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翼的詩有哪些?趙翼的詩詞全集12首

2020-12-09 騰訊網

清代詩人趙翼,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野步 - 清代·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 倚杖郊原作近遊。 最是秋風管閒事, 紅他楓葉白人頭。

論詩五首·其一 - 清代·趙翼

滿眼生機轉化鈞, 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 到了千年又覺陳。

西湖晤袁子才喜贈 - 清代·趙翼

不曾識面早相知, 良會真誠意外奇。 才可必傳能有幾, 老猶得見未嫌遲。 蘇堤二月如春水, 杜牧三生鬢有絲。 一個西湖一才子, 此來端不枉遊資。

題遺山詩 - 清代·趙翼

身閱興亡浩劫空, 兩朝文獻一衰翁。 無官未害餐周粟, 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蘭悲夜火, 故都喬木泣秋風。 國家不幸詩家幸, 賦到滄桑句便工。

論詩五首·其三 - 清代·趙翼

隻眼須憑自主張, 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 都是隨人說短長。

論詩五首·其二 -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論詩五首 - 清代·趙翼

滿眼生機轉化鈞, 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 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隻眼須憑自主張, 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 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 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 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 既要工詩又怕窮。

金川門 - 清代·趙翼

大本堂摧懿文死,應立燕王為太子。以長以賢事皆順,孱孫亦得免刀幾。乃留弱幹制強枝,召亂本由洪武起。臨濠奮跡開草昧,豪傑才兼聖賢理。目不知書性有書,每就儒生講經史。《檀弓》開卷重立孫,《春秋》特筆譏逆祀。千年成說牢不破,此語燕閒久入耳。遂將神器付太孫,分國諸王稟同軌。豈知釁即起蕭牆,臂小何能使巨指。削藩方工黽錯策,構兵遂蹈張方壘。王師轉戰力不支,夜半翻成九江李。袞冕熸灰火滿天,縉紳赤族血流水。可憐十丈金川門,慘過晉家蕩陰裡。向使當初改建儲,叔正清官侄朱邸。臨淄自能厚本支,臨駕豈遂幹倫紀。何至一家骨肉殘,冢嗣翻成若敖鬼。我來經過吊陳跡,終覺高皇計失此。處常無事貴守經,銷患未形難據禮。徒將誤國咎方黃,猶未窮源推禍始。

後園居詩 - 清代·趙翼

有客忽叩門,來送潤筆需。 乞我作墓誌,要我工為諛。 言政必龔黃,言學必程朱。 吾聊以為戲,如其意所需。 補綴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諸其素行,十鈞無一銖。 其文倘傳後,誰復知賢愚?或且引為據,竟入史冊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屬誣。

讀書所見(六首選二) - 清代·趙翼

其一 後人觀古書,每隨己境地。 譬如廣場中,環看高臺戲。 矮人在平地,舉頭仰而企。 危樓有憑檻,劉楨方平視。 做戲非有殊,看戲乃各異。 矮人看戲歸,自謂見仔細; 樓上人聞之,不覺笑噴鼻。 其二 何處夫己氏,作吏印懸肘; 望門計民貲,掩取魚入笱。 嗚呼百金產,中人豈易有! 飢腸忍吼牛,勞筋羨眠狗; 銖銖積數世,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空空剩兩手。 竭彼祖父力,貽我子孫守; 天道果有知,此物可能久?

臺灣俘囚絡繹械送內地再作凱歌 - 清代·趙翼

海風恬, 海波闊, 帆檣絡繹執俘歸, 口目睢呿賊猶活。 初疑海外人, 琵琶之腿碌碡身。 齒可嚼鐵碎, 手能舒鉤伸。 誰知入蒐獮, 狺狺一群犬。 吳歪頭, 陳吊眼, 爾勇伊何面徒靦。 當時若早勤搜爬, 咀爾不搖牙, 踢爾不用靴。 胡為養成洛嫗肚, 大於宋公鼓。 擇音不作鋌走鹿, 攫肉翻成飢噬虎。 易帥添兵始就擒, 已費廟謨遣龍武。 嗚呼, 一雞何用牛刀割, 不是牛刀割不得。 朝端應有黑頭公, 世上乃無白頭賊。

山行雜詩(七首選—) - 清代·趙翼

山雲才滃起,頃刻雨點飄。 乃知雲變雨,不必到層霄。 只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 君看雲薄處,曦影如隔綃。 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趙翼的詩有哪些?趙翼的詩詞全集12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相關焦點

  • 趙翼《論詩》賞析
    3.獨樹一幟的詩人與詩論家趙翼在詩詞創作上,主張抒寫性靈,極力反對摹擬。後世評價他的詩作所用的主要詞語如下:自成一家,不拘唐宋格律,風格多變,「無不如人意所欲出」。當時,他有兩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是袁枚,另一個是蔣士銓。由於他們志趣相投,對詩的主張也相近,所以被並稱「乾隆三大家」(也有人說,另一人是張問陶)。
  • 趙翼《論詩》:論詩也可以很勵志
    【古典詩詞,新鮮解讀】趙翼《論詩》:論詩也可以很勵志丁啟陣
  • 趙翼最有名的一首詩,全詩意味深遠,最後兩句更是讓人讚不絕口!
    文/詩詞歌賦匯清代著名詩人趙翼,才學深廣,為人正直。字雲崧,號甌北,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飽讀各名家詩書佳作,思維活躍,不拘泥一格,在清代時期主張「革新」,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現存詩詞64篇。
  • 清代詩人趙翼為什麼敢批判李白、杜甫?讀了這幾首詩你就知道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唐宋詩詞更是中華詩詞文化的巔峰,而李白和杜甫一仙一聖當屬巔峰時代的巔峰人物,歷來為後世文人之楷模,正如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詩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不僅如此,詩人趙翼呼喚創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演習守舊。該句和毛主席「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樣具有時代意義。世人也常用此來讚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那麼趙翼究竟何許人也?竟敢批判李杜?
  • 清朝大詩人趙翼這首詩,通篇寫得很深刻,最後兩句還是至理名言
    清朝詩壇也是百家爭鳴,儘管這一時期的詩人,他們的名氣不如唐宋的詩人,但也有很多經典名篇佳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趙翼,作為那個時代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也是很有特色,並且大力提供改革,使得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加簡練,也更加通俗易懂,特別是在這首《論詩五首·其二》一詩中,他明確地告訴了世人,文學的創作一定是要創新,如果不創新的話,那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 此心誰解:趙翼的學術情懷
    江山代有才人出  趙翼存詩近5000首,不過在詩歌上的造詣似乎遠遠掩蓋了詩歌數量超過《全唐詩》的乾隆帝,以五言古詩最有特色。對於趙翼的詩歌「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般人均作如是解:此詩反映的是一種亙古不變的新舊代謝規律,即一個時代有一代之文學,各個時代都有其標領風騷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從。
  • 【覓詩記】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下)
    乃知茲事有化工,琢玉鏤金漫施巧。關於「自然」這一點,劉世南還引用了趙翼所寫的頗為新潮的詩,因為那個時代,趙翼已經接觸到了一些西方科技,比如《靜觀二十五首》之十七:所以顯微鏡,西洋制最巧。能拓小為大,遂不遺忽杪。
  • 趙翼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構思新穎,更啟迪深遠
    下面分享趙翼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構思新穎,更啟迪深遠。論詩清代:趙翼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趙翼是清代中期文學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詞評論家,他的《甌北詩話》更是膾炙人口。趙翼23歲中舉,然後就在乾隆朝的軍機處行走。34歲時,他考中探花,賜進士及第。趙翼長於史學,精通考據,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 【覓詩記】趙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上)
    乾隆年間的這三位大詩人,蔣士銓和袁枚都比趙翼去世得早,袁枚去世後,趙翼寫過兩首《袁才子輓詩》,其第一首為:三家旗鼓各相當,十載何堪兩告亡。今日倚樓唯我在,他時傳世究誰長?看來,趙翼自認為這三人的作詩水平旗鼓相當。
  • 清代詩人趙翼寫「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有道理嗎?
    千年文壇,雖然各路大家層出不窮,但要論詩歌,總也繞不開「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在很多詩詞迷看來,他們二人就是詩歌的「天花板」。不過到了清代,卻有一位大膽詩人公然叫板李白杜甫,還寫了首狂傲之作以抒己見。那麼他的叫板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首詩一探究竟。《論詩五首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趙翼家世及生平事跡續考[1]
    其一、趙翼雖未提及自己是趙宋的後代,但他也並未否認自己是趙宋的後裔。趙翼作為趙氏家族的名人,曾與修宗譜。對於遠祖為趙宋宗室,西蓋始祖為趙孟堙一說,並無修正。他顯然認同這一說法。故此點並不能視為推翻前說的有力證據。其二、古人稱「吾家」,確有本宗族之意。如唐杜甫寫給兒子的詩《宗武生日》云:「詩是吾家事。」[5]此外,「吾家」也指同姓本家。
  • 清代學者詩人趙翼鮮為人知的川滇軍旅生涯
    幾年後入京參加殿試,本來趙翼發揮很好,且與主考官汪由敦關係密切,原本擬定為狀元。可皇帝為均衡西北人才,改成陝西韓城的王傑為第一,給趙翼一個探花,成為清代科舉史上公認的遺憾。當然,王傑確實有才華,也是整個清代陝西最傑出的名臣之一。長的非常英俊,書法也好,為人正直,實際他才是大貪官和珅的死對頭,王傑和朱珪是嘉慶帝最尊敬的老師,嘉慶前期一直是首輔大臣。
  • 清代著名詩人趙翼的一組詩句,講述詩詞創作的心路歷程,鞭辟入裡
    趙翼,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他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 趙翼 身處脂膏要潔清
    這首公然叫板唐代李白、杜甫兩大詩人的《論詩》,正出自清中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趙翼之手。趙翼(1727—1814),字雲崧(一作耘菘),號甌北,常州府陽湖縣(今江蘇常州)人。他長於文史,考據精審,持論明通,所著《廿二史札記》被稱為「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之一;他還創作了大量詩歌並廣泛流傳,與同時代的袁枚、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家」。
  • 趙翼的一首經典詩歌,最後兩句鏗鏘有力,至今仍是無數人的座右銘
    我們的是個歷史上,不僅僅是有唐宋詩歌,每個朝代都有它的代表作品。趙翼是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主城區東半部分)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擅長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
  • 文史|趙翼是如何丟掉狀元的
    當年的首席讀卷官雖是劉統勳,但另一位讀卷官劉綸既是軍機大臣,又是趙翼的常州老鄉,為了避禍,他最怕趙翼的試卷列進一甲,於是排名過程中反覆查看了全部二百一十七份試卷,非要找出趙翼的卷子並將其剔除前十名不可,這樣彼此就不會有任何牽連了。可他哪裡知道趙翼早有防範呢?所以任他如何尋找,也甄別不了哪張卷子是趙翼的。
  • 清代詩人趙翼一首唯美的詩,開篇兩句很平淡,最後兩句美得驚豔
    清代的趙翼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詩人,他的作品同樣是膾炙人口,一些經典的詩句流傳很廣,譬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謂是深入人心,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兩名至理名言。那麼他在清朝詩壇的地位也是很高,一生寫了大量優秀的作品,除了《論詩五首》之外,還有這首《野步》也是不容忽略,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 清朝詩人趙翼最唯美的一首詩,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那麼除了上面介紹的幾位詩人之外,清朝還有一位詩人也不應當忽略,也就是同樣大名鼎鼎的趙翼,可能有的人聽到這個名字會覺得陌生,其實他也是寫過很多優美的詩篇,特別是他的《論詩五首·其二》,那就是一首很了不起的傑作,可能有的朋友還是沒有聽過此詩,但只要說這詩作中的兩句詩,相信大家一定是會恍然大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清朝大詩人趙翼很傷感的一首詩,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清朝大詩人趙翼一首經典的七絕《野步》,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位詩人比較陌生,其實他在清朝名氣很大,有兩句詩相信你一定聽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清朝大詩人趙翼不容忽略的名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也更加通俗易懂,特別是在這首《論詩五首·其二》一詩中,他明確地告訴了世人,文學的創作一定是要創新,如果不創新的話,那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那麼趙翼在他這首詩中就很明確地指出來,學習只是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讓文學更上一層樓。可見趙翼也是有著雄心壯志,也是希望可以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後人,當真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