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與塗山

2020-12-21 搜狐網

  塗山地處蚌埠市西郊天河鄉和懷遠縣城東南。塗山山脈,逶迤起伏,群巒疊嶂,瞰淮而立,沿淮水向東延伸,主峰高338.7米,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堪稱為淮河流域的一大名勝。

  大禹及其妻子塗山氏女和兒子啟都曾以塗山為依託,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使塗山得以名垂千古,成為華夏後人尋根訪祖的朝聖之地。

  在距今約四千二百多年的帝堯時代,洪水泛濫於天下,民不聊生,堯派鯀去治水,九年不成。舜攝政後又派禹去治水。禹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確定了以疏導為主的治水方針。他「勞身焦思」,「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終於在「諸侯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制服了洪水。禹也取得了舜的信任和百姓的愛戴。

  塗山是大禹的故居,大禹一生的事業與塗山有密切的關係。大禹指揮治水於塗山,《史記·夏本紀》載,大禹「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疏通荊山峽是大禹治淮的一項重點工程。荊山峽處於淮河中遊,來自上遊的洪水被阻於塗、荊二山之南,致使塗山大片土地被淹。在大禹的指揮下,挖開山谷,讓洪水自南向北穿過荊山峽東瀉。正如宋濂在《遊塗荊二山記》中所說,「二山本相屬,而淮水澆荊山之背,神禹鑿開,使水流二山間,其疏鑿之跡故在,人思其功,迄今不能忘。」

  大禹娶妻於塗山,生子於塗山,會諸侯於塗山。《左傳》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西晉杜預注云:「塗山,在壽春縣東北。」即今懷遠縣境內。今在塗山腳下有「禹會村」,即《呂氏春秋》中所稱的「禹墟」。

  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娶塗山」。禹的妻子是塗山氏之女。塗山氏女是一位年輕的「君主」或者叫「酋長」,在大禹制服洪水和治理天下的過程中,有輔助之功。《呂氏春秋》載:「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日,復往治水。」《史記·河渠書》載:「禹抑鴻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路史》載:禹「居外十三年,三過門而不入。」大禹新婚第四天,就告別妻子,忙著治理洪水。塗山當時屬東夷,「夷人以製造弓矢出名。『夷字』的寫法就表示一個背著弓的人。」因此大禹與塗山氏女聯姻無疑是促進了華夏與東夷兩大氏族集團的聯盟和融合,有利於漢民族的形成。

  大禹和塗山氏女的兒子啟,誕生於塗山的臺(音怡)桑。大禹忙於治水,沒有時間照顧他,塗山氏女「獨明教訓」,「及啟長,化其德而從其教」,終於使其成為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大禹逝世後,啟受到夏、夷兩大族團的共同擁戴,不失時機地取益的地位而代之,繼承了大禹的權力,並且順應歷史潮流,改「禪讓制」為「世襲制」,登上了夏朝第一代帝王的寶座,從而開創了華夏文明的先河。侯金波

相關焦點

  • 大禹和塗山女
    筆者不認同信口雌黃、輕薄為文,但也不敢苟同某論者的如下論調:「擺著大禹的豐功偉績不說,而去編造婚外戀,其心理可想而知。」難道對像大禹這樣的古人,除了豐功偉績,別的就都不能說了?事實上,大詩人屈原早就說了大禹「豐功偉績」之外的事情,屈原的心理也有問題?數年前,筆者也曾寫過一篇文字,談大禹與塗山女之間的一段悲哀情事。現在再拿出來,俾供正人君子批判。
  • 專家學者認為大禹傳說中的塗山就在嵩縣
    大禹新婚不久即到遠方治水,妻子在塗山之陽等他歸來,唱出此句。該塗山就是三塗山,位於今嵩縣城西的伊水之畔。  日前,中國嵩縣三塗山與夏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陸渾湖畔舉行。國內先秦文化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齊聚嵩縣,圍繞大禹治水與塗山氏傳說、三塗山的區域範圍及其在夏文化中的地位等進行深入研討,並發表《嵩縣宣言》,對推動三塗山與夏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具有積極作用。
  • 商的滅亡在大禹時期已註定,決定因素就是治水功臣,大禹的妻子塗山氏
    大禹治水主要面臨兩個問題,其一就是工程量巨大,其二是黃河流經的區域太廣,都在不同的部落的管轄下,所以通過疏導的方式進行治水的話,進入到這些部落的領地,必須要經過這些部落的同意,還要得到這些部落的支持,否則僅靠大禹帶的那部分人的話,是很難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的。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的妻子功不可沒。大禹的妻子是塗山女,也就是東夷塗山氏族的女子,大概在現在的安徽蚌埠懷遠縣。
  • 塗山一地為何集中了夏朝大禹全家的祭祀處所?
    是什麼原因讓後人在「夏之興也塗山」的故地,為大禹、為大禹的妻子塗山氏、為大禹的父親鯀、為大禹的兒子啟、為大禹所殺的防風氏建立紀念祭祀寺廟或場所?是怎樣的情感因素,讓塗山地區的民眾為治水辛勤付出卻被殺的鯀與防風氏設立祭祀場所?
  • 與大禹相愛的竟是塗山狐仙?重慶塗山寺演繹的動人神話
    初為人父,大禹自然十分欣喜,但是想到自己身負治水重責,於是只是朝著妻子生子的那間茅屋行了一個大禮後,就轉身離去了。這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雖然說是神話,但人們關於一些故事中講到的,塗山氏其實是狐仙的傳說仍感到十分好奇。於是,許多人依據故事中所提到的「塗山」,展開了一段追尋神話仙鄉的探秘活動。
  • 當五一遇上塗山廟會,就是「人從眾」!還有首屆民祭大禹典禮
    今年5月2日是農曆三月二十八,一年一度舉辦塗山廟會的日子。每年這天,沿淮民眾數十萬人,從數十裡或數百裡外湧向塗山,不僅來逛廟會,也是參加祭祀大禹的盛會。 3月28這一天,鑿通龍門,成功制服水怪,並會諸侯於塗山,於是,沿淮民眾為紀念大禹的豐功偉績,便把每年農曆3月28定為廟會日。
  • 狐妖小紅娘:歷史上塗山原來是這樣的,塗山狐妖傳說和大禹有關
    主角塗山蘇蘇來自塗山的狐妖一族,塗山狐妖專為人妖相戀但不能長相廝守的情侶進行轉世續緣。畢竟,人類的壽命有限,遠遠不及妖的一生,情到濃時不禁想要生生世世的相伴。而塗山的紅線仙就是為了讓轉世的人類記起前世的戀人而進行牽線。那麼,為什麼塗山的狐妖就能成為紅線仙呢?在狐妖小紅娘的背景設定裡,多離不開中國的傳統文化。看得出,小新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是喜愛。
  • 為什麼說塗山是大禹娶妻生子的地方?
    為什麼說塗山是大禹娶妻生子的地方?相傳重慶南岸的塗山,是大禹娶妻生子之處。《華陽國志》記載:渝郡、塗山禹後家也。歷史上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這裡的家」就是指塗山。大禹與塗山氏結為連理以後,治水切,又受舜的指派,新婚僅4天,即告別妻子,到南方去治理九河,13年未歸。
  • 塗山氏對大禹的兒子有撫育之恩,大禹為何還要毀掉塗山國呢?
    坐落於塗山淮河南麓沿岸的龍山遺址,曾經是已經有4千多年歷史的上古塗山氏城邑。大禹時期曾經在這裡與各大部落的首領會晤,但最後大禹卻揮兵滅掉了塗山。當時在東夷部有一個塗山國,這個國度有些特殊,她以母系社會為主,領導人都是女性。塗山國之所以可以存留於史冊,並不是因為它的統治形式特殊,而是它的經濟發達,以採集金礦和貨幣貿易為主,曾經還是東夷部族的強國。舜帝剛即位時,封禹為司空並繼續鯀治水的事業。
  • 塗山氏撫育夏啟長大,協助會盟諸侯,大禹為何毀掉塗山國?
    遺址位於塗山南麓淮河岸邊,城址佔地面積30多萬平方米,這裡是4千年多年前塗山氏國的城邑。大禹在位時曾在這裡會盟諸侯,然而為何大禹卻毀掉了塗山城呢?5千年前,華夏部落佔據著黃河中下遊,而東夷和苗蠻部落也佔據很大地盤。在東夷部落中有一個塗山國,塗山國不同於華夏,族長由年長的婦女擔任。塗山國能夠採礦冶金、貨幣貿易,是東夷部落的一個強國。
  • 山海經:女媧二化為塗山氏女,為何主動嫁於大禹為妻?
    「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嬌生子啟。啟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
  • 考古新發現,夏朝大禹建功與去世實為一地,塗山與會稽山實為一山
    「夏之興也以塗山」「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王帛者萬國」的塗山,無疑在夏文化研究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是開啟夏文化研究的鑰匙。會稽山相傳是大禹去世的地方,大禹在會稽山召開南方諸侯聚會,因為防風氏族首領防風氏遲到而被大禹所殺。大禹也不幸去世於會稽山,會稽山也成為研究大禹文化極為重要的地方。
  • 塗山大會:大禹定鼎九州、分封天下,建立夏王朝之盛會
    禹伐三苗的勝利,也使以大禹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的勢力擴展到了長江以南的地區,大禹為了更好地管理各地的部落,便下令將天下土地劃分為九州。大禹為了鞏固對江南地區各氏族、部落的統治,「禹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省方」就是巡視,即大禹以天子的身份到東南地區巡視。
  • 大禹為何鑄九鼎,塗山大會發生了什麼,夏朝的王位家傳是功還是過
    ,後來禹決定在召開一次諸侯大會,他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於塗山,史稱塗山之會。塗山大會《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到了大會那天,大禹穿了正式的服裝,手執玄圭,站在臺上,四方諸侯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行禮,大禹在臺上亦稽首答禮。大禹講到: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給予我真誠的責備、勸喻,使我知過、改過,大家對我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
  • 塗山氏盼望大禹回家時唱的歌是世界詩歌史上現存最早、最短的情歌
    但是,在我國詩歌史上有一首比《關雎》要早得多的情歌,那就是《塗山女歌》,也叫《候人歌》。公元前2059年,被舜委以治水重任的大禹,從山西出發治水,一路堵疏並用,來到了安徽蚌埠市懷遠縣的塗山,遇到在野外玩耍的仙女般的女嬌,大禹驚為天人。而女嬌這個東夷第一大族的公主,一看到眼前這個身長九尺二寸的魁偉男子,雙頰立馬一片暈紅,。
  • 大禹的妻子是女媧,大禹是太上老君
    《山海經·海內經》:「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山海經》云:「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
  • 你知道塗山嗎?到底是現在重慶的南山,還是安徽的塗山?
    #神話##重慶說起塗山,這裡面不得不提的大禹和塗山氏。皋陶謨》和《楚辭·天問》,「娶於塗山《楚辭·天問》, 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塗山,有塗山氏祖廟。 這裡說明塗山在安徽。塗山又是怎麼和重慶拉上關係了呢?根據重慶地區古小說與民間故事研究》依據《華陽國志·巴志》的記載,大禹在川渝治水期間,曾在塗山娶妻塗山氏(人名)生子,而據《左傳》等古書記載,塗山很可能就是如今的南山。重慶有很多與大禹治水留下來的傳說。
  • 大禹神話(三)禹治水遇九尾狐,娶塗山氏女,從石頭裡生出兒子啟
    大禹接受帝舜的命令,率領著應龍等長年在外治水,直到三十歲時還沒有結婚。有一天大面禹治水來到塗山,有一隻長著九條尾巴的白色狐狸來到他面前,那九條蓬鬆起來很大的尾巴一直向他搖擺。因此,禹看到九尾狐後心裡非常高興,他馬上聯想到當地一首流傳著一首歌謠:&34;大概意思就是,誰見到了九條尾巴的狐狸,誰就可以做國王;誰娶了塗山的女兒,誰的家道就會興旺。
  • 夏朝創建標誌塗山之會
    除此之外《左傳》中還紀錄到西周周穆王所召集過的另一次塗山之會。《左傳》中有「穆有塗山之會」的紀錄。在對《史記·世家》的注釋中也有提到「穆王有塗山之會」大禹治水的同時,還要打仗。禹時代,共進行了兩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即與共工(一部落名)和三苗的戰爭。
  • 【塗氏網】塗山氏詳記
    塗山氏是中國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大禹的妻子的氏族,最早見於文獻《尚書·皋陶謨》和《楚辭·天問》,「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 《尚書·皋陶謨》,「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臺桑?《楚辭·天問》, 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塗山,有塗山氏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