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總結,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髓

2020-12-05 屏住呼吸三秒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他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有質量的,有的人活了大半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並且在人生的前20年裡就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思考,人生豈能夠這麼的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存在的意義。有人說當你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和方向的時候,就看看那些把生活活得有意義的人是怎麼活著的吧,有一個信仰總是好的!

南懷瑾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總結,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髓,讀讀他們始終是好的。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這三句話分別大概的意思是:

心、骨、皮,是人最重要的三樣東西,心是人的根本,骨是人的支撐,皮是人的形象。

所謂「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就是說人要有一顆佛陀般的善心,有道家淡然灑脫的風骨,有儒家懂禮尚仁的行為舉止,用「大度看世界」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若能做到這些,便是做到了人生最高境界的第一句話。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一個人要想生活的從容,首先要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在社會立足,衣食無憂。解決了溫飽問題,才有餘力去豐富精神生活。若能做到這些,便是做到了人生最高境界的第二句話。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名與利人人都想要,有人說,縱觀人類歷史,就是一部追名逐利的歷史。但是執著於金錢地位,就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嗎?

「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很多能人聖賢,最終選擇歸隱山林,與田園詩酒為伴。追名逐利帶來了太多的煩惱,「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物質,而在於心。

人生,人的一生,其實是沒有時間的界限的,世界上本來也沒有時間,之所以有時間這麼一說是我們賦予的。想要活得灑脫有意義,其實也是我們賦予的。可倒是混沌是常態,明白是有時,人生的最高境界,總歸也不過是來去為空,相忘於江湖。但南懷瑾老先生教會我們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佛道儒三家人生智慧精髓!也讓我們活得更明白。

相關焦點

  • 南懷瑾:中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做到這三句話,人生將不可限量!
    他又是一位修行者,極具慧眼和人生智慧,他向世人提出了人生最高境界,其實並不深奧,每個人都能領悟一番,升華人生。   這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講解的非常透徹: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鬧,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 南懷瑾:三句話說透了人生最高境界,若能達到,前程不可限量
    境界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所以,想要自己有所成長、精進,想要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得到自在幸福,那就得通過修行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對於境界,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有過一番開示:「一個人的經歷和悟性最終決定了他人生的境界。
  • 南懷瑾:我把人生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句話,若能看透其中,漸入佳境
    此為南懷瑾闡釋的人生最高境界;南懷瑾,中國文化國學大師、佛學師,常為眾人傳授佛學,修身養身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一個完整的人,須有心、骨、表組成;也就是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三教合一,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菜根譚》智慧:人生最高的境界,都藏在這三句話中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菜根譚》中的3句名言,人生最高的境界,都藏在這三句話中。 張英老家的祖宅和一個葉姓侍郎毗鄰,葉家翻新重建府邸的時候,侵佔了原本兩家的公共地盤。 張家自然不肯吃這個虧,於是便寫信給京城的張英,讓他出面解決此事。 一個是宰相,一個是侍郎,權力地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張英若肯出手,肯定沒有懸念,葉家必敗無疑。
  • 南懷瑾20句人生精言,句句充滿智慧,助你驅散人生迷霧!
    ——南懷瑾6. 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裡。——南懷瑾《論語別裁》7. 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人生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是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多少人真正追求到了呢?因為每個人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都不一樣,都會有一些偏差,但都是人的生活一種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人生最高境界,沒有人是嚮往差的,都是嚮往好的。
  • 儒釋道的最高境界:三句話,九個字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此蒙牛老總牛根生說得很精彩,他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
  • 南懷瑾談為人,途窮志存,遇亂慎行
    一、談儒佛道有一次談論儒佛道,南懷瑾說:「儒家像糧食店,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精神糧食;佛家是百貨店,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 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來必需的東西;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 南哲思享 | 張勇: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的方法與實踐
    先後完成「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宗教的發展及精神」、「佛學與儒道關係研究」、「百年佛學研究精華集成」等研究項目,出版了《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中國佛教與儒道思想》、《儒佛道思想家與中國思想文化》、《儒佛道哲學名著選編》等著作,主編的《百年佛學研究精華集成》( 200冊) 也正在陸續出版,這部叢書雖以佛學為中心,但仍然有儒佛道三教關係的視角。以上是我近30年來關於三教關係研究的大致情況。
  • 南懷瑾八句人生格言,一條比一條經典!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樂清人,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他的著作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捷徑,對無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個重要引導,其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各家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
  • 《菜根譚》交友處世智慧三個字:讓、藏、真,一字一境界
    書中通過洞察人生百態來點化世間萬事,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人生處世哲學。可謂是囊括五千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意思是說,一個人立身處世,要境界高一點,站在比別人更高的「位置」上,否則就像在塵土裡抖衣服、在泥水裡洗腳一樣,無法從汙穢中超脫出來。接人待物,要學會謙讓一步,太剛硬,就像飛蛾撲火、羊角牴藩一樣,將自己投身困境,進退兩難。「讓」不是怕事,而是謙讓之禮的表現,是為了顧全大局。
  • 儒釋道三家文化精髓命脈?
    道、釋三家是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猶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儒家提倡「仁禮安邦」,道家提倡「無為而治」,佛家提倡「萬法皆空」的人生哲學,我們可以從中修煉正確的行為,良好的哲學,健康的心態
  • 隋唐儒佛道三教關係及其學術影響——洪修平
    對多元文化的寬容既表現出了隋唐的盛世氣象,也為外來的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的儒、道文化鼎足而立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氛圍和適宜的文化環境。儒佛道三教關係經過長期的演變而在隋唐時期出現三教鼎立的新局面,這與儒佛道各自的特點以及中國思想文化的根本特質也有密切的關係。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重視現實的社會和人生是其最根本的特質。
  • 人生總有下坡路的時候,讀懂南懷瑾這句禪詩,人生豁然開朗
    大家好,我是小朱,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國學大師南懷瑾的經典禪詩。南懷瑾是我國一代國學大師,他一生精通儒釋道三大家典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有著深刻的影響。除文化以外,老先生在人生思想方面也有著獨特的見解,他所做的禪詩《人生最高境界》,可謂是點醒無數迷茫人。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禪詩: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 他是唯一一個通吃儒佛道三教的大神!
    因為須菩提祖師是全西遊記裡面唯一能通吃儒佛道三家的大神,而太上老君和如來卻做不到。首先講下太上老君,道教最高領導人之一,通吃道教沒有問題,而且化胡為佛,再通吃佛教也沒問題。再講下如來,只能通吃佛教但須菩提祖師卻不一樣了,因為他能通吃三家,首先看一下原文記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 動九天。
  • 一人之下536:精通佛道儒三家道法的黑衣宰相姚廣孝正式登場!
    【前言】【文/ACG漫遊君】這裡我們補充一句,姚廣孝不僅是集佛道儒三家大成者,還是歷史上十大軍師之一。《一人之下》536話情報圖已經於周三放出,在這一話中無根生將對梅金鳳進一步闡述全性存在的意義,全性成員存在的意義。
  • 一聽就明白,人生三情懷
    近日,我在「儒風大家」上,看到一篇文章,僅用---三句話、九個字。說出了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所以說,儒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三句話、九個字。
  • 南懷瑾談人生:人生最高境界,全在這3句話,悟懂者將豁然開朗
    南懷瑾老師,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學者、詩人,精通儒、釋、道三大家典籍,博學多才。他生前的著作多以演講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將晦澀、枯燥又難懂的文化變得生動有趣又平易近人。今天,為大家分享南懷瑾老師的一首禪詩——《人生至高境界》人生至高境界,只有三句話,卻令無數人受益匪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人生至高境界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
  • 南懷瑾:人生至高境界,在於這3點,助你歡喜自在
    說起南懷瑾,我們就會想到那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他才高八鬥滿腹經綸,更是儒釋道三家兼修,將古今智慧融於己身,所以才有無數人稱他為國學大師。就比如他曾經提出的《人生至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 南懷瑾悟道,最高的境界是平凡
    最高的境界是平凡。我在書店裡,偶然翻到一本書《金剛經說什麼》,發現作者南懷瑾有大智慧。回去以後,上網買了南懷瑾的全套書籍,以及他人寫關於他的十幾個版本的傳記或回憶錄,共上百本,一一閱讀。後來,我遇到一些人批判南懷瑾的。我讀過上百本南懷瑾的書,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自然不人云亦云,只說一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