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讓孩子們明白:人生短暫,生命脆弱,善待自己!

2020-12-13 四傑讀書會

「珍惜今天,

珍惜現在,

誰知道明天和意外,

哪一個先來。」

這是日本小說家野坂昭《螢火蟲之墓》裡面的原句,看完良思許久,想到了江蘇省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發生的事故:

在無錫下班高峰期發生的安全事故,打破了整個無錫城的寧靜。事故是發生在下午18時10分許,在無錫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經現場搜救確認,在錫港路橋下共有3輛小車被壓,其中一輛系停放車輛(無人,駕駛員已找到),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

從這次安全事情中,我們要知道: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人的生命太脆弱了,脆弱到不了堪一擊,前一秒可能還談笑風生,後一秒便陰陽兩隔。

我們認識的很多朋友和親人,總以為有機會再見,以為還會有下一次,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重逢永遠變成了奢望,人生有多少來日方長敗給了世事無常。

新冠肺炎疫情截止到2月14日,死亡人數已經有1382人。

自從疫情爆發之後,每天睜眼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新當天統計出來的數據:

如新增確診xxxx例、新增疑似xxxx例、死亡xxxx例、治癒xxxx例。

當我每看數據後,都會為那些患病的人揪心,而對於我們來說,那些冰冷的文字,只不過是一組組統計出來的數據。

看完數據心中還是擔心,甚至於牽腸掛肚,看著一條條原本鮮活的生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把一切全部打亂, 一個又一個普通的生命,不打一聲招呼,就猝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們終於知道:原來許多人,一轉身就是永別。

我相信:通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一定會對於自然界的生滅現象有了深刻認識。

在人生中,草木的枯榮,見證了歲月的流轉,生命的誕生與死亡,有時是壯麗的、有時是驚心的、有時是歡喜的、有時是哀嘆的。

在疫情中的每個病人,都渴望再次擁有健康的生命,就像處於生死危亡的人周圍,他們的親人和朋友更寄希望於一線生機,默默祈禱。

但2020年給了我們一個魔幻的開局,會讓每一個地球人都感到人生無常:武漢疫情、澳洲大火、美國流感、東非蝗災,危機終於爆發了!

每一天,天災人禍都從我們身邊帶走許多人,簡單的數字上帶給我們的是何種傷痛。

在我們共同加油抗擊疫情的時候,別一組數據也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第一組數據。有一項在上海展開的調查顯示:上海地區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並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第二組數據。據歷年統計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第三組數據。在自殺者年齡的排列中,12歲佔第一位(40.3%),其次為14歲(22.7%),11歲和13歲(13.6%)。在自殺者的性別對比中,女孩子遠遠高於男孩子:女孩佔(72.7%),男孩僅佔(23.7%)。第四組數據。中國官方公開報導的一組數據表明,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

親愛的朋友們,數據看了之後,你有何感想?

一方面在疫情中的病人要活,他們知道儘管活著時常有許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卻無疑是一種幸福。

另一方面兒童的自殺,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死亡猶如飄零的枯葉,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夢想,再也無法散發鮮活的清香。

經歷了疫情的人們,也走過了人生的生死離別,所以會更懂得愛和珍惜。

他們會好好善待自己,更會把握與人相處的日子,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

同時通過這次疫情,也要知道孩子們,生命其實很脆弱,如陶瓷般易碎,逝去的終究已成過去,我們無需感慨生命之無常,只需要知道孩子們,無常才是真,好好活著,才是最好。

相關焦點

  • 情感小語:人生短暫,請善待自己
    請善待自己,因為零件不好配,價格極其昂貴,還不一定有貨。人生短暫,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甚至評價。人生於世,只要無愧於心,那麼,寧靜的生活,就是一個普通人所能夠獲得的最好的生活。幸福從來都是不平凡的,在人生路上,應豁達地生活,不斷地釋放心靈的重負,忘卻那些應該被淡忘的人與事。有些人不必懷念,有些事不必理會。人生的路上,應該雲淡風清。
  • 感悟生命的短暫,感悟生命的頑強
    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是心臟跳動的那一瞬間,還是更早的未知細胞。生命是短暫的,短短數十年而過,生命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沒了,如易碎的藝術品,過程艱辛,摧毀容易。生命是頑強的,在苦難中掙扎向前,如懸崖上的松柏,奮力生長。
  • 善待自己才能擁有快樂人生
    人生是短暫的,而短暫的人生之旅,充滿著艱難和曲折、坎坷與不平。生活中,並不都是風和日麗,一帆風順,也常常有狂風暴雨、急流險灘。總會有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人生在世真的不容易。所以,要想快樂地生活,幸福的渡過一生,必須學會善待自己,努力做一個勇於追求快樂、善於創造快樂、懂得享受快樂的人。人生有許多的無奈,但無論如何,都必須將快樂放進人生信念裡,人只有善待自己,活的快樂,才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負責和貢獻。
  • 世事無常,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那個時候我自己孩子小,工作又忙,陪伴他們的時間真的很少,反而是他們天天在幫我的忙!我結婚前夕的一件事讓我永生難忘:有一天中午下班,無意間和他們說起商場來了一款皮箱,小姐妹們都說是那種很正的紅色,很喜慶適合做陪嫁…沒想到晚上一下班不善言辭的老爸趕緊招呼我說箱子給你買了,我當時顧不上看箱子一眼,淚水就噴湧而出,要知道那一天可是35度的高溫啊!愛比天大!
  • 清明舉國哀悼:生命脆弱又短暫,別再假裝永遠不會死了
    生命有長有短,但都應該完整而有尊嚴我們忘了生命是脆弱、易碎和短暫的,我們都假裝永遠不會死。——《奧斯卡與玫瑰奶奶》據說在撒哈拉沙漠裡有一種植物,一生只能活一天。得知自己無法再好起來,連父母都難以面對。10歲的奧斯卡在義工玫瑰奶奶的提議下,開始他把1天,當作10年的旅程。濃縮在12天裡的百歲人生,包含人生所有重大課題第一天,懵懂的童年——早上出生,中午五歲,晚上十歲了,但是,奧斯卡在這一天的信裡寫:十歲前什麼都不懂呢。
  • 敬畏生命善待自己尊重他人
    記得小時候,因為貪玩倒栽蔥掉進了新挖的樹坑裡,那一刻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窒息的感覺,想喊卻沒有聲音,只有兩隻腳在空中亂蹬,漸漸的就放棄了,等待著死神的來臨,就在這時我被人救起,死亡與我擦肩而過……經歷了這一次的死裡逃生,讓我幼小的心靈觸碰到了生命的重量
  • 疫情留下的思考,敬畏生命
    疫情襲卷全球,經濟萎靡,工人失業,股市大跌,人民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如果你還沒有感覺到生命的可貴,那說明疫情給你帶來的痛還不夠深刻。在大災大難面前,生命是多麼脆弱。截止日前,這場瘟疫已帶走了兩萬多人的生命。
  • 2020年,過往不究,從心出發,從此善待自己
    品嘗過苦的滋味,才能更加明白什麼是甜。只有先放過自己,勇敢地去追求甜的滋味,才能夠有希望,才能讓人生更加美好。 我想說的是,當你覺得生活不夠美好時:「去醫院走一遭吧,看看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要死去,或許你能明白些什麼。」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或許每個人都感覺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是,有的時候生命是脆弱不堪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戛然而止。
  •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人生如戲, 歲月無情,生命易逝,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戲劇裡扮演的都是主角
  • 讓生命的春天永遠滿含最燦爛的微笑
    生命的脆弱竟是這樣的悄然和來不及提防,甚至來不及悲傷!「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我不知道是這個世界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切都是那樣的短暫急迫,還是人的生命如流星般划過,生和死竟是如此的匆忙脆弱?!死亡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 以國之名,致敬鍾南山院士等抗疫英雄:以生命之輕託起人生之重
    他們也不過是肉體凡身,卻將自我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無外乎是人性中的善良給他們作了堅強的後盾,是他們對生命的敬重,才奮死拼命挽救每一個光鮮的生命。正如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言:「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於天賦的生命。
  • 善待今生,沒有來世
    一個人的壽命不過一百年,下一個生命的修煉只是佛陀的一句話。一旦你死了,你就一文不值了。與其虛榮和愛,不如給時間讓過去過去過去。善待你自己,善待你關心和關心的人。因為只有今生,沒有來世。珍惜今生所有善待你的人。我們只有一次生命。如果我們想在下一輩子繼續下去,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活在下一輩子。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一百年後將是一堆灰燼。
  • 人生在世,你最應該善待自己
    這一生,無法重來,學會善待自己,不要讓自己做提線木偶。不要太計較對錯,自己選擇的人生,即便是走的彎路多一點,那也是屬於你的精彩人生。善待自己,學會愛自己,讓自己的人生過成無法替代,也從不後悔的樣子。一個人,能讓自己活得瀟灑快樂,才是真正的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在這個薄情的世界裡,開心快樂的活著,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 一場疫情最深感悟:人生無常,願你無憾!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所有人的計劃,對於在疫情過程中,災難面前,生命脆弱無比,一次意外,便是天人永隔。很多事都是在危難時,才恍然間明白。對於往後的人生也有更深的感悟:加強身體鍛鍊,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無論是疫情,還是工作生活,拼的都是好身體,有了身體就有了一切。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珍惜家人,除了家人,沒有誰會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來照顧你。
  • 善待自己,健康無價!(說的太對了)
    人這一生很短暫,活著活著,人就老了,老著老著,人就沒了。平凡也好,精彩也罷,都只是天地的過客。你要明白,人這輩子最貴的就是生命,最好的就是健康。在生命面前,錢一文不值,在健康面前,物絲毫無用。錢財不及身體重要,名利不如生命可靠。若沒了健康,失去生命,擁有的一切都成了零。
  • 疫情當下,讀好生命教育這本大書
    於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驀然產生,並且成了他後來努力倡導和不懈追求的事業。而我接觸生命教育,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2003年,我班上一名心理脆弱的學生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遺書性質的文字,被其同學及時發現並報告,作為語文老師和班主任的我在課前30分鐘決定臨時取消《陳煥生上城》一文的授課,改上「善待生命」主題課。
  • 袁衛星:疫情當下,讀好生命教育這本大書
    而我接觸生命教育,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2003年,我班上一名心理脆弱的學生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遺書性質的文字,被其同學及時發現並報告,作為語文老師和班主任的我在課前30分鐘決定臨時取消《陳煥生上城》一文的授課,改上「善待生命」主題課。這堂課,我用臺灣一個罹患軟組織惡性腫瘤,並被截去了一條腿的9歲男孩周大觀的童詩《我還有一隻腳》貫穿課堂。
  • 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在這段短暫的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應該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影響自己的心情,想吃吃想喝喝想玩玩,看淡一切,心態平和一點。人生不是用來討好別人的,而是要善待自己。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手的。
  •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他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怕沒錢沒本事的自己,給不了另一半幸福,怕以後孩子沒有好的教育。我覺得這是一種對婚姻負責任的態度。多少人,輕易就結了婚,卻不對自己的另一半好一點;又有多少人,輕易就做了父母,卻不對孩子有半點責任。這樣的人,說難聽點是不配為人,追根到底是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
  • 生命:短暫,脆弱,渺小,跳動的心,只要一心向陽,黎明即將來臨!
    生命,短暫,脆弱,渺小,不能沉思的東西,不敢細想,想到就讓人驚恐萬分,進而萬念俱灰。生命的短暫,迷茫的人生,那顆跳動的心,無時無刻不在記錄,生命裡的每分每秒,無時無刻不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在有限的生命裡,是否還記得曾經,渴望,奢望到達的地方。為之奮鬥的模樣,它在哪裡?是否已經遠去?年少輕狂的勇氣,信念,是否被歲月掩蓋,是否已不復存在。疲憊佔據了人生,充滿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是否還能靜下心來,傾聽,傾聽內心深處那個柔軟的地方,喚起曾經那個不言敗,不服輸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