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蓋全唐的張若虛

2020-12-18 南風知華芸

在大唐歷史長河中,詩詞大家倍出。有浪漫幽默的詩仙李白,有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有寄情山水的詩佛王維。大唐的許多著名詩人都寫詩上百篇,而有一位詩人僅憑一首詩名垂千古,他就是大詩人張若虛。

張若虛很神秘,史書對他記載很少,都不知道他名號是什麼。他主要活動在唐朝初期,曾任兗州兵曹,今江蘇揚州人。中宗神龍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文詞俊秀。 初唐時期,唐詩的浪漫氣質日趨強化。它以另一種風格,呈現於劉希夷、張若虛等人讚美青春、表現對生命永恆之渴望的詩篇中。雖然他僅只存兩首詩,但是他的名氣不輸給大唐的其他詩人。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讓後世感受到他的文採,更能體現大唐的氣魄。 《春江花月夜》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名句留傳千古,其詩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 摯動人的離情 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清末學者王闓運謂之「孤篇橫絕,竟為大家」。這 還不夠,他還說:「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至於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淨了嗎?向前替宮體詩贖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後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聞一多評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確,全詩九段三十六句,四句一韻,結構嚴謹,字雕句琢,形還不夠,他還說:「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至於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淨了嗎?向前替宮體詩贖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後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式與內容完美結合,對個人生命經驗上升到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使這首詩無愧於「蓋全唐」的美譽。張若虛的這首絕詩精妙之處在於字字精確,而且內涵非常豐富。

民間傳說詩人張若虛上元節明月橋邊邂逅名門閨秀辛夷,一見鍾情,未及傾訴衷腸,卻被鬼卒錯拘而亡。張若虛成為閻羅殿上的「釘子戶」,不肯投胎,堅決要見辛夷一面。得道成仙的曹娥幫他遂了心願,27歲的張若虛死而復生,與66歲的老婦辛夷在明月橋下相見,吟出千古絕唱《春江花月夜》。當代《春江花月夜》與戲曲結合,以戲曲形式傳播。讓更多的年輕觀眾走進了劇場,其對戲曲融入現代語境的探索值得肯定。也讓戲曲如何揚棄傳承,轉化創新。

你是唐詩中一顆耀眼的孤星,與李白杜甫的雙子星相照應。你雖只僅存兩首詩,但你把唐詩發揮的淋漓盡致。喜歡讀你的詩,每讀一遍都能感受到你那濃濃的感情。

相關焦點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在那個夜晚,站在江邊的張若虛可能不會想到,他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竟然在這個嶄新的時代無人喝彩,他更想不到的是,在一千年以後,人們又把這首詩推向詩歌的頂峰。「孤篇蓋全唐」,就是現在給這首詩的評價。質疑的人說唐代偉大的詩人那麼多,偉大的詩那麼多,憑什麼《春江花月夜》就蓋全唐了?也有人從「孤篇」角度入手,認為張若虛傳世只有二首詩,另一首《代答閨夢談》和《春江花月夜》相比要遜色不少,而且張若虛職場生涯,不過是當了一個兗州兵曹的九品芝麻官,學術水平堪憂,於是有人懷疑,這首詩並非張若虛所寫。
  • 從讀者的角度剖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而有一位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憑其中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冠壓全唐詩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張若虛。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的孤篇為什麼能蓋過眾多的高產詩人?涓涓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和感受來剖析。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揚州人,生平不詳,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其詩僅存兩首,其中一篇《春江花月夜》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不過小爽對該詩來說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雖然在課堂上老師詳細講過,不過該詩意境太高,作為理科的小爽理解還是有點難的,接下來小爽將為大家普及為何該詩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清末王闓運評價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說:「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憑什麼「孤篇蓋全唐」?
    提起張若虛,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提起《春江花月夜》,大家耳熟能詳,不錯,張若虛正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他非詩仙亦非詩聖,僅存兩首詩中卻「孤篇蓋全唐」,下面分別來看。這首詩,光看題目,就會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 《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孤篇蓋全唐」的讚譽?
    只要談到該詩,必定會拿出「孤篇蓋全唐」的讚譽!但是確切的說來,這種程度極高的讚譽,《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是生活在公元647年到公元730年,與賀知章、張旭等交往甚密。應該說張若虛的詩詞《春江花月夜》對賀知章等人來說是不陌生的,但是查遍賀知章等人的文稿,找不到任何對《春江花月夜》讚譽的文詞。
  • 《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錯在哪了?
    前幾天寫了一篇小文《張若虛:迷失在歷史與詩歌中的孩子》,犯了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誤,認為評價《春江花月夜》的這句「孤篇蓋全唐」(或者叫「孤篇壓全唐」)出自聞一多先生之口。幸虧有熱心的朋友指出,在感謝之餘,還有點小慶幸,在悅華海音的百家號上讀者不多,也算流毒不遠。
  • 「孤篇蓋全唐」的張若虛,只有兩首詩存世,卻牛到炸裂
    而唐代初期,有一位大詩人,傳世的詩歌只有兩首,但他卻就憑藉其中一首,技壓群雄,奪得了「孤篇蓋全唐」的美譽。「孤篇蓋全唐」的張若虛,只有兩首詩存世,卻牛到炸裂。張若虛和那些動輒官居一品,成為宰相的詩人們相比,做官做的並不大,他曾任兗州兵曹,大概出生於公元670年,卒於約730年,是揚州人,因為我們的這位大詩人太低調了,所以並沒有他準確的生卒年,只能用「大概」、「約」之類的詞彙來形容。
  •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那是張若虛與月亮的約會!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最大的評價應該就是: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與張若虛之間的爭議張若虛一生寫過多少詩我不得而知,但是流傳下來的只有兩首,其中一首便是《春江花月夜》,詩雖然不多,但是有這一篇足矣。《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是因為張若虛只傳下來兩首,不知道是其他失傳了還是壓根就只有這兩首,而他的另一篇《代答閨夢談》相比較《春江花月夜》就要遜色很多,因此才有人懷疑這根本就不是張若虛所作。
  •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那是張若虛與月亮的約會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最大的評價應該就是: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是因為張若虛只傳下來兩首,不知道是其他失傳了還是壓根就只有這兩首,而他的另一篇《代答閨夢談》相比較《春江花月夜》就要遜色很多,因此才有人懷疑這根本就不是張若虛所作。
  • 孤篇蓋全唐?我倒不怎麼認為
    那就是「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張若虛其實有點慘,不僅關於他的生平事跡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詩作也長期湮沒無聞,還差點沒流傳下來。從唐至元,他的《春江》幾乎無人所重。
  • 唐詩鑑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
    《全唐詩》中存詩僅兩首的張若虛,在唐代燦如繁星的詩人群裡實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愛國學、愛唐詩宋詞的人,想必都知道張若虛及其著名詩篇《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張若虛,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描繪出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被聞一多稱之為:「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 《春江花月夜》:名不見經傳的張若虛,為何能「孤篇蓋全唐」?
    但也是這首詩,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被新月派代表詩人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不必去糾結在那詩歌文人璀璨如繁星的大唐盛世,「孤篇蓋全唐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靈感哪裡來?來自楊廣兩首《春江花月夜》
    唐代詩人張若虛只留下兩首詩,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便是有著「孤篇蓋全唐」美譽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來,無數的詩詞愛好者為之傾倒。這首詩也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然而,你知道嗎,誘發張若虛創作出這首「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清末學者王闓運語)的名詩,卻是隋煬帝楊廣所作的兩首《春江花月夜》。
  • 他以一首詩,讓李白、杜甫甘拜下風,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導語:他以一首詩,讓李白、杜甫甘拜下風,被譽為「孤篇蓋全唐」世人皆知,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朝代,都有著獨屬於它的特色,都有著獨屬於它的風流,而唐朝,便是以詩著名,在當時,但凡唐人,皆會吟詩,這才有了李白、杜甫等人的大展風採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秒殺全唐?一起來點評下
    張若虛,初唐詩人,與賀羽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一首為《春江花月夜》,一首為《代答閨夢還》。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長篇歌行,它沿用陳惰樂府的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嘆,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婉轉悠揚,曾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張若虛也因此詩被稱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 以「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究竟美在哪裡?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初唐詩人張若虛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清末學者王闓運認為此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聞一多先生也認為他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那這一名篇究竟美在哪裡呢?竟然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
  • 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孤篇蓋全唐」
    張若虛,初唐揚州詩人,因那一首《春江花月夜》而聞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他的詩作中,大部分都已流失,《全唐詩》僅存2首,但其中的一篇《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
  • 「孤篇蓋全唐」,你知道號稱唐詩第一的是哪首古詩嗎?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信對這些唐詩名句你一定有讀過吧?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孤篇蓋全唐」之譽。現在我帶大家一起看看這首號稱「孤篇橫絕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到底寫了什麼。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李杜詩篇萬古傳,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說法何來?
    但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卻有「孤篇壓倒全唐」的說法。那麼這種說法,是從何處由來的?又靠不靠譜呢?從唐朝人評價來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遠遠沒有達到「孤篇壓倒全唐」的地步。甚至在宋朝、明朝,張若虛和《春江花月夜》,也沒有壓倒全唐之類的說法。