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飛狐陘——若干年前一次自駕

2021-01-10 人民訪談

2011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出差回來一下飛機,便直奔家裡收拾東西。借端午節假期去飛狐陘是事先計劃的,意欲由此探索自古盛名的「太行八陘」。

下午四點多,拿上相機等行頭與妻子及好友桂貴一行三人駕車駛出北京。

「飛狐陘」是太行八陘之一,蒲蔭陘也是其中的一陘。「太行八陘」是指自古西東部經由太行山脈互通的幾條道路,湊到一起安了一個吉數。

「陘」非「徑」,應為山脈中斷的地方,或者更多是生活在這裡人們通常的叫法。「八陘」一般說的是從軹關陘開始由南向北排的幾條通道,其中的井陘既是地名也是其中的一陘,廣為人知。蒲蔭陘、飛狐陘加之北面的軍都陘亦有「北三陘」之稱。

在網上查證,關於蒲蔭陘和飛狐陘有不同說法。一說蒲蔭陘是易縣至淶源一段,從淶源至蔚縣一段為飛狐陘。另一說是由保定周邊開始經倒馬關、隘口到靈丘是蒲蔭陘。而易縣經淶源到蔚縣這一整段都是飛狐陘。蒲蔭縣史上曾置過兩次,先是東漢元和三年,位置在今天河北順平縣東南。後北宋太平興國元年改義豐置,在今天河北安國市區。這兩處今天皆保定轄境。蒲蔭陘以地名成,似後種說法較為正確。因為手頭沒有文獻進一步考證,無法定論。

若以易縣至淶源再到蔚縣為飛狐陘的話,即本次所探之地。

由北京出發向南,經京石高速既今京港澳高速,轉廊涿高速,下來接112國道,很快就到了易縣。考慮易縣比較近,可以下次再來便未做停留,驅車沿112國道經易縣邊向北直上紫荊關。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都在這條路上了。

易縣到紫荊關不遠,只四十多公裡路但不算好走,一是上山有坡度,二是往來的大型工程車較多。

抵達紫荊關已是傍晚時分,在鎮上找了個乾淨點的旅舍住下。

過端午節這裡有集市,街面甚是熱鬧。臨時售貨棚搭建已經把馬路都堵上,兒童遊戲場和唱大戲的大棚搭在空曠一點的地方。集市裡熱鬧的大戲一直可勁地唱到深夜,充分體現了北方鄉鎮的節日氣氛。

翌日一早,背上相機就出去了。轉悠了很長時間也沒有看見網絡上說的那個古老門關城樓,更別說多少米長的城牆。問問老鄉說這裡早就沒有景了,剩下一點前幾年就拆了。望著人頭攢動的集市,我嘆息:這裡居然上演過能夠在歷史大碑上刻下印記的大戲。

紫荊關,以山多紫荊樹得名,也曾叫過子莊關、金陂關等。不知誰統計的,說自古以來這裡發生過大小140場戰爭。最著名的可能屬成吉思汗從居庸關攻金不下,遂分兵紫荊關,克後由長城裡內外夾擊居庸關,下金北大門一役。

後來,到明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荊關,亦由此取道兵臨北京城下,那次多虧了于謙啊!

俱往矣,「檣櫓灰飛煙滅」。你不能不感嘆時間,不管曾經發生過什麼大戰,於今都復歸平靜,取而代之的是生生不息的生活。望著熙熙攘攘的鬧市,只能放棄了尋找古蹟的念頭,從密集的人群中十分困難的把車子一點一點挪出去,把問古的任務留於下次。

從紫荊關出發,沿112國道向西向北就是淶源。到淶源縣城未進,轉而直奔白石山。據說白石山很有特點,有巖石形成的「塔峰」。進到山腳便有收費的。進去就是盤山路一直從門口修到山頂。車子兩檔三檔的往上爬,到頂一看停了一片車子,基本上是北京開來的。

從山上下來又奔所指的淶源「空中草原」。這是一條很糟糕的路,所謂的草原也不大,景區管理亦不敢恭維。本來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商業性的開發大煞風景。

由草原下來很快就有一個高速口,可以由此上張石高速。往張家口方向四十多公裡到蔚縣北下,就到了大名鼎鼎的飛狐峪。這段高速修的十分精彩,是在過去的絕路中打出的通道,隧道一個接一個,都是在絕壁中穿行。「岔道」、「明鋪」等地一穿而過,真箇「天塹變通途」。

翠屏山也就是飛狐峪所在的這座山,象巨大的屏風在這裡面北而立,驅車近前方見峽谷口。翠屏山北有北口村,即飛狐峪的北口。村口的路用水泥墩擋得好好的,稍寬一點的車子是過不去的。村子很大,村裡也有幾家掛著飯館的招牌,但沒有一家開著。很難想像這裡是當年南來北往的旱碼頭。

飛狐這一段古來曾用名很多,有稱「道」有稱「口」有稱「谷」有稱「嶺」有稱「峪」的。從此向北至蔚縣再無險要了。

飛狐峪的今天也是大道朝天。但是開著車走過平整的現代公路,看著兩旁陡峭的山形,想著這裡歷史上的爭戰,還是很有感觸。

是夜,宿峪口的旅館,就在那些直上直下的山根腳下,空氣極好。黑呼呼的大山近在眼前,很有壓迫感。

從飛狐峪向南,是一條修得很好的山路,好象可以一直通到淶源。飛狐峪一段大約二十公裡,峽谷的寬度只在十幾米到五十米之間。想當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過」,山色俊美不輸江南,同時又兼北方大山的雄渾之氣,無怪乎說這裡是八陘最美的景色之一。

飛狐峪以其位置的重要,註定是要上演大戲的。春秋以來一幕一幕,多少英雄抒寫感人篇章。離得最近的戰役是1938年12月17日和1948年3月下旬那兩場。一場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明鋪大捷」,另一場是解放戰爭時期平津戰役的前奏。我想,以它的險要註定今後還會有驚人故事發生。

出飛狐峪沿山路上行約二十公裡,過馬蹄梁子又到了另一個空中草原。此面積較淶源的大一些,管理上似乎也問題,看來僅有風景美還不行。

「空中草原」在海拔2000米左右,空氣清新氣溫涼爽,極目望去一片野花,花黃葉綠,天藍雲低,石奇壑深。飛播的人工林已在培育中成長,景色怡人。這裡就是春秋戰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地方,那是發生在二千多年以前的一次改革。

初探八陘,感覺是沉重的。這裡距北京不遠,是我國地理上第一個階梯的銜接處,上了這個臺階就是山西蒙古高原。或者是幾百至上千米的落差使人產生沉重感,同時,沉重的感覺也來自歷史長河帶來的積澱。

這裡歷史上應該也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化反覆碰撞融合之地,幾千年來多個民族於此地孕育成長共生共榮。只有親腳踏上,才能深切感覺到這塊土地,確實演繹過那麼多的故事。

想著想著,李白那句「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忽然冒上嘴邊。燕昭王走了,荊軻走了,但歷史並不遙遠,他們總在身旁。

下山再上高速,向北行不遠是蔚縣,這次已來不及去。

過蔚縣由張石高速轉宣大高速接上京藏高速就回到北京了。

記於2011年,2020年整理

相關焦點

  • 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穿越飛狐陘
    從東北向西南方向穿過太行山脈的蒲陰陘與從東南向西北方向穿過太行山脈的飛狐陘在河北省的淶源縣相交。蒲陰陘過淶源經靈丘,出平型關就會進入忻定盆地、太原盆地抵達鹹陽;飛狐陘過了淶源,再穿過飛狐峪就能抵達大同盆地邊緣的蔚縣。我們此次穿越蒲陰陘和飛狐陘的自駕行程就是安排在淶源轉向的。
  • 穿雲海 入山林 觀日出 自駕遊絕美飛狐陘和茶山村
    spm=a1z10.1-c-s.w11739439-15679697488.7.Ay4M5r&id=547826410048&scene=taobao_shop]去野[/URL]》3-北京:飛狐陘-茶山村(正片),完整版視頻觀看傳送門如下://www.laosiji.com/thread/162141.html好多網友覺得磊哥的歌曲非常棒野哥把磊哥翻唱的
  • 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太行八陘之蒲陰陘和飛狐陘及周邊
    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原有的旅行計劃都無法實現了。境外疫情比國內嚴重,出國旅行根本無法成行。境內最想去的新疆自治區內多地都不讓北京遊客進入,去了,也只能直接被勸返。所幸,老範早有自駕「太行古道」的想法。
  • 圖解「太行八陘」之第六陘:飛狐陘
    原因就在於代人控制著趙軍進擊中山的必經之路,這便是「太行八陘」之第六陘——飛狐陘。代國地緣結構萬般無奈之下,趙人將目光投向了忻定盆地北部的飛狐陘,並寄希望於通過這條通道直插中山國北部。不過鑑於飛狐陘「趙代交界」的位置,趙人若想穩妥地使用這條通道,顯然還要先行排除代國的威脅。
  • 河北太行八陘|飛狐陘,「穿越探險天堂」的塞上古道!
    所謂的太行八陘,由南至北分別是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此八陘在古代是三省之間相互往來的咽喉通道,也是交錯山嶺之間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今天,咱們來了解一下太行八陘之一的飛狐陘,看看這裡都有什麼樣的奇景~飛狐陘又稱為飛狐古道,起源於河北省的淶源,經過上莊、岔道、北口至河北蔚縣,在歷史上是重要的關隘和商道。
  • 輝煌了兩千多年的飛狐陘古戰道,從春秋至大明,河北淶源至蔚縣
    穿越太行壹佰零玖千年飛狐陘飛狐峪四十裡黑風洞南連華北平原沃野,北通蒙古草原大漠南人控制飛狐峪,可直逼塞外大漠北人控制飛狐峪,可窺探內地平疇飛狐峪的重要性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晉國趙簡子首先看中了當時蔚縣的這塊土地代國
  • 太行八陘之第六陘-飛狐陘(飛狐峪),自古就是兩軍廝殺的戰場
    太行八陘之第六陘-飛狐陘(飛狐峪),自古就是兩軍廝殺的戰場[2018年6月16日(周六)河北省淶源縣北、蔚縣南]圖文/葉子陪你去旅行陘,音xíng,即山脈中斷的地方。出蔚縣縣城向南15公裡,便到了被稱為「40裡路80道彎」的飛狐陘,也稱飛狐口、飛狐峪,是太行八陘的第六陘,位於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蔚縣之南。飛狐陘山峰怪異、谷幽奇撿,地形南北走向,神幻複雜,逶迤蜿蜒20公裡,最寬處達百米,最窄處不過十幾米。時而陡壁擋面,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而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 會飛的狐狸呵護著一條千年古道 河北淶源至蔚縣 太行八陘飛狐陘
    飛狐陘 一隻神奇白狐狸的飛越傳奇穿越太行壹佰零叄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部名叫《雪山飛狐》的武打港劇風靡大江南北。如今的河北省淶源縣,歷史上就曾叫飛狐縣,我們這次要穿越的這條太行陘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飛狐陘,就是來源於這個傳說。
  • 自駕張家口蔚縣四十裡飛狐峪
    飛狐峪飛狐陘——太行八陘之一,從進入飛狐口開始,穿越飛狐峪、黑石嶺、浮圖峪、紫荊關後,可直達北京。在一次戰役中大敗遼軍,逼得遼軍主帥派人和談,遼國方面同意退兵至「一箭之地」,原以為最多不過數百米,但沒料到楊延昭神力一射,長箭飛躍淶源川、蔚縣川、團堡川遠至二百餘裡外的大青山(尚義),而且射穿了飛狐峪的一座山。
  • 國內最美8大自駕路線:此生不去一次,行遍天下也枉然!
    國內最美8大自駕路線,快看看有沒有一條適合你的路線!必駕理由:這條線路在自駕愛好者心中的地位崇高而神聖,每年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川藏公路以風景優美路途艱險著稱但一路景色壯麗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是旅遊探險愛好者和攝影師的極樂所在
  • 陝西秦嶺這條自駕線路,堪稱最美賞秋地!老司機湊時間也該走一次
    這兩年,留壩高江路可以稱得上是陝西最熱門的秦嶺賞秋自駕線路了。這條只有39公裡的鄉村公路,是陝西唯一一條入選「2019十大中國最美鄉村公路」的,如今也成為一條經典的秦嶺自駕線路,吸引著省內眾多「老司機」到訪。
  • 飛狐陘古商道 連接塞北大漠與華北平原 溝通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
    穿越太行壹佰壹拾飛狐商道飛狐古道連通著華北平原和塞北大漠是關內關外通商的一條捷徑和咽喉要道是中原通往塞外的軍事孔道和茶馬古道也是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貫通之地南來北往的客商和運送貨物的騾幫成群結隊和平年代,草原上的少數民族和平原上的漢族商人通過飛狐陘進行茶葉
  • 初探西安高新區木塔寺公園
    有一次參加活動,通知到木塔寺遺址公園集合,我還納悶,在去甘肅張掖旅遊時聽說過張掖的木塔寺,怎麼我們活動還跑到甘肅去,最後百度了下,原來我們西安高新區也有一個木塔寺。現在木塔和寺廟都已經不存在,所以建成木塔寺遺址公園。也就有了這個初探。
  • 自駕進藏如何結伴,談談我的經歷
    2017年5月,自駕進藏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但是,有三個擔心,一直在拖後腿。一、1.6排量,自然吸氣、CVT變速箱的騏達能不能進藏?二、人和車,會不會有高反?三、自駕進藏怎樣結伴?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也可以說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覺得前兩個問題就像小馬過河一樣,只有自己去試一試,才知道結果。
  • 2020年中國自駕租車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短期租賃為自駕租車行業最常見的租賃模式,長期租車區域性特徵較為顯著。2021年或擺脫疫情影響,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70億元。 自駕租車用戶最注重安全性,更喜歡舒適型轎車;自駕遊成為自駕租車用戶主要的應用場景。 標準化租賃流程下,可靈活組合的租車服務將提升用戶體驗。三、四線城市自駕遊將推動自駕租車市場快速發展。
  • 自駕在埃及 D1:自駕初體驗
    這次埃及自駕遊,是我自由行以來風險指數最高的一次。為什麼高呢?第一 埃及 對於 中國 遊客來說是個冷門,大家都知道 埃及 有大量古蹟,但是團隊遊相比歐美還是少的可憐。第二 埃及 地處 非洲 大陸,基礎設施落後,給旅遊帶來不便。
  • 若干年後,往事都成了故事
    還有很多很多的曾經,那些流過的淚;那些經歷過的痛楚;那些獨自面對的困難;那些得不到的缺憾……若干年後,往事都成了故事。若干年後,往事都成了故事:對離開的人,不再糾纏;對做不到的,不再自責;對得不到的,不再留戀。
  • 宋莉華:馮其庸先生評《紅樓夢脂評初探》
    最早出版脂本系統評語的是1912年上海有正書局的戚蓼生序本《石頭記》,直到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才首次影印出版《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與此同一時期,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出版了俞平伯先生的《脂硯齋紅樓夢輯評》。
  • 愛自駕,愛戶外,這個年過半百的大叔說:因為旅行,老子永遠年輕
    供圖/奔哥安琪:奔哥駕齡多少年啦,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自駕遊呢?奔哥:駕齡有25年了,可能從觸摸到方向盤的那刻起就喜歡上自駕了吧。沒有特意記住是哪天哪年開始自駕的,因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受,就是當你在開車的時候,如果碰著些特別的觸動,像是天氣很好或者聽到一首好歌,心底就會自然產生一種想法——老子不想上班了,自駕去!
  • 初探天主教聖地:板寺山
    初探天主教聖地:板寺山在太原陽曲縣城東南15公裡處的板寺山上,坐落著梵蒂岡教皇批准的天主教聖地「阪泉山聖母堂」,它與上海佘山聖母堂,一南一北,在我國信仰天主教群眾中倍受尊崇,素享「南佘山,北板寺」之稱,在國外也具有很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