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戰的程維、柳青與滴滴的邊界

2020-12-20 預見匠人

(遇見匠人第38篇原創文章)

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

--程維

滅掉搖搖,合併快的,收購Uber中國,喊戰美團,對打摩拜;好戰的程維在「炮火連天」的商場不斷擴大滴滴的邊界。創業5年,從0到3640億,程維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前天寫美團的王興,昨天寫今日頭條的張一鳴,今天是「TMD」的滴滴程維。作為網際網路領域的新三巨頭,滴滴創業最短,市值高於美團和頭條;也被外界普遍看好。

2017年底,滴滴宣布新一輪4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投後市值560億美元,超越Uber。程維的滴滴將專注AI建設和智慧交通,通過國際化的運營與合作,引領全球交通與汽車行業的變革。

創業5年,市值3640億,4.5億註冊用戶、1000多座城市、2500萬日活、上萬名員工;程維和柳青近乎瘋狂的將滴滴布局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誰曾想到5年前,程維還在小區發傳單為滴滴宣傳,被計程車司機認為「騙子」,憑什麼程維在短短幾年內把滴滴打造成出行領域的獨角獸?

創業維艱,網際網路解決出行

在創建滴滴之前,程維在阿里支付寶工作,北京杭州兩地跑,經常因為打不到車耽誤飛機。有一次江西老家的親戚來北京,定了在7點王府井附近吃飯,結果他們5點半來電話告訴程維在打車了,等到8點打電話讓程維去接他們。

通過自己切身的痛點,程維開始有了創業的想法,搜集各種資料,諮詢周圍的朋友,所有人都說不靠譜,所有人不看好的項目也許正是機會。程維沒有直接辭職,而是在阿里繼續待了9個月;線下研究計程車市場,做大量用戶調研後,程維決定從支付寶辭職,創建滴滴快車。程維意識到網際網路是解決出行問題的契機。

開發軟體和線下找司機成為擺在程維面前的難題。程維在阿里偏線下運營的經驗可解決線下找司機問題,可開發軟體這種技術活需要尋找到靠譜的技術合伙人。擺在面前的就兩條路,要麼組織團隊開發,要麼外包。程維也不懂,當時就覺得,找團隊挺浪費時間的,不如直接找外包。看了好幾家,其中一個自稱E代駕是他們做的。

2個月後,對方交付產品時,完全不能用。對方說,50%的機率可以響了,就是說用戶呼叫兩次,司機師傅那裡可能響一次了。因為當時沒辦法,又著急上線,程維就跟對方說,能不能再改進一下,75%能響的時候在上線。

如今,美團也進入了快車領域;可早期程維曾拿著上線的滴滴給當時市值300多億美元的美團創始人王興看,王興只拋下兩個字:垃圾。

當程維由一個想法開始起步時,在阿里工作時的領導王剛投資了70萬,陪伴程維走過創業初期最艱難的日子。後來,資金用完了,王剛又投了幾十萬:「這是我孵化的第一個項目,寧可後面不投其他公司,也會扛下去。」直到幾個月後,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通過微信找到程維,一拍即合,完成A輪融資。

程維打價格戰,不斷燒錢,滴滴需要持續進行融資。馬化騰專程請程維吃飯, 1500萬美元投資程維。

馬化騰不僅僅在資金上支持, 2014年,微信為滴滴出行開放流量入口,滴滴用戶已經超越1個億,日均單超過500萬單。2015年,在微信等騰訊流量的支持下,滴滴在訂單量上成為國內第一大智能出行平臺。

柳青是程維背後的女人

柳青可謂程維創業路上最好的知己,也是最好的合伙人。如果沒有柳青,共享出行活下來的未必是滴滴。

2014年6月,在北京上地的一家餐館裡,時任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的柳青和程維談高盛想投資滴滴,估值談不攏,最後還是失敗了。

柳青隨意說了一句玩笑話:「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

無意間的氣話,程維當真了,當即發下狠話:「滴滴的一半工資是你的,剩下的才是我們大家的工資。」就這樣,對程維的欣賞以及對中國未來出行市場的看好,柳青放棄了高盛的優厚待遇,加盟滴滴出行,並且最終成為了滴滴出行總裁。隨後12月幫助滴滴完成了F輪7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史上最大的融資之一。

柳青給滴滴帶來了國際化視野,滴滴開始高起點組建,遠戰略發展。

當滴滴和快的之間的補貼大戰爆發,兩家公司每個月都是幾個億幾個億的燒錢補貼用戶,程維說籤字批錢的時候手都在抖。柳青利用自己的人脈圈子為滴滴和快的牽線,促成合併。

朱嘯虎曾說:「柳青最開始希望撮合滴滴和快的合併,因為她和騰訊、阿里雙方關係都很緊密,如果能夠撮合成功,她可以代表高盛以一個很好的價格投進來。滴滴和快的在2013年的第一次合併談判,就是由柳青主導的。」

合併快的: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如初

2015年情人節,持續了近兩年的打車補貼大戰將告一段落。滴滴和快的宣布戰略合併;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當時滴滴快的只是在計程車和專車方面領先,但在整個出行領域還有很多可做的業務,比如快車、順風車、豪華車、代駕、公交、自駕租車等業務。這也需要足夠多的人力和資金支持。

在專車領域,快的、滴滴都不具備優勢,雖在進入時間上早於神州,但車源方面明顯不及神州的資源優勢,在用戶、訂單方面僅略優於易到。

如果易到、神州後續發力,滴滴、快的打價格戰時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所以合併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通過合併,可以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雙方的用戶將進行共享,競爭力得到提升。

合併有利於降低成本,提升市場議價權。通過幾輪總額高達幾十億元的融資,以及兩年多來的燒錢補貼大戰,滴滴、快的包括投資方都在試圖找到節約成本、提高營收的通道,因而合併就是一個手段。

在滴滴和快的合併大會上,程維說:「我們完成了一件網際網路歷史上都沒有人做到的最成功的合併,因為網際網路歷史上還沒有競爭到這種程度的對手完成了合併。」

收購Uber中國:相殺相愛,出乎意外

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與Uber的合作,將讓整個移動出行行業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為解決城市的交通、環保和就業挑戰貢獻力量。

為爭奪中國拼車市場的霸主地位,滴滴快的和Uber一年要燒掉逾10億美元,大量的資金被用來獎勵司機和吸引乘客。兩家公司都力求在中國拼車行業新規出臺前站穩腳跟。

激烈的燒錢大戰使滴滴虧損3.05億美元,快的虧損2.66億美元。Uber中國過去一年補貼達到20多億美金;可滴滴快的訂單量是Uber中國的7倍。

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後,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餘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

前幾天,滴滴獲得超過40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估值已達到560億美金。超越Uber。

喊戰美團:昔日兄弟戰場見

程維和王興是昔日好兄弟,都是馬化騰的左膀右臂。多元化布局的王興為了打造連接人與服務的生態,開始布局出行業務。

當滴滴與Uber中國合併後,滴滴本以為可以結束出行補貼價格戰,使共享出行走向正規;萬萬沒想到的是,滴滴正籌備國際化,美團這個意料之外的敵人打破了出行領域的寧靜。

2017年初,王興正式宣布美團在南京進入網約車試點。剛剛結束百車大戰,美團又引爆了第二次出行大戰,這次對手引來了蔚來汽車、首汽約車、摩拜、神州,而這次不僅僅指向網約車,從新能源到無人駕駛,這次戰爭好像是一場汽車產業革命,都想掌控城市出行的話語權。

美團主要布局一二線城市,服務美團用戶看電影或吃美食的出行;美團在南京試水期間抽成8%,如今推廣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廈門等城市;以「零抽成」來對抗程維的滴滴。

網約車之爭,美團有先天的流量優勢和線下推廣運營優勢;美團在前期通過補貼的方式服務美團用戶,美團基於位置的服務,美團打車為美團生態鏈服務。

王興認為商業競爭的格局是動態的,並沒有所謂的終局,競合關係將成為常態。王興覺得現有網約車並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在滴滴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美團還要進軍網約車市場。

程維經過了滴滴快的、滴滴Uber的兩場補貼大戰後,又斬獲了順風車、代駕等細分業務,滴滴基本掌控了國內出行領域的話語權。面臨昔日好友的挑戰,程維稱:爾要戰,便戰。

滴滴美團之戰再次引爆出行市場,正如程維談到多一個競爭者而已;好戰的程維在經過滅掉搖搖,合併快的,收購Uber中國後不懼怕任何競爭對手,對於四處樹敵的王興同樣如此,在經過百團大戰、合併大眾點評、外賣大戰後,成就了戀戰的王興。

收購小藍 :對戰摩拜,布局短距離出行

2017年底,共享單車本可以結束「百車大戰」;在摩拜與ofo合併談判上,ofo的戴威和李斌均贊同兩家合併;但作為ofo大股東的滴滴想合併後的新公司由滴滴派駐管理團隊主導,摩拜與ofo雙方創始團隊都拒絕接受這一方案而擱置。

阿里、騰訊和投資人均贊同摩拜和ofo合併,以結束高成本爭奪,合併成國內最大的共享單車品牌;滴滴卻阻礙摩拜與ofo聯姻。

在ofo和摩拜合併失敗後,滴滴收購小藍單車,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單車;開始在多個城市布局共享單車這個線下入口,加碼短途出行。

如今,唯一能控制滴滴的就是政策,畢竟一二線城市單車投放過剩,政府禁止新投放。在政策方面受阻後,滴滴上線共享單車平臺,程維試圖將ofo、小藍、摩拜、哈羅等共享單車全部接入,提供統一的入口;將市面上的共享單車一網打盡,這是程維的野心。摩拜和ofo不會眼睜睜看著把自家的流量全部交給滴滴。

程維在經過滅掉搖搖,合併快的,收購Uber中國後,滴滴成為了國內當仁不讓的網際網路出行第一平臺。覆蓋了網約計程車、快車、專車、順風車、公交巴士、整日租車、分時租賃、代駕等所有汽車出行場景。

滴滴已經買了支付牌照,布局金融板塊;也在研發自己的地圖產品和服務。布局共享單車業務,是滴滴布局全出行領域的關鍵一環;建成基於出行的生態型平臺。

好戰的程維夢想的出行生態世界也許才剛剛開始,滴滴的邊界在哪裡,程維也許都也在摸索;說不定未來的滴滴會在火車、飛機領域實現共享。也說不準程維會像埃隆·馬斯克一樣建造獵鷹火箭一樣,在未來實現火箭共享,實現每個人的奔月計劃。

相關焦點

  • 滴滴幕後老闆到底是誰?滴滴的老闆是柳青還是程維?
    滴滴的幕後老闆是誰?大家可能會想到柳青或程維,那麼滴滴的老闆是柳青還是程維?小編給大家揭曉答案吧!滴滴收購優步中國之後,柳青近日公開宣布:「滴滴的目標是全球化,滴滴一定會進軍海外」,儼然一副滴滴出行我說了算的態勢。
  • 滴滴程維、柳青道歉: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
    滴滴程維、柳青道歉: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 2018-08-22 11:39
  • 滴滴程維的合體金剛|觀止研究院
    2014年6月的一個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館裡,柳青和滴滴創始人程維一起用餐。這次是柳青第三次代表高盛,想要投資這家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的明星公司,卻依然失敗了。   席間,柳青佯帶慍怒地說了一句玩笑話:「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
  • 沉默325天,滴滴程維和柳青經歷了什麼?
    在滴滴內部,順風車曾是一個存在巨大爭議的事情。柳青說,「滴滴順風車的日訂單量只有100萬到200萬,佔平臺總量的5%到10%。為了這個業務,滴滴要不要擔歸零的風險?」從結果來看,滴滴別無選擇。編者按:「藍洞商業」推出新欄目「遠見」,挖掘新經濟領域主流創業者、投資人的復盤和洞見,記錄一線真實的回聲。
  • 創業7年,滴滴向死而生,程維做對了什麼?
    第二次見程維時,滴滴搬到了得實大廈。程維給李錦飛描述了滴滴的構想,「巴士業務還沒有負責人,你來做吧。」不到一個月,李錦飛就解散了公司,加入了滴滴。程維就像有洗腦術一樣,把一個個原本就是老闆的人,「忽悠」到了自己手下。而這些人,在日後也給滴滴打下了關鍵業務的戰役。招募柳青的故事就廣為人知了。
  • 滴滴籌備上市,目標估值800億,83年創始人程維,原來如此兇猛!
    因為滴滴和快的的合併,柳青多次與程維接觸。後來,又代表高盛和程維洽談投資事宜。投資久久沒有談成功,柳青賭氣說:我來給你打工好了。程維一下子動了心。他抓住這句話不放,開始和柳青談加盟的條件。當王剛聽說程維要挖柳青時,大吃了一驚。
  • 神州專車柳傳志、滴滴柳青、Uber柳甄,一家人的網約車市場!
    更有意思的是,滴滴出行的總裁柳青是柳傳志的女兒;優步中國區戰略負責人柳甄是柳傳志侄女。滴滴總裁:柳青滴滴出行,國內的獨角獸平臺,作為滴滴出行總裁的柳青,被父親柳傳志斬斷了「富二代」的未來。憋著一口氣的柳青畢業之後,用了12年晉升為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成為高盛歷史上最為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一。2014年,北京一家餐館,柳青代表高盛第三次想要投資滴滴,卻再次遭到程維拒絕。柳青假裝生氣的說了一句:"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
  • 戰慄的80後滴滴創始人程維(重磅呈現,看完淚奔)
    程也是國內最年輕的獨角獸企業CEO,他左擁騰訊、右傍阿里,口袋裡有近40億美元現金,可現在滿口都是危機感、敬畏心,盈利模式、市場競爭、新規政策等不確定性覆蓋了他。今年9月底,他和柳青在西雅圖參加中美網際網路論壇。出發前告訴助理,「按國內經濟酒店標準訂房間」。
  • 對話滴滴掌門人程維:多數人只知道戰爭,卻並不真正理解競爭
    程維: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最成功的公司,都是選擇了一個很大的領域,然後在這個領域裡做到極致去贏的。無邊界的擴張,任何機會都抓,歷史上做成的只有 GE,但 GE 是工業時代的公司,他依靠資本加上組織能力去贏。太多橫向和一家投資公司又有什麼區別呢?
  • 滴滴:程維、柳青將和司機面對面,傾聽批評和建議
    昨日晚間滴滴宣布,將於10月6日在北京舉行面向乘客和司機的專場懇談會,滴滴公司CEO程維、總裁柳青及各部門負責人將在現場聽取大家的批評和建議。這是滴滴成立6年來,程維、柳青及主要負責人的首次集體與司乘的面對面活動,雖然來得太晚,但體現了滴滴的誠意。這次,小報姐給滴滴點讚。
  • 滴滴柳青朋友圈坦言:已離婚兩年 真實比完美更重要
    加入滴滴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這意味著柳青已經升到了投行金字塔塔尖,年薪超過千萬。不過,2014年,柳青突然宣布加入草根創業公司滴滴。柳青加入創業公司的決定遭遇了阻力:家人對此心情矛盾,出於理性和尊重的支持與出於情感的心疼兼而有之;高盛高層更是輪番挽留這名幹將。
  • 滴滴程維:AI技術將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TechWeb】 8 月 29 日消息,滴滴自動駕駛車隊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圓桌論壇討論時表示,將加速推動滴滴自動駕駛在上海載人測試,並邀請普通用戶參與體驗。
  • 滴滴總裁柳青:柳傳志之女,曾患乳腺癌,如今一人帶3子
    而相較於低調的哥哥柳林,妹妹柳青更是「子承父業」投身商圈,擔任滴滴出行總裁,成為了商界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一開始柳青只是想投資,但卻被滴滴創始人程維屢次婉拒,也許是一時意氣,柳青帶著些惱怒開玩笑地對程維說:「你不讓我投資,那我就來給你打工。」這不過是玩笑話,程維卻認真了,當即就和柳青談起了跳槽的條件。
  • 萬字長文講述滴滴出行程維五年從80萬人民幣到估值500億美元+
    此後,程維將40%的時間都用在了招聘上,從CTO張博到COO柳青,從戰略副總裁朱景士,到首席發展官李建華,以及隨著滴滴業務的拓展,越來越多有優秀背景的人加入到了滴滴。那麼程維又是如何引入人才並成功管理團隊的呢?張博是最早加入滴滴的高管之一。甚至此後程維在回憶時用了緣分和禮物兩個詞。最初,為了找到可能搭檔的技術合伙人,程維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 滴滴事件引發企業倫理邊界反思
    溫州樂清女孩乘順風車遇害再度將滴滴推上風口浪尖,有關滴滴產品涉嫌曖昧社交「原罪」的質疑也紛至沓來。北京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宣傳海報,到乘客標籤,再到各種滴滴官方群,滴滴順風車過往確實存在大量暗示性曖昧社交。但更為嚴重的,是滴滴社交場景背後所構建的「信息隔離機制」。
  • 滴滴總裁柳青,事業家庭完美平衡的女強人,發文恭喜父親柳傳志退休
    進入滴滴對於柳青來說,原本她也認為自己將在高盛一直工作下去,但2014年和滴滴創始人程維的三次會面,最終改變了她的職業生涯。在開始時,柳青作為高盛的亞洲總經理,希望投資滴滴,但三次都被程維拒絕了,柳青佯裝惱怒,告訴程維:「不讓我投資,那我就過來給你打工吧!」柳青沒想到的是,程維竟然點了點頭,開始認真地與她討論這件事情,一個月後柳青就成為了滴滴的營運長,快得讓人傻眼。
  • 柳青放棄千萬年薪去創業結果成滴滴掌門人:厲害的人從來只靠自己
    柳青是世界上少有的女性企業家,曾在高盛擔任董事總經理,但在卻在幾年前放棄了優渥的待遇而加入了滴滴。事實證明柳青的眼光也非常毒辣,僅僅幾年的時間就讓自己的投入獲得了回報。17年時,柳青還入選了《財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那麼,當年到底出於什麼樣的契機柳青才會放棄在高盛的工作轉而加入滴滴呢?
  • 滴滴老闆程維柳青攜眾高管站2小時接受媒體挑戰,一切只為順風車
    今天,滴滴出行媒體開放日舉辦,滴滴要求全國媒體到北京,滴滴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攜帶順風車總裁張瑞等多位高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正常開放日活動,程維、柳青等所有高管全程2個小時站在會場一側,隨時接受媒體的挑戰。
  • 滴滴程維:分享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價值觀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分享經濟已經從幾年前一個新的名詞變成了新經濟的代名詞。    程維提出,「網際網路時代的價值觀就是分享」,金磚國家乃至全球的分享企業將把握歷史機遇加強分享合作共贏,推動更加共享和智能的未來。
  • 程維與王興這對分崩離析的水花兄弟,終究成了圖窮匕見的對手
    這大大刺激了程維的神經。熟悉程維的人都知道,程維剛剛創立滴滴的時候競爭激烈,他在辦公室裡掛了一個條幅,上書「日拱一卒」。後來滴滴日漸成為出行領域的王者,程維又撤下了這個條幅,換成了「虛心」二字。與同為TMD三傑之一的張一鳴超脫線下業務之上的頭條系不同,處於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滴滴和美團,雖然最開始的業務並沒有交集,但在業務邊界不斷擴張的今天已經登上了競爭的擂臺。畢竟線下的流量就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