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校名與校牌背後的故事

2020-12-18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如今,「中國石油大學」這個名字,在古長城腳下和黃海之濱光耀天下。可是,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你知道學校校名、校牌背後的故事嗎?

毛澤東主席書體的「北京石油學院」

1953年10月1日,北京石油學院千餘名師生員工,會聚在海澱區九間房村半是田野、半是建校工地的校園裡,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開學典禮。從此,在新中國的教育史上,出現了「北京石油學院」的大名。可是,那時我們還沒有正式的校門,只是在校園西側搭起一個簡易牌樓,上書「北京石油學院」六個大字。這六個字是誰寫的呢?一看便知,那是毛澤東主席的字體。

毛澤東主席書體的「北京石油學院」。

毛澤東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位大書法家。他的草書,骨神兼備,龍飛鳳舞,俏俊飄逸,豪放酣暢,有強烈的視覺美。新中國成立後,許多高校請他書寫校名。1950年3月他給北京大學書寫了新校名,6月給清華大學寫了新校名(而且一連寫了六幅供挑選),此後又給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學校寫了校名。可是,我們北京石油學院的校名,雖然是「毛體」,但並非由毛主席親筆手書,而是從他已發表的字跡中選拼而成的。

曾經參與這項選拼工作的圖書館老館長王裴慶先生,生前曾對筆者講過,那時毛主席手書公開發表的還很少,從中選出我們校名的六個字,並且讓它們相互協調顯示出神韻來,並非易事。王老回憶說,尤其「學院」二字,拼對了許久才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此後,我們的校牌、校旗、校徽,都使用了老教工們精心拼對成的這一「毛體」校名。

多變的「華東石油學院」校牌

北京石油學院在祖國的首都發展了十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9年10月,奉命遷到了山東東營地區,校名改稱 「華東石油學院」。

起初,遷校後的學校沒有校門,自然也就無需校牌。後來有了校門,校牌上是以仿宋體寫的「華東石油學院革命委員會」字樣。再後來又用毛澤東主席書體描上校名,只是把「北京」改成了「華東」。再後來就不太講究了,校牌、校旗或公用信箋、信封等需要校名標識時,有的用「毛體」,有的用印刷體,那時學校社交活動很少,校名標識也未被關注。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學校進入恢復、發展的新時期,華東石油學院得以新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為推行美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在老校長楊光華教授的倡導和支持下,學校請了許多美術家、書法家和雕塑家,為我校創作了百餘件藝術作品。在校辦主任林世洪的努力下,學校籌建了藝術館,館中收藏了舒同、啟功、吳作人、傅抱石、董壽平、許麟廬、周懷民、於希寧、肖勞、宋步雲、崔子範、沈鵬、李鐸、陳天然、範曾等著名書畫家的作品。這些書畫作品和坐落於校園中的藝術雕塑,開闊了我們工科院校師生的眼界,增強了大家的審美意識。特別是這些書畫作品的邊款中大都題有「惠贈華東石油學院」字樣,這就使有的校領導和教工們思考,不一定非得由政界要人來為我們題寫校名,這些書畫藝術家寫得就很好。

1986年2月,校報在變更報頭時,率先換上了由劉開渠先生手書的「華東石油學院」校名。

劉開渠先生手書的「華東石油學院報」。

劉開渠是中國現代雕塑大師,歷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1986年他在82歲的時候,為我校設計製作了老一代石油地質學家、玉門油田發現者孫健初先生的塑像。他在為我校創作孫健初塑像時,也為校報題寫了校名報頭。他題寫的校名,蒼勁有力,字字似有雕刻之功。可惜的是,不久我校便更名為「石油大學」,劉老的墨寶未及被廣泛採用。

範曾與「石油大學」校牌的結緣

1988年2月,國家教委批准我校更名為「石油大學」,並決定實行北京、山東兩地辦學,學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校名更新之際,校領導應廣大師生員工的要求,決定請書法藝術家來題寫「石油大學」校名。當時書畫家範曾成為了學校首選的對象。

範曾創作的國畫人物,造型準確,栩栩如生,筆墨酣暢、大氣。他的書法,特別是他的榜書,沉穩中透著秀氣,有很強的個性和特色,頗受收藏家器重。原華東石油學院藝術館藏有他書寫的一軸中堂,上書「砥礪品學」,給師生們留下深刻印象。

為請範曾先生題書校名,校辦主任林世洪拜託曾多次採訪過我校的《中國環境報》、《人民日報》的老友高樺、歸長根先生轉告其誠,終如願以償。

1988年春,學校收到範曾先生題寫的「石油大學」校名,可謂墨氣充足,瀟灑淋漓,立即依樣鐫刻和製作了校牌,隨之舉行了揭牌儀式,懸掛在校門之上。稍後,範曾先生又為《石油大學報》、「石油大學出版社」題了名。1989 年筆者主編和出版《石油大學校史》時,也是請範曾先生題的書名。

範曾手書的「石油大學」校名。

當時,按照石油工業部的設計,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下屬四個辦學單位,即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大學(北京管理幹部學院)和石油大學(廣州培訓部)。這五個單位地跨兩省一市、大江南北,都冠以「石油大學」校名,於是,範曾先生題寫的校名便從山東傳發到北京,從北京傳發到廣州,這塊「石油大學」的招牌贏得了廣泛認可。

當時廣州有多位朋友打電話告訴我:「常常看見你們石油大學的汽車在市區跑,上面印有範曾寫的校名,真的好好漂亮啊!」顯然,他們看到的是「石油大學(廣州培訓部)」的車輛。

一個校名兩地書

進入新世紀,石油大學突飛猛進發展,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很快都成為「萬人大學」。2004年,石油大學可能冠名「中國」的消息傳來,令兩校師生員工為之振奮。兩校不約而同地都在想方設法聯繫範曾先生,請他再題「中國石油大學」,為學校更名作準備。

2003年「非典」時,範曾先生因避疫情一時「困」在了濟南,住在南郊賓館作畫。石油大學(華東)得知消息當即派員赴濟南,找到一位校友,請他協助向範先生求字。這位校友得知母校將冠名「中國」,十分高興。在他的幫助下,學校不久就收到了範先生手書的「中國石油大學」。

範曾先生手書的「中國石油大學」校名(繁體)。

石油大學(北京)是在前石油大學總校校長張一偉的關照下,由時任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劉馮瑜同志與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先取得聯繫,於2004年冬天在範先生北京寓所取得的。那天,張一偉老校長偕劉馮瑜親赴範曾先生的北京寓所,範先生當即揮筆寫了「中國石油大學」以贈。

範曾先生手書的「中國石油大學」校名(簡體)。

2005年1月10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石油大學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1月25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典禮;8月22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也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典禮。當時的教育部部長周濟、原石油工業部老部長王濤、原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等分別參加了北京、華東兩校的更名揭牌儀式。由範曾先生兩次書寫的「中國石油大學」校牌,分別在古長城腳下和黃河入海口亮相。

僅就校名而言,除了在「中國石油大學」校名之後的括號中有「北京」、「華東」之分外,範曾先生的手書也有不同。華東校名中的「國」與「學」字用的是繁體,而北京校名中此二字是簡體;華東校名寫得較為嚴謹、整齊, 北京校名則寫得較為流暢、隨和,各有千秋。這位與石油大學校名校牌結緣三十年的書法家,似乎也諳熟我們的校史和現狀,在他幾個月內兩次題寫同一校名時,好像特意在選字和風韻上作了些區分。正是這些不同,為後人的考究提供了依據,其可謂妙哉!

在當今社會,校名、校徽、校標(包括上面的書法字體)等學校的標識,都是學校的無形資產。「中國石油大學」這塊金字招牌來之不易,我們每個中石大師生都要愛護它、尊重它,更要為它爭氣要強,都要記住「今日我以石大為榮,明日石大以我為榮」的口號。

(作者:餘世誠教授,1956 至1961年就讀於北京石油學院機械系,1964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研究生畢業, 其後一直在中國石油大學從事中國史的教學與研究,歷任研究室主任、人文及社會科學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校務委員等。)

#我的大學#

相關焦點

  • 紹興一名初二女生為校名題字,校牌大氣有意義,網友:甘拜下風
    估計對於出名的原因,大家估計難以想到,竟然為自己的學校題字,在學校的新校牌上留著自己的筆跡。要知道,一個初中學生,畢竟還沒什麼名氣,學校為什麼會願意讓學生為自己的校牌題字呢?記者接到消息,就立刻趕到學校進行了採訪調查。該學校是位于越城區勝利西路的龍山校區。
  • 湖北一中學用學生書法當校牌!老師:從學生作品中擇優選擇
    【#湖北一中學用學生書法當校牌# 老師:從學生作品中擇優選擇】湖北宜昌第二十七中學又更換校牌了。近日,該校書法代老師和保安將一塊新的校牌懸掛在校門口,據代老師介紹,這是學校的常規舉動,每半月更換一次!學校設有書法興趣班,學校定期會把優秀的書法校牌掛在校門口展示一次,這對同學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激勵!這件事傳到網上後,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議論。有的網友說:這樣其實不利於孩子們對書法的認知,他們想盡各種手段都會使出來要掛在校門口。出發點好但做法欠佳,學校搞書法展不行嗎?非要拿校牌做文章?不過也有網友肯定的說:這種做法非常好,值得讚賞!
  • 初中校名由在校生題寫,引起廣泛好評,初中生的字也可以很漂亮
    初中校名由在校生題寫,引起廣泛好評,初中生的字也可以很漂亮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是紹興市知名初中,在當地很有影響力。這樣一所名校的校名居然不是由書法家所寫,竟然是年紀小小的初中生寫的,現在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的校門前是新的校牌「紹興市第一中學教育集團」在右下角還有落款,寫著「何水漪書」。這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前幾天,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根據市政府的統一規劃,該學進行了立面改造,基於校園設計的整體風格,原先的校牌需要換掉。於是就有了新的問題,新校名該如何設計?
  • 中學用學生書法當校牌兩周一換 網友:參與感爆棚!
    中學用學生書法當校牌兩周一換 網友:參與感爆棚!時間:2020-12-19 2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學用學生書法當校牌兩周一換 網友:參與感爆棚! 12月17日,湖北宜昌第二十七中學書法老師代老師和保安一塊,按例將校門口的書法校牌換成新的作品。
  • 湖北一中學用學生書法當校牌,老師:從學生作品中海選,兩周一換
    近日,在湖北宜昌第二十七中學書法老師代老師和保安一塊按例將校門口的書法校牌換成新的作品。代老師介紹,他們學校有專門的書法課,為了突出特色,學校會把學生寫的書法校牌掛在校門口展示,每兩個星期換一次。我還要建議學校應當把這些學生書寫的校名作品保管好,這是一項財富啊,若干年後,當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再看到自己讀書時寫的校名,該是多麼欣慰啊,只要用端正的態度去做這件事,就是值得推崇的。
  • 我國有2000多所大學,校名由這些人題寫,有人最受歡迎
    我國目前有2000多所大學,校名不但是品牌,也是一件藝術品,而且大部分都是名人題寫的,而且背後還有很多故事。當然,也不排除很多高校的校名是集字郭沫若不但是國家領導人之一,也是著名的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很多大學的校名也是郭老的墨寶
  • 府學路18號歡迎你,中石大2020級「小石子」!
    現在,我們又成為中石大的校友了,希望你在大學裡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有用之才!」「天啊,我簡直太激動了!」周舟說,這是她來到學校收穫的第一份驚喜,感受到了來自中石大的獨特溫暖。「請家長和同學們放心!」隨後,張來斌來到各學院迎新點慰問工作人員,查看迎新工作情況。各學院結合自身特點優勢,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迎新活動。
  • 大工記憶,鐫刻永恆——校徽演變及校名題字由來
    大工記憶,鐫刻永恆——校徽演變及校名題字由來 2019-09-05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石化、中石油來中石大「伯樂相馬」,2021屆畢業生就業拉開帷幕!
    中石化、中石油來中石大「伯樂相馬」,2021屆畢業生就業拉開帷幕!韓尚峰對中國石化克服疫情影響,來到中石大校園表示歡迎。他表示,中國石化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現了央企的使命擔當。長期以來,雙方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聯合培養了石油石化領域的眾多人才,今後中石大要繼續深化與中國石化在人才培養,尤其是就業方面的合作。
  • 中石大舉辦全國儲能學科前沿學者論壇
    中石大舉辦全國儲能學科前沿學者論壇 2020-12-07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石大與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共建聯合實驗室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程茵芷)1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獲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簡稱「中石大」)與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簡稱「FPGA創新中心」)共建的邊緣人工智慧與異構計算聯合實驗室,近日在位於西永微電園的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掛牌成立。
  • 科學網—郭沫若與電子科大校名的故事
    由於之前的校名是郭沫若所題,所以學校師生都希望沿用郭體。 對於一所高校而言,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無疑是關係到學校發展的大事,而校名由誰來題寫,同樣是體現學校辦校風格、歷史變遷乃至發展理念的「門面工程」。為了圓滿地完成這一「工程」,很多學校在其發展史上,演繹了很多生動的故事。 1955年,第二機械工業部擬籌建一所培養無線電工業技術人才的高等學校,並呈報國務院請求審批。
  • 11歲男孩為校名題字!還有這些孩子,一提筆就驚豔了
    他們說的字,就是新校門上用隸書書寫的校名:縉雲縣新建小學,落款為「新博十一歲書」。記者了解到,書寫者為該校四年級學生朱新博。新校門揭幕校名題字為何來自11歲孩子?歷來,學校校名題字大都出自名家之手,為什麼這所學校讓在校學生來寫?
  • 20200628,我們從中石大畢業!
    從第一次在那個初秋的相遇倒計時的鐘聲就開始敲響從晨曦到日暮從初秋到盛夏中石大的一草一木都在陪伴著我們交替更新難忘「石」光裡留下的無數記憶散落在中石大的每個角落2020屆中石大畢業生共有2345人獲得學士學位,1723人獲得碩士學位,127人獲得博士學位。受疫情影響,學校無法按原計劃舉辦學位授予儀式,因此特意為每位獲得學位的畢業生準備了專屬學位服,2020屆畢業生可以在疫情後任選一年回校參加當年的學位授予儀式。
  • 中石大舉辦第四屆全國能源翻譯大賽
    中石大舉辦第四屆全國能源翻譯大賽 2020-12-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歲女孩題寫校名,網友:她更牛,6歲獲全國1等獎
    在浙江台州有一所有名的小學叫黃巖實驗小學,知道的人會告訴你,這所學校的校名牌匾,是一個叫潘奕廷的女孩10歲時題寫的。這所小學是潘奕廷的母校,現在潘奕廷在台州學院附屬中學就讀,今年13歲了。在浙江,可不是這一所學校的校名是學生題寫的,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的校名,也是一名女孩題寫的,這女孩今年14歲,是該校初二年級的學生,叫何水漪。當時學校進行立面改造,原來的校牌要換掉,就涉及到校名的題寫問題。有老師建議,校名由學校老師或者學生題寫,對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和教育。校長室領導採取了這個建議。但是讓誰書寫呢?
  • 中石大與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石大與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12-06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石大舉辦第二期「舉案說法」法律風險防控沙龍
    中石大舉辦第二期「舉案說法」法律風險防控沙龍 2020-12-06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石大教師獲北京第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多項論文獎
    中石大教師獲北京第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多項論文獎 2020-12-15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何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校名上都只寫「交通大學」?
    02「正宗」交通大學在這5所「正宗」的交通大學中,臺灣、上海、西安的這3所高校的校牌就叫1970年恢復「北方交通大學」校名。2003年又恢復使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