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激情澎湃波瀾壯闊的40年,也是有溫度有溫暖記憶的40年。主人公以時間的口吻敘述和演繹著40年來的發展變化,讓觀眾身臨其境。」一位網友說道。
12月12日,一部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微電影《我夢想 我奮鬥 我奔向》於全網正式上線。
8分鐘看遍改革開放40年
本片由演員劉燁主演,視頻一開頭,劉燁在寒冬臘月點起火爐的家中夜讀複習,正在為第二年的高考挑燈夜戰。桌子旁邊的牆上貼著1977年10月21日的報紙,當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新聞。
主人公以這樣一段自述開始了40年來我國的變化之旅:
我是「時間」
在數不清的光陰裡
我書寫過很多故事
接下來要講的這個
不算漫長,但足夠波瀾壯闊
仔細看……
主角是你們
隨後便是一段長達8分鐘一鏡到底穿越40年的鏡頭,值得注意的是,這8分鐘的時間裡蘊藏著無數的彩蛋,在探尋彩蛋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40年間我們國家在文化、科技、經濟、民生等方面翻天覆地的變化。
藍鯨為讀者甄選了幾處值得深思的鏡頭(按時間順序):
彩蛋一:影片的第20秒,鏡頭轉到了準考證,證上寫著主人公的名字、準考證號等信息,劉燁在影片中化名劉壯志,這個現在聽起來可能很土的名字,在那個時代卻是寓意著豪壯的意願和偉大的志向。
除此之外,考號也具有特殊的含義,「100803」很多人並不知曉,但事實上,這是新華社一直在使用的郵編。
彩蛋二:影片1分17秒,從郵政博物館中借來的郵政自行車郵包中裝的是1978年12月24日印刷的《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上面還印著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標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場舉世矚目的會議為中國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而這一切的起點,卻是從靜悄悄的報紙報紙上開始的。報紙作為四大媒體中的元老,承載著社會厚重的發展歷史,記錄著國家、社會以及文化的演變。
彩蛋三:影片3分07秒,國社重播當時藝術表現形式集大成者的晚會——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裡程碑。而播放春晚的這電視機的來頭也不小,它來自於長虹博物館,是當年的彩電大王長虹電視的拳頭產品。
電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作為最常見的家用電器,電視機折射出了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黑白到彩色,從手動到遙控,改革開放40年間,電視機從奢侈品到走進千家萬戶,電視機的變遷史,折射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和數位化生活的巨大變化。
彩蛋四:影片4分38秒,劉燁在臺式機上瀏覽的頁面是新華網舊版網頁,頁面上跳出了中國加入WTO的新聞。隨後他登陸了我們熟悉的QQ,這是QQ最初界面,也是網際網路通訊走向大眾化的開始。另外書桌上擺放的東方明珠塔,暗示著上海浦東新區的建立。
彩蛋五:影片6分52秒之後,在2035次復興號高鐵停靠的車站,改革開放四十年間越來越多矚目的成就展現在觀眾面前,行動支付的出現、復興號提速、蛟龍下水,港珠澳大橋通車,上海自貿區建立·····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從歷史層面講,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僅僅是發展的一小步,而對於中國來說,這四十年來,人民生活、國家科技卻有如此偉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的四十年,為這個世界提供了一個準確且獨特的歷史樣本,它必將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譜上一個舉足輕重的音符。
13個場景盡數涵蓋,長鏡頭製作堪稱鬼斧神工
公開資料顯示,該影片運用了全球領先的Milo運動控制系統,世界最長的MOCO拍攝軌道,這些組合在一起成就了這支創意微電影。
據介紹,本片難點在於如何在8分鐘內濃縮40年場景,並通過Milo運動控制系統將所有場景無縫銜接,達到一鏡到底的效果,從事件選擇到場景構建,從時代復原到人物定位,從鏡頭規劃到技術實現,都考驗著創作團隊的功力。
而MOCO帶來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為本片拍攝帶來了挑戰,為了將13個場景盡數涵蓋,此次拍攝鋪設了破世界紀錄的42米MOCO軌道,在業內屬領先水平。據了解,利用Milo Long Arm(即長臂Milo)製作8分鐘以上一鏡到底的案例在國內外媒體創新產品領域尚屬首次。
眾所周知,長鏡頭是電影敘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拍攝時也具有極大的難度。既要演員超高的表演技巧,還需要攝影團隊豐富的拍攝經驗。
對導演而言,長鏡頭可以來表達電影敘事中的時空觀念,連續性的拍攝方式帶給觀眾不同的觀影感受,為一部電影的成功創造細節上的助力。對電影而言長鏡頭更像是一種藝術歷險,挑戰與機遇並存。
24小時全網播放破億,網友產生強烈共鳴
時值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該影片一上線便受到億萬網友廣泛的關注。據新華網報導稱,24小時內全網播放量突破1億。
傳播監測顯示,這部影片被100多家主流媒體機構在顯著位置轉發刊載,各大商業網站客戶端和主要社交平臺推送,網友競相留言、點讚。僅在新華社和新華網微信公號,影片推送後短短十幾分鐘,閱讀量就突破了10萬+,收到留言數千條;新浪微博24小時內獲得點讚上萬次。
在影片底下有網友評論稱,一代人的夢想,40年的鬥轉星移,造就了現在的幸福。影片充滿了正能量,在這裡仿佛看到父輩們讀書上學的經歷,感慨之餘更多的是振奮與激昂。八分鐘回顧改革的四十年,雖然時間短節奏快,但內容卻很嚴謹豐富,值得觀看。
在影片最後的自述中,劉燁說道,談及中國這40年的發展變化,劉燁用「神奇」來形容,「每一次發展,每一次變化,每一次進步,都是特別激動人心的」,他表示,這40年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身處在這個時代裡面,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福利和幸運,我們更應該珍惜,感謝這個時代。
毫無疑問的是《我夢想 我奮鬥 我奔向》這部微電影是成功的。高點擊量和良好的口碑讓這部微電影成為名副其實的網上「刷屏」之作,與此同時,影片的時代跨度觸發了人們對歷史的追憶,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