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ickzhang
程維最近一次出手真是大手筆。
來自外媒消息,滴滴出行旗下青桔單車近日完成了10億美元融資,其中聯想旗下的君聯資本領投1億美金,而在剛提升為軟銀執行副總裁的願景基金 CEO Rajeev Misra幹預下,軟銀這次跟投了不超過5000萬美金「灑灑水」。
據說,春節前Rajeev Misra此君還來華一次,與多方深談後定下前半年軟銀在華投資的基調。
意味深長的是,與孫正義獨掌中國市場時的大場面不同,此次剩下的8.5億美金,都是程維咬牙自己從困難的滴滴內部拿出來的。
而10億美金這個金額即使在摩拜和ofo雙雄廝殺的那個年代,也基本上屬於融資的頂配。
畢竟,2018年摩拜單車拿到最大一筆融資10億美元;而ofo即便是在最瘋狂的時期也只融到了8.66億美元。
當然,這筆融資背後,是兩件讓程維寢食難安的事。
一個是據北京市交通委相關數據顯示,美團單車3月份在北京地區的平均騎行量也增長了187%,在與滴滴青桔單車的競爭中遙遙領先。
另一個是王興已經把電單車視為下一個發展重點,並已開始投入過十億的巨資布局。據媒體報導,美團已經在本月下單了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訂單,且美團電還在全國多個區域徵召代理機構及人員,準備正式探索電單車如何商業化。
而在3月,美團的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表示,2020年美團單車的重點是加大投車,「不論多少個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這大大刺激了程維的神經。
熟悉程維的人都知道,程維剛剛創立滴滴的時候競爭激烈,他在辦公室裡掛了一個條幅,上書「日拱一卒」。
後來滴滴日漸成為出行領域的王者,程維又撤下了這個條幅,換成了「虛心」二字。
成功之後盡顯大哥風範的程維,其實內心那個斤斤計較的「日拱一卒」並未走遠。因此,在美團2020決定發力共享單車之後,程維想用這10億美元與王興好好說道說道。
非第一次出手
在二個月內,這已經不是程維第一次向王興出手了。
3月16日,滴滴官宣,即日起,該公司在鄭州、上海、深圳、重慶等21個城市上線跑腿服務。這是繼滴滴試水外賣業務後,再次拓展本地生活服務領域。
當然,據Tech星球的報導,滴滴對外表示疫情期間上線跑腿業務,是為了增加代駕司機收入來源。
但出現這個跑腿業務的時間點很耐人尋味。
3月初美團發布了2019年財報的預報,其中對網約車業務僅僅用一個不痛不癢的「對經營虧損的控制已經得到改善」作為評價,很多媒體認為被盈利壓得喘不過來氣的王興,已經將美團打車視作了雞肋。
在這時候選擇去美團的腹地扎一刀,這樣的操作很符合程維以往在與快滴競爭中「日拱一卒」的風格。
為了讓面子好看,滴滴對外的官宣一直表示,暫時滴滴跑腿還是個臨時業務,至於後續的開城計劃和布局會根據具體效果反饋來決定。
更有意思的是,在3月下旬美團正式發布了自己的財報之後,滴滴跑腿開始鋪設社交平臺營銷。由90後演員彭昱暢和視頻大V通過視頻傳播,同時輔助每天首單低至一毛錢的價格補貼。
程維這樣的安排,看上去不僅僅是為了增加司機收入這麼簡單。
有接觸過程維的人士在朋友圈截圖表示,程維覺得美團現在深陷佣金危機,是一個再次與王興掰掰手腕的好機會。而配著這個朋友圈截圖的就十個字:
「你做初一,別怪我做十五」。
微信傳來的消息有待考察,但媒體一致認為,這句話恰恰是近三年來程維對王興最刻骨銘心的態度。
畢竟,這兩個都出自武夷山麓的「福建仔」,雖然生活的軌跡就像兩條平行線,甚至求學就業都處於兩個比較極端的境地,但他們最終在網際網路創業的市場上認識了彼此,並視對方為好朋友。
甚至,當時在阿里旗下支付寶做副總裁的程維,因為每天加班打車非常不容易,萌生了製作一款打車APP的創業念頭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能幫自己「掌一眼」的朋友就是王興。
他還真在自己的項目方案都出來之後,興衝衝的拿著APP的初稿去找王興談人生了。雖然被王興一句「什麼玩意」給懟了回來,但當時大家都認為是朋友之間的玩笑。
而且連著幾年在烏鎮召開的網際網路大會期間,程維與王興都是馬化騰「東興局」的座上客。他們倆加上曾經在王興旗下幹過CTO的張一鳴的三個創業項目,被稱作TMD,是公認的BAT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是敵人,只是走著走著就成了敵人。
2017年2月毫無徵兆之間,美團打車悄然上線,第一站在南京開始拓客。
據說消息出來的時候,程維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中午他才剛剛跟王興吃完飯。他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王興,問他為什麼這麼做。
王興沉默了一下,給出的回答是:「想就試試」。
兄弟的刀
被好兄弟在心上扎一刀,程維當時心情一定是悲憤難當。而且從2017年後10個月美團打車的發展來看,王興進軍打車市場不是說著玩的。
到2017年12月底的醞釀和嘗試,美團的打車業務已經「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以南京為起點,打車開始了首輪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七個城市的擴張。甚至到了2018年1月初,美團打車當時據說已經湊齊了北京的20萬「開站」用戶。
程維的反應也不出意料的強硬。
當年在接受虎嗅的專訪的時候,程維用成吉思汗的一句名言作為自己應對王興這次「挑釁」的態度。
「你要戰,那便戰。」
在美團打車於2017年底正式越過程維心中的那個紅線的時候,在滴滴內部研究孵化許久的滴滴外賣項目被程維正式端了出來。
其實程維在這件事情上猶豫了很久。
「滴滴內部的團隊研發外賣產品其實有一段時間了,之所以一直沒有上線發布,可能是在等美團的動作」,在接受36氪採訪時,有接近滴滴的消息人士這樣表示。
但到了2017年12月底,王興正式宣布成立美團出行事業部,並將下一輪融資40億美金的大部分都用於發展這一個新興業務的時候,程維真的坐不住了。
在無錫,程維上線了自己的滴滴外賣業務。有人評論,兩家的新業務起始點都是江蘇,互相較勁的意味極其濃厚。
而且雙方一上來,就在對方的腹地大搞補貼遊戲,把戰火燒得越來越旺。
首先是美團打車在融資到位之後,玩起了滴滴最熟悉的補貼遊戲。主管出行事業部的王慧文,在王興的授意下,選中南京和上海作為與滴滴決戰的戰場。
而滴滴在推出外賣業務之後,經過瘋狂的砸錢補助,也吸引大量的餐飲商家入駐。面臨滴滴外賣瘋狂補貼,美團也推出了補助計劃。自此,補助大戰也是愈演愈烈,滴滴外賣更是在10個月的時間裡共燒掉了10億元。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畢竟補貼不是萬能的。
繼2017年虧損25億後,滴滴2018年再次巨虧109億元,累計虧損額高達390億元。手裡沒錢腰杆就不硬,滴滴外賣在國內悄然被下線,而咽不下一口氣的程維轉手就是增資餓了麼了事。
美團打車那邊也是一樣,錢燒完了就沒有後勁。在上海,美團打車從上線到補貼停止僅僅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這就逼著到了2018年的後半年,美團打車逐漸從自營的平臺轉成了一個聚合打車軟體的訂單分發平臺。
程維和王興都意識到,刺向對方腹地的這一刀基本上都刺空了。
坊間傳聞,最近一段時間王興和程維會面的次數有點多,雙方見面談的最多的依然是這兩個被自己視為雞肋的項目,據稱兩邊都有「相逢一笑泯恩仇」,暫時停戰的意思。
但其實從程維本人的經歷來說,他真的不想放過王興。
狼性本剛
與王興富二代出身和赴美留學的背景不同,程維是典型的來自農村的孩子。按部就班的本科畢業,程維選擇了直接謀生進入市場。
程維是一個完全從底層爬上來的小人物。雖然過程非常艱辛,但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路徑,程維付出的可比王興多得多。他也會對現在的生活和事業更加看重。
幹過保險,賣過產品,一直做銷售的程維,在進入阿里甚至被提拔到支付寶的副總裁位置上,也是因為他連年帶領團隊超額完成銷售任務。
程維在阿里工作時,曾負責過一個銷售團隊只有4人。這些銷售們,出自草莽,骨子裡透著沉默的狠勁。
只花一年,程維就帶著四個人,將業績做到了全國第三,當時阿里巴巴在全國有9000名銷售,分為幾百個團。
在荒野中奔跑那些年,讓程維明白一個道理,狼的力量,不光體現於吼叫和撕咬,更體現在長途奔襲和雪夜蹲守,耐力才是最強大的。
雖然在創業之後一直表現出不俗的養氣功夫,但其實程維狼性並沒有消退。不然也就不可能出現,在與快滴競爭激烈的時候他掛出「日拱一卒」這樣條幅的事情。
對程維來說,他不怕事,也不挑事。他尊重友誼,但更厭惡背叛。
所以被「最好的朋友」王興在「腹部」捅了一刀之後,程維的反應站在這個角度看是一個很正常的表現。
而且狼性隱忍,一擊不中一定會謀劃周全再出手。畢竟能將阿里和騰訊兩個對手都作為股東容納在自己的董事會裡,程維的智商和情商都不低。
相比王興骨子裡邊體現出來的那股傲氣,現實中,程維是那種看上去謙遜有禮、但實際堅定執著的人。他不會把情緒寫在臉上。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決定,而且一旦做了決定,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往前推進。
所以程維能在暫時偃旗息鼓一年半之後,對王興的美團再次出手,而且一出手就是連環招打在王興難受的地方。
就跟在他那本自傳性的書中寫的一樣,因為在阿里的銷售經歷讓他學會了獅子搏兔必使全力的道理。
在程維看來,背叛過自己一次的王興已經不是朋友,而是對手。面對對手,任何方法都是合理的,只要最終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這程維在商場上自己闖出來的經驗。
世事弄人
現在看程維不放過王興,除了性格因素外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
與同為TMD三傑之一的張一鳴超脫線下業務之上的頭條系不同,處於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滴滴和美團,雖然最開始的業務並沒有交集,但在業務邊界不斷擴張的今天已經登上了競爭的擂臺。
畢竟線下的流量就這麼大。
相關數據表明,2019年第三季度,美團外賣的滲透率提升至15.9%;而作為智能出行領域的領頭羊,滴滴的滲透率最高也不過3%。
正是因為王興從2017年開始就在大談特談無邊界的戰略,哪怕惡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要嘗試進入各個線下生活服務軌道,才使得美團越來越模糊了自己的業務邊界,也才讓美團在2019年第一次實現了盈利。
要說程維不羨慕,那肯定是假的。
3月24日,滴滴發布全員內部信公布了未來三年的目標:日單數超一億,國內出行領域滲透率超8%。
這個指標出來之後,程維的心思昭然若揭。
根據滴滴CEO柳青在2019年7月發布的數據報告推算,滴滴每日最高峰值也不超過3000萬單。
「共享單車如果車輛投放被控制那麼嚴,就算全國滲透覆蓋,峰值最多也就是2000萬單」。有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因此,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從共享單車每日2000萬單中能切出多少,決定了程維定下的日均訂單過億目標實現的底數。
這也是哪怕滴滴日子再難過,程維勒緊褲腰帶也要湊出錢來投資青桔單車,從而與王興的美團單車「正面剛」的原因。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難度很高的目標,程維急需擴大自己的業務邊界,甚至要像美團那樣不遺餘力的去搶業務。畢竟就在本身智能出行這個賽道,程維就算做到極致也完成不了這個指標。
「滴滴現在最大的壁壘就是規模」,在最近一次接受採訪時,程維的回答饒有深意。
這就意味著上線滴滴跑腿、加碼青桔單車,很可能只是程維向王興下戰書的開始。
有意思的是,4月11日王興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飯否:
「我好像還不曾站在隕石坑裡感受過人生。」
「世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這是一本在網際網路圈子裡流傳比較廣的圖書第一章的內容。
年輕的程維曾在微博上推薦過這本書,而王興還為這本書的中文版還寫過腰封,認為這本書幫助他理解了公司競爭真正的「邊界」和「終局」。
然而,目前看起來,程維和王興其實都非常認同這本書最後一個章節。
「世上有且只有一種無限遊戲」。
人生都是演員,無問西東。
參考資料:
《程維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是不為人所知的?》 珺竹 2018年4月
《武夷三傑》 i黑馬 2017年2月
《對話程維:爾要戰,便戰》虎嗅 2017年12月
《青桔單車融資10億美元 滴滴重金布局兩輪車市場》 BTech 2020年4月
《程維再戰江湖,滴滴左右開弓》 tech星球 2020年4月
《腹背受敵、背水一戰,滴滴該怎麼辦?》36氪 2017年4月
《美團打車、滴滴外賣,暫時停戰》36氪 2018年9月
《美團打車難入局》藍鯨財經 2019年6月
《程維放不過王興》字母榜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