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延安時期第十四期畢業證書。
核心提示
中國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它是唯一在長徵途中辦學並走完兩萬五千裡全程的院校,是我國最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高校之一。
長徵之後,毛澤東曾7次到訪這所高校並作3次報告,給全校師生,乃至全國的醫務工作者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40年,毛澤東提議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
1937年1月,毛澤東率中央機關進駐延安。同年,從長徵路上走過來的紅軍衛生學校(中國醫科大學前身)隨部隊轉戰到延安附近的閆店子。1940年3月8日,又遷至延安東門外的柳樹店辦學。學校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柳樹店建起了大禮堂,圖書館,教室,解剖、生理、病理、微生物等實驗室。
1940年秋,毛澤東到學校視察,並為全校師生作報告。毛澤東講道:「你們在黨的領導下,從江西中央蘇區的『衛生小學』,經過長徵的鍛鍊,現在成長為 『衛生中學』了。……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敵人,建設一個新中國。你們衛生學校也是這樣,將來一定會發展成為一個『衛生大學』。」
毛澤東的講話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的鬥志。就在這一年,經毛澤東提議,中共中央批准,紅軍衛校正式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從此,這個擁有光榮革命傳統,又極富歷史內涵的校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1940年11月12日,毛澤東前往距延安城7公裡的柳樹店,看望正在中國醫科大學治病的續範亭。當時,學校新建的大禮堂剛落成,全體師生員工正在禮堂集會,紀念白求恩逝世一周年,師生們立即請毛澤東進禮堂講話。
毛澤東先問了問學校有多少學生,多少教員,然後對同學們說,革命需要槍桿子,也需要為拿槍桿子的人服務的人。毛澤東勉勵大家,要向白求恩大夫學習,為革命多做工作,多作貢獻。對於生和死的問題,他講道,白求恩大夫死了,人們都想念他。如果希特勒死了呢,人們都會拍著巴掌說:「好啊,死得好啊!」
1941年,毛澤東兩次為學校題字
1941年初夏,學校第十四期即更名後的中國醫科大學第一期畢業生畢業,同學們都熱切地希望毛澤東主席題詞留念,校長王斌很快接通了毛澤東的電話,請毛澤東在百忙之中給十四期畢業生題詞,毛澤東立即答應了王校長的請求。毛澤東用毛筆書寫了「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13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全校師生一片歡騰。
7月15日,第十四期61名畢業生有幸得到了印著毛澤東題寫的「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題詞的畢業證書。
從此,毛澤東的題詞深深地印在了醫大全體師生的心坎上,成為一代又一代醫大人的行動指南,最終成為全國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
1991年,為紀念毛澤東為醫大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50周年,全校教職員工捐資3萬餘元為題詞修建紀念碑。紀念碑坐落在瀋陽市南京街的中國醫科大學的大門內,與不遠處瀋陽中山廣場上毛澤東的大型雕塑相互輝映。
1941年7月,中國醫科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展覽會,同學們用白布繪製的解剖學掛圖及各種手術掛圖共302件,教職員工自製的教具和模型119件,經手術治療復員的「病狗」5條。毛澤東再一次來到學校,參觀了中國醫科大學建校十周年展覽會。毛澤東興致勃勃,仔細觀看了各種展品,他頻頻點頭,並在留言簿上題寫了「辦得很好」四個大字,充分肯定了中國醫大的光輝歷程。
毛澤東鼓勵師生為人民服務
1944年,毛澤東來到中國醫科大學觀看學校師生的文藝演出。
1945年春節後的一個黃昏,毛澤東到學校附屬醫院看望王觀瀾同志。應同學們的邀請,毛澤東給全校師生作了報告。
毛澤東風趣地說,你們學校不是演過京劇《三打祝家莊》嗎?那是宋江帶領千軍萬馬下山去打天下,我們也要下山去為人民打天下。毛澤東號召同學們做白求恩式的好醫生。
毛澤東經常關心傷病員的健康,1945年2月的一個傍晚,他又一次來到醫大慰問。與師生們促膝談心,教導同學們要努力學習,鼓勵師生們為人民服務,為工農兵服務與工農兵結合,學習白求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傷病員服務的精神等。10月18日,學校奉軍委命令,從革命聖地延安遷往東北,從此,開始了在瀋陽學習的日子。
「郭沫若是才子,比我寫得好」
1950年3月1日,訪問蘇聯歸國途經瀋陽的毛澤東主席與周恩來總理、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再一次視察了中國醫科大學,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視察的唯一的醫學院校。
毛澤東步入辦公樓內,看到大廳正面牆上懸掛著以紅底黑字寫的「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題詞,他老人家放慢腳步,從頭至尾仰視題詞。
在基礎醫學院會議室,數條長桌連接在一起,桌上以白布覆蓋,毛澤東坐在北側的中央,周恩來坐在毛澤東右側,胡志明坐在毛澤東左側。
毛澤東聽完了中國醫大的情況匯報後說:「中國醫大,過去是我黨、我軍最早創辦的一所醫科學校,多年來,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人才,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作出了貢獻。現在情況變了,全國解放了,今後的任務更加繁重。教育一定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教育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一定要把人民的醫科大學辦好。」
王斌校長請毛澤東為中國醫大題寫校名,當毛澤東得知原先校牌為郭沫若所寫時,便謙虛地說:「郭沫若是才子,比我寫得好,我就不寫了。」毛澤東沒題中國醫大校牌,雖然是個歷史遺憾,但是偉大領袖虛懷若谷的高尚情懷卻深深地刻在醫大人的腦海中。
毛澤東視察了學校微生物、藥理、生理教研室,當走出大樓站在門前時,當時學校保衛人員孫仲毅拍下了毛澤東視察中國醫科大學的照片,這是毛澤東在醫大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
照片衝洗時,一傳十,十傳百,全校好多師生員工都要求能得到毛澤東的照片。學校連洗了2000多張,還不夠。有一期同學即將離校,提出不得到毛澤東的照片就不離校,最後學校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本文照片由中國醫科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