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是什麼?

2020-10-18 少掌門頻道

最近在搬家,比較忙,也有點累,昨天曾少薦書《貧窮的本質》,這本書之前有看過。

今天抽個時間碼點字做個分享,我將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得到的感悟,和大家好好聊聊這本書。

ps:這本書跟《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一書有些觀點類似,兩本書可以結合在一起看。

另外說實話,這是一本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書,沒有耐心的人不要看。

說到窮,大部分人都因為「疫情」沒有收入吃土之後,想到那些自己「買買買」的日子。然而,真正的貧窮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書裡對貧窮的定義是每天收入小於0.99美元的人群,全球有10億,這是一批真的窮到基本衣食住行都成問題的人。

書中認為,貧窮最大的原因是,窮人通常缺少信息來源,所以會相信一些錯誤的事情,於是做出錯誤選擇,顯得短視。一個人如果生存都成了問題,他是沒時間去思考下一步,是沒有時間精力去有遠見。

1.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我挺「窮」的。

從小,父母經常雞毛蒜皮的事吵架,說來說去因為錢,因此很小時候一直想要有錢。

上學後,為了省錢,從不和同學聚會;看到漂亮妹子,不好意思搭訕,以致錯過美好的學校生活,一直自閉,現在看到美女,已經處變不驚,都是皮囊而已。

校外實習那會,為了一個月不到4000塊錢的工資,拼命工作,不到一個月,整個生產線上都認識了我,後面還給我發「新進優秀員工獎」,獎勵了300塊,代價就是,三個月內晚上睡覺側著身子或是趴著睡,腰疼,腰肌勞損。

貧窮給人帶來最大的一個危害,就是會讓人陷入無盡的忙碌之中,變得斤斤計較,變得筋疲力竭,完全沒有任何多餘的注意力,去對未來,做更長遠的規劃。

後來,畢業進入職場,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讓我極度不適,這樣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2. 


貧窮的本質在於無力改變自己

我的大伯,草根出身,經過自己一步步努力,在西安取得了不菲的結果,家庭經營有道,子女有方,把家族管理的也是井井有條,是一個讓人尊敬的長輩。

前段時間,去大伯家,大伯語重心長的講:我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全憑自己一股氣憋著,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敢回頭,不敢掉隊,我時時刻刻都明確自己的目標,穩紮穩打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我看到過很多農村出來的大學生,路還是一樣難走,甚至泯然眾人。

因為,貧窮會導致人沒有長遠的目標,沒有充沛且完整的注意力資源;人沒有長遠的目標,沒有充沛且完整的注意力資源,就會得過且過,意志力就會變得薄弱;得過且過,意志力變得薄弱,就會在貧窮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我上班那幾年,我的工資基本是由我自己打理,這裡要感謝父母開明。

我沒有其他愛好,只對錢感興趣,因此後來自考本碩,踏足知識付費,參加線下學習,嘗試過炒股,玩過基金定投,抄底P2P,參與社群空間等等,每一段經歷都對我的成長起了很大的幫助,幫助自己提升自己認知維度以及財富能量。

這裡不是讓大家學習我的這種極端做法,只是讓我們明白,我們想賺錢,必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方向,沒有目標規劃,我們是很難解決長遠發展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決定錯了,人生就如夢泡影了。

我也有私心,現在全家就我一個頂梁柱,我可以接受一切苦難,但我不想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受苦,所以我一直是長期投資思維去進行投資自己的。

3.怎麼解決「貧窮」這個線性問題?

1)注意力

很多年輕人沉迷於網路遊戲,荒廢工作學習,因為遊戲的設計者利用了心理學上刺激反饋的概念,這種機制給你一個短期刺激,做一個動作就會有相應的反饋出現,而工作學習是個苦活,還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不如遊戲裡即時刺激有趣。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被各種app綁架著,沒有自我的一點成長時間。

我身邊有一些人,他們的生活是很「充實『』的,一邊刷著抖音快手,一邊看著勵志TED演講,然後夜裡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他們浪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時間,還有自己的注意力。你可以看看周圍的人,是不是拿著手機,從這裡,跳到那裡,從這邊,跳到那邊?

他們每天特別充實,但是有用嗎?每個人的注意力已經被別人收割。

如果你要想改變自己,首先你要先改變自己的認知,你要知道你是為什麼而做,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你才能更好的和自己做朋友,更快的成長。

你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就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單一的努力沒有用,假裝的努力更沒有用,要持續用心的努力才有用.

2)學會資源分配

人生就是一場分配: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按照需要分配,以轉換成更高的價值,是財富管理中的重要課題。

如果不能理解富人富在哪裡,窮人窮在哪裡,當然會消極地理解「富人恆富,窮人沒有機會了」。但事實是,富人對富的傳承體現在對金錢的控制上,窮人對「窮」的傳承體現在「躬身忍受」和沒有機會學習財富管理。

學習成本是改變自身唯一的一條路,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3)學會與高人為伍

關注大咖-跟蹤大咖-學習大咖-模仿大咖,學習高人的思維方式對我們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每天關注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思維,對我們成長的幫助是很大.

好啦,時間有限,今天的文章,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

相關焦點

  • 貧窮的本質是什麼?貧窮研究專家:「貧窮陷阱」讓窮人越來越窮
    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曾擔任聯合國顧問、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時也貧窮問題的研究專家——傑弗裡·薩克斯曾作出了回應。也正是外援資助,讓他走出了「貧窮陷阱」。正如《貧窮的本質》一書中中所說的,對於幾乎無錢可投的人來說,一旦收入後財富迅速增長的範圍受限,那麼他就會陷入「貧窮陷阱」;但對於有能力投入的人來說,這一範圍就會極大地擴展。另一方面,如果窮人快速增長的潛能很大,而這一潛能隨著富裕程度的提高而逐漸減弱,那麼「貧窮陷阱」也就不復存在。
  • 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班納吉:怎麼擺脫貧窮,貧窮的本質是什麼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頒發給了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芙若及哈佛大學教授麥可·克雷默,因為他們三人合寫了一部著作叫《貧窮的本質》。他們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 你真的知道,貧窮的本質是什麼嗎?
    本文就從四個方面簡單分析財富與貧窮的關係是什麼。1-獲取財富的關鍵是什麼?2-何為「資源邊界」概念?3-貧窮的本質是什麼?4-如何避免「貧窮陷阱」?獲取財富的關鍵是什麼?所以說要發財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可以全年無休,一般做買賣和當領導的可以做到,因為他們感覺自己的狀態不是很有保障,如果長期過太有保障太穩定的生活,生理和心理都容易殘廢;二是堅定態度,不要過多關注社會上的負面信息,如果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差,那麼就會對什麼都沒有信心。
  • 《貧窮的本質》:貧窮的思維,比貧窮的狀態更可怕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的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埃斯特·迪弗洛 ,是一本經濟學著作。兩位作者為了弄清為什麼會產生貧窮,貧窮又會導致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
  •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還不了貧窮?——窮人更「擅長」浪費錢
    2019最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出了這個問題,建議看完,這對我們理解貧窮和財富的本質非常有用。② 研究成果,引人啟發其中,阿比吉特與埃絲特合著一本經濟學著作:《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 薦書|《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相反,如果將結果歸因於無所作為,那就不太正常了:如果一位流感患者去看醫生,醫生什麼也沒做,病人後來感覺好轉,那麼他就會認定,自己病情的好轉與那位醫生沒有關係。3、不要賄賂別人去做你認為他們應該做的事。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為什麼貧窮,為什麼窮人擺脫不了貧窮?這是《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探討的主要問題。《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的兩位作者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
  • 《貧窮的本質》——人有近憂,必無遠慮
    《貧窮的本質》的作者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關於貧窮,我們的第一想法都是窮人總是吃不飽,餓肚子沒力氣幹活,映入腦子的畫面也是我國民國時期那種悽慘生活,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可實際是,現代社會即使是非常貧窮的人,也能吃飽飯,缺糧並不是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他們貧窮的問題出在其他地方,他們沒有資本。
  • 貧窮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打破束縛,實現階層躍遷呢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貧窮的本質》一書的作者。他們花了15年的時間,深入到五大州的貧困地區做深入研究。 最終得出結論,貧窮的本質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你之所以窮,是因為你的父母窮。
  • 讀書筆記:《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
    一 本很好的書,讓我對貧窮有了很深刻的認識,開始對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有了比較清晰理性的認識。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了三位致力於在發展經濟學領域中試圖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提出實驗性做法的三位學者。其中,[印]阿比吉特·班納吉 和 [法]埃斯特·迪弗洛二人 用了15年的時間踏遍五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最貧窮的地方進行調研,這才使得這本書的面世成為可能。
  • 5分鐘速讀《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無法擺脫貧窮
    一提到窮人,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那些又懶又饞、不思進取的人,那些人因為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工作,才變的貧窮。這隻就是文學作品上對窮人的描述而已,真正導致貧窮的原因,要比我們想像的複雜。今天推薦的書是《貧窮的本質》,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是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貧窮的本質》:為什麼窮人一直很節省?
    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 V.Banerjee) / 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 / 景芳 / 中信出版社 / 2013-4-1 好的(經濟學)書籍教你的不是思考什麼
  • 《貧窮的本質》,「村幹部」寫的1本書,憑什麼獲得了諾貝爾獎?
    前兩位的最主要的一本合著,叫做《貧窮的本質》。裡面揭示了上面的這些數據,這本書也代表了他們經濟研究的重要觀點。本來不是那麼火爆的一本書。這一獲得諾貝爾獎可不得了。中西方的經濟學家們。紛紛去湊上去看一眼!這是一本見解極為深刻的好書,由兩位專門研究貧窮本質的優秀作者寫成。
  • 評《貧窮的本質》:窮人經濟學與變革政治學
    然而讀完《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也許會覺得我們個個是晉惠帝。  窮人很難,理解和消除貧窮似乎更難。該書第二作者、法國人埃斯特·迪弗洛6歲時,就知道有一個叫加爾各答的城市,非常擁擠和貧窮。他24歲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個城市,在乘計程車前往市區的路上,只見一棵棵樹木、一塊塊空草坪和獨單的人行道。他竟一時找不到窮人。窮人在哪裡?
  • 三種貧富交換真人秀,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貧窮是否意味著劣根性?天生的窮氣註定難成功、或發了財也有股不招人待見的憤懣氣,比不得天生「貴氣」?面對綜藝裡越來越多的「展示型」富有,硬糖君倒是懷念起十幾年前一系列真正「貧富交換」的真人秀。窮,是因為不努力嗎?富,又意味著幸福嗎?富貴的好處我們見多了,而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貧窮的本質」:看清這四點,有些人窮的很穩定
    前言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本書,非常的火,叫做《貧窮的本質》。兩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走訪了全球幾十個國家,深入到很多貧窮的地方。最後寫出了這本書。其實這本書,並不好讀,裡面有許多專業的術語,我相信大部分人,即使買了它,也不一定能讀完。
  • 三種貧富交換真人秀,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虎嗅網
    「黃聖依一看就是沒被生活欺負過的樣子」「姐夫對姐姐也太寵了吧」……就算網際網路記憶短暫,這位姐夫的火傳媒欠薪往事可也沒過去幾年,更別提聖依姐姐什麼與星爺決裂,走奧斯卡紅毯前突發暈倒的精彩操作。貧窮是否意味著劣根性?天生的窮氣註定難成功、或發了財也有股不招人待見的憤懣氣,比不得天生「貴氣」?面對綜藝裡越來越多的「展示型」富有,硬糖君倒是懷念起十幾年前一系列真正「貧富交換」的真人秀。窮,是因為不努力嗎?富,又意味著幸福嗎?富貴的好處我們見多了,而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貧窮的本質》選讀一:限制我們的不是命運,是我們將命運限制
    《貧窮的本質》只是因為我想要知道為什麼會在貧窮的邊緣徘徊。因此也有幸來閱讀這本書。《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文章在開始部分就引出一個名詞--貧窮陷阱。只要沒有能力擺脫這個陷阱的人,最終都會淪為貧窮。
  • 電子書下載|《傲慢與偏見》《逆流》《貧窮的本質》《日本的細節》
    於斯曼借這位反英雄的主人公之口詮釋了他的頹廢美學,斬斷了和自然主義文學的聯繫,奠定了19世紀邪典之作的地位……▼【貧窮的本質】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類型:經濟學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 為什麼貧窮?為什麼他們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 一個貧窮的人追求藝術,認識到了藝術的本質,然後放棄,可笑
    追尋了快十年的藝術,認識到藝術的本質,然後放棄了繼續從事藝術,可笑,仿佛在說我自己貧窮也是可以從事藝術,給大家推薦一種貧窮人適合搞的藝術。根據Poor Art所表達的,總覺得翻譯成貧窮藝術不是太好聽,但是卻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表達,暫且稱為貧窮藝術吧。貧窮是由義大利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所提出的。Celant說並不是真的缺錢,而是說在沒有傳統方法和材料限制的情況下創作藝術。
  • 貧窮陷阱:貧窮是如何偷走一個人的未來?
    正如《貧窮的本質》中所說的:貧窮就像一道陷阱,讓深陷其中的人無法逃離。儘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並不總是放在正確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踏上梯子。《貧窮的本質》提到過,「窮人的首要選擇顯然是,讓自己的生活少一點兒乏味。這可以是一臺電視機,也可以是一點兒特別的食品,比如一杯加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