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北向西南方向穿過太行山脈的蒲陰陘與從東南向西北方向穿過太行山脈的飛狐陘在河北省的淶源縣相交。蒲陰陘過淶源經靈丘,出平型關就會進入忻定盆地、太原盆地抵達鹹陽;飛狐陘過了淶源,再穿過飛狐峪就能抵達大同盆地邊緣的蔚縣。
我們此次穿越蒲陰陘和飛狐陘的自駕行程就是安排在淶源轉向的。在淶源城南遊覽完白石山後,轉向北,過淶源縣城,經飛狐峪前往蔚縣。
我們此次行程第四天的早上,駕車離開位於白石山景區東門外涼快溝村的農家院。過淶源縣城,先走淶蔚線,再進孟淶線。在孟淶線沿途的空中草原簡單遊覽後駛入飛狐峪;遊覽並駛出飛狐峪後,來到位於上蘇莊村外的228鄉道附近露營,並在第五天一早步行遊覽了酷似飛狐峪古道的228鄉道峽谷。
四、穿越飛狐陘:
太行八陘的第六陘——飛狐陘是華北平原與山西高原、蒙古大草原之間的要隘,是關內通往關外的重要通道。有關飛狐陘地理戰略意義的記述,最早可在《史記·趙世家》中找到。當年趙國就是通過吞併位於大同盆地的代國奪取從大同盆地(今蔚縣)進攻位於華北平原中山國的飛狐陘之後,取得戰略優勢並最終吞併了中山國的。
我們此次行程,為了同時兼顧了解人文歷史與遊覽風景兩方面內容,選擇只走的飛狐陘位於淶源與蔚縣之間的北段。
第四天的上午,開車駛出淶源縣城,沿淶蔚線(322縣道)向北,就駛入了飛狐陘的北段。這一段路過了馬蹄梁,道路基本是行進在海拔1600米至1700米的山梁之上,沿途都是典型的高空草原風光。
【可通過在《老範遊記》公號回復「2020TH」獲得包含該線路的實際航跡和各個拍攝航點的GPX文件下載連結】
1、馬蹄梁——瀏覽空中草原:
位於淶源與蔚縣交界處的馬蹄梁到閆王鼻子東梁之間,特別是再向西一點兒的孟淶線沿線,地處海拔1600米至170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山丘陵地貌。一個個山梁被山間溝壑分割,山梁上面的地勢多以緩坡或接近平坦為主。梁上地表土層很薄,加上高海拔的原因,不利於生長高大的植物,只能長出短嫩的青草。
在閆王鼻子東梁以西,有一個面積更大、更平坦的山梁——西甸子梁,現在已經被開闢成了「飛狐峪·空中草原景區」。
因為我們不太喜歡在草原上畫蛇添足的景區經營內容,並沒有去景區裡面遊覽,而只是在馬蹄梁和閆王鼻子東梁之間山梁之上悠閒地遊覽了沿途的溝壑與山梁風光。
這一帶的山梁上除了有嫩綠的草地之外,很多梁子上還有風力發電的大風車。風電公司為了風電站的建設和維護,在山梁上原本沒有公路的地方開闢了一些簡單的土路。沿著這些土路,就可以進入原來公路到達不了的地方。
開車駛入這些土路,一方面可以看到原本不易看到的山谷風景;另一方面還可以找到一些少有遊客到達的地方,能夠有機會安靜地休閒、放空。
山梁上短小、嫩綠的青草是最適合羊吃的牧草。據說,在這樣草地放牧的羊,肉質通常都會比別的類型草原放牧的羊肉好吃。
雖然偶爾也能看到一兩個牧羊人和他們的羊群。放眼整個區域,感覺這裡並沒有過度放牧的現象。
雖然梁上有大面積的草地,畢竟這裡還是高山上的丘陵地帶,有些山梁上的坡度還是挺大的。
山梁之間都會被深深的溝壑分割開來著,從一個梁子到另一個梁子都需要繞道才能抵達。
2、飛狐峪——自駕穿越飛狐古道:
過了閆王鼻子東梁,沿孟淶線(418縣道)繼續向北約20公裡的路程是飛狐陘最著名的一段路,這段路途徑的峽谷又被稱作「飛狐峪」。
飛狐峪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正南13公裡處宋家莊鎮北口村以南的一段峽谷。這段峽谷位於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的交界處,峽谷呈南北走向,綿延20餘公裡,最寬處70米到100米,最窄處僅4米,「兩壁陡峭,一線微通,九曲蟻穿,蜿蜒迴腸,奇峰陡走,怪崖懸空,景色素以山峰怪異、谷幽奇險稱絕。」
飛狐峪以險、奇而著稱,險在山陡,奇在石怪。如當地百姓所說:「四十裡飛狐七十二道彎,彎彎有洞天,處處含勝景。」
從南到北,過了岔道村,飛狐峪開始變窄。原來的飛狐陘古道,就是現在的孟淶線公路,與借道飛狐陘而修建的張石高速公路並行擁擠在峽谷之內。張石高速公路的高架與隧道在上面穿行,孟淶線飛狐古道在下面蜿蜒向前。
蜿蜒曲折的四十裡飛狐,非常適合自駕遊覽。開車穿行在奇峰和怪崖包圍的峽谷之中,曲折的道路與撲面而來的絕壁美景給人帶來的是難以言說的駕駛樂趣。
雖然飛狐峪谷深、路彎、景美,在其中自駕體驗非常好。但是,因為峪中孟淶線公路兩旁更多地考慮了公路的需要,比如預留排水功能等,並沒有兼顧步行穿越峽谷的需要,走在其中並不太容易。
自駕在飛狐峪之中,除了可以開車感受峽谷整體的壯美與險峻氣勢之外,沿途還有許多微觀景點凸顯著飛狐峪山峰造型奇特的特點。
這些微觀景點有的就在公路旁,有的則是在懸崖絕壁之上。在公路沿途景點對應的位置,通常都會有標牌提示。儘管如此,有些景點還是需要遊客細心觀察尋找後才能發現。
這些景觀,有的被賦予了傳說故事,有的則聞名遐邇。
由南向北行駛,過了飛狐峪中最著名的「一炷香」後,再向北不到三公裡就駛出飛狐口了。
出了飛狐口沿著孟淶線繼續向北十多公裡就能進入位於大同盆地邊緣的河北省蔚縣。我們沒有直接前往蔚縣,而是經鄭家莊村到上蘇莊村之間的鄉道直接前往上蘇莊村附近的一處不知名的峽谷。
3、228鄉道——飛狐古道的復古體驗:
如今飛狐峪中的飛狐古道早已經被平整的公路取代了。雖然自駕其中,可以從道路兩旁懸崖絕壁的氣勢中體會到飛狐古道的險與怪。但是,畢竟是已經現代化了的峽谷,就算步行其中恐怕也難以找到現代化之前穿越飛狐古道的感覺。
幸好在蔚縣城南,位於飛狐口不到10公裡的地方,有一處不知名的峽谷,其險峻的氣勢不輸飛狐陘,谷內的狀態又如飛狐陘百多年前,處於半開發狀態。步行在這個峽谷之中,讓人可以有走入復古飛狐峪的體驗。
這條峽谷的寬度比飛狐峪還要狹窄,兩旁懸崖絕壁有些地方比飛狐峪的絕壁還要高。
峽谷內的道路是非鋪裝的碾壓成型的道路。道路在幾乎未曾修整過的峽谷中穿行,迎面不時會遇到多處絕壁長牆,冷峻且威嚴地擋在道路前方。
峽谷中,還有多處堆積著經年曆久累積的山體風化散落下來的碎石石碓。走在其中,人們可以直接且清楚地感受到大地在時間長河中所發生的細微變化。
這個峽谷就位於蔚縣城南上蘇莊村村東北2公裡的一段228鄉道之上。這裡只是一段使用率不是很高的鄉道,不是景區,也不算著名。除了蔚縣周邊市縣的人之外,知道這裡的人很少。
老範是因為整個行程中不便安排在蒲陰陘或飛狐陘中徒步穿越,特意找這段峽谷體驗具有復古感覺的飛狐峪穿越。
【可通過在《老範遊記》公眾號回復「2020TH」獲得包含該線路的實際航跡和各個拍攝航點的GPX文件下載連結】
這段峽谷全長不足3公裡,加上走出峽谷的兩端,實際往返步行不超過7.4公裡。道路海拔落差在160米左右,走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因為老範特別喜歡拍攝清晨霞光映照在峽谷裡時產生的光影與色彩效果。為了能在清晨第一時間進入峽谷,我們在行程第四天晚上就在上蘇莊村到峽谷之間的樹林裡露營,第五天一大早開車進入峽谷並在其中往返走了一圈。
清晨,走在清淨的峽谷中,收穫著峽谷內變換的色彩光影,同時體驗著穿越復古飛狐峪的感覺,那是令人心情非常愉悅的時刻。
在峽谷中,除了有愉悅的感覺之外,偶爾也會感受到來自峽谷絕壁的壓迫感覺。當人們走到峽谷內蜿蜒巨大的絕壁長牆之下的時候,絕對會被數十米高的、刀削斧劈般絕壁的氣勢震懾到。這種感覺,駕駛穿越飛狐峪時是不曾有的。
與飛狐峪相似的,走在峽谷中,同樣可以看到沿途有眾多的奇峰怪石。
所不同的是,這裡的一切都沒有固定的名字,遊人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給它們取一個自己喜歡的名字。
觀察力、想像力都不夠好也沒關係,反正沿途那些特徵明顯的怪石奇峰就佇立在那裡。
只要你走近、看過它們,就算不知道名字、不知道怎麼稱呼它們,肯定也都不會忘記它們。這應該就是奇峰怪石的魅力所在吧。
沿峽谷一路向東,穿過峽谷,走出峽谷的東口,228鄉道蜿蜒翻過北邊的山梁轉向東北。
我們沒有繼續向前,而是返回到停車處,準備開車前往蔚縣縣城去尋訪蔚縣古城的古蹟。
【未完,待續】
【本遊記相關的行程航線、航跡記錄等的GPX文件以及景區導覽圖等都將存在百度網盤中,通過在本公眾號內回復「2020TH」可獲得下載連結和提取碼】
《 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專輯目錄
微信號:V-Trip (點擊下面連結直接進入)
01、行程概要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太行八陘之蒲陰陘和飛狐陘及周邊
02、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易縣的荊軻塔與清西陵
03、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易水湖、蠶姑坨和紫荊關
04、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白石山風景區
05、穿越飛狐陘(本文)
06、蔚縣古城和茶山村(很快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