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用時6年,記錄了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三個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讓大眾看到了社會的殘酷、人生的殘酷。
這部紀錄片叫《出路》,從2009年拍攝到2015年,一共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才製作完成。片子中的三個孩子雖然身處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背景,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夢想,都有著自己對於未來的暢想,都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現實:低眼界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第一個孩子叫馬百娟,12歲,是甘肅山溝溝裡的一個小姑娘。她家境貧困,全家一年的所有開銷不到50塊錢,每天的早餐只有簡單的白開水泡麵餅。她所在的小學只有2個老師5個學生,她是其中最大的孩子。
她喜歡讀書,她相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她的命運,她的夢想是去北京上大學,雖然她並不知道北京在哪裡。
第二個孩子叫徐佳,是鹹寧的一名高中復讀生,拍攝的時候,19歲的他正經歷著第三次復讀。
他的父親是一名農民工,從小吃夠了沒文化的虧。所以他父親一直想讓徐佳上大學,哪怕在臨終的時候也要拉著妻子囑咐:"爬也要供孩子上學"。
後來徐佳刻苦學習,終於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第三個孩子叫袁晗寒,與馬百娟、徐佳不同,袁晗寒有著不錯的家庭環境,父母都是北京人,從小上得是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
拍攝時17歲的她正從美院附中退學。退學後的她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大把的空閒時間。她當時還想做一些裝置,想排一個話劇,後來開了一個酒吧,但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袁晗寒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後要生活在一個什麼階層,不餓死就行。
這就是三個孩子人生的上半場,然後三年後,他們的人生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當導演再次見到馬百娟的時候她已經退學了,此時的她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的那份對於學習的渴望,15歲的她跑去陌生的城市裡找工作,但因為年齡的原因全被拒絕了。
當別人問起她"為什麼不上學了?",她沒有回答,只是尷尬的笑了笑。
她的如今境況,與她的家庭是分不開的,馬柏娟的父親認為女娃是別人家的人,書多少念一點,夠用就行了,只要生了娃,也拖累大,即使有工作,幹也幹不成。從小身邊所有的人都在給她灌輸這樣的一個觀念:女人最終都要依靠老公。
最終她的結局就是和她的遠房表哥結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徐佳第二次拍攝時,他已經快上大四了,也開始到處投簡歷,由於是非重點大學,他的工作也找得十分艱辛。最終他找到了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還和他相戀四年的女友結婚了,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袁晗寒在四處奔波之後,去了歐洲,還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15年回國實習,在北京註冊了她的藝術投資公司。
三個孩子中,袁晗寒身世最好,她的最終結局姑且不論。可是徐佳與馬百娟,他們同是小地方的人,也同樣有著悲慘的身世,可是最終的命運卻是天壤之別。這其中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格局是繞不開的原因。
徐佳的父親沒有文化,但是他知道不能讓孩子也沒文化,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命運,即使徐佳一再高考失利,也沒有讓徐佳放棄。
而馬百娟的父親卻是迂腐的觀念,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馬百娟有著自己的夢想,但是卻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只能接受命運的殘酷。
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他們不同的人生起點。有人說,這是個"拼爹"的時代!沒錯,確實如此。但是拼爹拼的不只是物質,還有。
真正的教育,拼的其實是父母的見識、觀念和格局。
你帶著孩子打遊戲的時候,對方父母帶著孩子背唐詩宋詞;你帶著孩子吃各種垃圾食品的時候,對方父母帶著孩子學習怎麼做手工麵包;你家裡到處是手機平板電子玩具,而對方家裡隨處可見的是書籍……
如果你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又怎麼期盼孩子有詩和遠方?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許多優秀的孩子,都喜歡讀書
2018年高考713分的北京文科狀元曹婧怡,從小喜歡讀歷史。
她說:「歷史對我而言不只是開拓了視野,對我的學習幫助也很大。」
中國復旦大學著名歷史教授唐世平,寫過文章呼籲多講世界史,「我們應該對孩子少講一點中國歷史,多講世界史。 」
因為讀史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在真實的歷史中學會思考;他們會從時間觀、大局觀去看待問題,那些名垂青史的人會在無形中影響他的一生,讓他們從小做個有志氣、有智慧的人。
智慧和知識不同。只有當知識汲取到自己身上,變成自己的思想時,才變成智慧。學習歷史,就是把知識轉為智慧的過程。
愛讀歷史的孩子,表達自己觀點時可以旁徵博引。歷史不僅可以幫到孩子的讀寫能力,還可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讓他做出正確判斷,而不是情急之下拍腦袋。
學習是智取而非勇奪!智取,其實就是讓咱換個思路,別讓孩子乾巴巴的背書了,先用有趣的歷史故事做突破口,激發起孩子對歷史的興趣。
一年前,我偶然聽說《百家講壇》特別受歡迎的主講人魏新,正著手編寫一套專門寫給兒童看的世界史。
說實話,一翻開我就被震撼了!數百張恢弘大氣的全景圖畫,每翻開一頁,就像看到了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這套書在邏輯編排,脈絡劃分上就非常清晰,就算是小學生也能一目了然,看懂這五千多年的歷史變革。
孩子翻完整套書,就像是看了一部恢弘壯闊的歷史記錄片。
每個歷史階段,都會用「時間線」幫助孩子梳理這段時間裡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並且,在世界時間坐標上,也一併同軌記錄了中國的歷史事件。
6張全景圖,77張手繪圖,一眼就能看懂中國與世界的歷史。比起乾巴巴的文字,圖片更有助於理解和記憶,這本書採用了大量的手繪圖還原當時的場景,一眼就能看懂。
這套書延續了魏新老師輕鬆講歷史的風格,同時又跟課本知識結合得非常緊密。
兩冊書共100餘幅跨頁全景圖,「全景畫卷+圖解」的講述方式,將世界歷史風貌進行了直觀的展示。視覺上的震撼會留給孩子強烈的記憶,對他們理解相關歷史知識大有裨益。
語言淺顯,歷史知識深入淺出,小學生也能讀懂。
比如:尼羅河流域的人民有人在洗衣,有人在收割莎草,有人在販賣貨物……一派秩序井然、繁忙的景象。這樣孩子閱讀時就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記憶,想忘記都難。
各個國家的歷史演變都歷歷在目,標誌事件、代表人物等關鍵信息全都清晰記錄,配圖生動精彩,就像看電影大片一樣。
用地圖的縱橫交錯,同一時空對比的方式講述歷史,孩子學起來很直觀,想看不懂都難。
這套書也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孟慶龍、張煒兩位專家的權威審定;確保內容準確,真實客觀。
同時還附贈60節音頻歷史故事,不僅能夠讀,還能當睡前當故事聽。
如果你的孩子很喜歡聽故事,你又抽不出空,就可以播放給他聽。
學歷史的孩子,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他們不會拘泥於頭頂那方小小的天地,而是放眼山川河流、星辰大海。
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歷史興趣、眼光和格局,就從這套超震撼的「歷史大片」繪本開始吧。
這套書原價316元,現在僅需99!!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