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證法師開示:念佛人為後代辦殺生的婚宴就不能往生,怎麼理解

2020-09-05 如來藏講堂

攝影|阿張老師

問:請教師父,以前聽一個法師說,信願行具足的念佛人,但如果為他的子孫後代操辦殺生的婚宴,殺生業很重的話,那這個人就不能往生。理由是「子不教父之過」,也就是他會和他的子孫共受惡業,請問師父這個說法怎麼理解?

師父開示:這個說法看似有理,實際上不符合因果定律。因果律就是自己對自己負責,誰也不能代替誰。乃至你修的福報不能免除你犯的過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能抵消。

攝影|阿張老師

你的因果就是你負責,子孫的因果他負責,跟你沒關係。你不用背這個包袱,而應該把時間花在念佛功夫成片上。如果功夫成片,什麼也阻擋不了你往生。沒有任何問題。

節選自《明證法師給廈門義工開示》的部分內容

更多開示敬請關注【明證法師如來藏講堂】微信公眾號

修學戒定慧請關注【明證法師新浪博客】

講經視頻請百度搜索「明證法師」

相關焦點

  • 明證法師開示:怎樣知道亡靈往生
    念佛給父親回向後感覺有紅色蓮花兒飛走,但是沒看到父親。請問師父,怎樣知道亡靈往生,弟子愚痴,感覺不到父親的快樂和痛苦。師父開示:這個說良心話,咱沒神通,真不知道。那靠什麼呢?我的觀點是要靠臨命終以前:他是否念佛?是不是居士?是不是發願往生?是不是相信極樂世界?也就是信願行具足不具足。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四)
    因為往生天道甚至人道也會有瑞相。若有三資糧,沒有瑞相也可能往生,因為有的情況往生時確實沒有瑞相。(32)修行之人,寵辱不動,憂喜不驚,念佛者亦當如是。因為唯佛是念,不念寵辱憂喜。(33)預知時至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世間一些善人都能做到。只管耕耘,收穫自來,念佛功夫成片,臨終之前,即可預知。(34)少睡是念佛好了自然形成的,不是硬撐著不睡就能形成的。
  • 明證法師開示:持大悲咒回向極樂世界能往生嗎
    問:請問師父,持大悲咒回向極樂世界能往生嗎師父開示:沒有問題,修任何的善法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都能成就,乃至只是世間的善法——孝順父母、恭敬師長、慈愛眾生,這些功德回嚮往生都沒有問題。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要件,第一:有信;第二:有願;第三:回向。回向什麼呢?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這就可以了。至於念佛多少沒關係,念少也往生,念多也往生,只是念多了以後品位有可能提高。
  • 明證法師詳細開示:有關帶業往生的理念
    師父開示:帶業往生的道理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我們有業,業一定隨身,"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走到哪裡跟在哪裡。這些業是什麼?就是我們造作過身口意三業以後留下來的那些種子。它一定會跟著我們,不管走到哪裡,也不可能把這些種子拋棄,不管你往生到哪一道,都一定是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如此。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六)
    (52)請問師父我昨天打坐念佛肚臍下發熱還有裡面的氣在動,佛號一個接一個的在腦子裡往前不停的念。腰板一下直了起來,呼吸好像沒了,在肚臍下呼吸,我坐完後身體腦子特別輕快,肚子裡的氣還在裡面響,這是怎麼回事?明證法師開示:通通不管,只管念佛。若管,已是雜念,已經散亂。一心念佛,其餘都不管。
  • 明證法師開示:臨命終時顛倒無法念佛,如何補救才能生西天
    師父開示:碰到這樣的問題,我一定會問,這位想要生西天的人,他臨終之前,第一:信不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不信阿彌陀佛;第二:他在臨終之前念佛還是沒有念佛,是不是有人給他講過《阿彌陀經》或者其他的淨土經典,是不是講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臨終前他聽到了還是沒有聽到,最後是否問過他願意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
  • 明證法師開示:放不下,念佛不能功夫成片的原因
    念佛半年不能功夫成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對於世間的事放不下,放不下就叫纏繞,就是這裡的糾纏被纏住了,當然就不自由,當然就分心,當然就不能一念單提,當然就不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當然就不能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與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就是功夫成片的意思。捨得捨得,沒有舍就沒有得。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七)
    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說的淨念相繼,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所說的念念相續無有間斷。(62)精進,一是精,二是進。精是一門,進是深入,所以精進的意思就是一門深入。首先是精,一門精進用功,才談得上深入。所以一門是深入的基礎,是前提。雜學雜修是不能深入的。因此,想功夫成片的人,請把其他的雜事都儘量放下!
  • 明證法師開示:經常夢到往生的親人是什麼原因
    常夢見往生的親人,請問師父,這樣好嗎?往生親人不告訴我要多做善事,往生者卻常到我夢中,是否超度他們?師父開示:他們往生到那裡了,你沒有說啊!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那當然再好不過了;要往生到餓鬼道,你要幫助他;他往生到人世、人道,那沒事了;往生到天道你應該羨慕他,他比你有福報。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二)
    肯不肯念是個基本問題,佛子當信佛,佛說念佛,就念佛好了。阿彌陀經有六方佛(即一切佛)護念。就是說十方一切佛都親自護念任何一位念佛人。(12)持名念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口念心聽,另一種是心念心聽。不影響他人的時候,大眾經行念佛的時候,一般都是出聲念,口念心聽。在家自己念佛,若怕影響別人,不能出聲,當然就只能心念心聽。
  • 明證法師開示:身體不好是不是祖先作弄
    師父開示:身體不好是自己的因果,不要怨其他人,更不要怨祖先。一切因果自負,跟別人都沒有關係。哪個祖先願意加害自己的後代呢?都是愛護後代的,再說,他在哪一道害你啊?如果他生天了,他不會害你,他在上邊,在天上都享受很好的生活,他找你的麻煩幹什麼?如果他是人,他過他的生活,也不會找你麻煩;如果他是動物,他怎麼找你麻煩?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一)
    師父開示:僅僅知道,全是妄想。必須實證才有用。你念佛嗎?從念佛建立功夫吧!比作觀行容易。居士開示:好!現在開始我念佛!師父說:別的什麼也不修,不誦經,不持咒,不觀行,只念佛,一句佛號同一個調日夜兼程,從醒來念到睡著,不論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說話,買東西,洗臉、洗澡、去廁所等等,都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若丟了佛號,立即回到佛號上來即可,不懺悔,不後悔。
  •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其實「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這句話是蓮池大師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否認修行人的開悟,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三)
    (21)偷偷修,默默修,不要張揚,不要急於給別人介紹,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幹擾,儘量讓人看不出來(25)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極樂世界其實就是真心的境界(26)一開始就說過了,一邊隨緣學習、做事,一邊念佛,兩不耽誤。能專念就專念,不能專念就兼念。兼念就是說話、誦經、上課、出坡等時都念佛。這些情況下,想佛憶佛比持名念佛更容易。這裡還有密意,以後再說。(27)持名念佛最好只用一種調,隨大眾時,可能會表面上隨大眾的調,背後可能還有一個自己的調,二調並行,像音樂一樣,有主調,有伴奏。
  • 明證法師開示:念佛的時候,觀想蓮花可以嗎
    念佛時觀想十念法,一句一朵蓮花可以嗎?這樣妄想很少,阿彌陀佛,感恩師父,弟子合十。師父開示:可以,顯然你用的是觀想,而不是聽佛號聲音的方法,這是兩種不同的念佛方法。念一聲佛號,觀想一朵蓮花,如果善於觀想的話,是可以調整身體的。如果你高血壓,高血壓嚴重的時候,靠吃藥控制,有的時候很難受。
  • 明證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五)
    而善根好的人,有的苦練一天,就有五分鐘沒有雜念的體驗了。(43)從一分鐘開始練起只是一種方法。另外,念佛必須發大心、發決定心、髮長遠心。發心極其重要!只有真正發了菩提心,才能一向專念!也就是說,如果不能一向專念,就是菩提心還沒有真正發起來!(44)一切地都是佛地,見一切都是見佛。一切唯心,心即是佛。佛是覺義,覺者為佛。妄覺真覺,同是一覺。
  • 大安法師談母親念佛及往生
    ,我們也想借《淨土》雜誌這個平臺,請您對老人家往生的情況以及您在送老人家往生的整個過程當中的感觸為海內外信眾作一個完整的開示。先母早先聽有的光碟講,古人修行萬修萬人去,現代人念佛萬修一二去。她就自付,自己業障重,念佛又沒有功夫成片,又沒有文化,不懂教理,往生比例這麼低,那自己肯定往生無分。這樣對念佛往生一直信心不足,然還是泛泛悠悠地吃素念佛,為求臨終無病痛,求來世有個好一點的去處。 2003年,本人常住東林寺後,先母也時常從南昌到寺院小住一段時間。
  • 明證法師開示:去了極樂世界,還會受報嗎
    問:受了菩薩戒的人,手過酒器五百世無手,如果此人今生過後去了極樂世界師父開示:當然不會有這個報,但是不等於你以後沒有這個報,去了極樂世界以後,看你再回不回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平常的人不太清楚,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以後,不可能在極樂世界成佛,到了極樂世界是帶業往生,業並沒有消掉,雖然說念一句佛號,能消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
  • 明證法師開示:想受菩薩戒,可是種菜常常會挖到蚯蚓怎麼辦
    師父開示:你不是故意殺的,你是無可奈何殺的,這個問題我們講經的時候已經講過了,你不是故意殺的,你就沒有殺生的罪。因為你不恨它,你不是故意殺的,如果你起別的心,你說,你這個害蟲,把我的菜都咬成這個樣子,我殺死你,那你肯定殺生。你說,這些蟲子多可憐,吃一點菜都被我弄死了,我好慚愧,小小生命吃一點菜葉,可是我要是不殺呢,這個菜又賣不出去了,怎麼辦呢?
  • 明證法師開示:如何控制不發脾氣
    師父開示:你一發脾氣,就打自己五個大嘴巴,然後還說:「我看你敢不敢了!」這個比較有效。因為我們都捨不得打,所以下次繼續發,你讓別人打,別人也下不了手,還是自己打比較好。如果你說:「不行,這怎麼可以?」那你就不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