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明之羅馬式教堂

2020-12-11 凝思拾夢

羅馬式教堂建築藝術指的是查理大帝時代到12世紀哥德式建築出現以前的建築風格。總的說來,這是一個模仿羅馬宗教建築風格時代。

十字軍東徵掀起了整個歐洲的宗教熱潮,許多狂熱的宗教封建主全力在自己的領地興建壯觀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制為「羅曼內斯克」,即羅馬式教堂建築。

羅馬式教堂建築採用典型的羅馬式拱券結構。拱券結構演變自古羅馬時代的巴西利卡式。羅馬式半圓形的拱券結構深受基督教宇宙觀的影響,羅馬式教堂在窗戶、門、拱廊上都採取了這種結構,甚至屋頂也是低矮的圓屋頂。這樣,整個建築讓我們感到圓拱形的天空一方面與大地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同時 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現出它 與現實大地分離。羅馬式建 築還常採用扶壁和肋骨拱來平衡拱頂的橫推力,羅馬式建築的另一個創新是鐘樓組合到教堂建築中。從這時起在西方無論是市鎮還是鄉村,鐘塔都是當地最顯著的建築。鐘塔的建立在現實意義上是為了召喚信徒禮拜,但是在戰爭頻繁時期也常兼作嘹望塔用。羅馬式建築的窗戶很小而且離地面較高,採光少,裡面光線昏暗,使其顯示出神秘與超世的意境。在藝術風格上,羅馬式教堂表現為堂內佔有較大的空間,橫廳寬闊、中殿縱深,在外觀上構成十字架形。教堂內部裝飾主要是壁畫和雕塑,浮雕多數雕刻在教堂外表的正面牆和內部柱頭上,與建築渾然一體。雕塑還都具有古代雕塑的氣魄,由於「蠻族」藝術摻人而運用了變形誇張手法,不同於古代的寫實風格,具有種陰鬱和怪異感, 體現了中世紀對基督教的解釋和感受。

羅馬式教堂建築迅速遍及全歐洲。不過,不同民族和地區有不同的表現。如:法國呈現多樣化:德國的形式很質樸;英國和西班牙都接近法國羅馬式。最有影響的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義大利人是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忠誠的追隨者。伴隨著哥德式建築的興起,羅馬風格已經漸漸銷聲匿跡,但是義大利人一直認為哥德式是野蠻人的發明,他們看不起哥德式,在他們看來,那些野蠻的高盧人住在阿爾卑斯山後面,藝術上簡直就是無知。所以,直到15世紀,義大利人都保持著高貴的羅馬風格,只作了一些修改。

相關焦點

  • 中世紀的歐洲,是羅馬式建築的天堂,為後世留下什麼東西?
    如果你今天想看最著名的羅馬式教堂,那你就只能去比薩或佛羅倫斯才能如願以償,這兩個地方還保留著一些在羅馬式建築中非常有意思的11世紀的教堂。其中佛羅倫斯的這種教堂中比較出名的是聖米尼亞託教堂,這座教堂不是十字形,而是仍然忠於古老的巴西利卡這種模式。在盧卡還有一座羅馬式的大教堂,但是在建築時間上卻要比佛羅倫斯的大教堂晚上一個多世紀。
  • 中世紀時期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起源地
    作為中世紀時期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起源地,佛羅倫斯是我最愛的義大利城市之一它是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也是孕育了一大批中世紀文人墨客畫家建築師的搖籃去一趟歐洲,怎能不去佛羅倫斯?佛羅倫斯旅行1.城市不大,體力好的步行即可2.一定提前上網預約各個景點的參觀時間,主要是兩個美術館的,和百花教堂穹頂的3.烏菲茲美術館講解器沒有中文4.佛羅倫斯是Gucci的起源城市,最大的Gucci工廠店在佛羅倫斯的outlets,強烈建議留一天時間去,往返分別50分鐘
  • 西歐中世紀的羅馬式建築
    對於西歐中世紀,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時期的建築。這些建築和我們國家的建築相比,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又有著別樣的魅力。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西歐中世紀時期的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主導藝術是教堂建築,教堂建築在中世紀盛期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因而這一時期也成為西方建築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
  •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眼中的「封建迷信」是什麼?
    按照常理,這種藝術,我們現代人都能夠體會到美,文藝復興的藝術家應該會對它充滿讚譽吧?然而,你猜錯了。「哥德式藝術」中的「哥德式」(Gothic)源於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哥特(Goth)。正如羅馬人鄙視的將哥特人稱為蠻族,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也鄙視的將中世紀的建築稱為「哥德式」,意為野蠻的、不文明的、屬於蠻族的藝術。
  •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眼中的「封建迷信」是什麼?
    正如羅馬人鄙視的將哥特人稱為蠻族,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也鄙視的將中世紀的建築稱為「哥德式」,意為野蠻的、不文明的、屬於蠻族的藝術。哥德式教堂,哥德式修道院,都在文藝復興乃至之後的新教改革中遭到了激進分子的破壞。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是12世紀中葉產生於法國的一種建築風格,以教堂為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建築風格到13世紀中期已經傳遍整個西歐,15世紀中後期開始衰落,16世紀逐漸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所代替。哥德式教堂與之前的羅馬式教堂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肋拱拱頂 ,尖頂拱門 ,圓形花窗 ,簇柱 ,以及高聳向上的線條。哥德式教堂的整個外形和布局都較之前發生明顯的改變 ,從臥式的變成了高聳直立的。這種曾經風靡西歐三個 多世紀之久的建築風格 ,直至今日仍是許多設計師的靈感沃土。
  • 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如何分辨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式樣繁雜,什麼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一堆沒聽過的名詞擺在眼前,卻也成了提升審美旨趣的一大難題。今天,維京遊輪和你一起探訪歐洲建築精粹,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入門歐洲建築史!,糅雜多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羅馬式大教堂的傑作。
  • 秒懂歐洲建築史,羅馬式、希臘式、哥德式一口氣讀懂
    然而古堡、教堂、神殿,羅馬式、希臘式、哥德式讓人眼花繚亂,到底應該怎麼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一篇純裝逼乾貨,帶你一口氣讀懂歐洲建築。整個歐洲,先有希臘文明起其先,後有羅馬文明承其後。連建築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第一個就先從古希臘建築開始。▼
  • 文藝復興的璀璨明珠!中世紀的文藝古城
    文藝復興的璀璨明珠中世紀的文藝古城當大多數人想起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時,烏爾比諾這個城市可能不會出現在腦海中。這座位於義大利中部的城市因為豐富的文藝復興歷史文化遺產而被列為世界遺產。這座城市在15世紀時發展到頂峰,被戲稱為「義大利之光」的烏爾比諾公爵費德裡科·達·蒙特菲爾特羅讓這個小城在文藝復興時期散發出了不一樣的光芒。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基督教育
    歐洲中世紀時期是指公元5世紀(公元476年)至公元15世紀中期(公元1453年)中間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各個封建領主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戰爭頻繁。再加上天主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導致科技和生產力發生停滯,使得歐洲的文明史發展極為緩慢。在世界史上,這個時間段被描述為充滿了無知、迷信的「黑暗時期」。事實上,在中世紀時期,歐洲的教育體系依舊在發展,只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和歷史背景,有著其獨特的特點。
  • 為什麼歐洲經過中世紀會產生文藝復興?
    維克多雨果借用這兩個人悲慘的結局揭露了當時歐洲中世紀時期教會勢力和和宗教勢力對於人性的殘害,他們的虛偽和狡詐。談到中世紀時期,我們總會想到中世紀往後的另外一個時期,那就是文藝復興時期。而文藝復興之所以會產生,其實就在雨果的小說中有所體現。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0座瑰麗無比的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起源於15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古典文化的「重生」。後面這種風格傳播到整個歐洲,取代了中世紀的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主要建築元素包括柱子、壁柱、踏板、內飾、拱門和穹頂。以下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10個代表建築。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0座瑰麗無比的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起源於15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古典文化的「重生」。後面這種風格傳播到整個歐洲,取代了中世紀的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主要建築元素包括柱子、壁柱、踏板、內飾、拱門和穹頂。以下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10個代表建築。
  • 歐洲中世紀教堂建築:拜佔庭、羅馬風、哥德式建築風格簡介
    一、拜佔庭(Byzantine)建築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其東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佔庭)為中心,稱東正教.拜佔庭教堂外觀呈現敦厚、內部則十分奢華,主要有四個特點:1.第二個特徵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佔庭建築中,建築構圖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部件,周圍又常常有序地設置一些與之協調的小部件。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 式建築形制。
  • 加洛林文藝復興,中世紀前期整個歐洲文化沙漠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一時期的文化最偉大的表現就是加洛林時代的文藝復興—此為中世紀前期西歐乃至整個歐洲文化沙漠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伴隨著查理大帝統治歐洲偉業的開始,加洛林王朝便開創了一個新時代。這一時代所謂的復興應主要歸功於加洛林宮廷及查理大帝。
  • 文藝復興誕生在佛羅倫斯,為什麼是這座城市呢?誕生的標誌是什麼
    歐洲許多城市可以登高,一覽美麗的城市風光,巴黎那裡有艾菲爾鐵塔,或者巴黎聖母院的塔樓,米蘭或者斯特拉斯堡可以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在薩爾茨堡可以登上山上的城堡,在摩納哥或者尼斯可以登上城市旁邊的山頂,但在哪裡的感受都不如佛羅倫斯。
  • 中世紀的那些教堂藝術作品!美輪美奐
    聖索非亞大教堂:國外的美麗建築感覺都是些教堂,而聖索非亞大教堂除了它雄偉壯觀的建築以外,教堂內部的細節更是融合了東西方文明,美輪美奐,精美絕倫。聖索非亞大教堂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有近一千五百年歷史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土耳其之旅的重要參觀文化景觀。該教堂建於公元532-537年,是在532年君士坦丁堡暴亂中被燒毀的聖索菲亞教堂的廢墟上重建的。「索菲亞」(Sophia)是人名,「索非亞」(Sofia)是地名,讀音相同,寫法不同。
  • 古歐洲文藝復興的色彩
    創造歐洲新文化的人們,被稱之為人文主義者,他們創造的建築、藝術和文學方面的大量傑作,展現出近代文明的神韻。黑死病和中古晚期的封建主義危機,卻正是文藝復興的背景。十四世紀中葉,歐洲飽受黑死病的摧殘,大瘟疫奪去了歐洲五分之二的生命,建主義危機所使歐洲進入了全面崩潰的動蕩時期。在這毀滅和絕望之中,一片燦爛的陽光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和威尼斯諸城中冉冉升起。
  • 中世紀當真是文化的荒漠嗎?加洛林文藝復興,了解一下
    雖然名稱中借用了「文藝復興」一詞,但正如文藝復興並非對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進行復刻一樣,「加洛林文藝復興」也並非是羅馬帝國時期文明的重現,它實際上歐洲文明的一次自我發展。一些瀕於散失的古代文獻因此得以保存下來,被保護下來的許多著作在後來的歷史中深刻地影響了整個歐洲。此外,其他領域的文化成就也都與基督教密切相關。在建築領域,查理曼下令建造的亞琛大教堂是查理曼時期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也是早期羅曼式建築的代表,它不僅是查理曼的安息之所,也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歷任皇帝的加冕地。
  • 來自古羅馬和拜佔庭的歐洲典型的幾種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風格是一個地域文明的象徵,是一個有別於其他文明的典型代表,樣式極其豐富。原因就在於,自希臘羅馬時期始,歐洲文化迄今已達三千餘年之久,其建築自然隨時嬗變並呈現出多樣化的風貌。上古至當代,歐洲建築風格可細分為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等。而歐洲建築的特點主要反映在其建築材料的使用上。本節擬就歐洲各時期的建築風格及特點加以闡述,以期展示歐洲建築藝術演進的脈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