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是中國人飲食中的一大門類講究。廣東有句俗話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在廣東有煲湯、燉湯、滾湯、羹湯4個典型湯品,廣東女人也是公認的煲湯能手。但其實,江西的湯品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在江西南昌,當地人以陶缸另闢蹊徑,煨出了江西菜中最廣為人知的瓦罐湯,這份手藝絕對不輸給廣東人。江西的湯種類繁多,排骨湯、墨魚湯,心肺湯、海帶湯、鵪鶉湯、老鴨湯……看得人眼花繚亂。瓦罐湯更是被譽為「湯中之王」:用近乎封閉的一米方圓的巨型大缸代替爐灶,以土陶為罐,盛入傳統配方精心調製的原料,將土罐蓋嚴實,用木炭恆溫煨上七個小時以上,出品的湯軟爛、醇厚、鮮香,一口就叫人流連忘返。
瓦罐湯的做法並不複雜,重在食材的搭配,因此花樣繁多。雞、鴨、鴿子、排骨都是基礎食材,清理後斬件分塊,焯水洗淨,配菜中的大眾「明星」像蓮藕、蘿蔔、山藥大等大塊芳香也是處理成塊狀,確保也能保持完整不散。
瓦罐湯食材種類豐富,很多食物甚至藥材都可以用來煨制。如煨制冬瓜排骨湯時,可以加入海帶,墨魚等配料。煨制雞湯時,可加入紅棗,花生,蓮子,天麻,人參等。
肉餅也是南昌煨湯的特色。追求口感的店家一般都還堅持手工剁餡。肉餅和雞蛋是經典組合,搭配皮蛋、墨魚也別有風味。夏天到了,滋陰潤肺的雪梨燉湯在這個季節很受歡迎。
所有食材分裝完畢,加入調過味的淨水,最後以錫紙封口,防止水分的揮發,也有利於風味的濃縮,瓦罐湯最終在這一米多高的大瓦缸中閉關修煉。
瓦罐一層層疊放整齊,一缸放滿,可容得下一百五十隻小瓦罐煨湯,不是明火,只需將木炭放入缸底等高內溫度升上來,關閉頂部罐口,靠調節底部封口的大小來調整缸中溫度,通過高溫熱氣的滲透,讓食材的風味充分釋放,激發出食材的原滋原味。
因著煨湯的時間不能低於七個小時,所以早上出的湯,頭一天晚上就得煨上了。南昌人的早餐桌上,瓦罐湯和拌粉算是最般配的一對。除早餐外,一日三餐皆可配瓦罐湯,真可謂早晚一罐湯,見煙火、見生活。
在南昌,地道的瓦罐湯店大多散落在街頭小巷,門牌已經有些年頭,張貼在牆上的價格單沾惹了些油質,就連店名都簡單到不行,一般都是老闆的外號,不信你可以搜搜「胖子湯店」,絕對有好幾家。甚至有些連名字都沒有,直接是「瓦罐湯店」,在這麼任性的瓦罐湯店前導航都沒用的,得像尋寶一樣才能尋到一家正宗老味道。
江西的美食數不勝數,瓦罐湯的地位卻無可動搖。瓦罐湯強大到什麼地步呢?在省外,凡是江西老表們開的小吃店,因為地域的局限性,可能你在店內看不到藜蒿炒臘肉,看不到蓮花血鴨,但是幾乎一定能品嘗到瓦罐煨湯。對在外漂泊的江西遊子來說,一口濃濃的瓦罐湯,足以喚起對家鄉的思念。
很多人開玩笑說江西是個小透明省份,作為本地人更是深有感悟,然而贛菜的加分卻帶領著江西走出去,再引進來,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