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地吐痰 罰你馬上揩乾淨

2020-12-14 搜狐網

  成都市即日起專項清理不文明行為隨地吐痰不願清理者將被罰款

  昨日,成都市城管執法局正式召開城管執法協管員隊伍總結暨表彰大會。會議決定,從即日起,成都市1050名城管執法協管員將加強發現、制止、糾正各類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喜歡隨地吐痰的市民可要注意了,從現在起,一旦被認定為隨地吐痰,協管員當場就會要求你清理被汙染的地面,如果你不願意清理,就會挨罰款。

  專項清理:拿「隨地吐痰」開刀

  昨日,成都市城管執法局直屬支隊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今年,成都將全面倡導文明,專項清理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等不文明行為,城管執法協管員將是清理隨地吐痰的生力軍。」據了解,從今日起,全成都的協管員隊伍將在城管執法隊的帶領下,專項清理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等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整治逗硬:罰亂吐者清理地面

  據了解,執法部門已擬定一系列專項整治措施。對於隨地亂吐痰的市民,城管執法協管員將以勸導為主,通過講解、勸導讓其講文明。一旦協管員發現有市民隨地吐痰,將當場要求其清理被汙染的地面,確保城市清潔。如果隨地亂吐痰者不願意清理,協管員將通知具有執法資格的城管執法人員,對隨地亂吐痰者進行批評教育,並給予小額度現金處罰。目前還沒有最後確定罰款金額,估計在5元至50元之間。

  整治試點:就從春熙路開始

  據了解,成都市城管執法局的此次清理行動將分批次進行。昨日,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先在春熙路、紅星路等市容秩序嚴管街,天府廣場、人民南路等成都市一、二類街道和主要出入城道路、公園周邊等重點區域範圍內進行試點。如果試點效果好,將很快在其他道路上推行。此外,從即日起,協管人員還將在全城開展「文明勸導禁三亂、清爽有序迎新春」的活動,勸導不文明行為,禁止亂佔道、亂牽掛、亂張貼。

  市民觀點:確實該管好嘴巴

  昨日下午,記者針對成都市城管執法局的該項措施,在春熙路、紅星路步行街對近百位市民進行了隨機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市民普遍認為,在大街上當眾清理口痰讓人很難為情。不過,其中有近八成年輕人贊同這項措施,認為隨地吐痰的確是有損城市形象,應該制止。另有超過60%的中老年人則不願意接受罰款處罰,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廣大市民自己能否管好自己的嘴巴。還有少數老年人稱,自己知道隨地吐痰不好,但幾十年的習慣很難在短時間內改過來。

  記者楊東攝影朱建國

  掃街不淨紅牌罰下

  本報訊(記者楊東)昨日,成都市市容環境管理局正式對外發布:成都市中心城區2800平方米的市政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已經全面實現市場化。從即日起,成都將實行市政道路清掃保潔誡勉和末位淘汰制度,掃不乾淨大街,排名最差的環衛作業公司將被罰出成都。

  據了解,本次市政道路清掃保潔作業評比實行「100」分制度,因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未達標準,而被市民投訴或被新聞媒體暴光的環衛公司,將被處以扣分處罰;對各中心城區當年排名末位的環衛作業公司,成都市市容局將進行現場複查審核,並最終評出1-2名全市當年度排名最差的環衛作業公司,由相關區和街道辦事處出示紅牌,終止相應中標路段的環衛作業合同。

  城際連線

  北京重點整治陋習

  今年北京市要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交通亂穿行、乘車亂擁擠、寵物便溺等五種不文明行為作為社會公德的突出問題,採取特別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首都文明辦表示,今年將規範公共領域的不文明行為,引導市民改掉不良習慣,在城市主要大街、公共場所,每隔100米設立一個垃圾箱,在垃圾箱、重點公共場所、公共汽車、計程車上配備納痰袋。發動居民製作社區「寵物衛生間」和「寵物保潔桶」。有關部門將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要依法處罰。同時,文明辦還將建議人大修改完善北京地區相關法規,對上述幾種不文明行為嚴加處罰,健全對不文明行為的法律約束機制。

  據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隨地吐痰該不該罰?
    此次吐痰已引起網友們的大規模聲討,不文明、沒素質、噁心等等,而其中有位網友問「隨地吐痰不應該罰款嗎?」,馬上也有了另一位網友回應說「隨地吐痰罰款不合法」,這就引起了小編的興趣了,一般情況下,罰款都是針對違法違規行為,如果明星被罰款,對今後的星途定然是有不小影響的。那麼,究竟隨地吐痰罰款合不合法呢?
  • 治理隨地吐痰 「最高罰500元」不是關鍵
    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規定提出,在圖書館、超市、公園、電梯轎廂等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且拒不清除痰漬的,將處以一百至五百元不等的罰款。(5月17日珠海特區報)  疫情還在,治理隨地吐痰就顯得尤為重要。
  • 隨地吐痰最高罰200元:要重罰也要「常罰」
    對於隨地吐痰,民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梗。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人對於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的第一印象,就是從隨地吐痰罰款開始的。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且不說隨地吐痰對城市形象造成的破壞,單就其傳播疾病的危害性,與更加重視健康和文明的社會氛圍也是格格不入,向隨地吐痰宣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現了出來。
  • 「公共場所文明行為大家談」丨隨地吐痰隨處可見,整治不能一罰了之
    創建文明城市需要每個市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摒棄陋習,不隨地吐痰。據了解,隨地吐痰的不文明行文是我市市民最厭惡的不文明現象之一。近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雖然市民很厭惡隨地吐痰,但是這種不文明行為仍比較常見。張掖路步行街是蘭州市一條環境衛生比較好的街道,但記者走訪中發現隨地吐痰的現象在這裡屢見不鮮。
  • 隨地吐痰可罰500元,執法切莫「吞吞吐吐」
    隨地吐痰陋習由來已久,既不衛生也不文明,人們對此深惡痛絕,卻又屢禁不止。5月16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自6月1日施行。隨地吐痰最高可處罰500元。
  • 男子隨地吐痰被罰50元,還要把痰擦乾淨
    男子隨地吐痰被罰50元,還要把痰擦乾淨 2020-03-10 2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州首次為文明立法 下月起隨地吐痰拒不清理者罰50
    鄭州首次為文明立法 下月起隨地吐痰拒不清理者罰50核心提示丨7月1日起,《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正式施行。市民隨地吐痰、便溺,現場拒不整改的,將「吃」到50元的罰單。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出行、擾亂交通秩序的會受到一定的處罰,下一步將與誠信體系建設掛鈎。
  • 治理隨地吐痰 要重罰也要「常罰」
    (相關報導見06版) 對於隨地吐痰,民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梗。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人對於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的第一印象,就是從隨地吐痰罰款開始的。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且不說隨地吐痰對城市形象造成的破壞,單就其傳播疾病的危害性,與更加重視健康和文明的社會氛圍也是格格不入,向隨地吐痰宣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現了出來。
  • 北京擬提高隨地吐痰亂扔菸頭等罰款 最高可罰200元
    隨地吐痰、亂扔菸頭擬最高罰200元。記者從今天(23日)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了解到,實施已近18年的《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如今迎來第三次修改。  多年來,隨地吐痰、便溺、亂丟廢棄物、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一直是遭人詬病的痼疾。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人們對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更加重視。
  • 乘客隨地吐痰,4種勸阻方式效果都不好,除非有這個「武器」撐腰
    9月12日晚,武漢一男乘客在地鐵列車內隨意吐痰,其他乘客指責此人的吐痰行為,這人匆匆下了車。一名軍人中蹲下來,用紙巾一點點擦拭乾淨,這一舉動雖然讓身邊的乘客十分感動,可當事人卻已經離開「作案」現場了。有人會問:國外好像沒有隨地吐痰的,他們是靠什麼好方法「勸阻」的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社會學教授羅斯·孔伯曾經進行過關於吐痰的社會學研究。他得到的研究結論是,在西方世界,吐痰被當作一種不文明行為,其實是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經過數幾百年時間,人們才認識到隨地吐痰這一行為是不能接受的,並加以約束與懲罰。
  • 隨地吐痰惹人煩
    □本報記者 趙 銳 見習記者 王金佳 隨地吐痰是一種惡習。在許多公共場所,你會隨時發現,一些人吐痰時總是不觀前顧後,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想吐就吐,根本不考慮其他公眾感受。那麼,在公共場所看見隨地吐痰的行為,市民是怎樣的反應?日前,記者就此話題進行了調查。
  • 最高可罰500元!《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6月1日起施行
    最高可罰500元!5月15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該法規成為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將於6月1日起施行。在公共場所吐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部門或者其依法委託的單位責令清除痰漬,並可以予以警告;拒不清除的,可以按照規定予以處罰。
  • 還敢隨地吐痰?是時候改改陋習了
    「這些都是隨地吐痰造成的,時間長了就成了這樣的痕跡。」一名環衛工人騎著三輪車,對路面進行著清掃,讓他最為頭疼的,就是經常出現的隨地吐痰現象。 「有時候弄點土倒在痰上再掃,但是剛掃完沒多久,馬上就又有人吐了。」話音未落,一名行人戴著口罩,在經過公交站附近時咳嗽幾聲後摘下口罩,隨地吐痰後繼續前行。
  • 隨地吐痰或被罰200,你知道嗎?
    隨地吐痰是陋習,亂扔垃圾惹人嫌。處罰力度今提升,再犯之前看荷包。放縱享樂一時爽,罰錢罰到你肝疼。文明本是人之德,何必讓人督著改!近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了《關於修改〈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的決定(草案)》,其中提到,修改後的《條例》對隨地吐痰、便溺,亂丟廢棄物,亂倒垃圾等行為的罰款額度由20元以上50元以下,提高到50元、情節嚴重的200元。對於這種大快人心的好事,當然要寫上一首打油詩為賀。
  • 我省立法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
    我省立法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為了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陋習,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的傳播,6月起,在山西,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要受罰!5月15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會議表決通過,並於6月1日起正式實施。
  • 杜絕隨地吐痰倡議書
    杜絕隨地吐痰倡議書 2020-06-12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地吐痰最高可罰500元!這個省出臺了全國首部規範隨地吐痰行為法規
    隨地吐痰陋習由來已久,既不衛生也不文明,人們對此深惡痛絕,卻又屢禁不止。今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該《規定》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自6月1日起施行。
  • 不隨地吐痰是一種文明「抗疫」
    面對疫情,需要站在國家的層面,也需要站在個人的層面,要做好預防,更需要每一個人積極參與,這就需要不去人群聚集處、勤洗手、多飲水、注意休息等,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邊環境,才更有利於打贏疫情防控戰,但是,隨地吐痰的陋習一直存在,不僅僅是文明建設中的「絆腳石」,也是抗擊疫情的「大難題」。家是小小的國,保衛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 鄭州首次為文明立法 下月起隨地吐痰拒不清理者罰50!
    市民隨地吐痰、便溺,現場拒不整改的,將「吃」到50元的罰單。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出行、擾亂交通秩序的會受到一定的處罰,下一步將與誠信體系建設掛鈎。而在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也將會受到處罰。6月22日,《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新聞發布會召開,《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是河南省第一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門性地方法規,也是鄭州市首次為文明立法。
  • 浮山縣杜絕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的倡議書
    但在一些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仍時有所見,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我們相信,禁止隨地吐痰,打造乾淨整潔的縣城環境,是生活在這個城市每個人的共同願望。為此,浮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浮山縣文明辦向全縣廣大居民倡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共同做好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