防腐技術,還是屹立不倒的百年古塔,無不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機敏。

處於當代科技發達的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掌握了如此發達先進的科學技術,是否應該做出一些同樣驚豔的「作品」呢?

相關焦點

  • 青銅劍被壓彎兩千年,出土後竟立馬變成直形,專家:不能再挖了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青銅劍被壓彎兩千年,出土後竟立馬變成直形,專家:不能再挖了。,卻找到了許多年前根本不可能造出來的東西,因此這些事情便成了一個個千古謎團。
  • 秦兵馬俑1號坑有一把被壓了兩千年卻瞬間彈直的劍?
    傳說中的說法比提問問題的網友說的更靠譜——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事件、有細節描寫、有人物心理變化。首先,時間說得很明確:1974年。其次,地點是秦兵馬俑1號坑的11號過洞處。實際上,考古學家也真的是在1974年正式發掘秦兵馬俑1號坑。人物:一群考古學家。事件:這群考古專家發掘在11號過洞處發現了一把青銅劍。這把青銅劍的處境很糟,劍柄陷泥,劍尖被一尊重達 150公斤的陶俑壓住。
  • 這把青銅劍被壓彎兩千年,出土後立刻恢復直形,專家:不能再挖了
    1994年,考古隊員再次發現了一批青銅劍,它們已經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多年,出土時卻依然光潔如新,仿若剛剛打制完畢的一般,沒有一個鏽斑,沒有一點腐蝕,鋒利無比。更神奇的是,這批青銅劍的表面有一層均勻厚度約10微米的鉻鹽化合物,這是近現代科學才有的鉻鹽氧化處理技術,德國和美國分別於1937年和1950年才相繼實現。這一發現又是世界性轟動新聞,令世人驚嘆。
  • 秦始皇陵挖出19把青銅劍,劍身使用的技術,比美國專利早了兩千年
    文:柿子秦始皇陵挖出19把青銅劍,劍身的一樣技術,比美國專利早了兩千年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歷史在積澱,在這期間誕生出許多優秀的文化,這些技術有的是領先別的國家好幾百年的秦劍科技含量滿滿,1994年工作者在兵馬俑又發現了一批青銅劍,為86公尺,將近有一個桌子那樣高,由其長度我們可以推測出他們拿劍的姿勢,回想青銅劍的發展歷史,我們能夠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這些劍的劍身在不斷的往上加。
  • 人類曾經被毀滅 413「秦始皇兵馬俑裡,神奇的青銅劍們」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在二號湧坑內人們發現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釐米,劍身上共有八個稜面,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稜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
  • 青銅劍:映射幾千年刀光劍影
    文物專家在該墓葬群中發掘出土了4件青銅器,其中,擺放在墓主人胸前的青銅劍最為珍貴。這把青銅劍雖然劍刃微缺,但通體烏黑,埋葬於地下2000多年,今天看來仍舊寒光逼人。   帶長劍兮攜秦弓   劍是一種便於隨身攜帶、單尖兩刃的手握格鬥短兵器。   從商代開始出現青銅短劍。
  • 在秦皇墓中曾發現一把青銅劍,擁有「記憶功能」,領先世界兩千年
    在秦始皇陵墓中,專家發現了很多的文物,比如說上千件的頭盔、石質鎧甲。還有一些青銅車的馬器構件,這些文物不僅實用,而且具有美觀性。今天就來說說從陵墓中出土的一款特別的秦劍,在1974年,考古學家在兵馬俑中發現了一批秦劍,這些秦劍都是青銅鍛造,劍身都是柳葉狀,長度在81釐米~94.8釐米左右。
  • 秦皇陵「神秘」的第19把青銅劍,是科技遠超現代還是另有隱情?
    在挖掘出舉世矚目的兵馬俑之後,科學家們還找到了一批十分神秘的青銅劍。這批劍被陶俑們背負在身上,因此稱之為"背劍俑"一共有19把,只不過第19把被倒下的陶俑給壓彎成了折角,其餘的劍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文物法》中明確規定了青銅器不準售賣,尤其是先秦時期的青銅器,因此這批青銅劍一出現立刻就俘獲了在場專家們的目光。隨著專家們對這些秦劍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劍的身上所隱藏的秘密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 超越時代的鑄造工藝,藏在青銅劍內的未知秘密
    在二號俑坑內已出土有銅矛、銅弩機、銅鏃、殘劍等,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釐米,劍身上共有八個稜面。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稜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的寬度,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
  • 秦皇墓曾發現一把青銅劍,竟擁有「記憶功能」,領先世界2000年
    在秦始皇陵墓中,專家發現了很多的文物,比如說上千件的頭盔、石質鎧甲。今天就來說說從陵墓中出土的一款特別的秦劍,在1974年,考古學家在兵馬俑中發現了一批秦劍,這些秦劍都是青銅鍛造,劍身都是柳葉狀,長度在81釐米~94.8釐米左右。
  • 秦皇陵發現古代黑科技!青銅劍吹毛立斷,技術領先世界兩千年
    《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伴隨著兵馬俑,還有無數寶貴的歷史文物被發現,其中秦劍最為著名,秦劍出土於兵馬俑一號坑和二號坑,其劍身呈現出柳葉狀,細長且尖,長度在81-94.8釐米左右,比同年代其他諸侯國遺址中發現的寶劍長近1倍。
  • 「神劍」被秦俑壓彎2000年,一出土就變直狀,專家:禁止考古挖掘
    兵馬俑是大家熟知的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其實兵馬俑並沒有被完全的挖掘,考古學家們只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都還在地下。在不斷地勘察和探索的過程中,考古學家們又有了新的發現。在兵馬俑坑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批青銅兵器,這些青銅兵器讓考古學家們欣喜若狂,根據考古學家的推測,這批古劍是這些兵馬俑的兵器之一,剛剛出土時,這些古劍就給專家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 秦始皇遇刺拔不出劍,劍有多長?兵馬俑出土的一把青銅劍給出答案
    司馬遷在其著作《史記·刺客列傳》中,描寫了荊軻刺秦時的情景:荊軻取燕國地圖呈給秦始皇觀看,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左手揪住秦始皇的衣袖,右手拿住匕首就刺向秦始皇。最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全長也不過55.7釐米。按說,60釐米的佩劍隨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麼可能因為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解釋很讓歷史學家們費解。
  • 秦皇墓現「超前黑科技」,青銅劍有「記憶功能」,領先世界2千年
    考古學家在秦始皇陵發現秦軍的青銅劍竟然暗藏「超前黑科技」,領先世界2千年之久,那時候該兵器竟然有「記憶功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可是秦軍的青銅劍代表青銅劍鑄造技藝的巔峰,與鐵劍相比一定程度上也未必會遜色。
  • 秦始皇陵青銅古劍被壓彎千年,出土後恢復直形,專家決定停止挖掘
    青銅劍更是劍中的佼佼者,在先秦時期,青銅劍成為了作戰的主要裝備,歷史上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青銅劍的傳說,比如越王勾踐劍以及吳王夫差劍。在1994年,考古隊員在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一把製作精良的青銅劍,讓這件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物重見天日。
  • 考察隊在古墓出土的青銅劍千年不鏽之謎
    秦始皇兵馬俑,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二十世 紀最偉大考古發現之一!隨同兵馬俑一道,同時出土一批青銅劍,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地下沉睡兩千多年,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無獨有偶,考古隊在挖 掘春秋古墓時,意外發現一把越王勾踐劍,做工精細,削鐵如泥,兩大考古發現立即傳遍大江南北,更大奇蹟還在後面,經過科研人員檢測,寶劍鋒面有一層鉻鹽化合物,此為千年不鏽之故。
  • 秦始皇之劍現世了?兵馬俑挖出「記憶」寶劍,X光照射後驚動世界
    據悉定秦劍共計有兩把,一把是觀臺定秦劍,藏在了觀臺之下,而另一把就是阿房定秦劍,被收藏在了阿旁宮的下面,作為秦始皇嬴政的寶劍,這把定秦劍有何等的美譽都是不為過的,至今都被譽為是瑰寶中的瑰寶,可惜定秦劍一直都存在於傳說中,至今沒有真正發現定秦劍哦。
  • 秦始皇之劍現世了兵馬俑挖出「記憶」寶劍,X光照射後震撼世界
    ,可惜定秦劍一直都存在於傳說中,至今沒有真正發現定秦劍哦。不過沒想到的是在一次針對秦始皇兵馬俑考古的時候,卻發現了一把疑似定秦劍的寶劍,就在專家們對其進行了X光照射之後,發現這把古劍藏有太多的謎團了,對外公開之後真的是震撼了世界,甚至讓許多外國專家直言不可能的,這把兵馬俑出土的寶劍到底是不是定秦劍呢?
  • 歷史未解之謎:秦始皇接見了神秘人 鑄造的青銅劍至今未能破解
    其實還真有,就拿目前已經挖掘的兵馬俑來說,總共1000多個,但是沒有一個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兵馬俑並不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而是一個一套模具燒制出來的。 燒制一件陶器很簡單,但是要燒制一個人俑,絕非易事。曾有專業機構進行嘗試,燒制人俑十次有九次是失敗的,就算成功的那一件,跟秦始皇的兵馬俑是不能比的。
  • 考古發掘兵馬俑坑,發現三大逆天武器,秦一統六國的原因呼之欲出
    戰國七雄中,為何秦朝能夠脫穎而出一統天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考古發掘的兵馬俑坑中,發現了三大逆天武器,這三件武器為秦朝一統立下了汗馬功勞。 三、青銅劍 在當時的諸侯國中,秦國擁有著最巔峰的鑄劍工藝。我國的考古專家在發掘兵馬俑一號坑的時候,曾發現了一把令人驚掉眼球的青銅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