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翼《論詩》賞析

2020-12-14 正北方網

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一、簡介作者並講他的幾個故事

趙翼(1727年~1814年),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雲崧,號甌北。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中過進士,當過官,辭官後主講安定書院。下面講幾個故事,更多地了解一些趙翼的情況。

1.才華橫溢的少年

他的父親以私塾授業為生,趙翼從6歲起就跟隨父親讀書。據說,他3歲時就能識字,12歲時,一天就可以寫出好多篇文章。他父親離世後,趙翼孤苦伶仃,還有弟妹要他照顧。這時,原來為他父親開設私塾的有錢人家就留他接替父親,當私塾老師。當時他才15歲。後來,他參加科舉考試,考了第一名,本來應該是狀元,但乾隆皇帝卻把本是第三名的考生點為狀元,趙翼屈居第三名。

2.清代史學名家

趙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學家,寫過許多部歷史著作,每部著作均折射著趙翼獨特的見解,其中最出名的當數《廿二史札記》。這部著作,與王鳴盛所著《十七史商榷》以及錢大昕所著《二十二史考異》,被學者合稱為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3.獨樹一幟的詩人與詩論家

趙翼在詩詞創作上,主張抒寫性靈,極力反對摹擬。後世評價他的詩作所用的主要詞語如下:自成一家,不拘唐宋格律,風格多變,「無不如人意所欲出」。當時,他有兩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是袁枚,另一個是蔣士銓。由於他們志趣相投,對詩的主張也相近,所以被並稱「乾隆三大家」(也有人說,另一人是張問陶)。他們三人中,袁枚與蔣士銓逝世於趙翼之前,趙翼有詩曰:「三家旗鼓各相當,十載何堪兩告亡。今日倚樓唯我在,他時傳世究誰長?」

趙翼與袁枚的交往和感情勝過蔣士銓,從他寫給袁枚的詩句中可以看出:「我最愛君詩,君亦愛我句。他人豈不賞,不著痛癢處。」

趙翼寫過不少論詩的著作,其中的《甌北詩話》(又名《甌北詩鈔》),系統地評論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遊等十家詩作。我們將要學習的《論詩》,可以集中反映趙翼在詩歌創作方面獨樹一幟的理論與實踐。

二、部分詞語注釋

1.領:是引領的意思,不宜理解為「佔領」。

2.風騷:風,原指《詩經》中的《國風》,後來則常用來指《詩經》;騷,指屈原的《離騷》。這首詩中的「風騷」,主要應指詩詞的發展趨勢說的。有人說,「風騷」指詩詞作品在文學界的地位及其影響,筆者認為不妥。「各領風騷」,意思就是各自引領詩詞發展趨勢之意。

3.才人:天才之人。

三、賞析這首詩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是直接寫作者對詩歌創作的主張:他認為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他不認為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有折射時代精神與表現時代風格的詩人;他相信後繼有人。讀者細細品味這首詩後,定會有更深刻的感悟。

第一句是「李杜詩篇萬口傳」

無論誰看,都會知道這句詩是對李白與杜甫這兩位偉大詩人的正確評價。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說他們的詩篇萬口傳誦,恐怕當時之人與後世之人,沒有人會反對。其主要原因,當然不僅在於其詩篇豐富深邃的思想內容,並且也在於其詩篇承前啟後的藝術魅力。

我們設想一下:讓讀者看到這句後,先別看下一句,請他們想想下一句的內容,或者請他們來續寫一句,結果會怎樣呢?筆者敢冒昧地說,恐怕十有八九的讀者會正面肯定李杜的:或讚揚其詩篇會萬世流芳,或寫出其詩篇「萬口傳」的原因。

可當讀者看到詩人寫的下一句,居然同他們想的毫不沾邊時,他們會怎樣呢?

請注意:詩人不寫「萬古傳」也不寫「萬世傳」,卻偏偏要寫「萬口傳」,其中一字之不同,卻耐人尋味!

第二句是「至今已覺不新鮮」

這句詩語出驚人,與第一句既非並列或承接關係,也非因果關係,而是讀者想不到的轉折關係。一般來說,讀者看到這句,恐怕不好接受,特別是對「不新鮮」這3個字不敢認同。筆者認為,「新鮮」這個詞在這首詩中並不含有貶義,不是說李杜的不美好或沒文採,恐怕只是認為他們的詩作,無論在反映社會現實方面,還是在寫作格調方面,都做不到與時代的要求密切吻合。新,就是指剛剛出現的;鮮,就是指活脫脫的。

我們現在強調「與時俱進」,強調「厚今薄古」,不是同樣毫無貶低古人的意思嗎?再想想白居易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高論,讀者恐怕就會有點讚同趙翼的觀點了。但,讀者還是疑點重重:既然李杜都「不新鮮」,那麼「新鮮」的在哪裡?

第三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這句詩緊承第二句,直接為讀者釋疑。詩中的「江山」是借代手法,指的是國家;而「代」則是指時代說的。但,必須說明:筆者認為「江山」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是指不斷變化的空間;而「代」也是如此,應是指不斷變化的時間。我們熟悉的一個成語叫「滄海桑田」,用它來理解詩人詩中的「江山」與「代」的內涵,或許會使我們豁然開朗。這樣看來,這句詩的深刻含義,是不是可以表述為:在不同的時空中總會湧現出傑出的人才,他們會創作出適應當時自然與社會現實的詩詞作品,而這樣的作品會更加「新鮮」。

第四句是「各領風騷數百年」

讀了「江山代有才人出」,讀者也許會覺得詩人在肯定後來的「才人」而否定李白與杜甫。只有讀到最後這句,讀者之疑慮才會有頓覺冰釋之感。最後這句詩應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它至少可以使讀者在以下3個方面受到啟發。

一是照應了前三句中的每一句。

「各領風騷數百年」,肯定了第一句「李杜詩篇萬口傳」,因為他們的詩篇就起過引領作用;同時也肯定了第二句的「不新鮮」,因為他們的引領作用也只有「數百年」而已;當然還肯定了第三句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因為一代一代的「才人」出現後,他們又會對新時代、新社會起引領作用呀。

二是闡述了一個獨特的觀點。

詩人認為,詩歌創作也要承前啟後,推陳出新,決不可停滯不前。社會不同了,時代變化了,詩歌創作就要適應這個社會,適應這個時代,否則詩歌創作就會變成無病呻吟,就會失去源頭活水,最終乾涸。詩歌發展的歷史事實,也充分證明了詩人的觀點。我國詩歌從春秋後期出現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到戰國時期出現的屈原等人創作的《楚辭》,到漢魏晉時期的「樂府詩」,再到唐詩、宋詞、元曲……一直到現代新詩,不僅一直在繼承中變化著,而且在變化中不斷流入汩汩的「新鮮」活水。

歷史證明,不管上述哪一個階段的經典之作或「才人」,也只能在一段時間內起引領作用。那麼,用什麼詞語表示這段時間呢?「百年」太短,「千年」「萬年」又太長。我們真得佩服詩人,他在「百年」前面加了一個「數」字,問題就一下子解決了。如果筆者認為,這體現了詩人的「鍊字」藝術,恐怕讀者不會反對吧!

三是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

如果就詩論詩,這首詩似乎只是論述詩詞這個特殊性問題;但我們知道,普遍性是寓於特殊性之中的。

這首詩不僅可以使我們想到中國社會發展的軌跡,而且可以想到人類社會曲折前進的各個階段。比如,可以由此想到人類社會已經過去的幾個階段,包括某一個階段中若干個小的階段;也可以由此想到人類社會將來的情況。不僅如此,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放眼自然界的千變萬化。

於是,我們相信,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未來的社會一定更加燦爛輝煌,人類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我們期待著,奮鬥著,前進著。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美好的。文/李淑章

[責任編輯:孫麗榮]

相關焦點

  • 趙翼《論詩》:論詩也可以很勵志
    【古典詩詞,新鮮解讀】趙翼《論詩》:論詩也可以很勵志丁啟陣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7:趙翼《論詩其二》 江山代有才人出
    論詩其二清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李白賞析:詩的前兩句以李白、杜甫的詩為例來說理:「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李白、杜甫的詩歌萬古流傳,無人能與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偉大的詩篇,至今也覺得不新鮮了。
  • 趙翼最有名的一首詩,全詩意味深遠,最後兩句更是讓人讚不絕口!
    文/詩詞歌賦匯清代著名詩人趙翼,才學深廣,為人正直。字雲崧,號甌北,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飽讀各名家詩書佳作,思維活躍,不拘泥一格,在清代時期主張「革新」,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現存詩詞64篇。
  • 趙翼的詩有哪些?趙翼的詩詞全集12首
    清代詩人趙翼,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
  • 《論詩36首》《漢宮春曉圖全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李白》艾曉東(詩刊主編)2、《論詩五首》趙翼(清)4、《論詩三十一首》元好問(元)5、《漢宮春曉圖全卷》仇英(明),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論詩五首作者:趙翼(清)1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趙翼的一首經典詩歌,最後兩句鏗鏘有力,至今仍是無數人的座右銘
    趙翼是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主城區東半部分)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擅長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 清代詩人趙翼為什麼敢批判李白、杜甫?讀了這幾首詩你就知道
    然而在清代詩人趙翼筆下,並不這樣認為。他在《論詩五首·其二》中說到: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他認為即使是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的詩篇也有歷史局限性。到了今天也就不再新鮮。緊接著他指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清朝大詩人趙翼不容忽略的名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也更加通俗易懂,特別是在這首《論詩五首·其二》一詩中,他明確地告訴了世人,文學的創作一定是要創新,如果不創新的話,那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那麼趙翼在他這首詩中就很明確地指出來,學習只是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讓文學更上一層樓。可見趙翼也是有著雄心壯志,也是希望可以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後人,當真是用心良苦。
  • 清代著名詩人趙翼的一組詩句,講述詩詞創作的心路歷程,鞭辟入裡
    趙翼,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他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 清朝大詩人趙翼這首詩,通篇寫得很深刻,最後兩句還是至理名言
    清朝詩壇也是百家爭鳴,儘管這一時期的詩人,他們的名氣不如唐宋的詩人,但也有很多經典名篇佳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趙翼,作為那個時代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也是很有特色,並且大力提供改革,使得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加簡練,也更加通俗易懂,特別是在這首《論詩五首·其二》一詩中,他明確地告訴了世人,文學的創作一定是要創新,如果不創新的話,那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 趙翼對性靈派唐詩觀有何補充與深化?對此又有何影響?
    本文系作者踴躍向前衝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趙翼以治史見長,長於考證,亦精於詩學。其論詩最重才氣、心思、功夫(《甌北詩話》卷五),強調創新,認為新有二義,「意未經人說過則新,書未經人用過則新」(同上)。以發展看詩歌:「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論詩》,《甌北集》卷四六)「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 趙翼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構思新穎,更啟迪深遠
    下面分享趙翼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構思新穎,更啟迪深遠。論詩清代:趙翼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趙翼是清代中期文學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詞評論家,他的《甌北詩話》更是膾炙人口。趙翼23歲中舉,然後就在乾隆朝的軍機處行走。34歲時,他考中探花,賜進士及第。趙翼長於史學,精通考據,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 左青龍右白虎中間有趙翼,趙翼代表作《論詩》
    是趙翼的曠世豪言。如果說寫七律、四絕,不知道誰寫的比李杜好。「各領風騷數百年。」可能是謬論。李杜詩篇千古傳誦。「江山代有才人出。」可能是徐志摩吧!此時的七言已經變成了散文詩、十二行詩等等一系列現代體。趙翼來了,他說出了一句話,大清否定,明朝不該,願國中的少年都擺動死氣,做出推陳出新的文學作品來。李杜的詩篇已經傳承了七八百年了。清代的子弟們應該做出其他的東西來擺脫這一灘死氣。你們有沒有想到魯迅。「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清代詩人趙翼寫「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有道理嗎?
    《論詩五首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關於趙翼還有一件趣事,在科舉考試的時候他的文章是幾位閱卷考官最為看好的,本有望成為狀元。不過當這些考卷送到乾隆皇帝面前時,乾隆皇帝一看第一卷的趙翼是江南人,第二卷的胡高望是浙江人,第三卷的王傑是陝西人。於是便問了問閱卷大臣,自開朝以來陝西是否出過狀元。
  • 趙翼 身處脂膏要潔清
    這首公然叫板唐代李白、杜甫兩大詩人的《論詩》,正出自清中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趙翼之手。趙翼(1727—1814),字雲崧(一作耘菘),號甌北,常州府陽湖縣(今江蘇常州)人。他長於文史,考據精審,持論明通,所著《廿二史札記》被稱為「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之一;他還創作了大量詩歌並廣泛流傳,與同時代的袁枚、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家」。
  • 古代最負盛名十首「論詩的詩」:豪華落盡見真淳,轉益多師是汝師
    古代最負盛名十首「論詩的詩」:豪華落盡見真淳,轉益多師是汝師「什麼樣的詩才是好詩?」古人的「以詩論詩」,就是用詩歌的形式來回答這兩個問題。這些「論詩的詩」,數量多得驚人。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萬首論詩絕句》一書,就收錄唐至清論詩絕句近萬首,蔚為大觀。
  • 清朝詩人趙翼最唯美的一首詩,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那麼除了上面介紹的幾位詩人之外,清朝還有一位詩人也不應當忽略,也就是同樣大名鼎鼎的趙翼,可能有的人聽到這個名字會覺得陌生,其實他也是寫過很多優美的詩篇,特別是他的《論詩五首·其二》,那就是一首很了不起的傑作,可能有的朋友還是沒有聽過此詩,但只要說這詩作中的兩句詩,相信大家一定是會恍然大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推崇自然天成,貶抑閉門覓句
    論詩絕句,首創於杜甫。杜甫作《戲為六絕句》,品評作家作品,揭示論詩宗旨,為絕句增添了新的表現題材。宋代以後,學杜甫以絕句論詩者約有數十家,可分為兩大派:一派屬於闡述詩歌理論的,從南宋戴復古《論詩十絕》起,到清代趙執信、趙翼、張問陶、丘逢甲諸家的論詩諸絕句。另一派屬於品評作家作品的,則從金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起,至清代王士稹、袁枚、洪亮吉、陳衍等諸家的論詩絕句。
  • 【覓詩記】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下)
    旁邊的院落趙翼還寫過一些論詩的詩,其中的五首流傳最廣,我將其抄錄如下:其一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從唐代到當世,一千多年的時間內,趙翼僅首肯這十位,而這十位中,其中有兩位已經到了清初,他能將同時代的兩位詩人跟千古有名的大詩人相提並論,也足見其勇氣和獨特的眼光。雖然趙翼在《論詩》中稱「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但他在《甌北詩話》中卻對李白大加誇讚:「李青蓮自是仙靈降生……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
  • 清朝詩人趙翼一首經典的七絕,開篇看似平淡,結尾卻是寫出了新意
    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清朝大詩人趙翼一首經典的七絕《野步》,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兩句就是出自於他的《論詩五首.其二》,而且這兩句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經典名言。那麼這首《野步》其實也是寫出了新意,同樣是一首很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