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堂國醫館中醫養生】養筋就是養足你的肝氣,自然是「百毒難侵」

2021-01-20 眾安堂大健康

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解毒器官,肝如果不好,臉色就會很差,肝臟健康的人面色紅潤有光澤,肝不好的人則是相反。


體內有毒素的堆積,臉上就會出現黑眼圈等……非常影響美觀,同時這也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揉地筋的養生功。


《黃帝內經》云:「肝者,其充在筋;肝氣衰,筋不能動。」因此,觀察「筋」的表象,可幫助我們判斷肝氣的狀態,堅持按揉「筋」,能養肝護肝。


道宗秘書裡這樣描述:「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天筋在眼裡面,普通人根本沒法鍛鍊;藏在腳底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找到,並利用它保健身體。


地筋也就是我們腳底的那根筋。


用一個舒服的姿勢坐下,將右腳放在左腿上,腳趾儘量向上彎曲,腳掌繃直,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會從腳底浮現出來。用大拇指沿著地筋往腳趾的方向壓推、按揉以及彈撥,把它揉軟推松,會有神奇的功效。


剛開始會有一些疼,不過不用擔心,這是地筋打開的表現,左腳也是同樣的方法。每天推壓10到15分鐘即可。


揉地筋可是養生的法寶,可以去肝火,養肝氣,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吃一些荔枝,對於增強精力和血液流通也是有很好的效果。


揉地筋方法簡單,沒有特別要求。可在睡前熱水泡腳後,用拇指按揉15分鐘,把它揉軟,左右腳各按摩一次,要每天堅持。


除了按揉,也可以用手掌手指(四指併攏)拍打,或者用梳子背等物推,稱為推地筋。


上班族用電腦時,可以一隻腳四趾頂地,突出地筋,另一隻腳的足跟或大腳趾跟就可以推地筋了;散步走路時踮起腳跟,用五個腳趾著地走,也是拉地筋的好辦法。


以上方法堅持三周以後,都可以使地筋變柔軟,改善肝的代謝、造血、解毒功能。


由於按揉地筋能使清氣上揚,濁氣下降,因此按揉過程中有人會出現放響屁、打嗝的情況,這些都是正常的,放屁打嗝後心口會很舒服,身體很輕鬆。


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


如果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


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年長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於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在一個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膝蓋,膝蓋由於新鮮血液的供養,使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


每天20分鐘,如有人膝蓋有傷痛,開始就儘可能讓地面軟一點,或是手扶著牆,減少膝蓋的承重,慢慢鍛鍊膝蓋,沒有辦法前進,就在原地踏步。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沒幾步,就會後背發熱,周身感到溫暖,氣血先引到膝蓋,膝蓋發涼、膝蓋疼,咔咔響等問題,都會得到改善。漸漸,手腳冰涼,上熱下寒,也都得到改善。


跪著走時,你會發現腰也在扭動,腎也跟著補到了,平時走路很難做到這一點。


中醫稱膝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所以要常跪著走以養筋。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補肝臟的方法。


不花一分錢,更不分什麼體質,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發。


膝筋為「筋之府」,我們要經常跪著走來養護此處的筋;陽陵泉穴為「筋之會」,經常撥動這裡來舒筋;背部督脈上有個「筋縮」,我們用手掌根部來推搓達到伸筋的目的。


大家要記住,肝臟最好的調理就是揉筋。凡是和顫抖、抽搐、暈眩、抑鬱有關的病,一般都是肝臟有關係。


相關焦點

  • 樹德堂國醫館成功舉辦大暑親子趣味活動
    傳承節氣養生文化,動手體驗中華非遺技藝。2017年7月22日下午,來自北京市內各區的數十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參加了北京樹德堂國醫館主辦的「荷塘月色·大暑親子趣味活動」。7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大暑節,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先賢倡導「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因此大暑也是順時養生的最佳時機,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 中醫養生重在養氣少思慮養心氣
    原標題:中醫養生重在養氣少思慮養心氣   原標題:中醫養生重在養氣 少思慮養心氣   中醫認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活一口氣」、「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等,都是在強調「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 百姓堂國醫館開業巨獻丨現場義診,服務百姓
    嘉賓及領導合照  百姓堂國醫館陳館長陳建軍先生隨後致詞,陳館長表示中醫對當今現代人有很多很大的利處,指出中醫是在炎黃子孫,尋求健康的幾千年曆程中創造出的民族文化遺產。  廣東尚凝控股集團董事長肖文濤先生  國寶級老中醫、三代御醫傳人李劉坤教授、國醫大師國醫大師賀普仁弟子,首都醫科大學劉紅教授、國家二級營養師,北京中醫藥養生工程學院副院長張霄張院長先後圍繞中醫傳承和全民健康進行發言。
  • 內丘打造現代中醫康養新高地
    近年來,邢臺內丘縣依託當地扁鵲中醫藥特色文化資源,大力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通過培育優質中藥材種植、推廣特色中醫診療服務、加快「康養+旅遊」項目帶動等一系列舉措,構建現代中醫康養新高地。中藥材品質提升日前,位於邢臺市內丘縣南劉莊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上百名工人在田間勞作,忙著採收、晾曬金銀花,為銷往韓國、日本的20噸國際訂單加緊備貨。
  • 走進和安堂國醫館,收穫一份健康
    和安堂國醫館作為華南地區一家致力於醫療診療與中醫養生的醫療機構,在疫情期間,貼心地推出了「在家抓中藥,快遞送到家」「中醫進社區、中醫進企業和安堂國醫館也重新「揚帆起航,名醫助力,疑難雜症,統統消散」。  廣東和安堂醫療集團始建於2015年,是華南地區的一家致力於醫療診療與中醫養生的醫療機構,是一家綜合性大型醫療產業集團,轄下有8家直屬分院。
  • 揉地筋養肝氣
    《黃帝內經》云:「肝者,其充在筋;肝氣衰,筋不能動。」
  • 揉地筋 養肝氣
    《黃帝內經》云:「肝者,其充在筋;肝氣衰,筋不能動。」因此,觀察「筋」的表象,可幫助我們判斷肝氣的狀態,堅持按揉「筋」,能養肝護肝。   人體有天、地、人(宗筋)三筋。天筋位於眼球正後方;地筋位於腳底中心部位;人筋(宗筋)位於人體的中央恥骨上下。
  • 探訪|河北內丘:擦亮「扁鵲」品牌 打造中醫康養高地
    (河北日報資料片)全縣各類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萬畝,中藥材年產量約14萬噸,產值12.5億元;正在謀劃建設的扁鵲康養古鎮項目將輻射帶動6個村,包括扁鵲中醫文化、健康養生、旅遊、休閒、中藥材種植,將打造成扁鵲中醫藥旅遊康養示範區在內丘縣南劉莊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一朵朵金銀花簇擁枝頭,空氣中瀰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 封頂大吉|熱烈慶祝天全中醫康養綜合體重點項目 承晟·國醫館榮耀...
    2019年10月21日,慈朗湖畔,鞭炮齊鳴,紅幅醒目,天全中醫康養綜合體重點項目承晟·國醫館封頂儀式隆重舉行。圖片由四川承晟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承晟·康養中心簡介承晟·康養中心位於雅安市天全縣慈朗湖畔武安街、廣建北路交匯處,總建築面積約4500平方米,兩棟獨立三層洋房,分為體檢中心和國醫館,總投入約8000萬人民幣。
  • 中醫養生格言系列之形神共養
    中醫歷代諸賢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思想指導下,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和養生技術,並通過實踐反覆驗證,將其中的精華用言簡意賅的語句歸納總結,形成中醫獨有的養生格言。徐經世國醫大師非常重視中醫養生格言的總結與闡釋工作。主張以多種形式推廣中醫養生格言,讓中醫治未病思想深入人心,以此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為健康中國服務。
  • 【眾安堂國醫館中醫養生】夏天三不吃,秋天百病遠!尤其能夠遠離大病,快避開!
    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熱的病,秋天就會有痎瘧。凡去看中醫的人十有八九會聽到「少吃生冷,多喝熱水」之類的醫囑吧,即便是你發燒的時候,那也沒有醫生會讓你多喝冷飲吧?可見生冷食物從古代以來就是不適宜人類食用。因為人類不是冷血動物,人的消化系統也宜暖而不宜寒。
  • 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會晤正元堂國醫館館長劉兆斌
    珠穆朗瑪網訊 9月11日清晨六點,正元堂國醫館館長劉兆斌便趕到江西贛州火車站迎接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劉兆斌陪同謝文淦中醫愛心團胡洪劍、黃存萬、陳生前往正元堂百畝中草藥基地參觀考察。之後,在劉兆斌的帶領下,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走進贛州正元堂國醫館進行中醫學術交流,劉兆斌、肖仕華、王建平、劉冬明熱情接待謝文淦中醫愛心團。  據悉,江西贛州正元堂國醫館百畝中草藥基地處在山腳下,這裡地址肥沃,空氣清新,中草藥屬於自然生長,中草藥生長期間沒有施用化肥和農藥,中草藥長勢豐茂。謝文淦望著百畝中草藥基地,感到非常高興,對正元堂國醫館中草藥種植基地表示極為認可和讚賞。
  • 廣興堂國醫館:推開這扇門,打開神奇的中醫文化
    說出這四個字時,世界旅遊組織副秘書長塔勒布·瑞法先生正品嘗完廣興堂國醫館的中醫藥膳。他說:「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訪問點了。因為在這裡,把歷史文化、旅遊、獨特的體驗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下城區雙眼井巷2號,梁宅。這是一座嵌在都市樓群中的古老宅院,庭院深深,藥香縷縷。
  • 養生養正氣,正氣足邪難侵,正氣如何來,最少要心靜
    中醫講究扶正祛邪,什麼是正氣,一切保持健康的防衛力,可抵禦外邪之物都可稱之為正氣。同理,邪氣就是一切有損健康的因素。前邊我講的溼氣是邪、現今依然沒有完全結束的疫情病毒也是邪。所以養生就是養正氣。正氣足了,邪氣自然難侵。正氣也有另一層的解釋,就是人正自然產正氣。
  • 國醫大師鄧鐵濤104歲了! 百歲老人的養生秘訣是這個,人人都能做到!
    「這麼多人給你過生日,你開心嗎?」廣中醫一附院辦公室主任方寧問。  「開心,好開心。」鄧老回答。  「你的生日願望又是什麼?」  「希望中醫走向世界,為世界和平、人類進步做出貢獻。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趨勢。因為中國文化是和平友好共同發展的文化,會引導世界走向和平發展。」  鄧老回答。
  • 做人,養足你的正氣!
    原創 ┃ 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正氣凜然,百邪不侵。做人,一定要養足你的正氣,那麼百邪自然避開。做人,一定要養足你的正氣。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好自己的職責。不在其位,不謀其責。若在其位,必謀其責。若不謀責,不如回家賣紅薯。位置不怕小,就怕只顧自己往上爬,而忽略了他人的利益。位置雖然小,只要為有難同擔,有利共享,那麼就是一個正氣的人。夏日炎炎,荷紅葉碧。
  • 天全縣:康養新城加快建設,打造川藏線上水韻康養第一城
    2018年6月,雅安市首個正式籤約的中醫康養項目落戶天全,四川承晟集團積極響應國際大健康產業戰略,結合成都中醫大在中醫康養領域的專業耕耘和資源支撐,圍繞天全縣培育中醫·康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匠心鑄造承晟·天悅府中醫康養國際社區。擬投資5億元的建設項目位於天全康養新城核心區慈朗湖畔。
  • 康養風雅地 水城泰和堂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2年「九十九間半」被評為全國十大文物維修工程,2015年2月,經過泰州市中醫院的精心設計及裝飾,被改造成為泰和堂國醫館暨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泰和堂不光是旅遊景點。」泰州市中醫院院長王華說,「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欣賞到泰式古民居美輪美奐的青磚黛瓦、雕梁畫棟,還可以請知名中醫望聞問切、保健養生。」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臨床專業方向為中醫兒童保健學,主要病種為兒童營養性疾病、多動症、抽動症、複雜性高熱驚厥、哮喘、易感兒等。《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
  • 中醫養生6字決,調補肺氣,健康養肺
    中醫有句話叫「肺為嬌髒」,「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意思是說肺是輕易受到外來有害物質侵害的臟器。尤其換季時節,天氣寒冷乾燥,讓肺部健康受到各種挑戰,許多哮喘患者更是表示秋冬季節難過。那麼,如何調補肺氣、健康養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