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鐘看遍改革開放40年,這部創意微電影引起億萬網友共鳴

2020-12-14 藍鯨財經

「這是激情澎湃波瀾壯闊的40年,也是有溫度有溫暖記憶的40年。主人公以時間的口吻敘述和演繹著40年來的發展變化,讓觀眾身臨其境。」一位網友說道。

12月12日,一部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微電影《我夢想 我奮鬥 我奔向》於全網正式上線。

8分鐘看遍改革開放40年

本片由演員劉燁主演,視頻一開頭,劉燁在寒冬臘月點起火爐的家中夜讀複習,正在為第二年的高考挑燈夜戰。桌子旁邊的牆上貼著1977年10月21日的報紙,當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新聞。

主人公以這樣一段自述開始了40年來我國的變化之旅:

我是「時間」

在數不清的光陰裡

我書寫過很多故事

接下來要講的這個

不算漫長,但足夠波瀾壯闊

仔細看……

主角是你們

隨後便是一段長達8分鐘一鏡到底穿越40年的鏡頭,值得注意的是,這8分鐘的時間裡蘊藏著無數的彩蛋,在探尋彩蛋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40年間我們國家在文化、科技、經濟、民生等方面翻天覆地的變化。

藍鯨為讀者甄選了幾處值得深思的鏡頭(按時間順序):

彩蛋一:影片的第20秒,鏡頭轉到了準考證,證上寫著主人公的名字、準考證號等信息,劉燁在影片中化名劉壯志,這個現在聽起來可能很土的名字,在那個時代卻是寓意著豪壯的意願和偉大的志向。

除此之外,考號也具有特殊的含義,「100803」很多人並不知曉,但事實上,這是新華社一直在使用的郵編。

彩蛋二:影片1分17秒,從郵政博物館中借來的郵政自行車郵包中裝的是1978年12月24日印刷的《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上面還印著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標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場舉世矚目的會議為中國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而這一切的起點,卻是從靜悄悄的報紙報紙上開始的。報紙作為四大媒體中的元老,承載著社會厚重的發展歷史,記錄著國家、社會以及文化的演變。

彩蛋三:影片3分07秒,國社重播當時藝術表現形式集大成者的晚會——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裡程碑。而播放春晚的這電視機的來頭也不小,它來自於長虹博物館,是當年的彩電大王長虹電視的拳頭產品。

電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作為最常見的家用電器,電視機折射出了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黑白到彩色,從手動到遙控,改革開放40年間,電視機從奢侈品到走進千家萬戶,電視機的變遷史,折射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和數位化生活的巨大變化。

彩蛋四:影片4分38秒,劉燁在臺式機上瀏覽的頁面是新華網舊版網頁,頁面上跳出了中國加入WTO的新聞。隨後他登陸了我們熟悉的QQ,這是QQ最初界面,也是網際網路通訊走向大眾化的開始。另外書桌上擺放的東方明珠塔,暗示著上海浦東新區的建立。

彩蛋五:影片6分52秒之後,在2035次復興號高鐵停靠的車站,改革開放四十年間越來越多矚目的成就展現在觀眾面前,行動支付的出現、復興號提速、蛟龍下水,港珠澳大橋通車,上海自貿區建立·····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從歷史層面講,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僅僅是發展的一小步,而對於中國來說,這四十年來,人民生活、國家科技卻有如此偉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的四十年,為這個世界提供了一個準確且獨特的歷史樣本,它必將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譜上一個舉足輕重的音符。

13個場景盡數涵蓋,長鏡頭製作堪稱鬼斧神工

公開資料顯示,該影片運用了全球領先的Milo運動控制系統,世界最長的MOCO拍攝軌道,這些組合在一起成就了這支創意微電影。

據介紹,本片難點在於如何在8分鐘內濃縮40年場景,並通過Milo運動控制系統將所有場景無縫銜接,達到一鏡到底的效果,從事件選擇到場景構建,從時代復原到人物定位,從鏡頭規劃到技術實現,都考驗著創作團隊的功力。

而MOCO帶來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為本片拍攝帶來了挑戰,為了將13個場景盡數涵蓋,此次拍攝鋪設了破世界紀錄的42米MOCO軌道,在業內屬領先水平。據了解,利用Milo Long Arm(即長臂Milo)製作8分鐘以上一鏡到底的案例在國內外媒體創新產品領域尚屬首次。

眾所周知,長鏡頭是電影敘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拍攝時也具有極大的難度。既要演員超高的表演技巧,還需要攝影團隊豐富的拍攝經驗。

對導演而言,長鏡頭可以來表達電影敘事中的時空觀念,連續性的拍攝方式帶給觀眾不同的觀影感受,為一部電影的成功創造細節上的助力。對電影而言長鏡頭更像是一種藝術歷險,挑戰與機遇並存。

24小時全網播放破億,網友產生強烈共鳴

時值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該影片一上線便受到億萬網友廣泛的關注。據新華網報導稱,24小時內全網播放量突破1億。

傳播監測顯示,這部影片被100多家主流媒體機構在顯著位置轉發刊載,各大商業網站客戶端和主要社交平臺推送,網友競相留言、點讚。僅在新華社和新華網微信公號,影片推送後短短十幾分鐘,閱讀量就突破了10萬+,收到留言數千條;新浪微博24小時內獲得點讚上萬次。

在影片底下有網友評論稱,一代人的夢想,40年的鬥轉星移,造就了現在的幸福。影片充滿了正能量,在這裡仿佛看到父輩們讀書上學的經歷,感慨之餘更多的是振奮與激昂。八分鐘回顧改革的四十年,雖然時間短節奏快,但內容卻很嚴謹豐富,值得觀看。

在影片最後的自述中,劉燁說道,談及中國這40年的發展變化,劉燁用「神奇」來形容,「每一次發展,每一次變化,每一次進步,都是特別激動人心的」,他表示,這40年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身處在這個時代裡面,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福利和幸運,我們更應該珍惜,感謝這個時代。

毫無疑問的是《我夢想 我奮鬥 我奔向》這部微電影是成功的。高點擊量和良好的口碑讓這部微電影成為名副其實的網上「刷屏」之作,與此同時,影片的時代跨度觸發了人們對歷史的追憶,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

相關焦點

  • 在「時光博物館」重溫改革開放40年(8)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10月26日在「時光博物館」重溫改革開放40年10月26日,觀眾在「奇妙時空屋」觀看20世紀80年代的家居陳設。當日,由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發起的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創意體驗館——「時光博物館」在北京三裡屯正式開館,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時光博物館」設有5大主題展館與9項創意互動項目,以創意展陳與趣味互動的形式,生動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遷,帶領觀眾「穿越」歷史,重溫美好時光。
  • 馬克思主義研究與改革開放40年
    這輪紅日照亮了新中國70年的富強之路,照亮了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之路,也照耀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徵程。2018年在中國發展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這輪紅日照亮了新中國70年的富強之路,照亮了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之路,也照耀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徵程。2018年在中國發展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
  • 60餘位藝術家創作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海報
    「設計中國40×40+——以藝術探索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海報邀請展」現場。 翟羽佳 攝中新網石家莊12月8日電 (李曉偉)8日,「設計中國40×40+——以藝術探索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海報邀請展」在石家莊開幕,60餘位不同年代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以不同的視角、個性的語言,創作出一幅幅獨特的作品,展現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成就。河北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王福明介紹了舉辦展覽的初心。他稱,改革開放之於中國、之於時代、之於個體意義非凡。
  • 人民日報:40年改革開放是無數拼搏者胼手胝足的奮鬥史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兩份名單引人關注。一份是「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一份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一個個名字,背後是一個個突破桎梏、創新創業的人生故事,更是一個涓滴匯海、百川向東的中國改革開放故事。
  • 改革開放40年,藝術家們取得偉大成就
    靳尚誼 《塔吉克新娘》 布面油彩 60cm×50cm 1984 中國美術館藏廣軍 採蓮圖 76cm×53cm 紙本絲網套色 1985 中國美術館藏如今,中國美術館為慶祝改革開放40年,以「東方風來滿眼春」為題,遴選了100件經典館藏美術作品集中展出
  • 從年俗變遷看改革開放40年 富足已是人們生活常態
    赭良明 攝  從年俗變遷看改革開放40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古往今來,春節一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也是沉澱在每個炎黃子孫血液中的不變印記。  無論是凝聚悠久歷史的「殺年豬、做年糕、放鞭炮」,還是洋溢時代氣息的「看春晚、搶紅包、集五福」,年俗在記錄老百姓幸福生活變化的同時,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變遷。
  • 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題: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敏、王希、王炳坤    新方位、新跨越——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  世界矚目,萬商雲集。
  • 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的奧秘
    道路正確是40年創造歷史偉業的根本原因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事物的成敗。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革在於我們探索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被實踐檢驗為正確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黨40年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 我「玉」改革開放一起走過的40年
    生於1978,與改革開放同齡。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風雨兼程。40年,一個人已是不惑,一個國家的發展已是翻天覆地。在外打拼10餘年,老話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國玉雕第一鎮」——石佛寺鎮,鎮域內總人口 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1萬人,城鎮人口4.1萬人,城鎮建成區面積4.8平方公裡。以上是在改革開放下發展起來美麗富饒的家鄉鎮平!應該都看出我在一個不產玉而都是做玉石生意的地方了吧?
  • 「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活動評選結果揭曉
    大洋網訊 為記錄壯闊的大歷史,描繪我們的新時代,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南方南」融媒體工作室主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承辦的「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活動共吸引全國各地讀者投來美文1100多份,經網友票選、專家評審,最佳作品、最佳故事、最佳創意、最佳文筆、優秀作品等獎項於日前悉數揭曉。
  • 改革開放40周年,記憶中無法磨滅的書香 | 2018書單盤點
    1978~2018,一場波瀾壯闊的變革,在中國神州大地上演,億萬人的生活因此而改變,也給他們留下了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40年時間,滄海桑田。我們經歷了糧票、布票的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從物資的極度匱乏到全球商品的買買買,從「自行車王國」到現在隨處可見的私家車,從綠皮火車到高鐵交通網絡,從一書難求的紙質書到攜帶方便的電子書……  2018年,改革開放40年。在這40年的時光裡,有哪些書記錄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反映了人們的心聲?有哪些書,曾讓你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給予你思想的啟發?
  • 改革開放40周年•十人談|從衣食住行4件小事看改革開放40年的...
    談到家庭與身體就自然而然地談到改革開放40年來,與人們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這裡,從我經歷的衣食住行4件小事看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 第一件小事:這三個學生該不該處分?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1年5月的一天,當時在湘潭師專學生工作處工作的我,接到中文科關於三個學生的處分材料。
  • 改革開放40年文化體制改革的主要成就與趨勢展望
    高宏存  [摘 要]    改革開放40年,不斷深化的文化體制改革給中國文化建設帶來發展繁榮,釋放了文化生產力和社會活力。[文獻標識碼] A  肇始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掀開了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嶄新一頁,改革開放40年,是中華文化蓬勃發展的40年,也是中國文化體制不斷探索深化創新變革的40年。
  •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1500-2000字心得 改革開放40年作文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也取得了累累的碩果。下面是一些不錯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與作文範本,僅供參考。相關新聞:<<<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1500-2000字心得 改革開放40年作文一  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 婚禮微電影多少錢 創意微電影婚禮更讓人喜歡
    婚禮微電影多少錢?創意微電影婚禮更讓人喜歡。婚禮微電影已經成了新人們在舉行婚禮儀式時的重要項目,新人們通過這種表演的方式讓客人們對他們戀愛經歷更加了解。而價格也是新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要說婚禮微電影的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這個它的價格是沒有固定的,至於你要做什麼價格的,這都是自己決定的。
  • 「水大魚大」:激蕩國與民的光榮和夢想——致敬改革開放40年①
    致敬改革開放40年1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無數中國人都能真切感受到40年來自身及周遭翻天覆地的深刻變化,而把具體而微「民」的變化匯聚起來,就是波瀾壯闊的「國」的跨越。最近,紅網時刻新聞策劃推出《你好,40年》融媒新聞大片,以身邊人物的真實講述,記錄個人、行業的成長,見證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引起各方廣泛共鳴。
  • 改革開放40年 十大金句
    改革開放40年來,出現了許多經典的理論名句,這些句子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讓人很快記住,入腦、入心。這裡輯錄十個耳熟能詳的理論金句。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意味著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狀態的一系列深刻變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範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改革開放與我們的生活
    從以前的5個月到現在僅5天,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審批改革,讓中國人的「美麗消費」直追國際潮流。今年全國兩會後,這項改革迅速在廣東、重慶、四川等10個自貿區推開,從審批改備案,企業節省了可觀成本,消費者享受到更好體驗。這則消息沒有引起多大關注。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的消費者早已適應了充斥市場、琳琅滿目的進口消費品。
  •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練習及範文: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實景重溫生活巨變,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時光博物館」內設「時光雜貨鋪」「奇妙時空屋」「年代照相館」「歲月交通局」「黑科技秀」等五大主題展館;採用五感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從五個層面深度還原國人記憶中的40年;還採用9項創意互動,吸引觀眾參與。帶領人們「穿越」歷史,體會中國發展,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日報》  材料二: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與中國市場經濟模式
    經濟運行不是只有「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也不是只有「看得見的手」的作用,而是「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共同作用的,市場和政府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40年來,中國通過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市場與政府作用相結合的道路,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這是一條創新之路,標誌著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