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道教的愛好者,經常找道士算命,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道教是我國傳統宗教,也是在我們國土上流傳時間最久的教派。一個東西之所以能長久不衰一定是有其原因的,而道教在最初一直在歷朝歷代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在醫與術沒能正式分開以前,道士也可以是大夫,即使是個練丹的士術也肯定與醫藥分不開關係。歸根結底,這還是一個醫療機構。
趙佶這個皇帝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非常喜歡道教,他出生的時候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日,如果有人研究過民間的一些非正規的節日,會發現其中的一個規律。從大年初一開始,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等等這些時間點上都是一些被人們賦予了特殊定義的日子。在古代研究天文曆法的人在隨著道教建立以後,所有研究命理相關的人好像都變成了別人眼中的道士。
命理學本是研究世間規律的一種學問,雖然其中可以預測每個人的氣數,但這不是命理學全部的意義。命理學包含了宇宙,事物等的發展規律,而不僅僅只用於人的吉兇壽數。可隨著人們的需求,這個行業的發展逐漸偏向了用於人的預測方向。現今保存最多的資料就是關於預測人的,而命理學關於宇宙的研究卻停滯了。
這一切與一些在位時就推崇道教的皇帝也有一定的關係,就如當時唐代皇帝推崇佛教一樣。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喜好,只要是皇帝喜歡的東西,他們想要推廣,這個東西很快就會在民間的各個角落出現,然後成為人們生活的日常。出生貴族一出生就找人看命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他聽說他的生日五月初五不是個好日子,甚至有些不吉利,他就將自己的生日改成了十月初十。可按規律來看,十月初十也未必很好啊……
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的命可能不太好,就想知道接下來的每一步到底怎麼走,能不能避過去,這是人的常見心理。所以趙佶在之後的日子裡時不時就要去找道士問卜,每遇事就要先問道士能不能做。他是戌年出生屬狗的,他在當了皇帝以後就禁止百姓殺狗了。這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皇帝,即使到了大兵壓境的時候他都沒有改變他的做法。
道士算出他命中大劫,所以臨時建議他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們。趙佶當即下詔傳給了太子繼位,而他尊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繼太上皇位。只是金兵的強悍超過了他們父子的想像,都城在金兵的鐵蹄下沒有抵禦多久就被攻破了,而剛繼位的皇帝,與這位已經退位太上皇的趙佶全部被金人抓到了金人的地盤囚禁了起來。金人除了帶走了二個皇帝,還把無數皇親富戶一起帶到了金的地盤上。曾經的都城變成了一座空城。他沒能通過禪位躲過他的大劫。
小編認為信道並沒有真的能改變趙佶的氣數。就連道士自己都知道人力改變不了天道的運轉,又談何改變命運。道士如果自己能改變命運是不是自己就可以當皇帝了,即使是渡小劫的改命原理也是需要控制太陽系對地球的影響間接來完成的。但現代人都知道人力是不可能逆轉太陽系運轉的。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輪替,無論怎麼改變都會在該來的時候到來。節氣的使用已經說明了一切,只是當局者迷,人們容易在恐懼面前迷失方向,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例外,都會恐懼大限將至這個人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