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在劉備攻下益州之後,成都就成了蜀漢的中心,相當於現在的首都一樣,而且還是劉禪的老巢。這樣的地方,絕對是留有重兵守護的。即使姜維再傻,也不可能將全部兵馬都調走,讓成都成為一座空城。這一點,在《三國志》中也有明確記載,說當時成都尚有兵馬數萬。但是,為何劉禪作為蜀漢的帝王,手握數萬大軍,在鄧艾偷襲成都的時候他卻急於投降呢?這一點,看起來讓人匪夷所思,但是仔細分析之後,卻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劉禪雖然貴為蜀漢的後主,但是其本是貪戀美色,不學無術之徒,能夠當上這蜀漢的一把手完全是因為自己有個好爹。而且,劉禪自幼在皇宮之中長大,一生從未到過戰場,先不說這作戰的經驗,就是這麼多敵軍站在面前,恐怕劉禪都覺得哆嗦。最主要的是,劉禪本是無知小兒,鄧艾繞道突然出現在成都,讓劉禪一度以為鄧艾如有神助。所以,看到鄧艾兵圍成都之時劉禪就被嚇得趕緊出城投降。
其二,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人才凋零,即使有個姜維可以勉強維持,但畢竟是分身乏術。所以,縱使成都尚有兵馬數萬,但是縱觀整個朝堂,卻沒有一個可以統兵禦敵的將領。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了這可以統帥兵將的主帥,即使有千軍萬馬,也只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在劉禪看來,與其做那無謂的抵抗,不如早點投降,這樣,不僅可以讓百姓免遭戰亂之苦,也可以保全自己和朝中文武百官的性命。
其三,雖然劉禪名義上是蜀漢的帝王,但是劉禪從小到大,軍國大事一直都是讓諸葛亮做主。可以說,在處理政務這件事情上,劉禪不但毫無經驗而且也從來都不去關注。最主要的是,在劉禪的相父諸葛亮病逝以後,劉禪也沒有自己理政,而是讓歷任丞相去負責這些事情。如今,朝廷之中的軍務全由姜維一人做主,但是姜維卻偏偏不在劉禪身邊。在這九死一生之際,劉禪必然沒有主見,再加上宦官黃皓的挑唆,劉禪也只好攜帶玉璽趕緊出城投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劉禪手握數萬大軍,但是因為沒有主帥統兵禦敵,劉禪又覺得鄧艾勢不可擋,擔心自己會丟了性命,再加上宦官奸黨黃皓的挑唆,所以劉禪只能選擇開城投降。也正是因為此事,才會讓還在浴血奮戰的姜維徹底寒了心。不得不說,縱使孔明再世,五虎將重生,有劉禪這樣的後主,也絕不可能守住先帝千辛萬苦打下的基業,更別說什麼興復漢室了。各位看官,你們覺得如果劉禪如果不降,成都能守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