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個特有少數民族,至今沒有本族文字,婚姻習俗令人羨慕
我們國家是個多姿多彩的大國,擁有著豐富多彩的56個民族,不管是文化上還是歷史上亦或者是政治上,都有著不同色彩和共同之處,要是將我國比做一件東西,我想應該是一個萬花筒,是一個由許多的個體組成的大整體,民族數量多卻尤其團結。
說到我們的民族,今天小編就想同大家介紹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是雲南省的一個特有的少數民族,到現在都沒有本族文字,這就是基諾族。基諾,是他們民族的自稱,還可以解釋為「舅舅的後人」或是「尊重舅舅的民族。」
看起來,這個民族似乎是比較落後的,到現在都還沒有屬於他們自己民族的文字。可小編卻覺得這個民族是非常有特色的。
就拿婚姻來說,如今的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對於婚姻也是持「開放式」觀念,就是說,並不會像以前那般兩個人將就過日子,吵吵鬧鬧卻不會分開,為了家庭和孩子,兩個人互相忍受,然後過一輩子。
如今的人們,可以很快的結婚,結婚後兩個人生活久了,爭吵也就有了,有的人爭吵後並不會忍讓對方,而是選擇離婚,不想將就過日子,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人生就要過的自由,覺得過不下去了就不過了,分開就行了。就是這樣的想法,才導致我國的離婚率逐年升高,人們對於愛情婚姻的忠貞也沒有以前那麼好。
而基諾族就不會,就算是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快,人們的觀念也變化很大,但是這個民族的人們,他們依然遵守原來的「婚姻法則」,他們的婚姻也是一夫一妻制,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另外的習俗,首先,男女青年在擁有結交異性、談情說愛的權利之前,必須要參加「饒考」「米考」組織。
在這個民族,男女之間交往還有三個階段,首先就是「巴漂」,也就是秘密的談情說愛的階段,然後就是「巴寶」,就是指由開始的秘密階段轉為公開階段,最後就是「巴裡」—同居階段。
雖然我們說婚前同居是不好的,因為雙方最後要是覺得不合適,然後分手了,對女方的傷害就會非常大,所以大家一般都不贊成男女同居。
但是同居也並不是全是壞事,要想真正的了解對方,在同居的一段時間裡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因為一個人可以短時間裡隱藏自己的缺點,卻不可以時刻偽裝自己的本性,同居的時候兩個人相處久了,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對方的性格和缺點,然後就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和對方長期生活在一起了。
男女同居之後,如果雙方感情還是很好,都覺得對方還不錯,可以長期生活在一起,那麼,當男子在某天早上主動為女子掃地、背水、燒火、做飯等事情的時候,那麼恭喜這位女子,這個男子想要與她結為夫妻。
之後男方父親或是舅舅便會到女方家裡提親,擇吉日成婚。而且,在婚後的日子裡,婦女必須要嚴守貞操,由此以來,離婚的現象就非常少了。
雖然這個民族看起來並不是非常先進,但是小編覺得他們的婚姻法則是比較好的,雖然說人的一生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在婚姻裡面,兩個人的性格肯定不能完全一致,必然會有矛盾,會有爭吵,但是雙方都忍讓一步,給彼此一些空間,即使受點委屈,也不是不行的,只有互相包容,兩個人才能走到最後,不然,就算是換無數個伴侶,也不能一起生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