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懲罰性賠償」劍指明知故犯
讓經營者為消費者把好流通銷售環節安全關——「懲罰性賠償」劍指明知故犯食品安全無小事。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件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彰顯司法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的嚴明態度。
-
食品安全糾紛典型案公布 懲罰性賠償劍指明知故犯
典型案例既為經營者依法劃定了應該承擔的責任,提高其違法成本,惡意及嚴重不負責任的經營者將背負懲罰性賠償;也是為消費者「撐腰」,鼓勵選擇合理方式依法主張權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這種經營行為,法律設定了「懲罰性賠償」責任,就是經營者不僅要承擔商品本身造成損失的賠償,還要對其行為付出代價。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
-
.| 法定賠償上限提升10倍,懲罰性賠償 「如約而至」,《著作權法...
,標誌著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全面確立。全面回應時代呼聲 促進國家創新發展當前,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現行著作權法中規定的法定賠償額及基本的賠償填平原則已不能完全滿足我國促進創新發展的需要,亟需國家從政策及立法層面作出調整。
-
深圳出臺智慧財產權案適用懲罰性賠償指導意見 有判賠金額達到近億元
原標題:深圳出臺智慧財產權案適用懲罰性賠償指導意見,有判賠金額達到近億元 「懲罰性賠償」劍指明知故犯。
-
喚醒「沉睡」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金誠通達
隨著民法典時代的到來,「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問題」和熱搜。作者沙海濤王卓雅北京金誠通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2020-貫徹落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推廣計劃(以下簡稱「《推進計劃》),明確提出在專利法、著作權法修改審議過程中引入侵權懲罰性賠償。
-
試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理解與適用
我國1993年頒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首次引入懲罰性賠償,自此以後,在《侵權責任法》、《食品安全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部分司法解釋[①]中,均醒目地規定了懲罰性賠償條款。2013年,我國修改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進一步延續和強化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將賠償金額由原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提高至三倍,並特別規定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計算。
-
專家熱議專利法新增懲罰性賠償制度
如何看待專利法新增懲罰性賠償制度?經過多年的等待和企盼,備受社會關注的專利法第四次修改迎來決定性的時刻: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專利法的決定,新修改的專利法將於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修改在強化專利權人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著墨頗多,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新增了懲罰性賠償制度。
-
著作權法修改擬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專家怎麼看
原標題:著作權法修改擬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專家怎麼看? 醞釀近10年的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正式步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階段,從引入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到加強網絡空間著作權保護,再到適應新技術發展修改有關概念表述、新增有關制度措施,諸多修法看點值得關注。
-
懲罰性賠償!最新司法解釋來了
問題食品只要沒吃出毛病,就不用懲罰性賠償?12月9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該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淺析自由實施(FTO)調查報告與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
世界上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在專利侵權賠償中大部分適用填平原則,而英美法系的主要國家在專利侵權中可能會適用懲罰性賠償。當中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走進存在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國家或地區時,懲罰性賠償的可能性和其計算賠償的方式應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因為一旦被認定為故意或有意侵權將會面臨巨額賠償。
-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將對懲罰性賠償予以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現行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中,《商標法》率先規定懲罰性賠償。《專利法》《著作權法》的修法進程也明顯提速。2018年12月,《專利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第一次審議,草案著力加大對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打擊力度,大幅提高故意侵犯著作權、假冒專利的賠償和罰款額,顯著增加侵權成本,震懾和遏制專利惡意侵權行為。據悉,《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也將對懲罰性賠償予以規定。
-
建議引入懲罰性賠償打擊惡意侵權
廣東是智慧財產權案件較集中的省份,約佔全國總數的25%,他發現在司法實踐中由於法律及相關工作機制與形勢發展不適應等因素,專利訴訟中常有「贏了官司、輸了市場」的不合理問題,所以,他提了關於加大智慧財產權立法保護的建議,建議在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的修訂中,較大幅度提高法定賠償限額,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
-
加強版保護,懲罰性賠償——聚焦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五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題:加強版保護,懲罰性賠償——聚焦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五大看點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史競男、白陽、舒靜醞釀近10年的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正式啟動——這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於4月26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明確食品安全案懲罰性賠償不以造成消費者人身...
不安全食品經營者提出的賠償承諾,比如「假一賠百」,遠超過《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十倍懲罰性賠償標準,此次《解釋》要求法院支持消費者主張按經營者所承諾的賠償標準索賠。 解讀1 全面激活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制度 劉俊海認為,此次《解釋》全面激活了食品安全領域的懲罰性賠償制度。
-
國家知識產權局:推進專利法修訂審議工作 引入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每經編輯:胡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2020—2021年貫徹落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推進計劃。推進專利法修訂審議工作,引入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延長專利有效期,加強藥品專利保護等。做好專利審查指南配套修改工作。推進著作權法修訂審議工作,增加侵權懲罰性賠償條款,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加大損害賠償力度。
-
文物古蹟上留名塗鴉何時休 用懲罰性賠償加大處罰
文物古蹟上留名塗鴉何時休專家建議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懲罰性賠償制度損壞後600年也難恢復的丹霞地貌,又被刻字了。建議除罰款外,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讓損毀者承擔修復費用,以此來提升違法成本和法律威懾力。」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孫煜華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認為,可以參照民法典關於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理念,對於給文物、名勝古蹟造成嚴重損壞的行為,景區有權提起訴訟主張懲罰性賠償。
-
白雲首例「懲罰性賠償」案宣判
近期,白雲法院宣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修訂實施後白雲首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案件,知名茶品牌「喜茶」勝訴獲賠76萬元! 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76萬 關於某美公司是否侵權問題。 綜上所述,法院判決某美公司立即停止侵害美西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銷毀侵權宣傳材料、刪除侵權網絡信息;某美公司賠償70萬元,茶館經營者陳某賠償6萬元。
-
全國首例「假口罩」公益訴訟案宣判,懲罰性賠償三倍,82萬全部用於...
該案系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全國法院審理的首例銷售偽劣口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首例涉公共衛生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首例懲罰性賠償直接用於疫情防控公益事項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月31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組成七人合議庭,在線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由余杭區檢察院提起的蔡某、姚某銷售偽劣口罩民事公益訴訟案。
-
深圳探索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將在全國率先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
深圳將在全國率先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懲罰性賠償制度修正案擬規定,故意侵犯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幅度確定懲罰性賠償數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從重確定懲罰性賠償數額:(一)與權利人之間的代理、許可關係終止後未經權利人同意繼續實施代理、許可行為構成侵權的;(二)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行為保全裁定繼續實施相關侵權行為;
-
...打假第一人」王海:打假路越來越難走,希望儘早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
他之前在多個場合表示,要建立巨額賠償制度,在涉及生命健康領域,要加大對消費者的直接賠償力度。同時,針對故意違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企業,實行巨額罰款,強化刑事責任追究。期待巨額懲罰性賠償制度落實的,還有另一個群體:職業打假人。今年 "3 · 15" 前夕,瀟湘晨報記者專訪了被稱為中國 " 打假第一人 " 的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