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曾跨國撿漏,將13萬張「藏書票」包圓,賣主戀戀不捨!

2020-12-13 尋史春秋

馬未都曾跨國撿漏,將13萬張「藏書票」包圓,賣主戀戀不捨!

導語:書,是開啟人思想的鑰匙,通過讀書,我們了解世界,了解不可知的事情。對於喜歡藏書的朋友來說,收集幾張藏書票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這些藏書票精美,被收藏家們讚譽為書上蝴蝶。在馬未都的博物館中,有一個特殊的展館,裡面存放來13萬張藏書票,這些精美的藏書票是如何收集而來的呢?

馬未都是古玩行中最能撿漏的人,他總是能找到一些別人不注意的寶貝。隨著國內收藏家多起來,幾乎國內的好物件都被收攬殆盡了,這時候馬未都想去國外看看,是否有好的收藏品,還別說,這次出國之旅,讓他收穫匪淺。

這些藏書票就是馬未都在荷蘭收購回來的,當時馬未都聽朋友說,有個荷蘭老先生,他手上有好東西想要賣給別人,但他要求購買者將這些東西一起買下來,並且要好好珍藏。馬未都想要去看看這些東西,於是就來到荷蘭,當他看到老先生的時候,就更加堅定了收購東西的意願。

這個老先生是一位心理醫生,他想要轉手的東西是13萬張藏書票,這些藏書票講述的是16世紀直2013年的歐洲畫家作品,這也是他一生的收集,每個藏書票的背後也有用荷蘭文寫的故事。馬未都的這次收購之旅非常順利,老先生也非常認可他,儘管馬未都並不懂荷蘭文,但他想著回去之後,一定要尋個懂荷蘭語的專家,將這些珍貴的記錄翻譯出來。老先生和馬未都籤訂收購協議之後,已經是滿臉淚水,想來是極為不舍吧。

馬未都回憶起收購的事情,他認為,老先生之所以願意割愛給自己,不單單是因為他願意完整收購,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中國人。如果是過去的話,中國沒有那麼富裕,老先生可能還會以為馬未都這中國收購家拿不出這麼錢來呢,如今中國強大了,老先生才相信自己。與此同時,老先生也重視馬未都是博物館館長的身份,相信他定能好好珍藏藏書票。馬未都沒有辜負老先生,他專門開設展館,讓這些藏書票得到來最好的安置。

結語:馬未都這次的外國收購之旅,也為中國的藏書票發展做出來極大貢獻。他收購的其實並不是13萬張藏書票,準確的來說,是老先生一生的記憶與情感,這些藏書票背後的故事,才是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國外的老先生,將珍貴的記憶交付給中國人,這足以看得出來,中國有多麼值得人信任。

相關焦點

  • 馬未都跨國撿漏,將13萬張「書上蝴蝶」打包帶走,賣主依依不捨!
    文/一隻水馬未都跨國撿漏,將13萬張「書上蝴蝶」打包帶走,賣主依依不捨!以前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隨處都是寶。只要你的眼裡稍微好一點,去到哪裡都可以找到古董。所以以前馬未都的收藏大多數都是在國內進行,他在北京找不到了,就去天津等地找,總之那時候哪裡都可以找到。後來市場不好,很難在找到好的古董,馬未都將眼光轉向了國外。有一次,馬未都很幸運來了一次跨國撿漏,一口氣將13萬張「書上蝴蝶」打包帶走。2013年,一位荷蘭的老人有意出手畢生所藏的書票。馬未都得知消息之後,立馬趕往荷蘭,見到了這位老人家。
  • 收藏名家馬未都海外購入大批藏書票 冷門有望翻身
    楊忠義藏書票——珠穆朗瑪的頌歌  收藏名家馬未都海外購入大批藏書票  近日,記者就市場傳聞向大收藏家馬未都確認獲悉,一年多來,他在國外搜集了一批數量可觀的藏書票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消息將有望促使藏書票這一顆珍珠煥發新的光彩。  文、圖、表 記者郭曉昊、林琳  「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書上蝴蝶」、「微型藝術」,這些都是人們對藏書票的美譽。然而,在收藏圈內,藏書票卻一直是冷門的品類,少有人了解和喜愛,價格也僅為數百元,遠低於其他畫種。
  • 馬未都:從歐洲撿漏的瓶子,估價1000萬也不賣,造型很獨特
    馬未都是收藏玩家,他的手裡有多少寶貝沒有人知道,有專業的收藏家初步估計,馬未都一輩子的收藏品價值如果真要做一個估算,估計可以達到1000個億。但要數整個京圈玩收藏的大師之中,馬未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而且他的手裡還有不少普通人沒有見到過的寶貝。
  • 冷門藏書票有望翻身 手繪藏書票具較高價值
    楊忠義藏書票——珠穆朗瑪的頌歌  收藏名家馬未都海外購入大批藏書票  近日,記者就市場傳聞向大收藏家馬未都確認獲悉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消息將有望促使藏書票這一顆珍珠煥發新的光彩。  文、圖、表 記者郭曉昊、林琳  「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書上蝴蝶」、「微型藝術」,這些都是人們對藏書票的美譽。然而,在收藏圈內,藏書票卻一直是冷門的品類,少有人了解和喜愛,價格也僅為數百元,遠低於其他畫種。
  • 「撿漏大王」馬未都 | 500元買到價值300萬的黃花梨柜子
    中國最有名的收藏家馬未都,他就是一個撿漏大王,他常常會跟觀眾分享自己每件藏品的來歷,這其中還有不少小故事呢。在馬未都的藏品中,有一件價值300萬的不得不說馬未都的眼光獨到,他一看這柜子的材質,就知道是老料,於是就去詢問價格。他是想通過售價來試探賣家是否識貨,結果老先生才賣800元,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馬未都用想用600元將它買下了。
  • 馬未都:我7萬撿漏的仿汝窯瓷,與「鬧官窯」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馬未都:我7萬撿漏的仿汝窯瓷,與「鬧官窯」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汝瓷的珍貴由來已久,曾有古話「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為證,在古代汝瓷千金難求,在現代依然吸引著眾多的收藏家和富豪,不過這裡所說的汝窯,僅僅是指宋代汝窯燒制的汝瓷。
  • 「撿漏王」馬未都,網傳身家過百億,馬未都: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要是問收藏圈粉絲最多的人是誰,那肯定是誰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要是換個問法,問誰在收藏圈一定有許多的粉絲,那麼在一溜答案裡一定有馬未都的名字。作為當之無愧的「撿漏王」馬未都,撿漏過無數好東西,國內的第一個私人博物館還是他建立的。因為撿漏過多,網傳他身價過百億,這是真的嗎?
  • 「撿漏王」馬未都,網傳身家過百億,馬未都: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要是問收藏圈粉絲最多的人是誰,那肯定是誰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要是換個問法,問誰在收藏圈一定有許多的粉絲,那麼在一溜答案裡一定有馬未都的名字。作為當之無愧的「撿漏王」馬未都,撿漏過無數好東西,國內的第一個私人博物館還是他建立的。因為撿漏過多,網傳他身價過百億,這是真的嗎?
  • 圓明園流失的文物,價值3000萬,卻被馬未都2408萬「撿漏」
    在圓明園流失的文物中,十二生肖獸首所佔的整體比重其實非常渺小,因此,當年賭王將獸首高價買回來的時候,有許多的人覺得不值。不過文物是無價的,哪怕是比重非常小的獸首都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鑄造技藝。由此可見,圓明園的一些上品文物是多麼的光彩奪目了。
  • 馬未都的承諾
    2013年,荷蘭一個老頭兒想轉讓一批數目龐大的藏書票。得知消息,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立即乘坐飛機趕往荷蘭海牙,希望購得這批藏品。一路上,馬未都想的不是要出多少價格收購,而是在反覆查看那個荷蘭老頭兒的生活資料。
  • 馬未都:最刺激的一次撿漏,店主以為我傻,而我卻十分開心
    那時中國的收藏市場剛剛起步,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文玩古董的價值,馬未都抓住機會,大量收購各類文玩古董,幾年下來,他的藏品已經初具規模,為了妥善保護這些寶貝,他才在1996年開辦了觀復博物館。馬未都曾坦言,在八十年代的古玩圈,只要有眼力,撿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比如當年他還在報社工作時,曾到上海出差,工作之餘他就到了友誼商店閒逛,因為這裡經常會有官方的珍貴文物出售。
  • 馬未都:最刺激的一次撿漏,店主以為我是傻子,而我卻十分開心
    據現在公開的資料顯示,馬未都青年時曾到北京郊區的農村插隊,在此期間他喜歡上了研究老物件,特別是老家具。多年的插隊生涯,也讓他在農村見到了很多民間流傳下來的文玩古董,豐富了閱歷,為今後收藏之路奠定了基礎。
  •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轉手賣2600萬高價,專家:建議上交
    有很多古董愛好者都很喜歡去古玩市場撿漏,「觀復博物館」的館主馬未都,在年輕的時候就曾因為多次撿漏,最後成為了一個身價千億的古董鑑定家。南昌市的古董店老闆王先生,就曾以一萬元撿漏宋代的「新華字典」,轉手賣了2600萬,這個「漏」撿大了。第一、慧眼識珠,幸運撿漏相較於沿街叫賣的小販而言,古玩商人從來都不會大張旗鼓,他們堅信「貨賣買主」。
  • 馬未都:我見過最無情的套路,文物古墓是假的,連買家都是假的
    所以說,買東西萬萬不可一心想著「撿漏」,否則等待你的,可能是一個深不可及的套路。馬未都混跡收藏界幾十年,也是經歷了風雨的人物,他曾經節目中講過自己遇到的諸多騙局,馬未都說:我見過最無情的套路,文物古墓是假的,連買家都是不存在的。
  • 古玩大亨馬未都驚天撿漏,該完整器全世界獨此一個
    一個偶然的機會,大藏家馬未都在一家古玩店撿漏就撿到了一件汝窯器。在古玩行混的人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大名鼎鼎的馬未都。店主說馬老師您要是喜歡的話,我給你一個很好的價錢,我這件東西呢給別人開價都開得很貴,跟你便宜點,您能不能給8萬塊錢?馬未都一聽馬上就知道店主對這件汝窯的判斷有誤差。店主認為這件東西應該是清朝仿的汝窯,而且是一個民窯,因為沒有款嘛,如果是民窯這價錢還算公道。
  • 男子撿漏宋代「新華字典」,轉手賣2600萬,專家:國寶,建議上交
    有很多古董愛好者都很喜歡去古玩市場撿漏,「觀復博物館」的館主馬未都,在年輕的時候就曾因為多次撿漏,最後成為了一個身價千億的古董鑑定家。南昌市的古董店老闆王先生,就曾以一萬元撿漏宋代的「新華字典」,轉手賣了2600萬,這個「漏」撿大了。第一、慧眼識珠,幸運撿漏相較於沿街叫賣的小販而言,古玩商人從來都不會大張旗鼓,他們堅信「貨賣買主」。
  • 馬未都: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
    馬未都是一個奇人,小學四年級畢業依舊能與一大波名流暢談上下五千年。最關鍵的是人家有一眼辨真假的本事,短短十數年的時間憑藉撿漏,近乎空手套白狼般積累了誰也說不清有多少的財富。要說馬未都最值錢的古董,這誰也不敢妄下結論。倒是馬未都此前表示「我撿漏一隻碗,任何人問價格我都不說,專家估價至少3個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文玩清流—馬未都:一生「撿漏」無數,但這種「漏」我從來不貪
    不過他有一個癖好,就是撿漏,他經常會去古玩市場上淘寶貝,在這個過程中,他甚至還找出了幾件古代的真品,藉此賺了不少錢。可以說通過「撿漏」,馬未都才能在文玩領域獲得這麼大的成就。其實,馬未都「撿漏」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藏品館,而是文玩市場裡面毫不起眼的小商小販那裡。
  • 馬未都撿漏一個西漢玉豬握,沒想到文物販子留了一手,反將他一軍
    「撿漏」是古玩界行話,意即買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很值錢的文物,賣家卻不知情。從定義來看,撿漏有兩個基本條件:眼力勁毒、高情商。馬未都作為收藏界大神級存在,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因而,馬未都憑藉兩樣法寶在收藏界是混的風生水起。然而,縱是精明如馬未都,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這是怎麼一回事?
  • 馬未都在日本撿漏一隻汝窯,誰問價錢他都不說,專家估值不下3億
    在收藏界中,但凡是有點真本事的人,撿漏這樣的事情是很常見的。比如國內最大的收藏家之一馬未都,堪稱撿漏王。只有他沒遇見過的古董,沒有他不撿過的漏。而馬未都雖然撿漏很多,但是他說在自己撿過的漏裡,唯獨有一件最滿意,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