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盛世文玩,因為盛世,所以文玩
微信又 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絲反映時常找不到盛世文玩,
為了讓大家能第一時間瀏覽到盛世美文,
請大家不要客氣地置頂吧。
這樣就能每天準時相約啦
說起敦煌莫高窟,各位都會想到飛天佛像和各種讓人稱奇的壁畫。
可提到敦煌莫高窟,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當年發現並保護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王圓籙。
我們認識這位道士,多是在《道士塔》中餘秋雨對他的描寫「有一座塔,由於修建年代較近,保存得較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讀去,猛然一驚,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
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洩。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洩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齣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是《道士塔》的節選可以看到?餘秋雨對王道士的怒火。
這篇散文,也選了教材。而我們對這位王道士的印象也是,敦煌莫高窟的罪人,民族文化的罪人。
可王道士真的就是那樣是一個千古罪人,一事無成的老農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或者說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
王圓籙(約1850年-1931年),出生於陝西,祖籍湖北麻城縣,道士,人稱「王道士」。王圓籙因家鄉連年災荒,生活所迫出外謀生,流落於酒泉,期間入道修行。王圓籙雲遊敦煌,登三危山,發現莫高聖境,感慨萬千,急呼「西方極樂世界,乃在斯乎」。隨後,他定居留於該地,奉獻了他的後半生。王圓籙是一名道士,卻盡畢生之功守護著一片佛窟,他洞啟了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一扇門,卻又無奈把中華瑰寶賤賣給外國掠盜者。
可說他為一己私慾將文物買給外國人是並不屬實的,那些都被他用來保護修繕敦煌莫高窟了。為了文物的保護他又何償沒有做過努力,石窟發現後他儘快向官府報告。數次上報官府並附送樣品,要求上級機關予以保護。發現藏經洞不久,王圓籙徒步50裡路趕往縣城,向當時的敦煌縣令嚴澤匯報,並奉送藏經洞兩卷經文做樣品。可惜嚴縣令目不識寶,王圓籙無功而返。
1902年,新縣令汪宗瀚上任。王圓籙又選出一包寫本及絹畫去拜見。汪縣令對金石學頗有研究,他看過樣品後,也頗感驚異,事後還專程前往考察,卻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只是將王圓籙送來的經卷、佛畫挑選出數件,分數次寄贈甘肅學政葉昌熾。葉昌熾對金石學和古文書有較高造詣,在看過有關經卷後,也為其文化價值所震驚。1903年末,他一方面函請汪宗瀚實地考察,一方面報告甘肅藩臺建議其將文物運至蘭州保存。
王圓籙陷入長久的等待之中,於是又挑揀兩箱經卷,騎著毛驢行程800多裡趕赴肅州(酒泉),拜望他當兵時的老上司、安肅道臺廷棟。這位道臺大人頗具書法造詣,看過經卷後竟然認為,這些書法還不如自己寫的好,表示不感興趣。但道臺大人念及老部下從數百裡之外送來經卷的勞苦,便將發現藏經洞的消息上報甘肅藩臺,建議將這些文物運省妥藏。
甘肅藩臺先後收到文武兩位官員(葉昌熾、廷棟)的報告,1904年,卻以敦煌到蘭州路途遙遠,耗資巨大,銀兩難籌為由,僅給汪宗瀚發了一紙「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管」的命令。
1906年,敦煌新縣令黃萬春到任,向清政府學部呈交《敦煌縣鄉土志》,第一次向中央政府匯報了敦煌發現藏經洞之事:「縣治南四十裡千佛洞,光緒庚子孟夏,新開沙壓佛龕,乃掘得復洞,內藏番漢佛典、銅鑄佛像、紗絹繪造佛像」雲(《敦煌遺書之厄與學術觀點之窒》)。惜乎這只是一冊地方志,而非正式報告。
王圓籙無奈,竟鬥膽給清廷最高領導人慈禧太后寫了一封秘密奏摺。然而,此時的大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哪裡還會顧及偏遠地區的文化事件。王圓籙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後來斯坦因來了,他帶走幾十箱無價之寶,留下的是一些銀兩,而後「冒險家們」蜂擁而至。
於是文物自此四散於萬邦。遠離了故土,但也遠離了風沙,遠離毀滅。而王道士也自此被某些人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可王道士真的又能做什麼呢?那些冒險者,那些強盜那個不是拿著官府的公文,更甚者又有官府的官兵保護。
信奉印度佛教的和尚跑了,一個中國道士主動守護印度佛教的經書,守護非自己信奉的宗教文明,一篇《道士塔》抹去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何其不公。
但王道士又有何辜,錯本不在他,而在那個積弱愚昧落後無知的國家。
聲明:本文轉自頭條號「舊世」,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