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負盛名十首「論詩的詩」:豪華落盡見真淳,轉益多師是汝師
「什麼樣的詩才是好詩?」
「如何才能寫出好詩?」
這是詩歌創作兩個永恆的話題。
古人的「以詩論詩」,就是用詩歌的形式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這些「論詩的詩」,數量多得驚人。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萬首論詩絕句》一書,就收錄唐至清論詩絕句近萬首,蔚為大觀。
這裡所選的十首古代「論詩的詩」,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作品,對後世詩學發展影響極大。
這十首詩,要麼是詩人創作經驗之談,要麼是詩歌美學精彩評論,均是著名詩人厚積薄發之作,富有啟迪意義。
(1)論詩五首其二
(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簡評:藝術有時代性,推陳出新是詩人的永恆追求。
(2) 戲為六絕句其二
(唐)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簡評:守舊的人譏笑創新的人,然而歷史的河流卻是無情的:守舊者死在沙灘上,創新者隨江水不息奔騰。
(3)戲為六絕句其五
(唐)杜甫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
●簡評:藝術評價,往往是厚古薄今,這是一種習慣性的「偏見」。杜甫觀點很鮮明——既厚古也厚今。
(4)戲為六絕句其六
(唐)杜甫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簡評:藝術需要博採眾長,在廣泛吸收前人精華的基礎上,形成個人風格。這,就是杜甫所說的「轉益多師是汝師」。
(5)遣興
(清)袁枚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簡評:美麗需要精心打扮,好詩需要反覆修改。藝術精品,需要反覆打磨。
(6)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唐)杜甫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簡評:刻苦認真的寫作態度(死不休)和與眾不同的個性風格(性僻),是進入藝術殿堂的兩大重要法門。
(7)題遺山詩
(清)趙翼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簡評:苦難興邦,苦難亦能出佳作。詩人一旦獲得生命的滄桑感悟之後,創作的詩歌就獲得了生命力,抵達了上乘的藝術境界。
(8)論詩三十首·其四
(金)元好問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簡評:清新淳樸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陶淵明詩歌的不朽魅力,亦在此。
(9)論詩三十首·十二
(金)元好問
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簡評:詩貴曲,曲徑通幽是一種美學的形態。李商隱詩歌特色就在於「曲」,在於「朦朧難解」。
(10)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舉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
(宋)戴復古
曾向吟邊問古人,詩家氣象貴雄渾。
雕鎪太過傷於巧,樸拙為宜怕近村。
●簡評:渾然天成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過分雕琢會破壞藝術的質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