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人會祀奉印度大黑天?參觀日本寺院,遊客發現西藏轉經筒

2020-11-30 騰訊網

去印度和尼泊爾旅行時,印度教中的大黑天,讓我印象深刻。據悉大黑天本是婆羅門教溼婆的化身,是軍神的象徵。後來皈依佛教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神,是專治疾病之醫神與財富之神。

但沒想到,這一次在日本京都自由行時,發現日本人也供奉大黑天,並且在日本宗教中,它是財神的化身,又名大福德自在圓滿菩薩,其大願為「予以貧苦者財富」。

那麼日本的大黑天與印度的大黑天是否一樣呢? 對於大黑天的認識,我最早是於西藏旅行中獲知,在西藏的古格王朝時期,最早宣揚大黑天神法的是高僧仁欽桑布,他一生三次往返印度三次。

考古資料證明,大黑天信仰很快就在西藏普遍流傳,並且具有西藏本地特色的「帳篷主大黑天」圖像也在十二、三世紀完成發展。但大黑天信仰不僅是在我國西藏盛行,包括我去雲南和內蒙古旅行時,有關大黑天的信仰也十分普遍。

直到今天,雲南依然有很多村寨將其視為保護神。但蒙古人將其視為軍神,13世紀,忽必烈還親自為一尊大黑天開光,保佑他打敗南宋。但這些大黑天的盛行,從歷史和考古角度來看,可能是受到西藏影響。

但讓我意外的是,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後,也包括有印度的大黑天。從信仰上推測,日本的大黑天是不是受到我國中原地帶的大黑天文化影響?他同樣以財神(福德神)為主,但同時也是戰鬥神、廚房神、冢間神,是日本七福神之一。

日語中,「大黑」讀音類似「大國」,普遍認為是與神道的大國主命為同一神,多半持有米袋、錢箱、木槌等物,神佛習合,俗稱僧侶之妻,是與本土神祇神進行結合後的日本獨自的神明。因而他不同於印度與西藏。

通過資料顯示,日本將大黑天造型變化的原因歸結於來自印度性力派的影響,但顯然從大黑天造型上來看更加接近於日本本土神明「大國主神」,而非印度教溼婆化身,由此可見,日本除了要傳承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將其吸收並日本化。換句話說,日本人要將外來文化根據自己的需求而進行改變,唐宋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有意思的是,日本的「七福神」中,除了惠比壽神是日本本土神祇,其他都源於中國或印度,有佛教也有婆羅門教神祇。但這些神明到了日本,幾乎都被本土化,京都則是他們的發源地。每年的日本新春,以祈福求好運的七福神巡禮最受歡迎。

但在京都,我目前只看到大黑天,是參觀高臺寺時無意撞見,大黑天被祀奉在內。

高臺寺是祭祀豐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的古寺,在京都和大阪有關豐臣秀吉的神社和古寺非常多,他在日本歷史上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神級人物。

雖然只是在高臺寺外面轉了轉,卻仍然發現了一個與大黑天一樣令我印象深刻又困惑的事情:寺外為何會有類似西藏轉經筒和經幡一樣的東西?

高臺寺是當年豐臣秀吉死後,其妻北政所削髮為尼,發願為亡夫祈福而修建的一座寺院。數百年來,寺院屢遭火災,卻仍有保留下不少珍貴建築,現為日本國家級文物。但這些建築要麼是仿唐建築,要麼是日本本土風格,除了形似轉經筒的物體,我根本沒有找到有關藏族文化的一絲一毫。

如果說要結合大黑天去思考「轉經筒」的話,我仍是困惑的狀態。在看到日本小孩轉動經筒的時候,腦海裡不禁浮現出自己在拉薩旅行時看到的光景。

解惑了大黑天,卻留下了「轉經筒」,也許在日本文化中,它的意義可能也是本土化的,但目前我未找到任何答案。於高臺寺及周邊走動的時候,我一邊沉浸在充滿意境的枯山水庭園裡,一邊努力思考,以至於走著走著就到了石塀小路:臨近暮色,恰遇華燈初上,還被一個日本攝影師當作模特拍了張紀念照。

石塀小路緊挨著高臺寺,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一部分,但環境優雅,意境深遠,邊上還有一間茶室。幾乎沒有遊客往來,除了我和那位日本攝影師撞了個正著。

相關焦點

  • 日本的「福神」:大黑天和惠比須
    日本的大黑天像 說到山陰,經常會讓人有遠離都城、山高雪深的印象。但是,事實與此相反。由於黑潮的支流——對馬海流經過近海,所以這裡與北九州也關係緊密。曾經出現在日本銀行兌換券上的大黑天,它是今天日本人祈願豐收和買賣興隆的福神 「大黑天」非常福態,帶著頭巾,左肩上扛著一個大布袋子;「惠比須天」笑眯眯的,頭戴風折烏帽
  • 國內遊客出國喜歡到日本玩,日本人卻喜歡去印度玩,這是為何?
    當然,還是因為日本有很多比較好的地方,比如說交通比較方便,還有日本非常乾淨之類的,日本人的整體素質也比較高,在日本的旅行雖然說比較累,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會比較舒服一些的。然而很多細心的遊客就發現了,相對於我們國家到日本旅遊的人數,日本人到我們國家的人數十分的少,按比例來說也是少得可憐,日本人不到我們這個鄰國旅遊,那日本人都喜歡到哪個亞洲國家旅遊呢?
  • 西藏薩迦派與大黑天的淵源
    2010年12月28日,藏曆11月23日,是西藏薩迦寺冬季大黑天法會開始的日子。這天一早,全體僧眾在天井持法器,戴法帽,誦經,準備迎請大黑天護法神。(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王琬)大黑天與薩迦派淵源甚深。
  • 大黑天在漢藏滇三地的不同發展
    此處所供奉的瑪哈噶拉軍神也就是密教中的大黑天護法,只是自元世祖之後他在朝廷中的職能有所變化。在日本淡路島又有大黑天的另一身形。淡路島的七福神靈地是七福神會聚的寶島。大黑天就是七位福神之中的一位,在日本廣受供奉,作為施福之神,其信仰之風頗盛。尼泊爾加德滿都的陰間神廟也有大黑天的供奉。在這裡,大黑天是由破壞神轉世的,他代表了控制陰間的神,功能類似中國的閻羅王。
  • 精品賞析:銅鎏金藏傳大黑天佛像
    藏密的大黑天是Mahākāla,大威德金剛是Bhairava,但是印度教則把Bhairav當成大黑天,最有名的是加德滿都的kalaBhairav。所以如果是以佛教的密宗來說,跟印度教的說法是不同的。大黑天(瑪哈嘎拉)心咒:嗡阿吽,摩訶迦囉耶,吽呸(4世紀—6世紀)大黑天信仰已經在印度存在。他在印度是軍神。5世紀時中印度已建有大黑天神廟。
  • 伏見稻荷大社:日本最美神社之一,爛漫的千本鳥居令人心動
    要論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伏見稻荷大社不可不提,它是京都地區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是日本境內所有的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也是最重要的。
  • 民國初期,為何日本僧人頻頻潛入西藏,當真是為了「取經」嗎?
    然而這段時期正是清末民初,為何日本僧人頻頻潛入西藏,當真是為了「取經」嗎? 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一個叫河口慧海的日本僧人從尼泊爾來到拉薩,他也是第一個進入西藏的日本人。河口慧海將自己在西藏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書——《西藏旅行記》,回國後他將此書出版,立刻在日本國內引起轟動,很多人因此被吸引前往西藏。 02 矢島保治郎就是其中一位。
  • 西藏的這一座寺院,為何以「贖罪」為名?雖不收門票但遊客極少!
    賢柏林寺原本早已是一片廢墟,但如今卻是在遺址的旁邊附近,建築起了寺院,規模雖然大不如前,但是賢柏林寺屹立在山頭之上的氣勢依舊存在,就如同王宮的遺址一般,依舊是普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壯麗風景,前來朝拜的信徒非常的多,雖然不收門票。但是來到這裡參觀的遊客卻非常的少。
  • 去了寺院為什麼要轉「轉經筒」?有什麼含義呢?
    轉經筒也叫嘛呢筒,藏傳佛教的寺院裡一般都會有一排可依次轉動的經筒,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非常壯觀。漢傳佛教的寺院裡也有,只不過大多都是單個出現的。去了寺院為什麼要轉「轉經筒」呢?因為轉經筒裡面裝的是經典佛經,外面雕刻著「唵(ong)、 嘛(ma)、呢(ni)、叭(bei)、咪(mi)、哞 (hong)」六字真言。每轉一次就相當於把經筒裡的佛經讀誦了一遍,可以消業增福。這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在西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那些虔誠的佛教徒,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風雪瀰漫,他們都會虔誠的、一絲不苟的默默地轉著轉經筒。多少年如一日,經筒上面的六子真言熠熠閃光。
  • 日本高野山:在佛寺裡的禪意修行
    日本人說,高野山是一座神山,往此山朝聖的信徒,不比到名勝古蹟的遊客少,每年也有上百萬人。從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國外的遊客更絡繹不絕。一千二百年前的日本以關西奈良、京都一帶為政治中心,受天皇之命到大唐學佛的日本和尚空海弘法大師,從中國帶了大量重要典籍回國。公元816年,空海弘法大師得到嵯峨天皇聖允,在高野山建立禪修重地。
  • 為啥中國人都喜歡去日本旅遊,而日本人卻更喜歡去印度旅遊?
    而且日本是城市非常乾淨整潔,有很好吃的日本料理,這些都是吸引遊客的地方。 但是日本遊客卻不是很願意來到中國旅遊,小編感覺日本人可能是不太敢來中國吧。可能會感覺中國當地人知道了他們的身份,對他們不太友好。
  • 據說轉經筒轉一圈和人圍著寺院轉一圈是同等道理
    在西藏,據說轉經筒轉一圈,和人圍繞著寺院轉一圈是同等的原理。所以那些在垂暮之年不便行走的老人,為使靈魂安寧,求得來生好運,就在家裡搖動著手裡的轉經筒。每當看到心慈面善的老人們坐在太陽底下,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搖動著手裡的轉經筒時,我也會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願祝福。
  • 為何在印度,有大量日本人移居生活?給出的解釋令人感同身受
    提到了印度,大家自然都不會陌生,這個與我國人口相近的國家,是世界出了名的髒亂國家,相信大家對於他們的「母親河」恆河都有所了解,除此之外,他們的廁所文化,也是世界各國都所不能接受的,然而,這個國家每年還是有很多的外來遊客前來旅遊。其中,就有很多的日本人會來印度旅遊,啊?日本?
  • 日本的「七福神」是什麼?
    在日本各地的神社或者寺院,經常能看到「七福神巡禮」的參拜方法,那麼「七福神」指的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總的來說,在日本的信仰當中,七福神就是能夠帶來好運的七個神明,其中有惠比壽、大黑天、毘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辯才天、布袋尊,各有各的特長。他們和中國的「八仙」類似,最常見的是七個神明一起乘坐寶船渡海的形象,船上會有糧食、錢箱等寶物。
  • 甘肅敦煌:古代中原王朝的邊關,為何會讓日本遊客情有獨鍾?
    所以,遊客去大敦煌旅遊,鳴沙山、莫高窟、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玉門關遺址和陽關景區等這幾個著名景點是一定要去的。當你親在這些最有代表性的景點打卡之後,才能算是古代邊關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全面體驗。有趣的是,可能出於「文化溯源」的原因,除了中國遊客之外,去敦煌旅遊最多的就是日本遊客。
  • 日本的「七福神」都是什麼?
    (來源:japanembassy)在日本各地的神社或者寺院,經常能看到「七福神巡禮」的參拜方法,那麼「七福神」指的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關於七福神的起源,現在沒有準確的定論,比較受大家認可的說法是:從印度傳來的大黑天最初由最澄大師供奉在比叡山
  • 薩迦寺冬季大黑天法會迎請供奉大黑天護法
    大黑天與薩迦派淵源甚深。早在阿底峽大師來到西藏時,看到薩迦奔波山上有兩頭野牛,曾預言說:「將來會有兩位大黑天在此建功立業」。大黑天護法神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期已見記載,後為那蘭陀寺最大的護法神王。大黑天護法的極密法本由龍樹上師傳播,到大譯師仁欽桑波從印度金剛座迎請到西藏後,傳入薩迦昆氏家族。
  • 什麼是轉經筒?可以佩戴的轉經筒長什麼樣?
    去過一次西藏以後總是會被當地的文化所影響,腦子裡總是會想起倉央嘉措的一句詩。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回來以後對於佛珠的設計都有了別樣的情節,對銀飾品也是有了不一樣的情愫,總之旅行的角度會讓我們看到世界的另一個角度。
  • 日本七福神:三個來源於印度,三個來源於中國!
    七福神是在日本信仰中被認為會帶來福氣、財運的七尊神明,一般以惠比壽、大黑天、毗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辯才天、布袋為七福神,整體形象類似中國的八仙,不過這裡是七位。七福神中除了惠比壽為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餘皆為外來神明(但「大黑」讀音同「大國」,遂與神道的神明「大國主命」神佛習合)。大黑天、毗沙門天、辯才天傳自印度,壽老人、福祿壽、布袋則傳自中國。今天筆者為您盤點日本七福神。
  • 集齊日本新年七福神的ssr卡!今年最幸福的就是你!
    其中除了惠比壽神是日本本土神祇,其他都源於中國或印度,有佛教也有婆羅門教神祇。傳說大黑天是「慈眼視眾生,福壽海無量」,可使用戰術驅除厄神等五種邪氣,使人平安而健壯的度日。日本民間流傳他頭戴黑頭巾,左肩背布袋,右手持木槌,腳踩米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