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推動南沙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

2021-01-10 南方新聞網

融資租賃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新型的投融資工具,對於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廣州印發《關於促進廣州市融資租賃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包括26條措施。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立全國一流、穩健規範、配套完善的現代融資租賃服務體系,培育一批整體優勢突出的龍頭企業和專業特點鮮明的優質企業。

政策還提到,在取得國家級專項性批覆的情況下,廣州爭取開展經營性租賃業務境內收取外幣租金試點,將推動南沙自貿片區攜手港澳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

支持航空公司通過租賃方式引進飛機

近年來,廣州融資租賃業快速發展,服務領域不斷拓寬,集聚效應日益凸顯,監管水平逐步提高,為推動廣州先進位造業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總體上看,廣州融資租賃業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功能作用發揮尚不充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為主動適應融資租賃業改革轉型要求,促進融資租賃業高質量發展,廣州制定了這次政策。

《實施意見》提出,要服務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支持融資租賃企業參與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服務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重點支持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鼓勵融資租賃公司服務廣州企業技術改造,通過融資租賃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數據顯示,廣州下半年融資租賃飛機進口貨值環比上半年增68%。具體來看2020年下半年以來,廣州海關監管進口融資租賃飛機11架,環比上半年增長175%,貨值約60億元,環比上半年增長約68%。

對航空公司來說,直接購買飛機成本高昂,而通過飛機租賃的形式可以更低的成本獲得飛機使用權。受疫情影響,航空公司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對航空公司來說,飛機租賃為提升運載能力、降低持有飛機成本的一個選擇。

這次的《實施意見》也提出,要鞏固飛機租賃優勢,支持航空公司通過租賃方式引進飛機。

廣州將擴展飛機租賃公司業務領域,對航空發動機、模擬機、航材、航空和機場設施設備租賃業務以及老舊飛機資產交易和處置等上下遊產業鏈業務給予獎勵。鼓勵飛機融資租賃企業開展資產包交易,提高飛機租賃資產周轉效率。

同時,政策提出要運用融資租賃工具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總結廣州融資租賃服務公共運輸的成功經驗,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公共醫療、教育、環衛等服務領域的複製推廣,鼓勵在提供公共服務、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中購買融資租賃服務。

在民生領域,廣州將積極穩妥發展家庭消費品租賃市場。支持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促進汽車銷售,加大廠商融資租賃業務支持力度。穩健推動居民家庭消費租賃,提升融資租賃在居家耐用品、信息設備消費的市場滲透率。

推動融資租賃公司開展FT帳戶試點

廣州還將優化融資租賃空間布局,引導融資租賃業集聚發展。

《實施意見》提出,將打造自貿區核心引擎。充分利用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優勢,推動融資租賃公司開展FT帳戶試點,推動飛機、船舶等特色租賃業務集聚。在取得國家級專項性批覆的情況下,廣州將爭取開展經營性租賃業務境內收取外幣租金試點,推動南沙自貿片區攜手港澳建設全球飛機租賃中心。

在自貿區經驗的基礎上,廣州將推動打造黃埔產業融資租賃集聚區、越秀融資租賃資金集聚區和城市更新樣板區、花都綠色融資租賃集聚區的多點支持格局,支持其他各區發揮自身優勢建立特色融資租賃集聚區,形成空間錯位發展。

在資金方面,《實施意見》支持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引進國外資金和設備。廣州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利用外債額度和自貿區優勢引入境外低成本資金,探索跨境融資租賃資產交易促進資產融通。支持融資租賃公司發揮粵港澳三地法律稅務優勢,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擴大高端設備進口,提升國內技術裝備水平。

融資租賃公司服務設施設備也將「走出去」。廣州鼓勵工程機械、鐵路、電力、民用飛機、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其他大型成套設備製造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開拓國際市場,發展跨境租賃,推動設備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

營造良好的融資租賃發展環境離不開基礎建設。

《實施意見》明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融資租賃發展環境。在加大資金支持方面,廣州將延續實施廣州市9000萬元融資租賃產業發展事項資金支持行業發展,完善資金使用實施細則。融資租賃公司同等享受廣州市金融業扶持政策。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加強與銀行機構合作,積極鼓勵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債券市場募集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籌措資金。

廣州還將優化機動車解抵押登記業務流程,便利抵押人、抵押權人辦理業務。深化仲裁與融資租賃行業合作,鼓勵將仲裁作為融資租賃合同爭議解決的選擇方式之一。

南方日報記者 吳雨倫

相關焦點

  •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高質量建設「三區一中心」
    近年來,南沙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協同推進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建設,初步形成高質量發展態勢。從2016至2019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稅收總額、進出口總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 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推動海南打造「一站式」國際飛機租賃中心
    繼去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推動海南自貿區(港)打造國際飛機租賃中心」後,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海航機場集團監事長、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監事長廖虹宇依然對此堅持不懈,並細化為提出打造「一站式」國際飛機租賃中心的建議。
  • 廣州南沙推動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聯盟 調解涉外案件
    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攝   南沙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示範區  推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聯盟  23日,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法治營商環境建設成果專題活動舉行。
  • 廣州南沙面向全球發布「招賢令」
    12月14日,2020「連結世界 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在廣州南沙率先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共舉辦「2020南沙國際英才大會」「全球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路演」「國際英才對接交流會」「南沙英才之夜」等4項活動。活動以線上線下結合、海內海外協同的形式面向全球傳播。
  • 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組成立,全國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穩了
    圍繞建設金融服務重要平臺的目標,南沙自貿片區掛牌5年以來,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著力發展航運金融、科技金融、飛機船舶租賃等特色金融。探索發展六大特色金融、打造八大服務平臺、推出33項創新成果。
  • 廣州空港經濟區建設發展再迎突破 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附件...
    這是GAMECO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也是廣州空港經濟區加快推進落實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的具體舉措,對推動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具有突破性意義。該基地總投資約6億元人民幣,預計在2022年竣工投產。
  • 廣州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呼之欲出
    12月14日廣州南沙2020「連結世界 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將拉開帷幕。南沙將發布廣州南沙國際英才需求榜單、「南沙集聚國際英才20條」的優惠政策、頒發2020南沙高端領軍人才證書、舉辦國際英才集體籤約儀式、與國際獵頭公司代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廣州南沙將全力打造大灣區國際人才資源配置樞紐,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人才之城。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 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打造國際飛機租賃中心 促進海南產業優化升級
    在去年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廖虹宇針對海南自貿區自貿港的建設發展情況,提出了依託中國最南端開放門戶、21世紀海上絲路重要節點等區位優勢和一系列先試先行的政策優勢,在海南做大做強航空維修產業,打造全球航空維修產業高地,提升海南自貿區自貿港服務貿易發展水平的建議。廖虹宇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快速回應。
  • 南沙,全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代表南沙,向大會介紹南沙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天然地理優勢及「三區一中心」的政策優勢,從貿易便利化、公共服務創新、金融保險創新、新業態發展、創新化發展水平等多方面分享了南沙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方面的成績和亮點。
  •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喊你來創業
    「我們想要回來」「我們會認真研究把公司落在南沙」,在2018(第十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論壇上,不少企業家考察了廣州南沙的環境後這樣表示。  蔚來汽車與廣汽合作的公司總部就在南沙;陽光印網創始人、董事長張紅梅有意願回到自己第一站創業地廣東,並在南沙建起雙總部;均瑤集團創始人之一、副董事長王均豪從廣州地圖上得到靈感,覺得南沙就像廣州的「舌尖」一樣深入大灣區,區位優勢極其明顯……  「南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
  • 全國首個國際金融島加速在南沙崛起
    9月18日,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最新消息,廣州南沙新區明珠灣區起步區二期(橫瀝島尖)金融島區域又投資逾26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前的投資相比,其實這不算多。該文件要求,推進金融服務創新試驗示範,高標準建設南沙國際金融島,逐步引入國際金融論壇運營總部、各國常設金融機構駐廣州總部等重點平臺。著力發展航運金融、科技金融、融資租賃等服務實體經濟的特色金融。
  • 專家:探索南沙與海南自貿港共設經濟綜合體
    與海南自貿港進行國際貿易深度融合對接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巡視員李思敏以金融政策設計的視角,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標全球最高開放形態的建設設計思路,建議南沙在繼續完善自由貿易帳戶功能、推進跨境資金交易環節改革、推動離岸金融發展等方面,與海南自由貿易港進行國際貿易深度融合的對接聯動。
  • 廣州南沙:構建「四個一流」生態,南沙求賢若渴
    「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14日在廣州南沙舉行,「南沙英才之夜」「全球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路演」「國際英才對接交流會」「2020南沙國際英才大會」等四項重磅活動輪番上演。本次由廣州南沙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的活動,面向全球傳播,以線上線下結合、海內海外協同的形式,實現海內外精英人才「百人同行、千人同屏、萬人在線」,在不停釋放的南沙魅力中,優秀人才與人才團隊項目接連落地。
  • 順德兩會|與廣州南沙距離更近!今年力爭確定南順大橋建設方案
    今年,順德將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廣深、連接周邊、面向世界,推動要素加速流動和聚集,優化全球市場布局。據《政府工作報告》,順德今年謀劃在中心城區建設新型軌道交通,推動更多廣州城市軌道交通引入順德。此外,今年還力爭確定南順大橋建設方案。
  • 首屆租賃和合論壇掀開產融結合新篇章,創新+專業是入駐醫療租賃...
    澳門金融管理局顧問劉佳華在會上作《澳門租賃特色金融助力健康灣區建設的思考與建議》的主題演講。他介紹了澳門為融資租賃業務發展創造了很好的制度環境、法律環境以及稅收優惠政策,對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鑑。
  • 全國首個「數字漁場」廣州南沙開園
    12月5至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學會主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廣州舉行。加快建設智慧漁業,既適應高效發展的內在要求,更順應當前全球產業發展潮流,是引領世界漁業發展的有力措施。南沙漁業資源豐富,2019年南沙農業總產值達94億元,位居廣州第二,其中,水產養殖面積10.3萬畝、產值近40億元,約佔廣州市水產產值的三成,水產養殖面積和產值均位居廣州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南沙區農業總產值63.3億元,同比增長5.6%。
  • 【政策解讀】《關於優化提升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1+1+10...
    一、背景和制定必要性  為進一步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加快建設廣州南沙新區城市副中心,加快集聚國內外高端金融要素資源,推動南沙打造「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樞紐和國際化創新型金融中心,明確《關於落實「三區一中心
  • 南沙一年,十大創新
    《全球溯源體系標準體系框架》以全球溯源體系運行規則和全球溯源中心基本定位為準則,包含通用標準、共建標準、信息化標準和全球溯源中心運營標準四個子體系,搭建了全球溯源體系標準體系的基本架構。首期將編制「共建標準子體系」下的《全球溯源體系共建方 通則》、《全球溯源體系 服務通則》、《全球溯源中心 建設指南》三項標準,對全球溯源體系共建方參與溯源、溯源信息化建設、溯源中心建設及其運營管理和服務的質量進行了明確。
  • 鳳凰衛視進駐廣州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媒體文創產業中心
    廣州南沙引入世界媒體500強 三宗地塊,成交總價超過51.5億元。該地塊位於南沙黃閣鎮亭角大橋東側梅山工業區,為商住用地,宗地面積168094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280627平方米,起拍樓面價6432元/平方米。
  • 廣州南沙法院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原標題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南沙自貿區法院推出多項創新舉措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章程  南沙自貿區法院 逐夢新時代  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日前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提出「加強粵港澳司法交流與協作,推動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